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菩萨行
不退住
身心安住的人,总能够在大智慧的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方便法门,常人虽然难以把握,凡夫俗子又怎能望其项背呢!在貌似疯疯癫癫的当下,竟然是不住生死无为无造作的展现;在极力与人方便成人之美的同时,还是无愿无求的契入于空性;在重拈灵山微笑鹿苑悠游的往昔,映衬出千古不变的真理万古常新的意志。身心安住的人啊,六度的力量渐渐充实于身心,无量劫的情执渐渐地淡化,一切都是那么清新那么祥和。
在回归生命家园的道路上,虽然历尽艰辛,但总归是心甘情愿。没有人能够比自己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所以总是在了解自我的同时,如果打破了我执,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智慧,如果降伏了我执,那就在现实生活中玲珑自在,放下了一切束缚,却一切都在自在受用之中,日日增长道业,正走在渐向圆满完美的境地,真的绝妙无比。
当身心合一,不再退转凡情迷执的恐慌,听到了佛陀正法的微妙,依旧那么坚固地信仰,诚信与景仰!此时行者︰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法、无法,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无菩萨,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行、无菩萨行,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菩萨修行出离、修行不出离,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过去有佛、过去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未来有佛、未来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现在有佛、现在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佛智有尽,佛智无尽,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我们怀着无比的信念,走向前方,因为已经知道,那是生命唯一的出路,一切世出世间均不能沾染。还在轮回的朋友啊!何时才能建立这不变的誓言,何时才能回归久别的故乡!
正心住
拥有禅修的方法,安住禅定的境界,出定入定自由从容,对境生心超然物外,多么美丽的生命景象,清净无为的心,在流转三毒的业海中寂然止住。往昔混浊不堪的心水,此刻也平静如无风的海岸,清水如镜,照映着湛蓝的天空,白帆点点,点缀着茫茫的大海,青山脉脉,昭示着勃勃的生机,这是静态的生命极致,宁静乃世间之致乐。
在禅定妙相现前之后,继续修习无漏智慧,静极光通达,寂照遍虚空,在寂静的同时,从心中冉冉升起光明遍照,如同海岸线上升起了清澈的朝阳,光明温暖,圆满清净,从黑暗中出来,点燃了生命的热望,让迷失前程的归帆,即刻找到了要去的方向。从此,知道了自己每一个举止、每一次行动都不再彷徨,光明而寂静的心啊,竟是如此这般的安祥。波光粼粼的曲折,正与孤帆远影相伴,天地间顿时成了“活”的力量。海,是活的包容、深沉和多变;帆,是活的流程、努力和孤单;天,是活的涵盖、高远和超然;风,是活的动力、自在却安祥。在寂静中,当光明慢慢生起,般若智慧已经安放在心灵的殿堂。
从此,不仅因为无量的禅定而显示了相貌如佛,还由于无尽的智慧而心明亦与佛同。这颗心,不再纠缠着善恶对立的二元世界,也不再停留于暂时休息的禅定世界,甚至连涅槃的寂静也被超越了,唯独能够表达行者的只有一个字“正”。因为心正了,思想不再扭曲;因为身正了,行为不再偏颇;因为身心都正了,语言不再苦涩。身口意三业的修行啊,总算真正纳入了生命究竟终极的轨道,不再会有偏离正道的危险。但在这条回归自家宝殿的道路上,依旧还是缓慢地前行,接下来也是为了丰富生命的内涵而已,静静地努力、静静地生活、静静地庄严!
方便具足住
在智慧和慈悲的家园中生活,在觉者引导的道路上行走,一路走来虽然也有些磕磕碰碰,但心灵的归宿已经是不争的实事了。在回归心灵深处时,不经意间发现了很多很多,需要不停的放弃原来那些陈旧腐化的思想观念,诸如对自我的执着、对外境的在意等等,舍弃自己的富贵和才华,乃至舍弃自己的物质和精神,舍弃之后还要遵守无所求的各种规则,继续努力忍受着生命中难得的痛苦,以及没有痛苦的麻木,还有孤独努力却看不见希望的感觉。不唯如此,就是在这种充满荆棘却也很富有刺激的道路上,还要精进不懈地勇往直前,直到生在尊贵无比的法王家,看见了难能可贵的美妙月华。真是所谓:荆棘丛中下足易,月当明处转身难!
在打开无尽藏的过程中,发现了原来为自己准备的资粮和对自身的训练,真的太重要了。朋友,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资粮和路费,那你注定会在不久的将来饿死,或者冻死;如果你不能经历严格的自身训练,那你一定会在风景最美丽的地方,或许连风景都还没有看到的地方累死他乡。所以,皈依三宝对佛法僧有足够的信心,发起殊胜无比的圆满出离心和菩提心,严持净戒如净琉璃映宝月,这是多么美丽而且实际的心灵食粮,带上这些基本重要的资粮,绝对不至于饿死冻死他方了。但对于道心的养成,涵养自己对于真理的渴望,涵盖自己对于众生的悲悯,自始至终都是让道人具足强大动力的地方。
漫游在正道的圣胎中,亲自奉行觉王给予的开示,同时获得殊胜的荣耀和光辉,周围顿时一片光明万丈,庄严美丽人相具足,正是你把这些修行菩萨道的菩萨们纠集在一起,共同趋向清净透彻的萨婆若海!洗涤一身的杂染,只享受不再散乱的稳定,历尽了孤寂忍耐的磨砺,终于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港湾,无与伦比的妙莲花在心中冉冉升起……
禅定,就是心中永不凋谢的曼陀罗花!有了各种世出世间的禅定,才有了用之不尽的方便,具足了资粮和加行,远行才能真正的心安。妙法,其实永远都很简单,只有一个字:安!!
生贵住
稳定安住于修行之中,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诚为大乘行者初入正道之力作!于此安住,于此提撕,于此净化以往之固执,于此升华身心之觉受!把一个曾经苦苦哀求的流浪人,提拔为归家宴坐的主人翁,回家的路虽然崎岖艰险,修行的心虽然需要忍耐,但是自己知道生命的素质已经渐渐地蜕变,从孤苦下贱的乞丐转化为智慧尊贵的帝王,就在契入这微妙的气氛里,步上了生贵住的殿堂。
行为举止能够与佛相应,与佛祖同一鼻孔出气,三业净化冥通佛祖三密,于是播下如来的种子,任由信念之芽渐渐启发,眼看般若之花渐渐舒展。无边清净庄严的世界徐徐呈现在眼前,怎么也看不见往日那份揪心难耐的哀求,回顾身心父母,张望大地众生,苦海上点点孤帆远影倾斜而沉没,滚滚红尘流荡在无尽的天际,每时每刻都有人纠缠着心灵而作茧自缚,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火宅中狂嚎哭泣,锥心的痛,彻骨的累,往昔的自己也都是这般的经历,何乐?何依?
种性清净,生于佛家,自性的种子原本就是清净无染的,看见了自己生命的真实本性,认定了这个本性的绝妙无为,以往的错误看法错误作法都慢慢破损,见惑从心灵中断除,思惑从行为上凋落,残余的势力需要精进不懈的磨损,损之又损,方见修行之功效。在现实的生命中,精而不杂,进而不退,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佛陀的财富,所以生贵住的行者,主要专修的课题就是精进,于法精进学习,于理精进领悟,于事精进历练,于心精进自在,于人精进救度,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专精至志于佛法的核心——自性,故名生于佛家。
皈依三宝为佛门子弟,剃度出家为人天师范,修学佛法为从法化身,明了心性为回家的人。
朋友!你已经流浪了多久?走失了多远?为何还在敌人的谎言中挣扎?为何还在妄想的世界里哀求?你自己那明亮清纯的家呢?为何你不回去?为何你不醒来?为何你还在计较着梦境中的是非恩怨呢?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佛陀的智慧光明始终照耀着我的前程,无论我们有多么痛苦,佛陀的慈悲眼神一直关注着我们的身心!与佛同体,与佛同心,怎能不感激涕零!
修行住
当自己的心地宝藏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之后,就要开始调节好自身的状态,包括心理的运作、情绪的管理等等,都需要进一步明了自心现状,自心与外境交接的情形,然后在现有的条件下,面对现前的各种景象,作出自己独特进步的抉择,内心所触及的外延情况倍加明了。从对心地本身的治理,扩展到对心物交融的改造,修行就是修改身心的行为,但都必须安住在心地的真实空境当中,这是修行住的最大特色!
无量劫来一直轮回于善恶苦乐之中,并没有从根本上解脱是非明暗的纠缠,在山高水深处艰难地跋涉,在天圆地方里迷茫地追寻,在花红柳绿间柔情地徘徊,在刀光剑影中恐怖地挣扎,可怕的三界火宅,烧尽了多少英雄好汉的眉毛胡子,乃至皮开肉绽白骨焦黑,无尽的苦海业浪,吞噬着古今中外妄想纷飞的伟岸哲人,思想脱落俱成无用故纸,时过境迁,反被世人讥笑,如此何益!当你看到了生命中彻底解脱的世界,桃花源不是梦话重提,而是心灵的真实呈现;真心在自由地闪烁,传达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信息,自己却是寂静而无为。
从此,自心犹如大地,接触到的万物都由它来承载,都由它来养育,都由它来映衬美丽的天空。心所到之处,就能了然一切,通达无碍,一切行为到此都回归于真心的显现。我们这颗宝贵无比的心啊,它是无相无为无所作,非如非异非能所,纵然千刀万剐,也不纤毫受伤,纵然水火交煎,也能完美如初。让我们看到了忍辱的力量,从此没有任何障碍,顺利畅快地走上人生道路,步上解脱道,回归菩提道,直到成佛永无疑!
治地住
看到了心的真实面,发现了这么奇怪奥妙的内心世界,于是再也不愿意流浪在本面之外的虚妄颠倒,在一切杂乱无序的现象上消失,心灵世界的透彻,犹如卸掉了最后一层窗纱,明亮皎洁的月光显露无遗,沉沦闷绝的往昔情怀顷刻间化为乌有,从未有过的清凉之…
《学菩萨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