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根本-上师、本尊、护法的教导▪P2

  ..续本文上一页子,也可能生气、悲伤或沮丧。如果我们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便会惑于所见而生烦恼,怀疑上师为何不若以前所见完美。此时我们的虔诚倘非真实,怀疑必然显露无余。因此,发出真正的诚心是非常重要且珍贵的。

  我们祈欲获得的成就并非假外可求,也非一样要重新获得的东西。究竟的觉悟是对心性的探求,对其真义本质的了知,它不住于外,也非新有的,因此,为何说我们如能做到无依所缘,便已达究竟成果。

  三、本尊

  通常,我们说金刚乘是一种快速的解脱之道,乃因它可引领我们了悟大乘的空性与慈悲。而没有一个咒语不是空性与慈悲的结合,这也是“金刚乘”(又称“真言乘”)的本质,因此,我们要将显密融合双修。

  修习金刚乘的目的在那里?就是要清净我们对内、外诸法的不净觉受。我们可用特别的法门观一切都在净光中。清净的过程不是将净化为清净,而是去认知万法唯识所现,但一切除了像幻影梦境外,无一是真实存在的。转化的意义是:了知实性本即清净无染。

  将不净转化为清净的体悟并非念咒语、施法术,或向据说可以呼风唤雨的神祗祭牲供养就可达到的。这些观念和作法跟金刚乘扯不上一点关系。

  修密真正的目的,是要了知一切的觉观和色法本来清净无垢,妄念纯由执假为真而起。相对上,万法皆依因缘条件和合而生,因此,究竟上,也无有一物实有存在,在金刚乘,我们视二者为一不可分。了悟相对与究竟实相不一不异,即是净观。

  什么是不净的觉观和色法?就是认为万法各其独立实有,这是一个边见和错误的观念,因为宇宙万法的显现,其性本空。只是嘴上说说一切皆空,并无法探究这个正见,徒让人增加困惑,因此我要再详说一遍:宇宙万法本身并无瑕漏,也不会让人感到迷惑,其色相的显现也不会带给人困扰,唯有我们本身对外境的看待——相信并执一切色相为坚固实有——会造成我们自己的迷惑障碍。

  诸法既是空相,则一切超越于生灭。一切现象都由空性中本自无碍化现。我们利用金刚乘的各种法门修习,了悟空性与清明之本质,以及一切本然无碍之特性。

  为何金刚乘的修习法门很特别?因为万法虽然显现,但其本性并非独立存有,是我们的妄念认为它实有存在。因此为了消除产生的矛盾,我们观想本尊,并念咒语,这也是本尊为成就根本之因,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本尊?刚刚已解说过上师是加持根本,也是首一根本之因,那么本尊与护法就是上师的化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上师的心是法界——法尔无边之境。一切本尊都是上师之心的明性本然无碍的化现,也就是慈悲,它如广大无边的虚空。我们要记住:他们非如我们所认知的物体,实有存在,他们只是诸如此类的本然显现,也就是上师的心。

  本尊有很多,也有不同的化现:有慈祥尊、忿怒尊;有单身,也有双运的。为何有这么多呢?本尊由法界空性中化现,也就是上师之慈悲本自清明的显现。前面说过,弟子各有其相异的才智根器、观点和目标;他们的祈愿也多半不同,因此,依其不同的习性喜好化现不同本尊。我们每个人均依自己的理念和定位生活,因此,修行上需有一参考点——一个顺应个人的意愿和习性的参考点。由于我们尚无法全心不移的专注在究竟本尊上,因此,便需要一样代表的东西。

  我们在图片和书上看到的许多本尊是真的吗?不,他们是究竟本尊的一个象征代表。本尊不同的身貌和手持的法器,代表我们对外境不净的执着和攀缘。我们执着很多不净的观念和想法,并认它为真。每位本尊都代表我们众多执着习性中的一种,这点我们要知道。

  我们要如何观想本尊?有两个次第——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前面已说过一切色相(现象)依缘而生,每件事都会在一段时间内或一点上发生。一亘成熟生起,它会持续一阵子,最后归于毁坏消失。为把这种生灭的过程净化,我们因此利用禅观来修习,在禅定中观想生起本尊以净化我们心法中“生”起的过程。

  每个本尊法的生起次第必须观自己为本尊,复观本尊于前虚空,我们向他唱诵礼赞。为何要先观自己为本尊呢?原因在于我们总深信自己拥有一个“我”,如果告诉你“我”实际上不存在,你一定很难理解,这就是生起次第的修法很特别的原因。不管“我”存在或不存在,争论总是不少。此处行者要直接将自身观为本尊,以减少并渐渐消除对“我”、对“自己”的执着,但这唯有在我们真正了解本尊的意义后才有作用。本尊是完全清净的化现,如果行者能了知此点,观己为本尊,对自我的执着便会自动消失,以致完全净除。

  这个方法也可应用于我们观想在前虚空的本尊。我们总是紧握不放任何我们所知能视的东西,因此,在禅修过程中,我们观想世界是本尊的清净宫殿,所有众生都化为本尊。这个目的是要藉着观一切众生均化为清净的本尊身与色境,来消除我们对外相的显现不净的执着。

  我们要记住,宇宙万法中只要有需要清净者,便会有法门对治,这是我们修观想法所要知道的真正的内涵。本尊并无实体存在,如果行者不解,硬观有实体,便会导致迷乱。

  我们都必须认真的修习本尊法的二次,但我们要再强调,了解什么是本尊的化现以及为何要修持这些法门,这点很重要。我们也需了解他们不同的外相显现所代表的意义。

  有些本尊有十六臂,有些有四腿。我们也许会猜想:“两只手不够吗?”如果认为本尊本来就是多手多脚,我们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我们真认为本尊具体实有,他便不会化现某些我们需要净化并有方法对治的东西。我们若相信本尊真有很多只手脚和眼睛的话,那就太傻了。观念错误会导致行者完全错误的知见,以致法道也跟着误走。我们要了解本尊的四臂是象征我们的四种思惟(四共加行)。我们相信有四天,四这个、四那个并习惯于这些想法,因此,本尊便以四臂为象征。我们也有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作法,因此,我们看到本尊有三眼。本尊的每个部分都对待于我们对心、色二法的此或彼的习性或执着,而每位本尊都化现一种特殊的净化本质。

  我们常依假名而思考,生活中也一直执着对待的观念,这是可以克服的,本尊的观修法也就是专为对治它的。观想的每个细部都代表净化的象征,但如果我们想得太多,认为本尊实有,增加幻想的念头,其结果将造成精神障碍,或感到恐惧,以及其他无法适从的精神干扰。

  这是尤其在金刚乘里要做好禅修,正确的知见非常重要的原因。什么是正确的知见?了解相对的色相与其究竟实性是不一不异的。如何把正确的知见应用在本尊上?“相对”是指我们对色境的体验觉受,所以要观想本尊。“究竟”是指诸法实相——本性为空,不实有存在,所以我们每个法都要修圆满次第。但同时,生起与圆满——相对与究竟是一体不分的。

  利用本尊的观修法,我们可以达到一般(世间)和殊胜(出世间)的成就,因此,本尊称为“成就根本”。

  为了避免落入边见,执万法为空,皆不存在,因此,我们要修生起次第。也为了不落边见,执一切色法皆具真实恒常,因此,要修圆满次第。了悟两者合一,将让我们了悟大乐与空性不二,也即是金刚乘修行的目标。如果行者正确的修行,一定会获得成就。

  四、护法

  本尊是广如虚空的法界,也是上师心的化现,而护法则是本尊各种不同的化现。金刚乘很殊胜,也因此可能有障碍产生,我们在法道上依赖护法平息消除所有生起的障碍。 

  五、结论

  本尊与护法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重点,但上师尤其是第一根本,因为他的加持可以渗透融入我们的心。另外,我们应深切了解上述所有方法的深奥意义与内涵。

  ·上师的身是空、色不二的化现。

  ·本尊的咒语是空、声的一体。

  ·本尊的心是空、慧不二的结合。

  当我们住于纯净的觉性中时,应用上述法门修持,本尊的佛慢会唤醒我们的内心,所以必须先了解其意义,才能产生清净真如的智慧。

  每个金刚乘,尤其是大手印与大圆满的弟子,对正确的见、道、果要了知三项重点:

  ·关于正确的知见,金刚乘行者要了知相对与究竟两种真谛的合一不二性。

  ·关于正确的法道,他要了知善巧(方法)与智慧是合一无别的。

  ·关于正确的证果,他要了知得证果位时,报身与化身是不一不异的。

  如果弟子没有了达这些重点,则他的努力都将白费。

  六、问答录

  问:圆满的虔诚之心与我们前世的业力有关吗?它是业缘的显现吗?

  是的,的确如此。由于我们与上师维系了一段很长的因缘,真正的虔诚之心便会自然生起。因此,我们不必急急去寻觅一位与我们有如此深切因缘的上师。

  问:金刚乘的上师有没有情绪上的问题?

  这是依弟子与其上师的关系而定。如果弟子对其上师有坚定不移的虔诚和信赖之心,他便不会在乎这个问题,例如,也有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认为他有缺失。如果弟子有全然的信心,并坚信他的上师就是佛,那么任何想法都不会影响到他。当然,不同的上师有不同的证量。

  问:有否可能我们具有真正深切的诚心,但同时仍看到表面的缺失?

  我们必须观一切都在净光中,这是需要练习修行的。在清净的虔诚心生起时,所有不净的觉受都会消失。

  问:有人说我很傻,因为我盲目的遵从我的上师所说的去做。

  我们真正信赖的上师,必须拥有一位具德上师的特质,如果是这样,则我们便可完全信赖,依他所嘱咐去做,这样子很好。如果他是真实可靠且具德的,不会有什么障碍产生。

  问:如果我无法做到观一切均是清净的,怎么办?

  不净是指目前我们所处的色境和觉受。我们常活在分别对待的观念下——我们总是尽量满足私欲,逃避痛苦,因此,烦恼妄念便影响到我们的经验和行为。修习净观是表示对无法控制的行为所产生的冲突生起警觉谨慎之心,并且藉着依止上师改善情况。目前我们是处于一种介于清…

《三根本-上师、本尊、护法的教导》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