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和谐拯救危机(净空法师访谈录)▪P11

  ..续本文上一页,但是《弟子规》里有,那是不是以《弟子规》为源头,就一定能够实现后面的“八荣八耻”?

   老法师:对,“八荣八耻”跟中国的“八德”没有两样,但是所有一切伦理道德的根就是孝悌。所以孝是根,是根本。你想想看,你对于父母都不知道敬爱,你怎么会爱别人?那你爱别人一定有企图,一定有目的,不是出于真心的。所以中国历代帝王,谥号里面都有孝字,不管他孝不孝,谥号里面一定有孝字,孝文帝,孝武帝,他前面都挂一个孝字。

  主持人:清朝还有孝庄皇太后,孝是第一个。

  老法师:孝是第一个,他不忘本。

   主持人:我们大家如果看《史记》的话,会发现,古代的君王像您提倡的传统价值观里面,还强调一个“礼”,一个“乐”,那我们先来说这个礼,现在人理解礼貌可能就是握手,很少有人鞠躬了,那么在古代的时候,礼节非常多。

  老法师:对。

   主持人:君王制定出来的礼节,比如其中包括喝酒,大家在一块儿喝酒,有庆祝,有聚会,这个礼特别多,大家在那儿喝一天酒,喝不了多少,为什么?一直在行礼。

  老法师:对。

  主持人:后来孔子就注解,为什么?君王慈悲,怕天下人喝酒闹事,所以让你不停地行礼,少喝酒。

  老法师:不错,是这样的。

   主持人:在今天看起来,我们大家这个“礼”就是你好,握手,没有别的。怎么恢复这个“礼”,中国人现代人又能够做得到,同时又能够达到和谐。

   老法师:中国从前的酒杯有两根竖起来的,古时候,两根竖起来的叫止酒,你绝对不能一下喝多,到那就挡住了,所以只能喝那么一点点,这个都是防止你的,所以那个叫止酒,酒杯上两个竖起来的一到这儿挡住了,不能干杯,你想多喝一点,不行,给你一定的份量,所以它通通都有研究的。

  主持人:礼节礼节这个“节”,您是不是认为是节制。

   老法师:它有一定的限度,你不能超过,你也不能不及。不及是失礼,超过就是谄媚、巴结。比如行礼的时候,最敬的是三鞠躬,你要四鞠躬,就像要巴结,两鞠躬,你有点傲慢,所以一定有节度,大家都按照这个节度,社会秩序就会好。

  “礼”跟“乐”就是伦理道德的落实,所以它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礼乐”,你这个孝悌忠信怎么落实?《弟子规》是最基本的礼节,“礼”调身,让我们身的一举一动都有规矩,这个规矩就是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乐”是调心,人是个感情动物,他有喜、怒、哀、乐、爱、恶、欲,那么喜怒哀乐也不能过分,过分就伤身体,所以也有一定的节度。

   所以从前中国的礼乐,它是属于教育,它不是属于娱乐的。就是包括所有一切文艺的表演,也都是教育。因为国家幅员这么大,没有那么多学校,怎么让人民接受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完全用文艺表演。年节、喜庆都是唱戏或者是杂耍这些东西,守住夫子一个最高的指导原则:思无邪。所以你看从前评剧、昆剧,你看那些内容,都是忠孝节义,这是标准,不能违背忠孝节义。提倡忠孝节义,所以乡下人不认识字,没读过书,都懂得忠孝节义,都懂得做人,

  主持人:看戏看的

  老法师:看戏看出来的,他从哪里学的?看戏说书说唱都从这儿学来的。

   主持人:我到安徽庐江汤池,就是您那个和谐社会的示范镇去参观学习,发现那个地方,大家讲礼。礼节是什么?是鞠躬。男女老少,夫妇之间有的时候还行礼,我在那儿鞠了很多次躬,有一个体会:给一个人鞠躬的时候,你心里不会恨他,有怨恨,但是这个躬鞠下去之后就没有怨恨了,

  老法师:对

  主持人:对于今天的现代中国人来说,从鞠躬做起,您认为是不是比较好的礼节的教化。

  老法师:对。

  主持人:就像汤池的人那样。

   老法师:不错,我们过去跟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10年,老居士对任何一个人鞠躬都是90度,所以我们这批学生跟他就习以为常,无论在哪个地方,我们都是深深地给人行礼,别人对我们不去管他,要问我如何对人,今年4月佛教论坛所提出来的“从心做起”,我是改了一个字,“从我心做起”,从我家做起,我在汤池是这样教人,从我的村做起,从我这个镇做起。而且我还做了背心,把字都绣上去,送给大家,每个人身上穿着,他要有争就不好意思了。

  主持人:不鞠躬也不好意思了

  老法师:对,不好意思了。

  主持人:那我们再来说这个“乐”,过去就像刚才您讲的,音乐是用来调服人的内心的。

  老法师:对。

   主持人:就是现代人,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边上是黄钟大吕,或者是编钟奏出来的音乐,人们心里边会肃然起敬。但是现在人听的是摇滚乐,我们有个片子可以给大家放一段。通过刚才的录像能够看到,家长看了之后会很害怕,会很恐怖,这个孩子怎么像鬼一样,可能没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喜欢流通这样的音乐在自己的国民当中。

  老法师:对,不错。

  主持人: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政府来倡导礼制礼节,在音乐方面要怎么约束和倡导?那可是现在很多人普遍认为的是自己的自由。

  老法师:自由不能限制它,外面环境不重要,我们要转环境,不要被环境所转。

  主持人:您是说上行下效,从自己做起,在音乐的教化方面也是这样。

   老法师:也是这样,比如说,如果我们国家领导人喜欢听评剧,喜欢听古典音乐,如果被拍了几个镜头,让全国人民看到之后,这个古典的东西马上就会兴旺起来。不必要提倡,我喜欢。人们说领导人喜欢,那一定有道理,也去尝试,人就多了。

  主持人:您说的这个领导人,应该包括各级领导人。

  老法师:各级领导人。

  主持人:尤其是父母官。

  老法师:首先是国家领导人,然后它会影响省县市,这些领导也是看上面的,上面那么做,他们就带头做,他们就会影响人民。

   主持人:您提出来,大家应该学习《弟子规》,应该按照传统的儒家,我们老祖宗的教诲去做,现在就有人向您提出特别担心的问题,我这样做了,但是周围的人都是功利主义,都是竞争,都很厉害,爪子和牙齿很锋利,您让我变成了绵羊,但周围是狼。

  老法师:不是这样想,他这是思想上错误。

  主持人:他错在哪?

   老法师:他没有认识真相。像我刚才讲的,如果你要真正了解,人是不死的,我是照着规律去做的话,他就是把我吃掉了我很感谢他,为什么?我上升了。他怎么样?他往下堕落了。不一样啊,你害怕干什么?你还没有开始去做,你先就害怕,就怕死了,就把你自己毁掉了。正如同现在癌症一样。癌症是很普通的病,癌症死掉的百分之九十是吓死的!哪有那么严重?

  600卷《大般若经》我读了一遍,做了一个总结,12个字,这600卷,佛讲22年,讲什么?“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那你就可以彻底放下了。放下之后生活呢?生活能够随缘,随缘多快乐!有很好,没有也好,没有一样不好!所以你一定要能够用意念转境界,不要被境界干扰,那你就得大自在。

  主持人:向祖宗学习这些经典,也是要这个信心。

  老法师:要相信。

   主持人:要相信。你要相信他们的智慧,要相信他们的经验。它能够留下来,能够传几千年,这几千年当中难道没有智慧的人?没有发现他们的错误?那发现错误早就把它改掉了,为什么还要代代相传把它留下来?一定有道理!

   主持人:关于教育这期节目,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向您请教。在全国,或者在更广大的社会范围里,来推行这种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的建设,就算力度特别大的话,它怎么和非常非常强大的这些现代文明,现代物质去进行竞争呢?比如说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会问这样的问题,这边是温良恭俭让,那边是名利酒肉色。传统教给大家的是礼让,现在要想生存,就得竞争;这边传统教给大家仁爱,那边你要想生存,就必须自私;传统教给大家要谦和,要想生存现在就得强硬。普通老百姓该作何选择呢?

   老法师:你这个问题,在几年前,香港何守信问过我,香港无线电视的,问过我。我就告诉他,我说现在人,他们是从错误观念产生的,所以他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大家都相信的。

  主持人:还有人说这是孔子说的。

   老法师:我就告诉他,我说我不为己,天没有诛我,天也没有灭我,我活得比谁都快乐;我说孔子没有为自己,天也没有诛他,地也没有;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为自己,天也不诛他,地也不灭他。世间许许多多的善人,不是活得很好吗?不是活得很快乐吗?所以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我就告诉他,以后你少说,少挂在口头上,不要提醒人家这个错误的概念。那么从因果上讲,人都有命。

  主持人:人都有命。

   老法师:对,不但是有命,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今天吃多少粒米,喝多少滴水,都是命里注定的,你想少一粒,不可能,你想多一粒,也不可能。

  主持人:现在的人,很多人不相信算命,但是他相信因果。

  老法师:对。

  主持人:翻译一下您的话,能不能这么说,人的命运,确实有,只不过它是由以前所造作的因,累积起来的一个一个果,串联起来,就是命。

  老法师:对,没错。

  主持人:是这样吗?

  老法师:对,而且这个命运也不是一定的。

  主持人:也不是一定的。

   老法师:命运有,不是一定的。为什么?你每天起的念头有善恶,善就给你加一点,恶就给你减一点,天天都有加减乘除,但是这个加减乘除幅度不大,所以算得还是很准确。如同在命运的水平线上起伏不大。如果大恶大善,大善就大起,大恶就大落,那就有很大差别。

  主持人:命运就改了。

  老法师:就改了。所以命运是自己造的,你前世造的嘛,你这世受的嘛!所以你…

《和谐拯救危机(净空法师访谈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