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根本-上师、本尊、护法的教导▪P3

  ..续本文上一页净与不净的经验状态中,我们可以想办法离于二元的观念,不受自己分别对立的念头影响,并依上师的指导去做。如果能舍离对待的念头,则一切便是清净的了。

  问:一个未开悟的老师可以当金刚乘的上师吗?

  一位金刚上师要有能力带领他的弟子到达圆满的解脱之境,这个特质居于一切之上。未开悟的上师仅可带领弟子到他已达到的境界。

  问:荷比印地安的法教与金刚乘的有关连吗?

  我不清楚。

  问:他们也教导我们观清明。

  荷比印地安?我不认为有关连。Gmb到美国时,也有人问类似的问题。很多荷比印地安人告诉他,他们的族里有有关Gmb到来的预言,可是我不认为这之间有什么关连。

  问:空性的体验或“无我”,跟去看牙医很痛的感觉有何关系?看牙医时,我希望没有一个“我”。痛跟“我执”之间是否有关系?

  由于我们都相信有一个“自我”,因此,便经历种种痛苦。如果我们能证悟空性,便不会执着于感受痛苦这件事,因此,也就没有痛苦。

  问:这样说,佛从不生病,也没有牙痛过?

  不,他不感觉痛。为了显示因果和痛苦的真实性,他示现了很多事情给我们看。有一个故事说释迦佛有次掌心上插了一根刺。他给弟子们看,可是本身并不觉得痛。

  问:与上师的三昧耶戒跟其他金刚乘的戒律有何关系?

  金刚乘里有很多三昧耶戒,总括在十四根本大戒里。讨论这个问题,很多因素要包括进去。简单的说,上师与弟子的三昧耶戒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则取决于弟子是否视上师为佛,是否对上师心中无一丝不敬或不净的念头,而上师也有责任正确的引导弟子。金刚乘依不同的程度有不同的戒律,同时也依其与五佛部的关系而定,例如,依其是宝部、莲花部、金刚部或羯磨部的戒律而定。

  问:如何生起对金刚上师的虔诚之心?

  弟子藉着了知上师以及传承祖师的身口意诸功德,首先生出坚定的虔诚和信赖之心,继之反覆细思他们的功德,由此种禅观中生起坚定的奉献和依止之心。而藉著积聚功德和净除业障的步骤,对上师的依止之心便会时时增长。

  问:上师的加持和通常我们在灌顶中的体验有何不同?

  当你觉得头重重热热时,便得到上师的加持了!开玩笑的,这真有意思!加持是一种能使他人的心解脱的能力,与法器或圣物没有任何关系,这些是在灌顶时才用的。究竟的加持是没有“正由某人处接受加持”的概念,这才是真正的加持。法器只是象征,表示我们正接受真正的加持。

  问:我不太了解清净本尊或究竟本尊的意义。

  我用一个例子来做解释。观音有四臂,戴着特别的缨络庄严,手中拿着各式法物。他的外貌的显现不是究竟本尊,只是一个色相。但他是诸佛菩萨慈悲的化现,这就是究竟本尊。金刚亥母以各种象征性的外相化现,但也是万法森列,妙有无尽的究竟化现——诸佛出生之智母。究竟上,她就是智慧波罗蜜。

  问:为了了知诸法之空性,便要按生起次第的各项细节做禅观。我们是否也可将此方法利用在其他禅修上?

  在禅修中,悟境会慢慢变得习惯坚实,并在禅修后继续延续,使它变成一个完整的体验。禅修当中观想外境是本尊坛诚,所有声音都是本尊的咒音,会让我们养成禅修后仍保持此种觉受的习惯,而重复继续的记忆会带出觉知,了知性空缘起道理;觉知产生将扩展我们的修行。

  问:本尊都是上师心的化现吗?

  是的,那洛巴为马尔巴灌喜金刚的顶时,喜金刚在马尔巴面前示现。那洛巴问他:“你对谁最恭敬?”马尔巴想了一下:“我一向都是以上师为重的,但本尊例外。”他向本尊顶礼,但马上便发现自己错了,因为本尊是由上师的心化现出来的。当马尔巴了悟了这点时,喜金刚便融入了那洛巴。

  问:我不了解为何护法是由各种不同的本尊化现出来的,我不懂他们两者之间有何差别,因为度母也可保护我们免于恐惧。

  他们是一样的,尤其智慧本尊。诸佛菩萨是依其愿力做各种化现来度化众生的。本尊与护法,一是成就根本,一是事业根本而有所差异。度母可保护我们免于恐惧,因此也是护法。

  问:我不了解什么是禅观本尊时生起的佛慢。

  如果你想有一个“我”,一个“本尊”,一定会被误导。通常当我们观“我是本尊”时,一定会观两样东西凑合在一起,这样是错的。佛慢就是觉知身是空、色不二之理,本尊就是这个的一体,不是一个与我们分开的东西;它也可以应用在咒语上——空、声不二。由于整体之不可分性,它不是有异于我们的。如果了知本尊的心不是与我们的分开,事实上,是与我们的合一,我们便有了“佛慢”。

  问:仁波切,您说我们要藉观一切众生都是本尊,以清净对外境不净的执着。请问在这个末法时期我们要怎么修?你是否可观自己为本尊?

  很困难。如果我们自己无法观他人为本尊,他人也帮不上忙。你的问题在于太介意他人的行为,执着你对他们的看法,尤其是负面的,因此,修“止观”和“自他交换”对你很重要。这样你可以慢慢视他人为本尊。禅修时,别人其实仍是一样的,但我们对他们的妄心会渐渐减少,这是修行生起次第的目的。

  问:很明显的这是相对世界,但常让我感到很迷惑。禅修前或后?

  也许两者都有吧!“自他交换”修法对你有帮助,你也可以观修“无常”。

  问:修圆满次第时,上师化光后在那里?

  你得要自己去找找看啰!宇宙万法本就是上师幻化游戏的显现。

  问:什么是勇父与空行?

  有很多种勇父与空行。有智慧空行母,例如金刚亥母与度母,她们是一样的。也有世间的空行母、事业空行母、啖肉空行母等等,她们都住在净土。

  问:在吗哈悉达(大成就者)传记里,描述他们死亡时以自己身体进入勇父、空行的净土里,这是什么意思?

  从因地说,我们的身体是前世业力的果报,因此是不净的。玛哈悉达已得成就,所以不执其色身。他们较诸未得成就众生,与其色身有更特殊的关系。我们说他们证得虹光身。

  问:“上师的幻化游戏”这句话跟人由神创造的观念有何不同?

  这两者完全相反。假定是神创造世界,则必先预设有一造物者的神。“万法是上师幻化游戏的显现”这句话则说明没有人可以创造世界,也没有什么可以创造,一切都是超越这种分别对待的,因为上师究竟上是超越生灭,超越任何边执的。他是偏满轮回与涅槃二境的法身,法身无所不在。一切色法都是空性的,它是空性圆融无碍的展现。

  问:仁波切说金刚乘融合矛盾成为一体,这点我们如何去了解?

  生起次第谈的是相对实相(世俗谛),圆满次第谈的则是究竟实相(胜义谛)。我们要晓得这两者是一体的,并不互相矛盾,因为它们是空与明的合一。

  问:请问五佛部的法教是属于金刚乘或显教的?

  金刚乘。

  问:个人与上师的关系有多重要?或者说,只要观想他就足够了吗?

  “上师相应法”是个很好的法门,可帮我们将心专注于上师,这也是我们所能给上师最好的供养。无论如何,行者绝对需要依止一位上师。只要我们还未了悟内外诸法与上师的心无二分别时,便要依赖他。

  

  

《三根本-上师、本尊、护法的教导》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