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九卷

  第九卷

  《瑜伽菩萨戒本》,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五页,「庚三、不敬同法戒」。

  我们这次所修学的戒法叫做《瑜伽菩萨戒》,「瑜伽」就是所谓的相应,就是相应于大般涅槃,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真实的如法修学《瑜伽菩萨戒》法,它的确能够引导我们彻底的离开痛苦,得到究竟的安乐。那么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够如法的奉持菩萨戒法?在《瑜伽师地论》上说,奉持菩萨戒法有二个主要的法门:第一个就是所谓的根本法门,我们首先要安住在菩萨种性。安住菩萨种性主要有二个内涵:第一个就是发起坚固的菩提心,就是我们在生命当中,我们应该观察「我们只要在三界里面得一个果报,而每一个三界的受生,整个生老病死的过程都累积很多的痛苦」,所以我们透过对生命的无常跟苦谛的观察,我们内心当中生起一个出离心,我们愿意离开这三界的火宅,我们愿意去追求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涅槃境界,就是我们要受持菩萨戒,你一定要能够发起出离的心。由这个出离心,我们进一步应该观察在整个三界的流转当中,不但是我在流转,还有无量无边的有情也在三界流转,他的生命也在承受着老病死的折磨,跟我们的痛苦是一样,而每一个有情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对我们有很大的恩惠,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但是自己求出离,我们也生起了一个要救拔众生的愿力,就是所谓的大悲心。当我们依止出离心生起救拔一切有情的愿力,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发起坚固的菩提心,我们内心当中真实的希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来当做自己生命努力的目标。有了这个目标以后,你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能够具足大乘正见,就是你对生命的真相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也就是说生命的本质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产生的,生命的果报不管快乐痛苦,它有它的因缘,有它因缘的力量。这个生命是什么因缘创造的呢?为什么有些人如此的富贵、有些人如此的卑贱等等?我们透过佛法的学习,我们知道其实生命的果报主要是由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就是由于善业的因缘而创造了安乐的果报,也由于罪业的因缘创造了痛苦的果报,所以生命是我们每一个人业力的累积所创造出来的。当我们再进一步观察业的本性,什么叫做「业」?其实业是由心所创造的,所以它的背后还有一个主宰者,就是「心为业主」,每一个的业都是由心识的引导,否则这个业是不能成就的。所以当我们从业的观察再深刻以后,我们会发觉其实生命是由心识所创造,因为心引导你的业力,所以我们能够如法的修学,了解到「其实生命是由我们的心念剎那剎那的变现出来」,古德说是「生命恒转如瀑流」,生命就像一个相续的水流,这个生命的水流我们从每一点的观察,会发现每一个生命的自体都有二件事情:第一个是它有所继承,就是我们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在继承过去的业力,也就是所谓的受用果报。如果你现在感到快乐满意,那是因为你的善业起现行;如果你现在对你的生命非常不满意,那表示你过去的罪业起现行。所以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在继承你过去的业力,有所继承。第二个更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有所开创,你的心面对快乐痛苦果报的时候,你用什么心情去面对?这件事情会影响你未来的果报,你可以选择用善良的心识面对、你也可以用比较邪恶负面的情绪面对,那你在受用果报的时候所产生的心念,又会累积一个新的业力来引导你未来的果报。所以我们一个有正见的人,我们内心去接触果报的时候,对于快乐痛苦不会太在乎,因为往者已矣,更重要的是说我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因为你每一个不同的心态,都会决定你未来的果报。所以从这样的观察,我们开始认真的去调伏自己、改造自己负面的情绪,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痛苦,所以我们用种种的方便来改造我们的心念。当我们能够如实观察到生命就像一个永远不停止的水流,它每一个念头都是有所继承、有所开创,这样子一个所谓「万法唯心」的观念,我们就说你发坚固的菩提心、具足大乘正见,你这二个条件具足,你就是安住菩萨种性,你也就安住在菩萨的戒体。有这样的一个根本的戒体,我们就可以生起一种广大的行门,就是菩萨的三聚净戒,所谓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前面的四重戒法偏重在摄律仪戒,就是从四条戒法当中引导我们破除内心贪瞋痴的烦恼;这一科事实上是摄善法戒,我们要生起六种的善根,我们不但是灭恶还要生善。这一科是属于摄善法戒里面的布施度,要生起一种施舍的心,布施度里面有七条戒,这是布施度里面的第三条戒「不敬同法戒」:

  3 庚三、不敬同法戒三

  

   辛一、明犯相二

  壬一、明染违犯

  首先我们解释这个戒的标题。「同法」就是同受菩萨戒法,同受菩萨戒法这个戒文里面的意思有二种情况:第一种是我们的长辈,就是戒腊比我们高很多的长辈;第二种是我们的同辈,戒腊跟我们差不多的同辈,或者说是同参道友。我们对于这种「同受」菩萨戒法的长辈或者同辈,不加以身业跟口业的恭敬,就正式犯到这一条戒,也就会障碍我们布施善根的生起。这一条戒分成二科,我们先看第一科「辛一、明犯相」,说明犯戒的相貌。「犯相」当中分二科,先说「壬ㄧ、明染违犯」,依止烦恼所违犯的相貌,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憍慢(mana)所制,怀嫌恨(aghata)心、怀恚恼(pratigha)心,不起承迎,不推胜座;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称正理发言酬对 :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净戒律仪」的「菩萨」,换句话说这条戒所对治的众生是已经发起了菩提心、安住菩萨种性。这个菩萨「见诸耆长有德可敬」,他亲眼看到的长辈,年龄、或者戒腊比自己高很多,而且他内心当中「有德可敬」,他不但是外表的年龄比你大,他内心当中是有功德的,有戒定慧的功德值得我们尊敬,这是一种情况,所谓的长辈的境界现前;第二个是「同法者来」,或者我们看到我们的同辈,戒腊跟我们差不多的同辈:总之你看到的是你同受菩萨戒法的菩萨现前。菩萨看到长辈的菩萨、或者同辈的菩萨现前,他内心当中依止「憍」心跟「慢」心,就是他的菩提心被他的「憍慢」心所调伏、所遮蔽。憍慢心的相貌我们简单的说一下。「憍」在唯识学上说是「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 。「于自盛事」,就是说一个人会憍,他可能内心有一些功德,可能他是福报广大、或者广学多闻、或者持戒清净等等,他对于这样一种内心的功德「深生染着,醉傲为性」,他感到自我陶醉,所以就产生了憍,对别人看不起了。「慢」,憍跟慢是不完全一样,慢是「恃己于他,高举为性」。憍,一个人会产生憍,他不一定跟别人比较,他可以孤芳自赏,他自己觉得自己不得了,所以他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生起憍的、人多的时候也可以生起憍,当然会生起憍的人他一定有功德;但是慢就不同,慢是「恃己于他」,慢心的生起就是一种对比的,你一定是跟众生接触了,然后你把自己高举了,你觉得你与众不同,所以这个慢是要跟别人比较以后才生起。总之,「憍慢」就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你自己特别尊贵,别人都是卑贱的,当然这个是伤害你的菩提心。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看到长辈、同辈的菩萨,所谓「同法」的人现前,我们依止「憍慢」心,依止憍慢心而「怀」着「嫌恨」,嫌恨就是嫌弃之心,就是看不起对方;或者「怀」着「恚恼心」,恚恼心就是说对方的菩萨可能曾经触恼过你,所以你看到他不欢喜。因此你产生了下面的二种情况:第一个是「不起承迎,不推胜座」,这就是身业不敬,你「不起」来「承迎」,不来接迎他,而且不让,「不推」就是不让,不让给他殊「胜」的「座」位,这个是身业的不敬;第二个是口业的不敬,「若有他来语言谈论」,「他来」跟你作种种的「谈论」。什么样的「谈论」呢?「庆慰、请问」,他或者是跟你作一些语言的问候、或者对你有所「请问」,你依止「憍」心「慢」心,产生「嫌恨」跟「恚恼」,「不」以合「理」的「发言」来加以「酬对」来面对他,只是以冷漠的态度来面对他,这种情况「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你这样子的行为就会伤害到你好不容易所栽培的菩提心,也会伤害到你的菩萨种性,所以这样子「是染违犯」,是依止染污心所犯的,这个地方的染污心指的是憍心跟慢心。

  壬二、明不违犯相

  非憍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但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 之心,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假设我们今天对于同法者没有生起让座、或者口业的慰问,我们不是依止「憍慢」心,也没有「嫌」弃「恚恼」之「心」。只是一时的「懒惰、懈怠」,懒得站起来、懒得跟他打招呼,或者是一时的「忘」失正「念」 ,或者是「无记之心」 ,这样子也「是犯」到菩萨戒的,但是因为是「非憍慢」所引生的,所以是「非染违犯」 ,是轻的突吉罗罪,责心忏就可以了。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布施度」前面几条戒的所缘境是面对三宝的境界,常住十方三宝、佛法僧的三宝,佛陀要我们对三宝不断的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归依来跟三宝结缘;但是这个地方是指善知识或同参道友。在整个成佛的过程当中,当然三宝很重要,但是三宝毕竟不是跟我们生长在同一时空的一个补特伽罗,他不是一个有情;所以从我们今生能够及时改过修善的一个因缘来说,同参道友或善知识就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因为他跟你活生生的生长在一起,你受的法门跟他受的法门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同法者有什么意思?同法者就是说你犯错他知道,这个很重要。他知道他就有能力来纠正…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九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