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种自然界的规律,成就了一代代、一个个的伟人。
如果你身边都是些跟你情趣相投的人,那还叫包容吗?如果你做的都是你喜欢、你需要的事,那还叫发心,还叫奉献吗?所谓的发心、奉献,是你不需要,不是你想做的事,别人需要,你去做了,这才叫发心和奉献。很多人都不懂什么叫发心,什么叫奉献。就像有的人来到东华寺说:“师父,我要发心出家。”我说:“你是不是真的想出家,想弘扬佛法呀?”他说:“我渴望出家已经很多年了,我什么都不想做,就想做和尚。”我说:“这还叫发心啊?”所以好多人在概念上搞错了。
问: 地狱是不是真的存在?
师: 地狱有两种,一个是时空里面真的有一个区域,其中有十八层地狱。另外,我们心灵里面也有十八层地狱,也许还不止十八层。比如我们生病了,身体被折磨得很痛苦,这就是一种人间地狱。被人打,被车撞等等这些不好的结果也是人间地狱。有时候我们发出不好的意念,招来不好的结果,也是一种地狱。总之,不好的心态,不好的言行,招来不好的结果,都是地狱。反面的力量,不好的力量都可以称之为地狱。
由于我们无知,好心做错了事,一样有不好的结果。并不会因为你不懂,把事情做错了,就不会有不好的结果。只不过一个是有意识做的,一个是无意识而做的,性质和轻重不同而已,但还是会有结果。社会上的法律,它是以你造作的行为来判定你所做事情的性质。而佛教是以你的动机、你的起心动念来判断。佛教里面不是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吗?一个土匪正好和一班菩萨同乘一条船。这些菩萨这一世是以商人的身份来到这个社会上,想通过经商让这个国家富裕起来。这个土匪看到这些商人有很多钱财,就想把他们谋杀掉。船上有一个修行很高的人,他看到了这个土匪的起心动念,就先出手把他杀了。这件事在佛的僧团里引起了争论,一些僧人不理解,说:“为什么要把一个凡夫杀掉?”杀土匪的人说:“如果我不杀这个凡夫,他就会把这些大菩萨杀了,他造的业就更大,会万劫不复。而我把他杀了,由我来承担这个业障。我修行这么多年,已经得道了,杀了他我不会下地狱,只是把我的功德福报给了他一部分,这样他不仅不会下地狱,由于我把我的功德回向给了他,还会唤醒他的灵魂,来世他也会发菩提心。”
这件事就是以起心动念来论因果。但社会上不是以你内在的起心动念来论,而是以你外在的行为造作来论。在另外一个时空,可能因为动机不一样,性质和结果也不一样。如果你的动机、出发点是好的,最后从因果论来讲,你受到的谴责和报应相对来说也会小很多,但是,只要是坏事都要受到惩罚。
问: 怎么我心里想啥,别人一瞅就知道呢?
师: 说明你身边的都是有智慧的人啊,也说明你的心量放得很开,你把他们包容进来了,他们的心灵和你的融为一体了,所以你想什么他们都知道。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不是因为他们想才知道,恰恰是没有想才知道。他们要是真的想了,就不会知道你了。
闻: 那怎么才能让他们不知道我想什么呢?
师: 你空掉,他们就不知道了。过去山上有个老和尚,他每次要下山买东西,他城里的弟子就知道了,他就先帮师父准备好,带师父去买东西。他师父觉得奇怪,就问:“为什么我每次下山要买东西你都知道,先给我准备好呢?弟子说:“您只要下山,我晚上就会做梦,有个东西会告诉我:“明天你师父要下山,要买什么什么东西,你先准备好。””这个老和尚听了非常惭愧,回去以后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下山买东西。有一天他突然下山到他弟子家,他的弟子很吃惊,说:“哎呀,师父,您这次下山我怎么不知道呢?昨天晚上我怎么没有梦到啊?”他师父告诉他说:“前几个月我修行的层次不高,做任何事情都是想了又想,准备了又准备,考虑了又考虑,所以鬼神都知道了,他们认为我修行高,来护我的法,所以托梦给你,让你为我准备好。通过这几个月的努力,我上了好几个层次,我的起心动念鬼神不知道了,所以他们昨天晚上没有办法给你托梦。”
问: 上座的时候,怎么样才能空掉思想呢?
师: 如果你有法可修,很快就空掉了;如果没有法可修,没有事情做,脑袋就会胡思乱想。你与其让它胡思乱想,想一百件事情,不如给它一件事去想,也就是所谓的“修一个法门”,想一段时间后,可以达到想不想就不想,想入定就入定了。到了这时候,这个法门你也可以放弃了。实际上修任何一个法门的目的都是为了对治妄念,以一念代万念。
问: 我在观照自己一段时间后,身心感到很累,眉心和头顶特别胀痛,偶尔会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我该怎么继续用功呢?
师: 实际上每一个法门都是为了对治一种情况的发生,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你首先应该知道这是必须经历的,还是不应该发生的。当你弄清楚之后,就知道该怎么施药,怎么对治了。有时候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出现头痛头胀的现象,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有的人心理不健康,头一胀一痛,就不敢炼了。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情况消失了,也可以说是功力消失了,他一修,头又开始痛,又像要炸开一样,他又害怕,又放弃了。以这种心态,你永远也过不了这个阶段,因为这种情况是必须经历的。有时候坐到一定程度,眼睛会红肿,牙齿会红肿,你会对治,它持续的时间就短一点,不会对治,持续的时间就长一点。
问: 打坐呼气的时候,是用嘴巴呼,还是用鼻子呼?
师: 你尝试一下哪个方法能解决胸闷、胃胀的问题。鼻子呼吸的力量怎么达得到这个效果呢?达不到啊,所以要用嘴巴呼。
问: 请问上师什么是法门?
师: 就是修行的方法啊。
《如何净化身、心、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