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心,淡淡地呈現,冉冉地升起!
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在現象世界的一切山河大地、人我是非全都頓時隱退了,看不見心外之法,也看不見輪回的苦難,沒有財色名食睡,也沒有色聲香味觸,更沒有色受想行識,如此沒有幹擾沒有不安的世界,原來就是心的本面,未曾相識的心啊?又是怎樣的令人向往?認識你的刹那真相,于是也發現了你破敗不堪的習慣。對,凡情迷執的我們,無量劫來總在不停地破壞這顆完美的心,使之面目全非,苦痛難當!如今,回歸于心的真實之中,發現了心的所在,也發現了心的破敗,更發現心的治理之必要!
緊緊地留住這顆流浪了很久很久的心吧,牢牢地抓住這個迷失了許久許久的心吧,你只要抓住他靜靜地站著,或者靜靜地坐著、靜靜地睡去……!看到了能夠空掉一切生死煩惱的事實,追尋這顆空寂無知無雜染的命根,只有空空淨淨的感覺在心中慢慢綻開,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處美妙而不嬌,卻飄來了陣陣的芳香!從此,你的生活便有了一顆清淨無染的心爲伴侶,再也沒有比這個伴侶更爲感人了,同時也是淨化心靈的開端,因爲自心就是最好的老師。可以想見,從心裏開始淨化,一直蕩漾開去,八萬四千法門無不被淨化的真心滋潤,充滿了清淨美妙的無盡生機,此時此刻,誰能拒絕心靈中最完美的恩賜呢!
心靈如地,承載一切萬物,生長一切萬物!如果你煩惱痛苦,你會看到大地是藏汙納垢的地方,一切汙水垃圾都在大地裏存留。如果你智慧慈悲,你會看到大地是把汙垢當肥料,生長出更加美好的花果!所以,即便你擁有了這塊寶地,你也要任勞任怨地去治理,真心猶如琉璃內現精金,稀有而難得。請你看住這塊心地,勤加守護,不要讓貪嗔癡的毒刺長滿故園,不要讓無明草鋪蓋嫩綠的心田,不要讓煩惱水澆在善心的幼苗,不要讓陌生人窺見你寶貴的家財!不停地重複在初發妙心的平地上,守護千古不易的真言吧。
發心住
在經曆了十種信心的陶冶和增上,總算看到了生命內在極爲清淨無雜染的希望,曾經是多麼汙濁多麼放逸,那顆奔騰不已難以安頓的心,也看到了家的寂靜安甯,看到了慈父佛陀的莊嚴安祥,無量劫的輪回苦難,無量劫的苦海漂泊,終于看到了真實無欺、徹底安全的港灣,至心向發明真心本地風光的前輩們致敬!
當你看見了世出世間最尊最貴的大人相,他是多麼端嚴美妙、形色圓滿,沒有絲毫讓人不喜歡的地方,人人所樂見,真的很難得能夠遇上啊,而且你看看他具有極爲強大的威攝力,五欲六塵自然無法與其比美呢。或者你看到了屈伸自如、來去無礙,或者你聽到了將來必定身心安樂無與倫比的贊歎聲,或者聽到了怎麼樣才是生命中最應該接受的教育,比如一顆安祥的心和無相無爲的當下,這是教育中最上乘的教育,也是人生中最上乘的境界啊。或者你也會看見身邊的人正在承受各種劇苦,劇烈的痛苦、戲劇般的痛苦,沒有人揭發這個謎底,也沒有人會相信這個謎底,痛苦者依然做著痛苦的夢。或者聽到了最究竟的覺者之音,廣大無邊的佛法妙理,頓時發起了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菩提心,只求能夠獲得一切智,也就是獲得在一切事物前都有一顆智慧的眼睛,從而永遠不再迷失方向。
發明了自己的真心寶地,那就安住于自己的心中,發願讓一切衆生都能夠安住于各自的真心寶地,如此起心動念,絕對不會有絲毫的退縮,反而更加安心自己的日常行爲,念念之中感受自己安心無求而付出的快樂。同時也認清楚自心的各種狀況,才能夠發明如此安然無畏的世界!知道這是什麼地方,這些安心的地方並不是在六根和六塵的十二處當中,而是打破了能所的對立,一眼瞅見他的本來面目。知道了善法善報惡法惡報,這個因緣所生之法的運行規律,只要我執還在,那就誰也無法勘破輪回的幻相,哪能契入真淨無爲的妙智呢。每個人的根性總有優劣頓漸之別,所解的義理也因此而各執其是,不同的人生境界,無論讓心想什麼都明白所想事物的真相無相,世間禅定已然擁有而自由出入,知道了過去那個顛倒的自己,也知道未來自己將要成爲什麼樣的生命狀況,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煩惱根源因此斷盡,這就是發明心地的最初境界。
從此以後,還要不斷精進學習修行,主要在十個方面努力用功:勤奮不懈供養佛陀、快樂無比安住生死、領導世人令消惡業、以勝妙法教誨群生、真誠贊歎無上妙法!
念心
新生菩薩動腦筋,總是想要覓真心;
尋遍人天無落處,當知叁寶最相親。
對佛法一旦生起了正確的信心,他在心中就會念念不舍叁寶,念念出塵離垢,念念不忘救度一切衆生,念念回歸自己生命的真實相,念念走在妙法的安樂行處,甚至能夠在無數劫中,載沈載浮、舍身受身、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能憶念正法,而不遺忘叁寶的教導。不失念、不錯念、不顛倒念,常發起于正念、常安住于正念、常超勝于正念,念念之中消除無邊生死業習,念念之中積累廣大功德妙寶。
不失念,現在當下的這顆心,乃至整個人生曆程中,不會失去方向感,不會失去自己喜悅的安隱的念頭,縱有煩惱也如過樹之風,身正不怕影子歪,念正不怕環境惡劣,就算受盡人身折磨,就算遇到痛苦無邊,或者在極盡歡娛之樂,也不會遺忘曾經對叁寶發起的信心,也不會忘失自己對生命的永恒承諾!不錯念,那種直趣菩提、別無所求的心念,在心中時時敲響警醒的鍾聲,不會因爲人生是苦而轉求生天,也不會因爲菩薩行難而退縮二乘,更不會因爲佛道曠遠而滿足于權乘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此心此念,永不錯失。不顛倒念,凡夫的迷悟是顛倒的,凡夫的善惡是顛倒的,念心菩薩堪能識別究竟法與不究竟法,對于自己和他人的利害得失能夠全盤考慮,是非黑白分別無誤,所以,念念融入正法而自利利他。
不唯如此,念心菩薩唯心是念,特別重視自己心靈美景的構建,修剪自己心靈樹王的枝杈,擺正自己心靈天平的角度,純淨的生命之輪運載著滿懷的信心,生起自我感覺甜美的法喜,並能時常安住于正念之中,甘心淡泊甘心寂寞,觑破浮雲幻影亦可安然自得,投身榮華富貴也能神采飛揚,所遇一切皆可安住正念。更令人羨慕的是他還能夠不斷地超勝于現有的正念,比如心念叁寶感恩叁寶,進而安心于無相叁寶一體叁寶,從而超越了有相的住著,此念從念人天善法開始,不停地超越,最後到達了心中有佛、念心即是佛的高妙覺受,誠爲殊勝而積極,真是啓動了心靈美的生命健康大工程。
人生在世,念心何去何從?古人所謂“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想成就任何事業,都要把“正心”擺在第一位,心也是生命的根本,此心難正,正到徹底,超越是非人我,打破狹隘局限,徹悟人生之真理,更是難上之難啊。凡愚衆生,蠅營狗苟,醉生夢死,苦樂無端,業習沈重,若不依法修持,此心幾人能正?唯有大覺佛陀慈悲菩薩,從心開始,契入圓滿究竟之信念,若能正念不邪,即便未得解脫、菩提,也是看到了正心誠意之微妙。故此菩薩稽首稱歎佛心妙明,至矣!極矣!無以複加矣!
倘若有人從這裏走過,他一定會埋頭安心,行于正道;倘若有人尚未走到這裏,他也一定無法想象正念有多麼美好;倘若有人不想從這裏走過,他們一定都會在笑話菩薩的愚誠!可是,走過這裏的人就再也不想回去,因爲看清楚了這是生命唯一的出路,修學佛法的曆程,就是心路的曆程,別的道路都會像輪子一樣,轉過去了還會再旋轉回來的。唯此念心指引,方能走向光明寂靜的無住涅槃!
信心
菩薩誕生了,他那麼天真,帶著無邪的稚氣,在功德母親的照顧護理下,法乳喂養著佛道的種子,生長出善法的根須,深深地紮入心靈的大地。信心猶如清泉般透徹而清涼,智慧之水源就從此流出,源源不斷地洗滌著煩惱塵埃,源源不斷地滋養著無邊衆生,源源不斷地流向薩婆若海,所以,佛經說:信爲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又說:佛法大海,信爲能入,智爲能渡。
古人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當相信的事情令你失去力量的時候,這種信還不如沒有更好。倘若對什麼都不信,只是生活在吃喝玩樂之間,只是穿梭于物欲人我當中,只是知道權利地位名節功德的榮華,只是感歎美景不再青春易逝的無奈,無信真的是不可以啊。當相信的事情令你更加認真對待人生的每件事情,令你更加充滿力量地生活在這個多苦多難的人世間,令你更加坦然無畏地面對赤裸裸的自我心中之善惡和苦樂,令你更加斬釘截鐵地爲大家好而說出了心聲,這樣的相信,難道不是人生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嗎!
菩薩的誕生,就是取決于對自我生命真相的確信無疑!我們已經擁有了生命,無論這個生命的外在表現有多大的區別,富貴窮通、悲歡離合各不相同,但是內在的本質以及生命本身的全部內涵與外延,總有一個最徹底最極致的真相,那就是生命的全部內容全部力量,這是不容置疑的存在。于是,對生命本身和對佛陀所說的教法“衆生平等,皆當作佛。”深信不疑,具足正信,慶快平生,感恩無盡!
相信佛陀是感情與理智都達到圓滿究竟的人,相信佛陀具足了圓滿究竟的智慧與慈悲,相信佛陀所說的教法一定能夠使我打開智慧之門,相信修行就能夠獲取無上菩提的功德寶藏,相信自己決定能夠成就圓滿究竟的佛果,相信自己此生沒有白活沒有浪費。因爲遇到了佛法就是在黑夜中遇到了明燈,皈依了叁寶就是在茫茫苦海裏得到了舟航而得以回歸,融入于佛陀弟子的行列就是走上了菩提覺悟的大道,修行就是不停地欣賞佛菩薩的莊嚴,就是效仿佛菩薩的心行,就是不停地自我淨化的過程。修行就是修改自己的行爲,包括身、語、意叁業的造作,就是在自家的院子裏修剪美妙的盆景,就是在翻開自己心靈的密室,回憶和整理往日的情懷,提高自我的心靈環保指數,就是學會習慣各種快樂和痛苦的經驗。修行就是鍛煉自己能夠受苦,也能夠享樂;能夠引導善良的人,也能夠教化凶惡的人;能夠對親人恩愛平等,也能夠對冤家心懷善意;能夠對有情的衆生感恩,也能夠對無情的山河大地致謝!
這麼美好的生命景觀,菩薩能不欣喜不已嗎?所以,初信心位的菩薩就是相信佛陀、佛法、佛弟子,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決定要完善生命的真實,徹見自己的本來面目,這種信心是一切善法的開端,也是一切功德智慧的源泉,從此能夠好好地開發自己的智慧,進而布施給一切衆生,而成就平等大悲,以智慧火照亮生命的前程,以慈悲水潤澤心靈的綠洲,菩薩怎麼能不感動不已呢!
《學菩薩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