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了义海大手印前行教授▪P19

  ..续本文上一页手捧持曼达并念诵接下来的祈请文。然后接着是萨息悲曲;萨息悲曲我们称之为七堆。然后接着是(仪轨)。你双手捧持曼达。在三十七堆曼达之上接着进行七堆曼达,然后你捧持着念诵(仪轨)。然后你拿一些些曼达供养物,如谷物或类似之类的东西,将它们洒上坛城。取一些些曼达供养物洒向坛城。

  

在此之后;一般在闭关时,我们会这样进行三次或七次的长曼达供养。然后修持几串念珠的萨息悲曲,七堆曼达供养,然后再作长曼达。但以你的情况而言,因为你们一天只有两个小时。在最开始的时候,你作一次或三次的长曼达,依你的时间而定。然后一般我们从这里念诵到这里,然后计数。这实际上可做可不做。你可以在这里结束然后就从这里开始计数萨息悲曲。不过,不会因为这几行而有差别的,你知道的。当这些念诵完毕时,接着,你开始计数萨息悲曲。当你完成整个之后,你只须慢慢地推,像这样,放到你的布上。不要这么作。曼达要以最为虔诚与最恰当的方式构筑,并保持清净。然后,我们手握一把曼达供养物,这就是你要念诵的。这就是七堆曼达,很简单的。仔细看好,就是这样。在中央、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北、西南,然后这样。须弥山在中央、东胜身洲、南瞻部洲也就是地球、然后西牛货洲、北俱卢洲,然后太阳、月亮,之后结束。这就是你重复作的部分。

  

你就像这样捧持曼达,你可以像这样持念珠,然后计数,这是最简单容易的方式。另一种方式是你把念珠放在这里,就像这样;就像这样重复,像这样。这是另一种方式,但放在这里是最容易的。手持念珠,就像这样,这是最容易的。这是一种方式,而这是另一种方式,但有一点困难。这是一种;或是将念珠放在这里放好,然后就像这样,像这样。这是最容易的方式,不是这么大。你必须具备这些东西,这个跟这个,不然你不知道如何计数。这代表一百,当完成时代表一千。那代表一千。因此我这个计数一千,你知道吗?然后一千,像这样,当这全部数完时,就是一万,对吗?所以这样计数是很简单的。当一万时就计入这里,当一百万时,计入这里,所以当这里全部完成时,我就完成了一亿次了。这一、二、三、四,能计数到一亿。很多的尾数八,不要计入。每一次的尾数八均不要计入。念珠有一百零八颗,但尾数八我们不计数。所以念珠,所有的念珠,我们都计数为一百,不是一百零八,不是精确的计数。你要计数七堆曼达十一万次。祈请文念诵与献曼达一起,就像皈依大礼拜一样,那将会是完美的。就像这样,这将会非常精确,非常简短,念诵。

  

最后,我们再献三次长曼达,然后结束一座的实修。我这么说是因为你们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采取这种方式。否则的话,每完成一串念珠的七堆曼达后,我们应该要献一次或三次的长曼达,然后再进行短曼达。因此在闭关的时候,我们在每串念珠计数之间要献一次或三次的长曼达。如果你正在进行闭关,你必须这么作;至少一次、三次,一次或三次,不是两次,然后你再献短曼达。但因为你只有两个小时,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献三次长曼达,在终了之前献三次长曼达,这中间则全部是献短曼达。献曼达在所有的加行实修中是非常快速可以完成的,献曼达是最快的。这样就完成一次了。我想有件事我昨天忘了提,因为我昨天提了很多事。其中特别有一项是有关曼达的观想。

  

观想补充说明

  

当你完成所有宫殿及所有皈依对境,五个皈依对境,我指三宝及三根本的所有观想之后。你完成所有的观想之后,接着观想所有的皈依主体每个均有嗡、啊、吽三个字,知道了吗?从他们嗡、啊、吽三字放光至十方,将三宝三根本各自真实之形象融入光中,并收摄回他们。经由他们的嗡、啊、吽,他们已经开光完成;你的观想已经开光,我想这是我昨天遗漏说明的部分。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困难,但因为你先前已经完成了皈依大礼拜,那时你已经完成所有的观想,一个接着一个的。现在你对三宝三根本的观想已经非常熟悉。试图一一观想三宝三根本每一个都有嗡、啊、吽三字,两个小时单单只是用来观想这些就不够了。所以你观想主尊上师金刚总持有嗡、啊、吽三个字,然后同时,你观想所有三宝三根本都有嗡、啊、吽三个字。但将注意力集中在上师金刚总持,就很简单。一次观想完成,可以吗?我想这是我昨天漏掉的部分,我有吗?对吧。很重要的部分但遗漏了,这就是你观想的开光。

  

结行与回向

  

接着,当你要结束献曼达的修座时,你献三次长曼达,然后念诵之后仪轨文。你念诵(仪轨)。这就是七支祈请文,祈请加持及七支祈请。当然,我假设你们都记得,在你献完长曼达之后,你要向坛城洒一些榖物。就如我先前教的,同样的时间点。在结束之前,你念诵祈请文与七支祈请文后,接着是入融。当你念诵这些(仪轨),当你念诵这些时,你观想因为曼达的供养,你及所有有情众生累积了功德与智慧。然后在宫殿中的三宝三根本,包含宫殿融入,融入光中,光融入于你,就像那样,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不是嗡啊吽这样。只要融入光,然后融入你,你与三宝三根本合而为一。你尽可能保持在接受加持的状态中,合一的状态,没有二元对立的状态中。当你保持在无二元对立的加持觉受中,当你有一般的想法升起时,当想法出现时,我们就将所有的功德回向给所有的有情众生,念诵短的回向文,然后你可以增加一般的回向文,或你也可以在终了的时候念诵大手印祈请文。不论你是否念诵这个长的祈请文,这都依你的时间决定。

  

我并不认为我应该谈太多,但我还是要提醒你,在每座修座的开始与每座修座结束时,你坐好并保持平静片刻,这是很重要的。这就像所有的事,在生活中所有的事都将比较有效率,如果你保持冷静与次序的话。所以,在进行修座的时候,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保持几秒钟的安静,在回向之后起身做事之前,用几秒钟的时间让自己安静下来是很好的。如果你能维持实修的效果,技术上的,技术上的效果,我不是在谈功德而是谈技术上的效果。实修的实际成效维持的久一些,即使是非常表面地说,非常表面地说,慢慢起身是比快速起身较为理想的。但就实修而言,我认为就禅修实修的修座,慢慢地是非常好的,可以保持觉知。当然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两小时实修的技术效果会慢慢褪去,但是,当然地功德不会消褪。但心境平静与和谐的技术效果会视所处的环境而消褪。我想,献曼达的讲授已经完成。

  

我要再次提醒你们,瑜伽士累积资粮的实修是在上师相应法之后才进行。我并不是说你提前作会有任何的错误,但在四不共加行实修结束后开始会比较好。

  

第四不共加行~上师瑜伽

  

尊贵的第十二世广定大司徒巴开示,2004年于印度八蚌智慧林

  口译 (英翻中):贝玛秋顿;文字整理及翻译校对:张晴与蒋秋萨谆

  

教学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与实修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在四加行里,上师瑜伽是最后的一个不共加行;完成了前三个加行,再来修持最后一个上师相应法,则会更形殊胜且更为完整。假如我们完成了前三个加行,则会更形殊胜且更精确。诚如一开始我告诉大家的,一切的佛法修持都是在净化和累积资粮。净化无数生以来所有面向的业力,包含了潜意识里的觉知。累积相对上的条件以臻究竟上的了悟,这相对条件我们称为功德的累积;而相对条件的更深入层面是智能的累积。当然在究竟面上最终的结果则是了悟俱生智。

  

上师瑜伽是一种灌顶,它是灌顶。上师瑜伽是更加着重虔敬心的修持。慈悲心的升起比虔敬心容易,因为慈悲心对自我而言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虔敬心则完全是自我的对治,自我越大,虔敬心就越小。因此,上师瑜伽的修持即为虔敬心的修持,是最后一个不共前行法。当然,慈悲心也是自我的对治,但是它比较容易,因为你可以自处于他人之上,然后对他们产生慈悲心。他们比我穷困,所以我对他们怀有慈悲心;他们比较不幸,因此我对他们产生慈悲心;他们正在受苦,因而我对他们产生慈悲心。你绝不会说,他们比我好,所以我对他们有慈悲心;他们比我快乐,因此我对他们产生慈悲心;他们比我喜乐,因此我对他们产生慈悲心。正常情况不会这样。我们对正在受苦的那些众生,那些低于你的众生,产生慈悲心;你对他们有慈悲心,是因为你喜欢处于高处往下看而产生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做基础,是很难产生虔敬心的。没有慈悲心做根基,虔敬心不会真正有有清楚的目标;它变得好像单单只是情绪性的感情而已。因此,当你怀有慈悲心时,虔敬心就变成是真实、健全的虔敬心。我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不具慈悲心的虔敬心,犹如一只狗对主人的虔敬。因为你的狗会因为你去咬每个人;你的狗因为你对每个人吠叫;你的狗会到处跟着你;而且当你回家时,狗会变得疯狂;可是假如你离开了,你的狗会三四天不进食;所以,这是有虔敬心却不具慈悲心,而仅是情绪上的忠诚。在古时候,军事首领拥有极为忠诚的战士为他们打仗,为他们阵亡。这样的虔敬就是没有慈悲心。可是,当你的慈悲心开展,并基于此开展虔敬心,那么它就不像那样的情形了。就像是阿难对佛陀的虔敬心。每次佛陀微笑,他总是抬起头发问:你为什么微笑?这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在许多经典里有记载,…

《了义海大手印前行教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帝洛巴道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