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到阳光灿烂的户外,也于事无补;同样的道理,轮回里的众生因为无明,导致妄想、错乱、颠倒,根本无法看到实况,所以他们执有为实。虽然哪怕这个无明也是无自性的,但如果我们要证悟空性和除去无明,就必须依靠闻法、思维、修行才能成功。
乐手欢唱清歌时,音若分析无自性,悦音集起未伺察,人心烦闷得消除。
业与因果若分析,亦无本性之异同,诸法明现显生灭,各种苦乐受似真,
虽仅表象当取舍。
如果我们不去分析、思维,在欣赏歌舞、音乐的时候,会觉得它很令人感动、很悦耳,就好像它是有自性似的。可是,如果经过观察,我们会明白,这是音符、旋律、每一乐器、乐师等等很多因缘组合的结果而已。虽然它只是很多因缘组合的结果而已,但它的功能和效果却不能被否认。
从苦乐的本身来说,它们确实根本没有自性,而只是缘起,但我们仍须对善恶取舍。
水滴注满瓶器时,非第一滴注满瓶,亦非末滴个别滴,缘起聚集瓶注满。
苦乐果报经历时,非由第一刹那因,亦非最后刹那等,缘起聚集历苦乐,
虽仅表象当取舍。
一个水满的杯,不是第一滴水造成的,也不是中间的某一滴,也不是最后的那滴。水是逐渐倒满的,最后成为了满杯。杯子、每滴水、倒水者、时间等因素,造就了一杯水满的杯子,缺一不可。缘起的道理,和这比喻相类似。苦乐的感受,也是因为过往业力的累计作用和组合,导致我们体验到不同的结果。
愉悦未察独立生,但此表象无实心,虽如所现似实存,劣者难解此深法。
苦乐等等,如果我们不观察,它们似乎很真实,可是如果我们观察,就能知道苦乐等并非独立自存,可是却又不是不存在。这一点并不容易通达,它非常难明白,在中观以下的见都无法明白这个意思的核心。如果我们把自己所看见的,和空性化为一体,就能了悟到缘起作用和空性其实不但并不矛盾,反而互相符合、互为一体,这就达到了殊胜见了。
现今于此入等持,唯只表象何曾有,非有即无何者有,断言是非何人能?
菩萨境界的行者,能够见世俗谛和胜义谛,可是他们在住于胜义谛时不同时见世俗谛,而在建立世俗谛的时候却不同时见胜义谛。要同时住于二谛,唯独佛陀的境界能达到。
主客自性皆不存,取舍皆离无戏论,本性智力不做作,焕发安住成大士。
在我们修空之时,要把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圆满融合,所缘境和空性皆无自性,善恶亦并无自性,皆为无分别之空性,以此而达至成就。
如实世俗与胜义,俱修两种菩提心,无间圆满二资粮,二义完善得成就。
总的来说,我们发现我爱执的过患、爱他的功德后,以自他交换的方式修世俗菩提心,并通过修空性而修胜义菩提心,最后便能彻底消灭我爱执,相当于把它拔了根。在此以后,我们不会再产生新的恶业,而旧的业报,或许还会有少许残留下来的必须承受,然而在此阶段这已经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了。最后,我们圆满了福德、智慧这二资粮,就能证得佛陀的色身和法身。
跋
于各种不同可怕猛兽游走之森林深处,精通教理的大瑜伽士达摩拉克西(Dharmaraksita),依其神圣上师言教之总合,作此《制敌要害利器之轮》,于浊世可怕的密林深处中修习之。他将此论传授给阿底峡后,阿底峡为了调伏许多刚强难调的众生,也不停地不偏不倚地修习,他留下此悟道歌:
我弃王土修难行,因积功德遇上师,圣法甘露授予我,今得对治心诵持。
教义宗派无偏私,心智开展学所有,奇妙渊博我虽见,此法浊世生利益。
如之云。于印度西藏多得不可思议的弟子中,授予为薄伽梵母度母等无量本尊所授记的具德弟子优婆塞种敦巴,做为调伏西藏边地难度徒众之法。第二佛父子阿底峡与种敦巴亦任班智达与译师。
现在到了此论的尾声。本论作者是印度的法护大师,即文里说的“大瑜伽士达摩拉克西塔”; “法护”是梵文Dharmaraksita的意译,而“达摩拉克西塔”则是梵文Dharmaraksita的音译。
在最后的跋文里,说明了法护大师在“浊世可怕的密林深处”修习。在不了义的层面解释,“浊世可怕的密林深处”是指大师身处的印度某森林里,有很多危险的吃人毒蛇、猛兽等出没。从了义的角度解释,这却是在指到处都是心中充满了贪、嗔、痴的众生。
法护大师把此论传授给阿底峡大师,阿底峡大师把它从印度带进了西藏,传授予其学生种敦巴,然后种敦巴一直把此法传承下来,一代一代的代代相传,至今未断,直到衲的根本上师赤江金刚持,而衲在赤江大师座前接受了此论的简单讲解传承,不过遗憾的是当时没缘进一步求得其详解。现在衲已经讲完了,大家以后请尽力按照此论内容修心。虽然我们不见得能圆满地修,但也不是说一点也做不到。反正,我们尽力去修,而对无法修的部分,我们起码学习一下,然后发愿、祈祷早日有能力做这样的大修行,这是一种动机。无论我们修任何法门,动机和最后的三轮体空的回向都是很重要的。同时,信心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致力于培养自己的信心,譬如对业、因果、无常的信心等,必须狠下功夫去修,否则的话,哪怕我们磕头磕到头破血流,或者供曼达修到手破见骨,也很难说真的消除了多少的罪业,甚至可能没有多大用处。这是古来噶当派祖师们的见解。
《《修心剑轮》噶登派修心论著开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