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勒日巴(公元一○三八|一一二二年)最为杰出,是马尔巴的嫡传弟子。
马尔巴于公元一○九七年示寂,世寿八十六。他直接传承了印度那洛巴的密法,另辟噶举派,成为该派的开祖。噶举派注重口传教授:"噶",是指"佛语"或"师长的言教";"举",意为"传承",合起来为"口传",也就是师徒以言语亲自传授继承。马尔巴按照印度密教的风习,在修法时都穿著白色僧裙。以后这种白色僧裙,成了噶举派世代相袭的传统,后人据此,称之为"白教"。
噶举派后来又分出许多支派,有所谓的四大支八小支。历史上噶举派的个别支系,曾经直接或间接主导过西藏地方政权。如帕竹噶举和噶玛噶举,对过去西藏的政治有极大的影响力。
萨迦派始祖 贡却杰布
贡却杰布(公元一○三四|一一○二年),或衮曲爵保,是古代西藏王朝的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曾向卓弥 释迦意希学习"道果"法。一说萨迦派始祖为卓弥释迦意希,他曾经到印度学习戒律、般若、密法等,回藏后,建立牛古龙寺,传授"道果"密法。贡却杰布是他的门徒之一。
公元一○七三年,贡却杰布在后藏仲曲河谷的萨迦地方,修建了萨迦寺。"萨迦",意为灰白色的土地,是根据当地土质的颜色而取的地名。因以地名作为寺名,后来直接成了教派的名称。又此派寺院墙上绘有象征文殊、观音与金刚手菩萨的红、白、蓝三色花纹,因此又名"花派"。
萨迦法王的继承是采娶妻生子,父传儿子的家族传承办法,教主由贡却杰布家族世代相承,为血统、法统的共同传承。其中贡噶坚赞(萨迦四祖),又称文殊萨迦班禅(公元一一八二|一二五一年),曾应元帝忽必烈召请入朝,被尊为帝师,着有《萨迦格言》,流传至今。其侄儿八思巴(萨迦五祖),亦被尊为帝师,元朝并委以全藏的统治权(公元一二七○年),萨迦派更因此而发扬盛行。后来随着元朝政治的衰微,此派亦消势不少,但其教义仍然流传到现在。
萨迦派所弘传的密法,以"喜金刚"法为承传,并以显教的中观、唯识思想为基础,注重"道果"密法的传授,主要分为三个修行次第,即"最初舍非福,中断于我执,后除一切见,知此为智者"。大意是说,要得到人身而能修学佛法,最先要舍掉非福的恶业;得到人身之后,还必须要断除我执,才能脱离轮回之苦;最后,要断除我执,必须具有"无我空慧"的见解,才能排除一切邪执邪见。若能明了上述三种次第的道理,就是智者了。
格鲁派始祖 宗喀巴
宗喀巴(公元一三五七|一四一九年),本名罗桑札巴,出生在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地方。包括西宁、湟中在内的青海东部湟水流域,在那时期名为"宗喀"。西藏人为了表示对罗桑札巴的尊敬,因此以地为名,称他为"宗喀巴"。又名"杰仁波切",是宝贝尊者的意思。
宗喀巴三岁时,遇到噶玛派法王 噶mb游戏金刚,授他居士戒。七岁跟随西宁当地的噶当派喇嘛顿珠仁钦出家,学习经论九年,并接受密教的灌顶。十七岁到卫藏地区学习经法,以十年时间学习显教经论。所学主要论典有《现观庄严论》(后来成为格鲁派必修的论典之一)、《大乘庄严经论》、《辨法法性论》及《究竟一乘宝性论》等五部大论(藏传佛教称之为弥勒慈氏论)。这五部论,为他的学说、思想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此后,宗喀巴开始有系统地学习各派系所传的主要密法,包括"道果法"、"大印法"、"胜乐轮法"等。不久,通达所有显密教法。
公元一三八五年,宗喀巴跟随楚臣仁钦受比丘戒。此后,经常对大众讲经,曾经在同一时期宣讲十七部经论而不发生混杂错误,其名声从此远播四方。公元一四○九年,宗喀巴在拉萨创建甘丹寺,后来与哲蚌、色拉二寺合称为格鲁派在西藏的三大寺。建寺这一年正是宗喀巴在拉萨发起一大型祈祷法会,即"传大召"或"传召"法会的一年。这次不分教派,不分地区的西藏佛教大法会,自各地前来参与的僧侣有一万多人,促成宗喀巴在整个西藏佛教界的声望地位更高。因此,后人把公元一四○九年作为格鲁派创建的一年,创始人是宗喀巴,代表寺院为甘丹寺。
"格鲁",意为善规或善行。因为宗喀巴提倡严守戒律,因此,他创立的教派称为"格鲁派"。宗喀巴时代的宗教与政权都很混杂,各政派间经常发生斗争,佛教亦戒律废弛,僧侣多娶妻生子,教风败坏。有鉴于此,宗喀巴立志改革佛教,提倡戒律,并以显教为基础,先显后密。
一年岁冬,宗喀巴在讲经时,一反往常,改戴桃形尖顶黄色僧帽(当时僧侣多用藏红色僧帽。西藏史上只有喇钦 贡巴饶赛和喀且班钦 释迦室利戴过黄帽,这两人都是以持戒闻名),可知宗喀巴有志从戒律开始来改革西藏已现衰微的佛教。由此,格鲁派又称为黄派。
公元一四一九年,宗喀巴圆寂。一生著作甚多,其中《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是格鲁派建立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所依据的根本论典。宗喀巴与两大门徒 贾曹杰和克主杰,被西藏佛教徒尊称为"师徒三尊"。另有重要门徒:绛央却杰、绛钦却杰、根敦主、堆 喜饶桑布、麦 喜饶桑布和喜饶僧格。
克主杰后来被追认为第一世班禅,第十世却吉坚赞于一九八九年在中国大陆青海示寂。十一世灵童己经认证完成。根敦主被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今已传到第十四世丹增嘉措,一九五九年出走到印度西北部的达兰沙拉,并建立流亡政府至今。格鲁派的教义也随着藏僧的流亡到海外,而散播到世界各国。
《密宗 壹、密宗传承史略》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