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做千户之长,你不可能做出家人,你的福报不可能做出家人。他说,我修福修五十年,换个出家人不可得,那这样子好了,说在那个禅堂里面、念佛堂用功,这个我不要提,那我做个烧火僧可以,好不好?我整天为他们烧火。他说不行,烧火僧都不行。那两个人就争辩啊。阎罗王说,那这样子好了,你一定要做出家人,你再回去,再修福几年,应该还有希望。老翁不得已,为了要做出家人的缘故啊,就只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又回去,拖着老病之躯继续修福,又过了几年才往生。
这篇文章啊,这篇故事我们看了会觉得很感动。当然我们在僧团都是出家人,大家二三十个,你也是出家,我也是出家,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你看,履三宝之地,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我们今生那个做出家人,这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我们过去做居士的时候多生多劫的积功累德才换到今生的出家因缘,这是不容易的。所以在见闻录这一段,大家可以去读一读。你看那个老翁,修福五十年,想做一个烧火僧不可得。在《智度论》上,龙树菩萨讲一个偈颂来赞叹出家的功德,他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龙树菩萨说,他先用譬喻,说孔雀的确是美丽,它有色,有美好的颜色来庄严它的色身,但是呢它一天到晚被关在笼子里面不自在。在家人虽然今天有各式各样的福报,但是他的福报的享用当中夹杂着烦恼跟业力,使令他不自在,做这也不对,做那也不对。就像孔雀虽有色严身,但是呢不如鸿雁能远飞,鸿雁它能高高地自在地在天空飞翔,游心法海。那么这个意思就是说呢,白衣虽有富贵力,虽然在家居士你把精神体力用来赚钱,你有富贵力,你有福报,你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你在受用福报的时候夹杂烦恼跟罪业。不如出家功德深,在三宝当中、清净的境界当中积功累德。忏公师父说,在家人享洪福,出家人享清福。洪福夹杂着烦恼跟罪业,“弟子心不安”,就是这个问题。所以这个见闻录就是讲这个事情,他讲了很多故事,大家也可以读一读。
那么这个是讲到《灵峰宗论》十卷的论文的内涵。那么这十卷论文这么多,我们应该怎么会归呢?我们看丙二、修学宗旨。那么我们在研究这十卷的《灵峰宗论》的时候,要会归三个主题:第一个、策发生死心,第二个、锻炼纯刚骨,第三、开示真实乘。
首先,[TYH2] 我们从生死心当中来引导我们真正地发心。你读蕅祖的东西,你很容易策发你的道心。蕅益大师那个道心的境界,他很善巧地从文字当中流露出来,然后你把他文字吸收、消化以后,转成你自己的道心。蕅益大师他那个文字当中非常有道心的,策发生死心。第二个,我们看道次第,开示真实乘。那么有一个道心还不够,修行不能蛮干的,要具足正见。蕅益大师会引导你佛法的正知、正见,就是生命的真实相。那么有了道心、有了正见以后,应该怎么办呢?锻炼纯刚骨——内心要有一个坚定的意志力,精勤地行道。这个精进啊,在唯识学上说,对于断恶修善——勇悍为性,勇悍。这个“勇悍”啊,我们一般说,哎呀这个人一天拜一千拜,是很精进,这个的确是不容易,一个人能够拜一千拜,那有一点意志力。不过蕅益大师讲这个纯刚骨的意志力啊,还不是指这个外在的事相。他说,说你烦恼一活动的时候你正念马上要提起来,说,当下便应决断,想道不由别人[C3] ,就是说,你这个调伏烦恼啊,当下便应决断,不要藕断丝连。想道不由别人[C4] ,修学圣道是要靠自己,你自己要提你的正念去调伏当下的烦恼,这个就是纯刚骨。印光大师也是有这样刚骨,印光大师也是讲: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有人问印光大师说这个修行有烦恼怎么办呢?就是——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烦恼不能断要它断。所以祖师啊,祖师的法语读了以后的确是会给我们提起一种精进的刚骨。
那么我们研究《灵峰宗论》就扣着三个主题:策发生死心、锻炼纯刚骨、开示真实乘。以这三个宗旨来学蕅祖的《灵峰宗论》。这个地方是讲到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前言。
如果说,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我们一生当中没有时间看藏经一百册,你花一点时间把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乃至于蕅益大师的全集把它读一读,我看你够了,你可以自利也可以利他。这样的见地,可以了,够了。我七八年前去莲音寺讲过一次《灵峰宗论》,那个时候??老师在,成云师[C5] 也在。我讲完以后,在斋堂忏公师父开示。忏公师父说,蕅益大师的知见简直就是佛的知见!我当时也不是非常理解,但是我慢慢慢慢再看蕅祖的思想,我慢慢能够体验忏公师父这句话:蕅益大师的知见那简直就是佛的知见,可以这样讲。我们不要说《蕅益大师全集》,就是这十卷上下册《灵峰宗论》,你读一读你就知道,那真是这个末法时代一个正法眼藏。我们在这个末法时代,知见各式各样,也不知道谁讲的对错,但是你读读蕅益大师的东西,你就知道,哦,这件事情是那样、这件事情是这样,你就清清楚楚的,有一道光明在引导着你。
你一个人正见清楚,正见清楚以后,虽然我修行不是很精进,但至少我没有走错,我的路是趋向于正途。你这个知见搞错以后,你所有的加行都是错误的。所以,我是觉得,佛陀出世的本怀其实就是要开显众生入佛的知见。当然,佛的知见经典都有,但是,佛跟我们距离的确是蛮遥远的,我个人觉得蕅益大师在明末,身为一个善知识,距离跟我们接近,他所分析的很多的事情、当时的弊端,也跟我们比较接近,所以,如果我们今天能够把蕅益大师的思想好好研究,对我们自己的自利乃至于你利他都有很大的帮助,很大的帮助。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
我们今天把前言讲完了,从下次开始我们就正式讲正文的部分。向下文长,付在来日。
[C1]原文:“苟得其道,匹夫而竟开大统矣。”
[TYH2]35:10
[C3]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一
法语一
示慧含
[C4]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一
法语一
示慧含
[C5]???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四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