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面看很光滑,可在显微镜下看它,分子与分子之间窟窿非常大,分子可以分割到最小最小还可以分割下去,只要科学达到那个地步,就一直可以分割下去,这就是说世间法上的东西都是无自性的,没有一个主宰。
西方说上帝主宰一切,上帝在哪里呀?就是我们的心量,就是我们的本性,这个本性可以主宰一切,一切唯心造啊!山河大地都是我们自性当中生发出来的,是生灭变化的,是虚妄不实的。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三个愿更是实在,实在到你缺什么,我都会让你满足。你如果缺的话,那他的愿就成了虚言。所以第三个愿叫无尽资生愿,你想得到的都能得到。
愿我来世得到无上菩提的时候,用无量无边的善巧智慧方便,帮助所有的众生,只要是他们所需要的,就让他们都能得到圆满,所以药师佛发了一个最适合我们需要的愿。
释迦佛、药师佛的慈悲心量,从这里就能看出布施啊!布施般若蜜,布施心特别的大,大到只要你需要,我全都满足,全都供给。再回头看看我们自己,可不可以做到呀?
莫令众生,有所乏少,不会让众生失望的,也不会让他们缺少,绝对让他们满足。这就是药师佛发的最真诚的、最好的、最实际的、也是最适合我们现代人的一个最实际的愿。
愿大,心量大。佛的愿望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很渺小,感觉自己的心量太狭隘,跟罗汉比起来我们是小人中的小人。很多人说修小乘佛法的自了汉是小人,修大乘心愿的人是大人,那我们连罗汉都不如,罗汉还能自了,我们连自了都没权力,因为我们太无明了,缺乏智慧啊。
五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除了内明为佛学外,其余四明都是济世利人的方便之用。五明是要学习的,五明懂了之后,方可以去度人。很多人说不明白五明,也可以去度人。当然是可以了,但你度的效果好不好,这个就能分出高低。在人道首先要明白五明,然后把自己的无明壳去掉,才能回小向大。
如今科学发明创造,物质丰富,供给人们衣食住行上种种物质享受,都是方便之用。但由于人们无明缺乏智慧,起贪嗔痴互相争夺,世界祸乱此起彼伏。如果依药师佛的智慧,用科学资生的方便,干戈停息,世界和平,人民衣食丰富,所受无缺乏啊。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四个愿非常好,药师佛在因地修行发愿,在来世证得无上菩提的时候,如果那些有情行邪道、修歪门邪道的法门,都可以让这样的众生安住在菩提道中,让这样的有情从邪道上回归于八正道当中,并且身心安住在清静无为的菩提境界当中,慢慢地去了脱生死。菩提道,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这里的菩提道,是指三乘菩提为正道。
正觉与邪道是相对而立的,没有入究竟的正觉,都不免落邪,只要是断善根的一切知见都是邪。但依普通标准而言,除了人伦道德等世间善法与出世的三乘法(声闻、缘觉、菩萨)为正道外,其它虚妄分别而执都为邪道。因为执道,与诸法实相及世间资生事业伦理道德相违。
声闻最初修的是苦集灭道四谛法,独觉是修十二因缘的。修了声闻独觉二乘法的人,用大乘法让他们回小向大,让他们安住在菩提道中。所以说药师佛发的这个愿非常的大。这个愿跟我们三界内的缘分最好。修行和不修行的药师佛都来管,只要你听闻我的名号,修行我的法,我都来管你。
对二乘众生,使其安立于大乘中;对邪恶外道
众生,则先破其顽迷,使其舍邪入正,安立于世间伦理道德,即佛教人天、二乘、五戒、十善法中,然后再由人天进入三乘,再由三乘使其安立于大乘。这与法华会三乘归一乘之理相符合, “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从这里看药师佛的心量,我们要行大乘的话,也要学佛的心量呀。
第四个大愿叫安立大乘愿或者叫安立大道愿。它的中心思想是让众生都能走上正道,回归于佛国。
十方一切如来的悲心,从经文当中就能体验到,对我们三界内的众生,用他们的智慧和善巧来度化我们。那么我们在听闻这么多经典之后,还没有反应过来,那也真的对不起诸佛菩萨了。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真诚的愿,没有愿,修行就很困难。
在人道上,《药师经》对我们帮助非常大,学佛的或者出家的人都知道,我们生病了或遭灾了都要去庙里头做一个药师普佛,因为药师佛保佑我们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庙里头做普佛都要在早上,因为早上正好相应了东方生气叫紫气东来,晚上做弥陀佛经。庙里的修法或者一些法事,我会在讲经的过程中慢慢的讲给你们听。到什么因缘就给你们讲一下,这样大家就会慢慢的了解,也就懂了很多很多的知识,把这些知识在自己内心当中串连起来,自己的智慧就会慢慢打开。
大家平时要多看一些书,尤其中国古时候的书,里面都包含了一些密法口诀。你在看的时候就会体验到,写书的人对佛法、对中国古代的学问非常精通。不管你修哪个门派的,你看完《西游记》、《封神榜》,你的思维和以前就不一样了。以前只是看个热闹,现在看的是内容是味道,《西游记》、《封神榜》里就有密法。
唐僧自己去取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就是唐僧自心矛盾的映现,是去还是不去,去的是谁来代表,不去的又是谁来代表,在里面搅和泥的又是谁来代表。大家在分析《西游记》《封神榜》的时候,秘密法就会得到,智慧就在增加。
智慧增加就是能量增加呀,你身上的光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练过气功的人走到你身边,就会问你是否学过气功?你肯定回答:没学过气功。那你身上怎么有这么强大的能量啊,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磁场强。你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会有能量场?岂不知你已经和宇宙相应了,和很多法相应了。
大家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尤其要明白我们和药师佛和阿弥陀佛的关系。庙里早上唱药师佛,中午唱释迦佛,晚上唱阿弥陀佛。东方代表药师佛,也代表的是金刚部;西方代表的是阿弥陀佛,代表的是莲花部;本师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导师,是娑婆世界的教主,这样一一对应就如法。
药师佛可以让我们没病没灾。密宗金刚部的阿閦佛就是药师佛,修的密法都是药师佛法。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第五大愿是专为修行人发的愿。这句话是讲等我将来证得无上菩提的时候,假如真的有无量无边有情。有情从字面上翻译主要是包括人类,其它的天人、非人也叫有情,也可以不叫有情,因为它没有体,没有体,就没有肉没有血没有气脉,可以不叫有情,但是它的确有思维,有思维就叫有情。我们统统把三界内的这些都包括在内,这样比较完整。如果单指人,就不叫无边了,无量无边是包括三界内所有的有情。
很多人就会钻空子说植物也有思维呀,一烧它的叶子就卷起来了,它也会发出一种害怕的波段呀,通过科学验证植物也是有情的。这样大家就知道了,花草树木都是有情物。山河大地也是有情的。有人就要问,水真的有情?是的,不信我们从河里舀两杯水来,你对着其中一杯念佛号,用慈悲心与它交流,几分钟之内水就会沉淀下来,上面清清凉凉,喝起来非常甜美;另外一杯水,你对它胡说八道,说一会就用火把你煮了等,就跟人与人说恶毒的话一样,那水的味道就很不好。水中也是有情,因为水中有八万四千种生灵,那就说明水也是有情的。
石头不能说话,但你要是用一种伤害它的心去挖山挖矿,你的命可能就会被山埋住。很多聪明的老板挖山开矿的时候,都要请法师念经,把这些看不见的山神、仙往外度走。说山神、土地神呀,我是来开矿的,别伤着你们。你会看到一个很奇怪的景象,很多动物会排着队走,而且我也是亲自上场给人做的,虽然它是无情,但它的确是有思维。
这里把三界内的所有都称为有情,最终都是有情,因为都要回归于最初的那个地方,只不过现在分别它是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人和动物,这是后天分辨出来的。如果不分辨,就像释迦佛所说的都是佛。正因为他说了这句话,我们才相信修行确实能证得佛果,当下就会得到佛果。只要你敢直下承担,佛国就在眼前。直下不承担,佛国是找不到的。
在我药师佛法中修行梵行。梵,译为净,超出五欲的清净行,就为梵行。这个“我”不是单指的一个小我,这个“我”是大我是无我,是月藏玉兔日藏乌。梵行还有另外一个词叫修戒,通过戒定慧打开自己的智慧。很多人也没有通过戒,也没有通过定,智慧就打开了,这是上根人,他的智慧根非常好,可以从慧定戒走,怎么走都没有障碍。大家从定戒慧也可以,从戒定慧走也可以,闻思修都可以,这要看每个人的机缘与根性。佛说一句话,不管你上根也好下根也好,最终是要成佛。成佛就不再受三界内控制,不会受五行控制,这种情况下你就为自在佛,所以说我们要明白梵行就是戒律。
一切皆令得不缺戒者,使修行者得具足戒。不缺就是具足戒。凡夫持戒修行到佛地,如渡海的浮囊,里面盛满空气,没有一点漏洞,才能渡到彼岸。囊比喻成戒,戒行无缺,才能到佛地;如果浮囊有孔,就会沉没,所以戒不可片刻离开呀。传戒者要如法传授,受戒者要如实修行,方能具足,无所缺漏。
三聚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聚戒是属于出家人的,在家人是没有的。
摄律仪戒,即持身口七支等戒,就是止一切恶行,就是诸恶莫作,凡是佛制止的事,都不能作,如果作…
《药师经释义 第四、药师如来十二大愿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