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修学概要 九▪P3

  ..续本文上一页。别人怎么去干扰他,对他没有影响。树,它整天往西方开,往西方长过去,不管从那一个方向砍掉,它一定往西方倒下去。这是决定的,净业成就。他就算发生车祸死掉,他也往生阿弥陀佛国。这种大善人不太需要临终关怀,助念,不太需要。大恶人也是很难,这个人也是一天到晚造罪业,那个树往东边开展,你怎么样去砍他,他一定往东边倒的。大善、大恶人,临终关怀意义不大。但是普通的人,一生当中造了善业,可也造了恶业。临终的时候,真妄交攻,不晓得是善业起现形,还是恶业起现形,还不是决定的时候,这个时候临终开导就非常重要。开导安慰令生正信。

  

什么叫临终助念呢?就是帮助他生起正念。我们现在临终助念搞错了,这个人躺在床上不能讲话了,搞不好眼耳鼻舌身,败坏到一定程度了,声音都听不很清楚。这时请法师去,怎么开示?临终助念是这个人住进医院的时候,身体还能够听得到声音,病痛还不会很严重,这个时候就该是要给他开导,心理建设,劝他万缘放下,一心归命极乐世界。所以临终助念要早一点作。第二个,假设他非佛教徒,这个时候,要让他生起善念。【瑜伽师地论】说,要让他回忆今生曾所作过的善事。你说:某某人,你记得吗?你在过去某一个时候,什么处所,你去做过什么善事,你记得吗?对对。然后你不断的想这件事情,他忆念这个善事,至少能够生到人天去。忆念善业往生善处,这是起码的。让他忆念他的善事,但是这个善事是要他曾经作过的。如果他是佛教徒,那最好,直接念佛。生起正念,不是善业而以。不要忆念善业,善业可以忆念,要紧的忆念弥陀。你要告诉他,阿弥陀佛的功德,弥陀在你临命终的时候,一定能救拔你。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在临命终的时候,透过善知识的开导,能够把他一生中的善念调动起来,让他先起现形。这个就是今生造业,来生得果报的情况。

  

「三、顺后受业-为由今世造业,第三生以后感异熟果之善不善业。」

  

今生造业,但是业的势力很薄弱,来生还是不能得果报,或者第三生、第四生、或者第几生得果报,但是这种情况一定会得果报的,这个业都是要得果报的,叫定业。决定要得果报。

  

「四、不定受业者-谓由今世造业,而受报之时分不定之善不善业。

  

你今生造业,业的势力很薄弱,得果报的时间不决定,你如果不去增长它,它就不决定。受报的时间不决定,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是你的心力很馁弱,次数也不多。

  

第二个是因缘不具足。特别是别报来说。

  

譬如说,唐朝悟达法师,他在作沙弥的时候,他的道场来了一个印度的出家人叫迦诺迦比丘,身体生了重病,全身发臭没有人管他。他就很小心的去为他洗衣服,照顾他的起居。慢慢,这个比丘身体好转,要离开的时候,就说,我很感谢你照顾我。这比丘说:以后你有什么事情,到四川茶拢山,茶拢山前面有一个大松树,你称念我的名字,我就会出来。原来他是一个大阿罗汉迦若迦尊者。交待完以后,就离开了,就走了。悟达法师时间久也把这件事情忘掉了。悟达法师到唐朝,唐懿宗的时候,受到礼遇,奉为国师。国王送他一个檀香做的禅椅,请他升座,请他讲经。当时皇帝领着文武百官,堂堂一国之尊向他顶礼,这个时候悟达法师起了一念骄慢心,下座以后,膝盖长了一个人面疮。人面疮看起来跟人的脸一样,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嘴巴里面还有牙齿,还可以吃东西,每天固定要喂他东西。定期发作的时候,很痛很痛的,找很多医生都没有用。后来悟达法师想到,

  

在作沙弥的时候,有一个比丘说有什么事可以找他。他放弃国师之位,带着随从的东西,到四川茶拢山去找迦诺迦尊者。称念他的名号以后,这位尊者果然现前。悟达法师就如是如是跟他报告,迦诺迦尊者是个阿罗汉,当然知道这件事的原由,叫他修忏。修忏以后,尊者就加持三眛法水。你把这个法水洗人面疮,人面疮就会消失掉。正要洗的时候,人面疮讲话了:法师,您是三藏法师,应该读过历史。汉朝,汉景帝的时候,当时有两个大臣,一个袁盎一个晁错。你前身是袁盎,我是晁错。你忌妒我的才华,在皇帝面前说我的坏话,使令我被皇帝腰斩。腰斩的时候,我发下一个毒誓,生生世世,我放不过你。晁错死的时候,发下毒愿。但是死了以后,灵魂在虚空中飘来飘去,一直要找你报仇,没有下手的机会。因为你后来生生世世做了十世的出家人,持戒清净,道德崇重,让我没有下手的机会。等到这一世你起了一念骄慢心,我才有下手的机会。我特地去查历史,汉景帝到唐懿宗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你看他等他九百多年。等到那一世,他起了骄慢心,德行有亏了以后,才有报仇的机会。所以说顺不定受业,他受果报的时间不决定,是因缘不具足。事实上他业的势力是很强大的,但是因缘不具足。因缘不具足只能够讲别报,你跟他个人的恩怨,如果是总报,那么一定是有因缘的。别报的情况之下,可能是外在的因缘不具足。

  

这个叫定业与不定业的情况,定业有三种,不定业有一种。

  

问:

  

答:【楞严经】上说,冤冤相报不会刚好的,你今天杀他,他下辈子来讨回去,可能会讨多了。讨多了以后,你以后去找他。所以叫作业果相续。【楞严经】上说,你今天吃我的肉,下辈子我吃你的肉,不会刚好的。你可能会多吃,你那个时候只是一个小动物,我吃你几斤。我现在是个大动物,吃那么多斤,下次还要讨回来。【楞严经】说,为什么生命会相续?是我们跟众生的业太复杂。生命的相续,有三种相续,第一个是业的相续。第二个果报相续。最重要是无明的相续。

  

问:

  

答:中阴身的时间很短,可能还没办法想到这件事。一般会找众生有问题,鬼神道最多。因为诸天是有道德的。天人道德非常良好,当然,他很多冤家在人道,他不会跟你计较。到地狱的人,他想找你也没办法找。畜生道要找你也是困难。但是到鬼神就麻烦,鬼神有宿命通,有报通。刚好你做人,他做鬼神,这件事就有问题。鬼神道就有这个问题,所以要沟通一下。怎样用慈悲心,世间上的事情,人都是一个很理性的动物,众生都是情绪化的。他的怨气,一时没办法解开。他明明知道找你报仇,他也得不到好处,但是一时气愤,他也无所谓。人情绪化的力量很大,佛法对这件事情,尽量修慈悲观,慈悲无障碍。我们面对障碍,不管是烦恼障,冤亲债主的障碍,要紧的皈依三宝,多多的皈依三宝。通身靠倒,念佛念法念僧,相信三宝的功德能够救拔你。你不要去管他,但是你一心一意的相信三宝会救拔你,三宝会保护你。多皈依三宝。我们一个贫苦的人家,根本没办法去处理障碍,但是我们依靠大富长者,这件事情有办法。多皈依三宝。我们希望得到对方的谅解,讲一些好话,把功德回向给他,一方面你再多皈依三宝,三宝是光明的。你经常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有光明就不容易有障碍。

  

问:

  

答:多念阿弥陀佛,念佛有光明,不会有黑暗,少打妄想。

  

  

己二、果报种类

  

前面一段讲到业的种类,以下讲果报的种类。果报的种类有三种,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增上果。

  

「一、异熟果-谓十业道,一一皆依事及三毒上中下品,有三三等。本地分说此中,上品杀生等十,一一能感那落迦;中十一一感生饿鬼;下十一一感生旁生。」

  

首先解释异熟果的名称,先解释「熟」。什么叫作熟呢?因到果叫作熟。譬如说,你拿米去煮饭,米经过电饭锅的过程转成饭,米变成饭叫作熟。你造的业种子变成果报了,这样子的过程叫作「熟」。

  

「异」叫作差异。你的业种子要变成果报,有三种的差异。第一个时间有差异。你造业跟得果报时间不是同时的,得果报的时间比较久,可能是今生,可能是来生,乃至多生得果报,时间有差异,异时而熟。第二个异类而熟。这两个性质是不一样,因地是通三性,善恶无记。果报无记。第三个是变异。因地到果是有变异的情况。可能你造的业是一个短小的业,但是你受果的时候,受了很多果报。也可能你的因地造的业很多很多,忏悔了以后,果报变得很小。因到果之间的数量不会完全相等,变异的情况。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不管是时间、数量、性质都有变化。所以在唯识学安了一个「异」字。异熟果,这个异是三界的总报,十业道,身三口四意三。这个十业,不管是善业、恶业,他都是一个道路,能够趋向可乐、不可乐果报。十业,每一个业道都依止他所造的境界,三宝的境界、父母的境界、师长的境界,这个业就重了。因为这个都是上品的田,田很肥沃,你随便播一个很小的种子,他长出很大的水果。对于三宝、师长、你剃度的师父,造了一个很小的罪业,果报很大。造了一个很小的善业,果报也是很大。约着外境。第二个约着内心。内心烦恼的强弱。约着内心、约着外境,上…

《佛法修学概要 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