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菩萨行▪P2

  ..续本文上一页心,淡淡地呈现,冉冉地升起!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在现象世界的一切山河大地、人我是非全都顿时隐退了,看不见心外之法,也看不见轮回的苦难,没有财色名食睡,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更没有色受想行识,如此没有干扰没有不安的世界,原来就是心的本面,未曾相识的心啊?又是怎样的令人向往?认识你的刹那真相,于是也发现了你破败不堪的习惯。对,凡情迷执的我们,无量劫来总在不停地破坏这颗完美的心,使之面目全非,苦痛难当!如今,回归于心的真实之中,发现了心的所在,也发现了心的破败,更发现心的治理之必要!

   紧紧地留住这颗流浪了很久很久的心吧,牢牢地抓住这个迷失了许久许久的心吧,你只要抓住他静静地站着,或者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睡去……!看到了能够空掉一切生死烦恼的事实,追寻这颗空寂无知无杂染的命根,只有空空净净的感觉在心中慢慢绽开,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处美妙而不娇,却飘来了阵阵的芳香!从此,你的生活便有了一颗清净无染的心为伴侣,再也没有比这个伴侣更为感人了,同时也是净化心灵的开端,因为自心就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想见,从心里开始净化,一直荡漾开去,八万四千法门无不被净化的真心滋润,充满了清净美妙的无尽生机,此时此刻,谁能拒绝心灵中最完美的恩赐呢!

   心灵如地,承载一切万物,生长一切万物!如果你烦恼痛苦,你会看到大地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一切污水垃圾都在大地里存留。如果你智慧慈悲,你会看到大地是把污垢当肥料,生长出更加美好的花果!所以,即便你拥有了这块宝地,你也要任劳任怨地去治理,真心犹如琉璃内现精金,稀有而难得。请你看住这块心地,勤加守护,不要让贪嗔痴的毒刺长满故园,不要让无明草铺盖嫩绿的心田,不要让烦恼水浇在善心的幼苗,不要让陌生人窥见你宝贵的家财!不停地重复在初发妙心的平地上,守护千古不易的真言吧。

  发心住

   在经历了十种信心的陶冶和增上,总算看到了生命内在极为清净无杂染的希望,曾经是多么污浊多么放逸,那颗奔腾不已难以安顿的心,也看到了家的寂静安宁,看到了慈父佛陀的庄严安祥,无量劫的轮回苦难,无量劫的苦海漂泊,终于看到了真实无欺、彻底安全的港湾,至心向发明真心本地风光的前辈们致敬!

   当你看见了世出世间最尊最贵的大人相,他是多么端严美妙、形色圆满,没有丝毫让人不喜欢的地方,人人所乐见,真的很难得能够遇上啊,而且你看看他具有极为强大的威摄力,五欲六尘自然无法与其比美呢。或者你看到了屈伸自如、来去无碍,或者你听到了将来必定身心安乐无与伦比的赞叹声,或者听到了怎么样才是生命中最应该接受的教育,比如一颗安祥的心和无相无为的当下,这是教育中最上乘的教育,也是人生中最上乘的境界啊。或者你也会看见身边的人正在承受各种剧苦,剧烈的痛苦、戏剧般的痛苦,没有人揭发这个谜底,也没有人会相信这个谜底,痛苦者依然做着痛苦的梦。或者听到了最究竟的觉者之音,广大无边的佛法妙理,顿时发起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只求能够获得一切智,也就是获得在一切事物前都有一颗智慧的眼睛,从而永远不再迷失方向。

   发明了自己的真心宝地,那就安住于自己的心中,发愿让一切众生都能够安住于各自的真心宝地,如此起心动念,绝对不会有丝毫的退缩,反而更加安心自己的日常行为,念念之中感受自己安心无求而付出的快乐。同时也认清楚自心的各种状况,才能够发明如此安然无畏的世界!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些安心的地方并不是在六根和六尘的十二处当中,而是打破了能所的对立,一眼瞅见他的本来面目。知道了善法善报恶法恶报,这个因缘所生之法的运行规律,只要我执还在,那就谁也无法勘破轮回的幻相,哪能契入真净无为的妙智呢。每个人的根性总有优劣顿渐之别,所解的义理也因此而各执其是,不同的人生境界,无论让心想什么都明白所想事物的真相无相,世间禅定已然拥有而自由出入,知道了过去那个颠倒的自己,也知道未来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生命状况,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烦恼根源因此断尽,这就是发明心地的最初境界。

   从此以后,还要不断精进学习修行,主要在十个方面努力用功:勤奋不懈供养佛陀、快乐无比安住生死、领导世人令消恶业、以胜妙法教诲群生、真诚赞叹无上妙法!

  念心

   新生菩萨动脑筋,总是想要觅真心;

   寻遍人天无落处,当知三宝最相亲。

   对佛法一旦生起了正确的信心,他在心中就会念念不舍三宝,念念出尘离垢,念念不忘救度一切众生,念念回归自己生命的真实相,念念走在妙法的安乐行处,甚至能够在无数劫中,载沉载浮、舍身受身、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能忆念正法,而不遗忘三宝的教导。不失念、不错念、不颠倒念,常发起于正念、常安住于正念、常超胜于正念,念念之中消除无边生死业习,念念之中积累广大功德妙宝。

   不失念,现在当下的这颗心,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不会失去方向感,不会失去自己喜悦的安隐的念头,纵有烦恼也如过树之风,身正不怕影子歪,念正不怕环境恶劣,就算受尽人身折磨,就算遇到痛苦无边,或者在极尽欢娱之乐,也不会遗忘曾经对三宝发起的信心,也不会忘失自己对生命的永恒承诺!不错念,那种直趣菩提、别无所求的心念,在心中时时敲响警醒的钟声,不会因为人生是苦而转求生天,也不会因为菩萨行难而退缩二乘,更不会因为佛道旷远而满足于权乘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此心此念,永不错失。不颠倒念,凡夫的迷悟是颠倒的,凡夫的善恶是颠倒的,念心菩萨堪能识别究竟法与不究竟法,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利害得失能够全盘考虑,是非黑白分别无误,所以,念念融入正法而自利利他。

   不唯如此,念心菩萨唯心是念,特别重视自己心灵美景的构建,修剪自己心灵树王的枝杈,摆正自己心灵天平的角度,纯净的生命之轮运载着满怀的信心,生起自我感觉甜美的法喜,并能时常安住于正念之中,甘心淡泊甘心寂寞,觑破浮云幻影亦可安然自得,投身荣华富贵也能神采飞扬,所遇一切皆可安住正念。更令人羡慕的是他还能够不断地超胜于现有的正念,比如心念三宝感恩三宝,进而安心于无相三宝一体三宝,从而超越了有相的住著,此念从念人天善法开始,不停地超越,最后到达了心中有佛、念心即是佛的高妙觉受,诚为殊胜而积极,真是启动了心灵美的生命健康大工程。

   人生在世,念心何去何从?古人所谓“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想成就任何事业,都要把“正心”摆在第一位,心也是生命的根本,此心难正,正到彻底,超越是非人我,打破狭隘局限,彻悟人生之真理,更是难上之难啊。凡愚众生,蝇营狗苟,醉生梦死,苦乐无端,业习沉重,若不依法修持,此心几人能正?唯有大觉佛陀慈悲菩萨,从心开始,契入圆满究竟之信念,若能正念不邪,即便未得解脱、菩提,也是看到了正心诚意之微妙。故此菩萨稽首称叹佛心妙明,至矣!极矣!无以复加矣!

   倘若有人从这里走过,他一定会埋头安心,行于正道;倘若有人尚未走到这里,他也一定无法想象正念有多么美好;倘若有人不想从这里走过,他们一定都会在笑话菩萨的愚诚!可是,走过这里的人就再也不想回去,因为看清楚了这是生命唯一的出路,修学佛法的历程,就是心路的历程,别的道路都会像轮子一样,转过去了还会再旋转回来的。唯此念心指引,方能走向光明寂静的无住涅槃!

  

  信心

   菩萨诞生了,他那么天真,带着无邪的稚气,在功德母亲的照顾护理下,法乳喂养着佛道的种子,生长出善法的根须,深深地扎入心灵的大地。信心犹如清泉般透彻而清凉,智慧之水源就从此流出,源源不断地洗涤着烦恼尘埃,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无边众生,源源不断地流向萨婆若海,所以,佛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渡。

   古人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相信的事情令你失去力量的时候,这种信还不如没有更好。倘若对什么都不信,只是生活在吃喝玩乐之间,只是穿梭于物欲人我当中,只是知道权利地位名节功德的荣华,只是感叹美景不再青春易逝的无奈,无信真的是不可以啊。当相信的事情令你更加认真对待人生的每件事情,令你更加充满力量地生活在这个多苦多难的人世间,令你更加坦然无畏地面对赤裸裸的自我心中之善恶和苦乐,令你更加斩钉截铁地为大家好而说出了心声,这样的相信,难道不是人生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吗!

   菩萨的诞生,就是取决于对自我生命真相的确信无疑!我们已经拥有了生命,无论这个生命的外在表现有多大的区别,富贵穷通、悲欢离合各不相同,但是内在的本质以及生命本身的全部内涵与外延,总有一个最彻底最极致的真相,那就是生命的全部内容全部力量,这是不容置疑的存在。于是,对生命本身和对佛陀所说的教法“众生平等,皆当作佛。”深信不疑,具足正信,庆快平生,感恩无尽!

   相信佛陀是感情与理智都达到圆满究竟的人,相信佛陀具足了圆满究竟的智慧与慈悲,相信佛陀所说的教法一定能够使我打开智慧之门,相信修行就能够获取无上菩提的功德宝藏,相信自己决定能够成就圆满究竟的佛果,相信自己此生没有白活没有浪费。因为遇到了佛法就是在黑夜中遇到了明灯,皈依了三宝就是在茫茫苦海里得到了舟航而得以回归,融入于佛陀弟子的行列就是走上了菩提觉悟的大道,修行就是不停地欣赏佛菩萨的庄严,就是效仿佛菩萨的心行,就是不停地自我净化的过程。修行就是修改自己的行为,包括身、语、意三业的造作,就是在自家的院子里修剪美妙的盆景,就是在翻开自己心灵的密室,回忆和整理往日的情怀,提高自我的心灵环保指数,就是学会习惯各种快乐和痛苦的经验。修行就是锻炼自己能够受苦,也能够享乐;能够引导善良的人,也能够教化凶恶的人;能够对亲人恩爱平等,也能够对冤家心怀善意;能够对有情的众生感恩,也能够对无情的山河大地致谢!

   这么美好的生命景观,菩萨能不欣喜不已吗?所以,初信心位的菩萨就是相信佛陀、佛法、佛弟子,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决定要完善生命的真实,彻见自己的本来面目,这种信心是一切善法的开端,也是一切功德智慧的源泉,从此能够好好地开发自己的智慧,进而布施给一切众生,而成就平等大悲,以智慧火照亮生命的前程,以慈悲水润泽心灵的绿洲,菩萨怎么能不感动不已呢!

  

  

《学菩萨行》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七情六慾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