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P8

  ..續本文上一頁根性的。叁賢位的菩薩有叁種,再加上十聖位(十地)菩薩,共有四種,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這樣分就分成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以代表這四種菩薩“微妙香潔”,這是蓮花的四德。先講娑婆世界的蓮花,也有微、妙、香、潔這四德。“微”是精細,蓮花的體質,非常的精細。娑婆世界的蓮花,體質比其他的花都精細,這是“微德”。“妙”者,娑婆世界的蓮花,怎麼妙呢?花果同時,別的花都是先開花後結果。蓮花是以蓮蓬爲果,花一開裏面就有蓮果,所以不可思議,此爲“妙德”。“香”者,蓮花有幽雅之香,有“香遠逸清”之稱。它的香氣很清雅,而且很遠的地方都能聞到,此爲“香德”。“潔”者,蓮花有出淤泥而不染,從淤泥裏長出來,卻不被淤泥沾染,此爲“潔德”。這是說到娑婆世界蓮花的四種德。那極樂世界蓮花的四種德呢?第一“微”,微即精細,精細到有形無質,你看到的這四種蓮花,有四種顔色,四種光明,但是它根本沒有一個體質。爲什麼它會沒有體質呢?因爲我們在娑婆世界念佛的人,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就會生出一朵蓮花。你念佛越精進,蓮花長得就越大。若是生了退心,蓮花就會萎敗了。完全不念,蓮花便消失的無形無蹤。這是它根本沒有體質的緣故,這是“微德”。第二“妙”,妙是不可思議。極樂世界的蓮花不是由蓮藕裏長出來的,若有一個衆生念佛,七寶池就會長出一朵蓮花;假如有十方的衆生都念佛,七寶池裏都長出十方衆生的蓮花,而且彼此不相障礙,這是“妙德”。第叁“香”,從蓮花裏生出來的衆生都是叁賢十地的菩薩,這些衆生身上都帶有香氣的,所以極樂世界的蓮花,香氣更加殊勝,這是“香德”。第四“潔”,極樂世界的蓮花是從金沙布地,充滿八功德水的七寶池裏生出來的,而且蓮花的體質,不是“色塵”,所以是最潔淨的,這是“潔德”。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有四種顔色,四種光明,而又有四種德。這是解釋念佛往生的人,受生之處。以上“己一、釋生處”一科講演已竟,下面接講“己二、結示佛力”。

  己二、結示佛力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科是總結顯示這一切,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前面所說的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所成;再說到七寶池、八功德水、樓閣等亦以七寶來裝飾的,這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的功德願力所成就的。阿彌陀佛最初在世自在王如來面前發四十八大願,發了願就依願引行,即修六度萬行,以成就一個清淨國土來度衆生,修了無量阿僧祇劫,才把極樂世界莊嚴成就。現在做個比喻,我們發了菩提心,行菩薩道,建立一個道場,但建立一個道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你把道場建立起來,成就四衆弟子來用功,那能是一口氣所成就的嗎?是慢慢成就的。極樂世界那麼莊嚴清淨的一個國土,能是簡單的事嗎?這也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以來所修的功德成就的。“己二、結示佛力”一科講完了,也就是“戊一、別釋所受”這一大科講完了。

  戊二、合釋能受所受分二 己一、約五根五塵明受用 己二、約耳根聲塵明受用

  己一、又分二 庚一、正明 庚二、結示

  庾一、正明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爲地,晝夜六時,兩天曼陀羅華。其土衆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衆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爲地”;又叫一聲當機者,在西方極樂世界裏“常作天樂”。“天”是自然之義,“樂”是音樂。“天樂”不是天人所奏的音樂,而是自然有的音樂,不鼓自鳴,並且是晝夜六時常作的。下面的地完全由黃金造成的,所以是“黃金爲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晝夜六時,這是依著我們娑婆世界說的,極樂世界不以太陽來分晝夜,在娑婆世界是以太陽出來時稱爲“晝”,太陽落後稱爲“夜”。極樂世界不用太陽光來照明,都是佛菩薩的光明,而以蓮花的開合爲晝夜。七寶池裏的蓮花開了爲“晝”,蓮花合起來就是“夜”。另外晝叁時,夜叁時,也是順著我們娑婆世界說的。“雨天曼陀羅華”,“雨”字念去聲,由天空降落下來的叫“雨”,作動詞用。“天”是自然之意。“曼陀羅華”就是適意花,這些花在天空中自然降落的。適意者,就是適合自己的心意,因爲生到極樂世界證得叁賢位菩薩,名曰教內凡夫,仍有分別心,所以這種適意花,任何人看了都會適合自己的心意。“其土衆生”,指極樂世界的衆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衆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清旦”是指清晨,西方極樂世界的衆生,常常在清晨時供養他方諸佛。“衣祴”就是布袋、花囊。若不懂得梵文“衣”字之意,就會著相到我們穿的衣服上,有的就解釋衣袖或衣襟,這都是錯誤的解釋,不懂梵文“衣”字的原故。梵文的“衣”,布也叫衣,“衣祴”就是用布做成的花囊或花袋子。“盛衆妙華”,,“盛”就是把它裝起來。“衆妙華”,曼陀羅華很多的樣子曰“衆”,不可思議曰“妙”,所以名爲“衆妙華”。用個花囊裝這麼多的妙華做什麼呢?“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怎麼一早就供養這麼多的佛呢?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入了“正定聚”,正定聚最低的位子是“十住”位,自然就有六種神通。六種神通裏有神足通,神足通會飛,而且飛得很快,所以一個早晨就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十萬億佛也是依著前面的經文講的,因爲西方極樂世界距離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之遠,因此其中就有十萬億尊佛了。能供養十萬億佛,其意是在顯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後,想回來娑婆世界供養釋迦佛及當來下生彌勒佛,亦不成難事。若承阿彌陀佛威神之力加被,則何遠不能供養到呢?十萬億佛之數量就不在此限了。“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食時”是吃飯的時候,若是順著娑婆世界來講,即是“日不過中”以前的時候。早晨出去供養十萬億佛,到吃飯的時候還回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就說明神足之迅速不可思議。“飯食經行”,“飯食”就是吃了飯以後,“經行”即走路用功。在現在中國的寺院裏,已沒有經行的規矩了,從前在印度寺院都設有“經行道”,經行道類似中國的長廊。這長廊最短不能少于二十五步,長則沒有限製,越長越好。爲什麼不能短于二十五步呢?因爲經行的人要來回走,經行道若太短,頭會發暈,所以太短不合經行的規矩。佛在世的時候,對于經行用功很重視,無論老比丘,或是生了病走不動的,也要去經行。于是有老比丘跟世尊說:“我們老了、病了,實在沒辦法走”。佛對他們說:“你們用兩條大繩子,綁在經行道的兩邊,用手扶持著繩子走動就可以了”。可是,用手捉住繩子走來走去,把手磨出血來,怎麼辦呢?這又去跟世尊說,佛又開了一個方便對他們說:“你把繩子套上一節竹筒子,用手捉住竹筒走動,手就不會再磨破了”。由此可知佛對經行用功的重視,就算老了、病了走不動,還是需要經行。在我們中國寺院道場裏,與經行相似的,只有禅堂裏跑香,和念佛堂裏的繞佛了。“庚一、正明”一科講演已竟,下面接講“庚二、結示”。

  庾二、結示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上面所講的“常作天樂,黃金爲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這些功德莊嚴,都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成就的。

  (釋疑)問:西方極樂世界住的房子都是七寶樓閣,走的是黃金爲地,那不是引我們生貪心嗎?

  答:我們娑婆世界有多疑的衆生,這一段經文本來是廣陳極樂世界依正妙果,以啓發我們的信心。可是,他不起信心反而起疑心,他所疑惑好像很有理由,實際上是“似是而非”;這叫做世智辯聰,八難之一,學佛法很難。我們娑婆世界,七寶、黃金都很難得到的。物以稀爲貴,見了黃金、七寶就動貪心。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蓋的樓閣材料都是七寶,誰還去貪七寶呢?大地都是黃金,誰還去貪黃金呢?我們娑婆世界蓋的樓房都是磚、水泥,大地都是塵土,有誰見了磚、水泥及塵土而動貪心的呢?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等于我們娑婆世界的磚頭、水泥;黃金等于我們的塵土一樣,誰還動貪心呢?阿彌陀佛以七寶、黃金莊嚴道場,也正是對治我們的貪心。請勿多疑,快快生起信心吧!

  到此將“戊二、約五根五塵明受用”一科講完了。今天就講到這裏,話說多了打閑岔,大衆好好念佛吧!

  第四天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講幾句話打打閑岔!“戊二、合釋能受所受”分兩科,昨天已將“己一、約五根五塵明受用”講完,今天接講“己二、約耳根聲塵明受用”。

  己二、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分二

  庚一、別明 庚二、總結

  庚一、又分二 辛一、化有情聲 辛二、化無情聲

  辛一、又分二 壬一、鳥音法利 壬二、征釋略顯

  壬一、鳥音法利

  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衆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衆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此科“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娑婆世界的衆生耳根最利,故以音聲而作佛事,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複次舍利弗”,重複次第又叫一聲當機者。“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這一句是總說。“種種”指種類很多,“雜色”就是顔色不一,“奇妙”,即好看而不可思議。下面略明六種,“白鶴、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這把娑婆世界裏已有的幾種鳥標示出來。“白鶴、孔雀、鹦鹉”,這叁種鳥我們中國也有,所以不多講。後叁種鳥我們中國沒有,印度則有。“舍利”,華言鹙鹭,長得很好看,尤其眼睛最美。“迦陵頻伽”,華言妙音鳥,這種鳥還沒從卵殼出來就會叫,而且叫的聲音很好聽,超過其他一切鳥音,故稱“妙音鳥”。“共命之鳥”,由兩個衆生共轉成一只鳥…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