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讲录▪P8

  ..续本文上一页根性的。三贤位的菩萨有三种,再加上十圣位(十地)菩萨,共有四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样分就分成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以代表这四种菩萨“微妙香洁”,这是莲花的四德。先讲娑婆世界的莲花,也有微、妙、香、洁这四德。“微”是精细,莲花的体质,非常的精细。娑婆世界的莲花,体质比其他的花都精细,这是“微德”。“妙”者,娑婆世界的莲花,怎么妙呢?花果同时,别的花都是先开花后结果。莲花是以莲蓬为果,花一开里面就有莲果,所以不可思议,此为“妙德”。“香”者,莲花有幽雅之香,有“香远逸清”之称。它的香气很清雅,而且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此为“香德”。“洁”者,莲花有出淤泥而不染,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淤泥沾染,此为“洁德”。这是说到娑婆世界莲花的四种德。那极乐世界莲花的四种德呢?第一“微”,微即精细,精细到有形无质,你看到的这四种莲花,有四种颜色,四种光明,但是它根本没有一个体质。为什么它会没有体质呢?因为我们在娑婆世界念佛的人,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会生出一朵莲花。你念佛越精进,莲花长得就越大。若是生了退心,莲花就会萎败了。完全不念,莲花便消失的无形无踪。这是它根本没有体质的缘故,这是“微德”。第二“妙”,妙是不可思议。极乐世界的莲花不是由莲藕里长出来的,若有一个众生念佛,七宝池就会长出一朵莲花;假如有十方的众生都念佛,七宝池里都长出十方众生的莲花,而且彼此不相障碍,这是“妙德”。第三“香”,从莲花里生出来的众生都是三贤十地的菩萨,这些众生身上都带有香气的,所以极乐世界的莲花,香气更加殊胜,这是“香德”。第四“洁”,极乐世界的莲花是从金沙布地,充满八功德水的七宝池里生出来的,而且莲花的体质,不是“色尘”,所以是最洁净的,这是“洁德”。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有四种颜色,四种光明,而又有四种德。这是解释念佛往生的人,受生之处。以上“己一、释生处”一科讲演已竟,下面接讲“己二、结示佛力”。

  己二、结示佛力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此科是总结显示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前面所说的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所成;再说到七宝池、八功德水、楼阁等亦以七宝来装饰的,这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的功德愿力所成就的。阿弥陀佛最初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发四十八大愿,发了愿就依愿引行,即修六度万行,以成就一个清净国土来度众生,修了无量阿僧祇劫,才把极乐世界庄严成就。现在做个比喻,我们发了菩提心,行菩萨道,建立一个道场,但建立一个道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把道场建立起来,成就四众弟子来用功,那能是一口气所成就的吗?是慢慢成就的。极乐世界那么庄严清净的一个国土,能是简单的事吗?这也是阿弥陀佛无量劫以来所修的功德成就的。“己二、结示佛力”一科讲完了,也就是“戊一、别释所受”这一大科讲完了。

  戊二、合释能受所受分二 己一、约五根五尘明受用 己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

  己一、又分二 庚一、正明 庚二、结示

  庾一、正明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两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又叫一声当机者,在西方极乐世界里“常作天乐”。“天”是自然之义,“乐”是音乐。“天乐”不是天人所奏的音乐,而是自然有的音乐,不鼓自鸣,并且是昼夜六时常作的。下面的地完全由黄金造成的,所以是“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昼夜六时,这是依著我们娑婆世界说的,极乐世界不以太阳来分昼夜,在娑婆世界是以太阳出来时称为“昼”,太阳落后称为“夜”。极乐世界不用太阳光来照明,都是佛菩萨的光明,而以莲花的开合为昼夜。七宝池里的莲花开了为“昼”,莲花合起来就是“夜”。另外昼三时,夜三时,也是顺著我们娑婆世界说的。“雨天曼陀罗华”,“雨”字念去声,由天空降落下来的叫“雨”,作动词用。“天”是自然之意。“曼陀罗华”就是适意花,这些花在天空中自然降落的。适意者,就是适合自己的心意,因为生到极乐世界证得三贤位菩萨,名曰教内凡夫,仍有分别心,所以这种适意花,任何人看了都会适合自己的心意。“其土众生”,指极乐世界的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清旦”是指清晨,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常常在清晨时供养他方诸佛。“衣祴”就是布袋、花囊。若不懂得梵文“衣”字之意,就会著相到我们穿的衣服上,有的就解释衣袖或衣襟,这都是错误的解释,不懂梵文“衣”字的原故。梵文的“衣”,布也叫衣,“衣祴”就是用布做成的花囊或花袋子。“盛众妙华”,,“盛”就是把它装起来。“众妙华”,曼陀罗华很多的样子曰“众”,不可思议曰“妙”,所以名为“众妙华”。用个花囊装这么多的妙华做什么呢?“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怎么一早就供养这么多的佛呢?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入了“正定聚”,正定聚最低的位子是“十住”位,自然就有六种神通。六种神通里有神足通,神足通会飞,而且飞得很快,所以一个早晨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十万亿佛也是依著前面的经文讲的,因为西方极乐世界距离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远,因此其中就有十万亿尊佛了。能供养十万亿佛,其意是在显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想回来娑婆世界供养释迦佛及当来下生弥勒佛,亦不成难事。若承阿弥陀佛威神之力加被,则何远不能供养到呢?十万亿佛之数量就不在此限了。“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食时”是吃饭的时候,若是顺著娑婆世界来讲,即是“日不过中”以前的时候。早晨出去供养十万亿佛,到吃饭的时候还回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就说明神足之迅速不可思议。“饭食经行”,“饭食”就是吃了饭以后,“经行”即走路用功。在现在中国的寺院里,已没有经行的规矩了,从前在印度寺院都设有“经行道”,经行道类似中国的长廊。这长廊最短不能少于二十五步,长则没有限制,越长越好。为什么不能短于二十五步呢?因为经行的人要来回走,经行道若太短,头会发晕,所以太短不合经行的规矩。佛在世的时候,对于经行用功很重视,无论老比丘,或是生了病走不动的,也要去经行。于是有老比丘跟世尊说:“我们老了、病了,实在没办法走”。佛对他们说:“你们用两条大绳子,绑在经行道的两边,用手扶持著绳子走动就可以了”。可是,用手捉住绳子走来走去,把手磨出血来,怎么办呢?这又去跟世尊说,佛又开了一个方便对他们说:“你把绳子套上一节竹筒子,用手捉住竹筒走动,手就不会再磨破了”。由此可知佛对经行用功的重视,就算老了、病了走不动,还是需要经行。在我们中国寺院道场里,与经行相似的,只有禅堂里跑香,和念佛堂里的绕佛了。“庚一、正明”一科讲演已竟,下面接讲“庚二、结示”。

  庾二、结示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上面所讲的“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这些功德庄严,都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就的。

  (释疑)问:西方极乐世界住的房子都是七宝楼阁,走的是黄金为地,那不是引我们生贪心吗?

  答:我们娑婆世界有多疑的众生,这一段经文本来是广陈极乐世界依正妙果,以启发我们的信心。可是,他不起信心反而起疑心,他所疑惑好像很有理由,实际上是“似是而非”;这叫做世智辩聪,八难之一,学佛法很难。我们娑婆世界,七宝、黄金都很难得到的。物以稀为贵,见了黄金、七宝就动贪心。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盖的楼阁材料都是七宝,谁还去贪七宝呢?大地都是黄金,谁还去贪黄金呢?我们娑婆世界盖的楼房都是砖、水泥,大地都是尘土,有谁见了砖、水泥及尘土而动贪心的呢?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等于我们娑婆世界的砖头、水泥;黄金等于我们的尘土一样,谁还动贪心呢?阿弥陀佛以七宝、黄金庄严道场,也正是对治我们的贪心。请勿多疑,快快生起信心吧!

  到此将“戊二、约五根五尘明受用”一科讲完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话说多了打闲岔,大众好好念佛吧!

  第四天

  诸上善人慈悲,道源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戊二、合释能受所受”分两科,昨天已将“己一、约五根五尘明受用”讲完,今天接讲“己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

  己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分二

  庚一、别明 庚二、总结

  庚一、又分二 辛一、化有情声 辛二、化无情声

  辛一、又分二 壬一、鸟音法利 壬二、征释略显

  壬一、鸟音法利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此科“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故以音声而作佛事,所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复次舍利弗”,重复次第又叫一声当机者。“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这一句是总说。“种种”指种类很多,“杂色”就是颜色不一,“奇妙”,即好看而不可思议。下面略明六种,“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这把娑婆世界里已有的几种鸟标示出来。“白鹤、孔雀、鹦鹉”,这三种鸟我们中国也有,所以不多讲。后三种鸟我们中国没有,印度则有。“舍利”,华言鹙鹭,长得很好看,尤其眼睛最美。“迦陵频伽”,华言妙音鸟,这种鸟还没从卵壳出来就会叫,而且叫的声音很好听,超过其他一切鸟音,故称“妙音鸟”。“共命之鸟”,由两个众生共转成一只鸟…

《佛说阿弥陀经讲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