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菩薩行
不退住
身心安住的人,總能夠在大智慧的背後,蘊含著無盡的方便法門,常人雖然難以把握,凡夫俗子又怎能望其項背呢!在貌似瘋瘋癫癫的當下,竟然是不住生死無爲無造作的展現;在極力與人方便成人之美的同時,還是無願無求的契入于空性;在重拈靈山微笑鹿苑悠遊的往昔,映襯出千古不變的真理萬古常新的意志。身心安住的人啊,六度的力量漸漸充實于身心,無量劫的情執漸漸地淡化,一切都是那麼清新那麼祥和。
在回歸生命家園的道路上,雖然曆盡艱辛,但總歸是心甘情願。沒有人能夠比自己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所以總是在了解自我的同時,如果打破了我執,開啓了前所未有的智慧,如果降伏了我執,那就在現實生活中玲珑自在,放下了一切束縛,卻一切都在自在受用之中,日日增長道業,正走在漸向圓滿完美的境地,真的絕妙無比。
當身心合一,不再退轉凡情迷執的恐慌,聽到了佛陀正法的微妙,依舊那麼堅固地信仰,誠信與景仰!此時行者︰聞有佛、無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法、無法,于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無菩薩,于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行、無菩薩行,于佛法中,心不退轉;聞菩薩修行出離、修行不出離,于佛法中,心不退轉;聞過去有佛、過去無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未來有佛、未來無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轉;聞現在有佛、現在無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轉;聞佛智有盡,佛智無盡,于佛法中,心不退轉;聞叁世一相、叁世非一相,于佛法中,心不退轉。
我們懷著無比的信念,走向前方,因爲已經知道,那是生命唯一的出路,一切世出世間均不能沾染。還在輪回的朋友啊!何時才能建立這不變的誓言,何時才能回歸久別的故鄉!
正心住
擁有禅修的方法,安住禅定的境界,出定入定自由從容,對境生心超然物外,多麼美麗的生命景象,清淨無爲的心,在流轉叁毒的業海中寂然止住。往昔混濁不堪的心水,此刻也平靜如無風的海岸,清水如鏡,照映著湛藍的天空,白帆點點,點綴著茫茫的大海,青山脈脈,昭示著勃勃的生機,這是靜態的生命極致,甯靜乃世間之致樂。
在禅定妙相現前之後,繼續修習無漏智慧,靜極光通達,寂照遍虛空,在寂靜的同時,從心中冉冉升起光明遍照,如同海岸線上升起了清澈的朝陽,光明溫暖,圓滿清淨,從黑暗中出來,點燃了生命的熱望,讓迷失前程的歸帆,即刻找到了要去的方向。從此,知道了自己每一個舉止、每一次行動都不再彷徨,光明而寂靜的心啊,竟是如此這般的安祥。波光粼粼的曲折,正與孤帆遠影相伴,天地間頓時成了“活”的力量。海,是活的包容、深沈和多變;帆,是活的流程、努力和孤單;天,是活的涵蓋、高遠和超然;風,是活的動力、自在卻安祥。在寂靜中,當光明慢慢生起,般若智慧已經安放在心靈的殿堂。
從此,不僅因爲無量的禅定而顯示了相貌如佛,還由于無盡的智慧而心明亦與佛同。這顆心,不再糾纏著善惡對立的二元世界,也不再停留于暫時休息的禅定世界,甚至連涅槃的寂靜也被超越了,唯獨能夠表達行者的只有一個字“正”。因爲心正了,思想不再扭曲;因爲身正了,行爲不再偏頗;因爲身心都正了,語言不再苦澀。身口意叁業的修行啊,總算真正納入了生命究竟終極的軌道,不再會有偏離正道的危險。但在這條回歸自家寶殿的道路上,依舊還是緩慢地前行,接下來也是爲了豐富生命的內涵而已,靜靜地努力、靜靜地生活、靜靜地莊嚴!
方便具足住
在智慧和慈悲的家園中生活,在覺者引導的道路上行走,一路走來雖然也有些磕磕碰碰,但心靈的歸宿已經是不爭的實事了。在回歸心靈深處時,不經意間發現了很多很多,需要不停的放棄原來那些陳舊腐化的思想觀念,諸如對自我的執著、對外境的在意等等,舍棄自己的富貴和才華,乃至舍棄自己的物質和精神,舍棄之後還要遵守無所求的各種規則,繼續努力忍受著生命中難得的痛苦,以及沒有痛苦的麻木,還有孤獨努力卻看不見希望的感覺。不唯如此,就是在這種充滿荊棘卻也很富有刺激的道路上,還要精進不懈地勇往直前,直到生在尊貴無比的法王家,看見了難能可貴的美妙月華。真是所謂:荊棘叢中下足易,月當明處轉身難!
在打開無盡藏的過程中,發現了原來爲自己准備的資糧和對自身的訓練,真的太重要了。朋友,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資糧和路費,那你注定會在不久的將來餓死,或者凍死;如果你不能經曆嚴格的自身訓練,那你一定會在風景最美麗的地方,或許連風景都還沒有看到的地方累死他鄉。所以,皈依叁寶對佛法僧有足夠的信心,發起殊勝無比的圓滿出離心和菩提心,嚴持淨戒如淨琉璃映寶月,這是多麼美麗而且實際的心靈食糧,帶上這些基本重要的資糧,絕對不至于餓死凍死他方了。但對于道心的養成,涵養自己對于真理的渴望,涵蓋自己對于衆生的悲憫,自始至終都是讓道人具足強大動力的地方。
漫遊在正道的聖胎中,親自奉行覺王給予的開示,同時獲得殊勝的榮耀和光輝,周圍頓時一片光明萬丈,莊嚴美麗人相具足,正是你把這些修行菩薩道的菩薩們糾集在一起,共同趨向清淨透徹的薩婆若海!洗滌一身的雜染,只享受不再散亂的穩定,曆盡了孤寂忍耐的磨砺,終于在一個風平浪靜的港灣,無與倫比的妙蓮花在心中冉冉升起……
禅定,就是心中永不凋謝的曼陀羅花!有了各種世出世間的禅定,才有了用之不盡的方便,具足了資糧和加行,遠行才能真正的心安。妙法,其實永遠都很簡單,只有一個字:安!!
生貴住
穩定安住于修行之中,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誠爲大乘行者初入正道之力作!于此安住,于此提撕,于此淨化以往之固執,于此升華身心之覺受!把一個曾經苦苦哀求的流浪人,提拔爲歸家宴坐的主人翁,回家的路雖然崎岖艱險,修行的心雖然需要忍耐,但是自己知道生命的素質已經漸漸地蛻變,從孤苦下賤的乞丐轉化爲智慧尊貴的帝王,就在契入這微妙的氣氛裏,步上了生貴住的殿堂。
行爲舉止能夠與佛相應,與佛祖同一鼻孔出氣,叁業淨化冥通佛祖叁密,于是播下如來的種子,任由信念之芽漸漸啓發,眼看般若之花漸漸舒展。無邊清淨莊嚴的世界徐徐呈現在眼前,怎麼也看不見往日那份揪心難耐的哀求,回顧身心父母,張望大地衆生,苦海上點點孤帆遠影傾斜而沈沒,滾滾紅塵流蕩在無盡的天際,每時每刻都有人糾纏著心靈而作繭自縛,每時每刻都有人在火宅中狂嚎哭泣,錐心的痛,徹骨的累,往昔的自己也都是這般的經曆,何樂?何依?
種性清淨,生于佛家,自性的種子原本就是清淨無染的,看見了自己生命的真實本性,認定了這個本性的絕妙無爲,以往的錯誤看法錯誤作法都慢慢破損,見惑從心靈中斷除,思惑從行爲上凋落,殘余的勢力需要精進不懈的磨損,損之又損,方見修行之功效。在現實的生命中,精而不雜,進而不退,才是最爲寶貴的財富,也是佛陀的財富,所以生貴住的行者,主要專修的課題就是精進,于法精進學習,于理精進領悟,于事精進曆練,于心精進自在,于人精進救度,熄滅貪嗔癡,勤修戒定慧,專精至志于佛法的核心——自性,故名生于佛家。
皈依叁寶爲佛門子弟,剃度出家爲人天師範,修學佛法爲從法化身,明了心性爲回家的人。
朋友!你已經流浪了多久?走失了多遠?爲何還在敵人的謊言中掙紮?爲何還在妄想的世界裏哀求?你自己那明亮清純的家呢?爲何你不回去?爲何你不醒來?爲何你還在計較著夢境中的是非恩怨呢?無論我們走到哪裏,佛陀的智慧光明始終照耀著我的前程,無論我們有多麼痛苦,佛陀的慈悲眼神一直關注著我們的身心!與佛同體,與佛同心,怎能不感激涕零!
修行住
當自己的心地寶藏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之後,就要開始調節好自身的狀態,包括心理的運作、情緒的管理等等,都需要進一步明了自心現狀,自心與外境交接的情形,然後在現有的條件下,面對現前的各種景象,作出自己獨特進步的抉擇,內心所觸及的外延情況倍加明了。從對心地本身的治理,擴展到對心物交融的改造,修行就是修改身心的行爲,但都必須安住在心地的真實空境當中,這是修行住的最大特色!
無量劫來一直輪回于善惡苦樂之中,並沒有從根本上解脫是非明暗的糾纏,在山高水深處艱難地跋涉,在天圓地方裏迷茫地追尋,在花紅柳綠間柔情地徘徊,在刀光劍影中恐怖地掙紮,可怕的叁界火宅,燒盡了多少英雄好漢的眉毛胡子,乃至皮開肉綻白骨焦黑,無盡的苦海業浪,吞噬著古今中外妄想紛飛的偉岸哲人,思想脫落俱成無用故紙,時過境遷,反被世人譏笑,如此何益!當你看到了生命中徹底解脫的世界,桃花源不是夢話重提,而是心靈的真實呈現;真心在自由地閃爍,傳達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信息,自己卻是寂靜而無爲。
從此,自心猶如大地,接觸到的萬物都由它來承載,都由它來養育,都由它來映襯美麗的天空。心所到之處,就能了然一切,通達無礙,一切行爲到此都回歸于真心的顯現。我們這顆寶貴無比的心啊,它是無相無爲無所作,非如非異非能所,縱然千刀萬剮,也不纖毫受傷,縱然水火交煎,也能完美如初。讓我們看到了忍辱的力量,從此沒有任何障礙,順利暢快地走上人生道路,步上解脫道,回歸菩提道,直到成佛永無疑!
治地住
看到了心的真實面,發現了這麼奇怪奧妙的內心世界,于是再也不願意流浪在本面之外的虛妄顛倒,在一切雜亂無序的現象上消失,心靈世界的透徹,猶如卸掉了最後一層窗紗,明亮皎潔的月光顯露無遺,沈淪悶絕的往昔情懷頃刻間化爲烏有,從未有過的清涼之…
《學菩薩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