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支配消化食物及运送营养等人体功能。
「赤巴」的功能是调节体温及主持消化。洋人多把「赤巴」译为「胆汁」(bile),衲认为这是不正确的译法。「赤巴」是一种元素、一个概念,它的确与胆汁有关,却并非一种如胆汁般的实质。有些研究过汉医学的弟子说,藏医学所说之「赤巴」概念等同汉医学中所说的「火」,这说法似乎是正确的。
「赤巴」本身有热的特性,由四大元素中之火大所产生,它又可细分为五种:能消赤巴、变色赤巴、能作赤巴、能视赤巴及明色赤巴。能消赤巴位处于胃部,支配消化及产生热能;变色赤巴住于肝脏,血液、粪便及胆汁中的色素是由它产生的;能作赤巴位于心部,与情绪变化有关连;能视赤巴位于眼部,令眼睛感官有辨别观视之功能;明色赤巴遍布于人体表皮,支配皮肤光泽及气色。
「培根」由原始四元素中之水大及地大产生,与人体的体液分泌有关。洋人把「培根」译为「痰」(phlegm),这并非正确的翻译。「培根」这元素,广泛包含了津液及其机能。「培根」也可细分为五种:能依培根的作用是调节其它四种「培根」,令它们运作正常协调;能化培根负责配合伴火气及能化赤巴令食物消化;能味培根主管舌根辨味之功能;能足培根位于头部,支配情绪反应;能合培根分布骨骼关节内,作用是令骨骼连合及令关节活动顺畅灵活。
以上所说的三元素理论,是西藏医学立说之基础。任何病症,都源出于三元素之异常状况。一般来说,「赤巴」病属于热症,气病及「培根」病多为寒症。三元素与三种「内病」(即贪念、瞋恨及愚痴)相关,贪念盛强是气类病的内在导因;瞋恨、急性及发脾气是「赤巴」类病之内因;肥胖及睡眠过度等是「培根」类病的主因。这里所说的气类病、「赤巴」类病及「培根」类病是简化了的说法,在实际情况中,病况当然是非单一性的复杂情况。
上述这三种元素的自然平衡是不断在调节的,例如年青小孩体内的元素多是以「培根」为强的,年老者则以气为强。此外,三元素理论亦可套用于观察人的体质:天生体质气盛的人一般瘦弱、肤黑、怕冷、喜吃酸苦味食物、易患感冒及气喘等病;体质以「赤巴」为盛的人体型中等、聪明、易怒、多汗、急性子、易患头痛及发烧等病;「培根」偏盛的人大多偏胖、肤白、较懒、易患肾病及发冷。以上介绍只是最简化的说法,大部份人的体质是两种元素的混合型。因应不同之体质、季节及生活习惯,藏医学在养生及保健方面有不同的相应措施。
疾病的形成,主要的内因是贪、瞋、痴等三种「心病」。有了这些内因,又碰上了饮食不当(如食用过多凉性或燥性食物等因素,体内的三元素、七基质及三秽质就会出现失调的情况)、气候变化、细菌入侵等外缘及辅因时,病就会在体内蓄养待发,到被诱发时就成为疾病了。所谓「失调」,就是说某种物质过多、过少或运作反常三种情况之一。失调的现像往往也不会是单一出现的,例如在气弱时,「培根」往往就会出现过盛的现像,因为此二者是相互克制的。其它元素、基质与秽质的相互影响同样有其相克或相生的法则。
藏医把病症归纳为四百零四种类,每一类又包括了多种病症在内,但它们不外乎是三元素、七基质及三秽质的异常所致,归根究底都是与三元素有关的,但亦可用另一种分法把病症归纳为寒症与热症。西藏医学中的诊断学,主要就是建基于三元素理论之上的。在色诊时,医师依病者的面色而判断所患病症之性质,例如说脸色白而无血者,多是「培根」失调的情况。在尿诊时,医师若见病人尿液色淡而泡多或发蓝,若脉诊及色诊判断结果相符,则可判为气类病。在脉诊学中,一样是根据三元素各别失调时之脉搏跳动特征而断症的。
藏医治疗方面的原理也与三元素理论有关。医师依病症之属类及寒热而下药,寒者暖之,热者凉之,分别配以方剂或其它疗法对治;若在三元素都失调时,则要依各别病况轻重及主次而治疗。
西藏医学在胚胎学、病因及病理学方面都有一定的水平,绝对不比现代科学逊色!衲刚才所说的只是极度简化了的介绍。如果大家有机会学习藏医理论,衲肯定您们会对其精确的内容感到惊叹。很多学过西医的人,在研究历史悠久的西藏医学时,都惊叹它在人体结构、胚胎发展及体内系统运作方面的认识之深度。
西藏历法与医学之关系 --
西藏的历学其实也包括了天文学及地理学在内,它与西藏传统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藏医的学习范围也包括了历法在内。
一年分为四季,共有十二个月及分得更为细微的节令;人的身体及宇宙万物由地、水、火及风四大元素所组成。天体的运行影响天气变化及外在的四大元素,所以对人体及宇宙万物都有甚深的影响。由粗显的层面说,大地上的植物明显地受季节气候影响,所以在春天会生长,在冬天会凋谢。同样地,山、河、大地、矿物及动物也一样受到日、月、星辰的运作及地理环境所影响。这其实不是太难被理解及接受的一种自然规则。随天体的运行,天气产生微妙的变化,而宇宙中的各种元素也会相应产生细微的变化,有时某种元素强盛,有时则衰弱,从而又影响四种元素的平衡状态。不但外在的四大元素受星体运作及地理的牵引,我们体内的四大元素也是一样,而外在与内在的四大元素间又存在相互牵引的复杂关系。
学习历学的人,就是研究日月星辰的运作规则、它们相互之组合关系、这些组合对外在与内在的四大元素之影响及外在与内在的元素之相互牵引关系。藏历学包含了白历(阳历)及黑历(阴历),其中涵括了印度及汉地的天文学、地理学与历法学问在内。在一九八六年,拉萨的传统藏医历算人员,单靠铺有一层细沙的原始筹码木盘来计算日蚀时间,结果只与南京的先进科技计算(注:即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一九八六年四月廿四日发出之报告)所得结果相差两分钟之微,准绳度令人惊讶!由此可知,西藏历学是一门极为精确的学问。
一个有经验及学问的藏医,在把脉时会把节令、气候及地理等因素对脉像、身体状况、外在及内在元素之影响与外在对内在元素的微妙牵引关系等因素也列入考虑范围,这样才可以得出最精确无误的判断。如果一位藏医只通脉理,却不懂历学,他的断症准绳顶多只能算是一种粗略的估计。这位藏医对病症的寒热及体质的强弱当然也能说得出来,但却永不可能达到最高的准确精微度!
在制造藏药时,在甚么时候采药也是一种学问。植物在不同季节,甚至在同一天内的不同时间,药性会有微妙的差异,效用也有不同。一个已达顶级水平的老藏医多会自己负责采药,对采集的时间及季节是很谨慎讲究的。
在治疗病者的时候,也一样要考虑历学的因素,例如何时用药、下药的份量、治疗的时间等等方面,都要配合上合宜的时令及时间方能达到最大疗效。所以,历学不论对藏医学的病理学、制药、用药、诊断学及治疗方面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西藏医学点滴》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