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受,菩萨在顺境里没有乐受,没有感觉到快乐,菩萨的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平等的。苦乐忧喜是起伏波浪,不平等,那叫众生心;佛菩萨心是平等的。我在前面也曾经跟诸位说过,我举供佛的例子,我们平常家里面供养佛,寺庙、道场里面供养佛,供养具很多、很庄严,这是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的。如果说自己修行,用不著,用不著这么多的供养具、香花,用不著。佛菩萨不看,佛菩萨不需要,是接引众生的。我们晓得佛菩萨不看,你自己在家里香花供养供给谁?给自己看的,那你自己已经著相。供养具里面最重要的是一杯清水,供一杯水,香花没有都没有关系。供一杯水,水代表清净心、平等心,水清净、平等!看到这杯水,我的心要像水一样清净,一样平等,表这个意思。时时刻刻提醒你,不要忘了修行就是修清净心、修平等心。在极不清净的环境里面修清净心,极不平等里面修平等心,那才叫功夫,才叫修行。所以菩萨随遇而安,道理在此地。
【持此义以当大任、作大事,以不著相故,事来即应。心神泰然,不为所动,条理秩然,头头是道。】
到这个地方是一小段。世间人由於过去生中积德修善,这一生当中得大福报。得大福报的人,在这个世间多半都是领袖的人物,都是统理大众的人物,你指挥很多人。大的像总统,管理这一个国家的国民。小一点的,像你是公司的老板,你的员工有几百人、几千人,这是小者。无论是大的事业、是小的事业,总而言之,你都是领袖人物。你不仅为你一个人,你要为这个团体当中每一个分子,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前途去著想,这个责任重大,叫当大任、作大事。如果能用《金刚经》的道理,《金刚经》上所讲的原理原则,你一定是非常成功的领袖,你会做得很成功,你会得到群众的拥护,会得到群众的爱戴,建功立业。为什么?以不著相故。不著相,你的心清净,刚才讲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用这种心来统理大众,哪一个不服?确确实实能令众生心服口服,听从你的指导。而你自己真是身心自在,事来了,你有智慧,你会应付得恰到好处;事情过去了,身心泰然。我们看到往往现在一些领袖,当领袖的人苦不堪言!事业愈大愈苦,一天到晚头脑都在操心,想这些、想那些,怎么个应付、怎么个求发展,怎样安排;妄念不停,烦恼无边。他不懂金刚般若 波罗蜜,他要懂金刚般若 波罗蜜就好,他就快乐,他就自在,他就真的享福。大事业,要不要去想?不要。想是妄想,妄想里面设计出来的,免不了有错误,免不了有损害,智慧里面所生的,决定没有错误。那个办大事的人,大领袖的人,他要不要去想?他不要想。谁去想?底下替他办事情,他的秘书、他的参谋,让他们去想。想好之后拿来一看就知道,你哪里错了,哪里对了,错了怎么改,拿去改去,自己没事。他为什么一看就晓得对不对?他心清净,他有智慧。想的人用心意识,他不用心意识,他不操心,唯有不操心的人,才看得清楚、看得明了,所以一个当领袖的人不能操心。看看人家做出这个方案拿来,你能够用智慧去判断是非、利害、得失,你只指导他这个就行了,这一定要清净心。
不为所动,不管怎样烦乱的事情,心清净,决不为它所动,反而条理秩然,头头是道。再烦的事情,再乱的事情,到他面前都清清楚楚,有条不紊。这是金刚般若 用在办事上,无论大事、小事,你只要有金刚般若 ,那就真实快乐自在。
【世出世法,一切尽摄】
我们从这一段经文里面细心去体会,确实世间法,做人、处世、当大任、办大事,世间法离不开般若 波罗蜜。出世间法,从小乘须陀洹到大乘圆教如来的果位,也离不开金刚般若 波罗蜜,一切尽摄。
【事事奉持,时时皆修】
金刚波罗蜜在哪里?在穿衣、在吃饭、在工作、在处事、在待人、在接物,没有一桩事情不是。世尊在开经为我们显示的,入舍卫大城乞食,那是出家人每天的工作,著衣持钵是生活,点点滴滴里面显示圆满的金刚般若 波罗蜜。佛不仅仅是会讲,他所讲的就是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心行,佛不欺骗人。金刚般若 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我们凡夫迷失了自性,障碍了性德,我们所表现的是无量劫来的烦恼习气,也真的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处事待人接物,也是表现无遗。表现什么?无始劫的烦恼习气、痛苦无奈,我们过的是这个日子。这就是恰恰跟金刚般若 两个相反。要知道它一切尽摄是事事奉持,事事都显示出圆满的般若 波罗蜜。时时皆修,一分一秒都没有离开。
【在在受用,处处皆是佛法。】
佛法在哪里?佛法就在一切时、一切处,在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迷,那就无有一法是佛法。觉悟了,无有一法不是佛法;迷了,无有一法是佛法,问题就在迷与觉这一念之间。觉的相是什么?是无住生心,这是觉悟的样子,觉悟的相。迷的相是什么?迷的相是妄想执著,这是迷。我们在总纲领、总原则上,要时时刻刻检讨,我怎么又起分别执著?迷,又迷了!一个人常常知道自己迷,他就不迷。迷的人不知道自己迷,知道自己迷这个人就快要开悟了,就有回头的可能。我们今天不求别的,就求常常觉得自己迷,知道迷在哪里,这就是开始觉悟了。由此可知,金刚般若 不能不学,金刚般若 对於我们这一生的关系太大太大。就是不学佛,不求往生,我们希不希望过一个幸福快乐美满的一生?你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这部经的确是帮得上忙,而且是很容易让你满愿。如果用这部经帮助我们念佛求生净土,没有一个不往生的,不但往生,品位还很高,品位不低。今天时间到,就讲到此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三十一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