..续本文上一页师著作《孝份无量》)。
十方如来与菩萨 二乘有学及无学
所有一切诸众生 一切福德皆随喜
以上是随喜支内容。随喜是对治妒忌的最佳法门,而且简单而利大。随喜的对象可以是任何圣者、凡者、自己、他人的过往、现在与未来的大小善业功德。
十方所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 转于无上妙*轮
以上为请转*轮支的念诵内容。前面讲过,在无人请法之情况下,不适宜主动作开示,故此我们应常劝请圣众为众生转*轮。本师释迦牟尼在成道后,本来亦未说法,后来因为有大梵天王等劝请,方有因缘为众生说法。虽然本师释迦牟尼在我们之世界已转过*轮了,但我们仍应劝请别的宇宙中未转*轮的圣者开示佛法。如果要研究细节的话,请佛转*轮之对象是指佛的三身中之应化身,因为法身及报身不必我们劝请。常常请转*轮,会令我们有生生世世生于有佛法之地的果报。
诸佛意欲示涅槃 我悉合掌诚劝请
唯愿久住剎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
以上为请长住世支。诸佛本没有死亡可言,可是他们的应化身却会因众生因缘而示现生灭之相。我们在祈请诸佛住世而不入灭时,是在向他们的应化身祈请,这并不包括他们本来就不会入灭之法身及报身。祈请诸佛长住,会令我们自己有长寿之果报。
礼敬供养及忏悔 随喜劝转请住世
凡我所积微末善 我悉回向于菩提
以上是回向支。虽然整个仪轨及全座法尚没修完,但这里是把七支修持之前六支汇合回向。我们把修持前六支所生功德汇集一起作为种子,为求此种子以后发芽生长,令功德永不失去。
回向与发愿很接近,但二者并不完全相同。回向是发愿的一种,但发愿并不一定是回向。发愿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但回向必须是在有善根作为“材料”之情况下才可进行。有些人误以为“不执着”便等于不求功德,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固然不为自己之利益而求功德,但却必须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发愿成佛,而功德及智慧便正是成佛之资粮,所以它们很重要。
在七支修持后,我们再一次供养曼达。曼达供养文在仪轨前面已列出,所以并未重复在仪轨中再次印出,只有小字注明提醒。有些别的版本之六前行仪轨把曼达部份放在七支修持之前,这亦是无分别的。在此次供曼达诵至最后之梵咒时,我们并不马上倾倒供盘,而应仍然双手捧着它,至诵完后面的段落时才倾倒供盘。
(6) 祈请加持
现在讲到第六支前行。
皈依于上师及三宝之前 启请诸尊加持我之心续 我与诸母一切有情 从不恭敬善知识起 乃至执着二种我相 所有一切颠倒心 悉皆消灭 凡恭敬善知一切无颠倒心 顺利生起 所有一切内外违缘究竟息灭
诵至此段时,行者应仍然双手捧着砌好了的曼达盘。
此文的大意是依止上师及三宝,为求对道次第的所有章题均得加持而生出觉受,不生颠倒之心及息除一切障碍。
在诵完上段后,把曼达供盘向己方倾倒。
如果欲以此仪轨与曼达加行合修,行者应于此时作许多次曼达供,而非只作一次。不合修者,作一次即可。若想多做几次,便应在诵完后,把供盘向己方倾倒,再手持光的底盘,重复刚才所教而作下一次曼达供。
跟着下来,仪轨中印有一段略长的祈请文。
具德根本上师仁宝哲 安坐于我额顶莲月上
大恩大德慈悲垂摄持 祈请赐予身语意成就
无上导引师长薄伽梵 补处无可胜怙弥勒尊
佛所授记圣无着大师 佛与菩萨三尊诚祈请
阎浮胜贤顶庄严世亲 证中观道圣者解脱军
住信解地尊者解脱军 启世间眼三尊诚祈请
所行稀有神奇殊胜军 以甚深道净续调伏军
广行宝库毘卢遮那师 众生眷属三尊诚祈请
广弘慧度胜道狮子贤 尽持佛授口诀孤萨里
慈悲摄持众生格哇赞 众生导师三尊诚祈请
精持菩提心义金洲师 善承大乘教统阿底峡
显妙道仲顿巴仁宝哲 圣教正柱三尊诚祈请
辩才无伦导师释迦顶 总摄一切佛智妙吉祥
观甚深空性义圣龙树 言教顶严三尊诚祈请
显扬圣者密义月称师 月称所传上首大智鹃
佛子第二智鹃大师足 正理自在三尊诚祈请
甚深缘起如实而观察 善承大乘教统阿底峡
显妙道松顿巴仁宝哲 庄严阎浮二尊诚祈请
瑜伽自在具德冈巴华 空性禅定坚固纽素巴
善持一切律藏德玛巴 边域灯炬三尊诚祈请
奋励精勤修行虚空狮 众上师所加持虚空王
断舍世间八法狮子贤 及佛子贤足前诚祈请
菩提心鉴众生如己子 本尊慈悲摄受垂加持
浊世引领众生导师尊 虚空宝幢足前诚祈请
绍法王位尊师博朵华 智慧无有匹敌沙那华
分承菩提心性哲喀华 满众生愿三尊诚祈请
教证权威哲布巴菩萨 教理自在无垢胜贤哲
三界众生怙主仁宝哲 三大长老尊前诚祈请
善持清净戒律桑青巴 戒律般若权威措纳巴
精通如海对法蒙札巴 众生导师三尊诚祈请
娴熟精通深广正法义 一切有福众生所皈依
贤善事业广弘圣教尊 具德上师足前诚祈请
大自在成就者戒律燃 如法依止知识青年光
以胜乘道净续戒狮子 法王高足三尊诚祈请
持稀有功德藏桑杰温 众上师所加持虚空王
断舍世间八法狮子贤 及佛子贤足前诚祈请
菩提心鉴众生如己子 本尊慈悲摄受垂加持
浊世引领众生导师尊 虚空宝幢足前诚祈请
无缘大悲宝藏观世音 无垢智慧之王妙吉祥
雪国圣贤顶严宗喀巴 善慧名称足前诚祈请
自在成就圣者曼殊海 言教殊胜如日贤成善
善持耳传教授跋梭哲 最胜上师三尊诚祈请
证得金刚持位法金刚 证成三身法王温萨巴
教证二法权威佛陀智 三大贤哲尊前诚祈请
持教尊者善慧法幢师 与其心传弟子胜宝幢
显扬善道圣者善慧智 三大至尊上师诚祈请
传宏能仁法教语王慈 与其心传弟子善慧誉
犹如大海无垠功德全 大恩上师三尊诚祈请
善慧智弘教尊与慧贤 一切轮回众生尽度脱
善慧法王教理善施演 无等上师三尊诚祈请
贤劫第四佛授教证法 以讲以修持教无与伦
不共大恩根本上师尊 身语意门虔敬诚祈请
教法多闻意解慧增广 双鹿明听二种次第行
所度有福众生除冥日 持教智成足前诚祈请
三世众生依怙所集身 善慧曼殊擅诵格言语
任运成就三学如海意 大恩化身尊前诚祈请
慈心戒律诸等圣财宝 善满心续持教上首尊
四种事业遍满大海衣 至尊上师之前诚祈请
语王善慧法藏持教柱 广大法业幻化之海洋
统御三有威德力无匹 尊胜解脱圣者诚祈请
于佛教中有如佛第二 善持教证正法无与伦
尊胜法业统理三域者 至尊上师之前诚祈请
总集一切善慧法王智 清净无垢持教上首尊
分集无量怙主善智海 大恩上师足前诚祈请
尽观广大无边经论眼 解脱贤劫众生胜津梁
慈愍为导善巧方便具 宏法善知识众诚祈请
愿于具德上师之事行 不起剎那丝毫之邪见
凡见所作皆善起敬信 师之加持进入我心中
这段祈请文名叫《启胜道门》,它包括了向上至释迦、下至自己师长之历代师承祈请加持。
在诵此祈请文后,便诵《普善德根本》。
一切功德之基具恩主 如理依止乃是道根本
善了知已自当多策励 以大恭敬依止求加持
侥幸一次得此具暇身 当知最极难得具大义
遍诸昼夜相续恒无间 生起取坚实心求加持
身命动摇犹如水中泡 速疾坏灭之故当念死
死后如影于形紧相随 黑白善恶业果恒随逐
于此获定解已罪过聚 纵极细微亦当作断除
尽力成办一切善资粮 常不放逸谨慎求加持
受用无饱一切痛苦门 不可保信三有众圆满
见过患已于彼解脱乐 当生大希求心求加持
以此清净意乐所引发 正念正知极大不放逸
以彼圣教根本别解脱 作为修持心要求加持
正如自身沉没有海中 一切慈母众生亦如是
见已荷负救度众生担 胜菩提心纯熟求加持
惟具发心若不学三戒 当善了知定不成菩提
故应发起猛力大精进 学习佛子律仪求加持
于颠倒境弛散能息灭 且能如理观察真实义
由是止住妙观双运道 速于相续中生求加持
共同净治转成法器已 一切乘中最胜金刚乘
有缘士夫最上之津梁 速疾顺易趣入求加持
彼时成就二种悉地本 谓护清净律仪三昧耶
获得不假造作决定解 纵舍生命守护求加持
复次续部心要二次第 诸般扼要如实通达已
勤行四座瑜伽不散乱 如正士语修习求加持
开示如是妙道善知识 如理修习诸友坚固住
内外一切中断障碍聚 悉皆速疾消灭求加持
一切生中不离清净师 恒常受用正法大吉祥
地道功德完全圆满已 速获金刚持位求加持
这诵文是宗喀巴祖师亲着的,其内容涵括整个道次第每一主要章题在内,所以它也可说是一篇很短的菩提道次第论(注:有关此论的释义开示,见法师著作《甘露法味》)。诵此文有一个传统,在每逢有“求加持”数字之句,便把该句诵两遍。
具德根本上师宝 安住我顶莲月座
恳吁大恩垂摄受 赐予身语意悉地
然后,我们观功德田诸尊由外向内融摄,最后只剩下主尊,主尊又作一百八十度旋转,来临到自己的顶上,但变成了释迦牟尼佛的形相,其面向与自己面对方向一致。在观融摄时,除自己之在世师长外,余尊皆是化光而融摄入主尊的。本来坐在主尊前方之在世师长,并不化光融摄,而应观为直接嵌入主尊之心间。
俱胝妙善所生身 满足无边众生语
如实尽观所知意 释迦教主诚礼敬
无上导师佛陀宝 无上救…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道次第之修持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