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五集▪P4

  ..续本文上一页

  【犹金之於器也】

  这一句是比喻,好比金跟器一样,拿金比喻作性,器比喻作相,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用金造一个佛像,我不要相了,我只要金,不要相要金,那金你能得到吗?不要相,金也没有了,金跟器是一不是二,所以这个一定要知道。

  【相实不可断灭】

  相它会变,千变万化,它不会灭的,这个诸位一定要晓得,它不会灭的,要是灭了,性就不起作用,性就没有了;所以它会变。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些事实真相,我们自己可以选择自己希望变的那个境界,有理论有方法。我们现在晓得所有一切相当中,佛的相最好最殊胜,我们现在把我们凡夫境界变成佛的境界,可能,只要我们依照佛教导的方法去变就可以。《金刚经》上讲原理原则,《无量寿经》、《弥陀经》上讲一些详细的办法,依这个理论、依据这个方法,不要很长的时间,转凡入圣,不是小圣,是大圣!转凡夫为诸佛如来的境界。

  【因其本由性现】

  就是相不能变,它是性的作用。西方极乐世界,《华严经》上说的华藏世界,我们现在所感得的六道轮回,都是性现的,所以这些幻相,就看我们自己如何去转变,转变之权确实操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不执著,即不为相所转。】

  我们凡夫最可怜的地方就是心不能做主,不但身不由主,心不由主!随著外面境界变,这个很糟糕。外面的境界,现在的境界跟从前不一样,现在这个世界讲求的是民主自由开放,实在说民主自由开放就是无法无天,种种境界都在诱惑!你看的、听的,你所接触的,都是诱惑你做坏事,不叫你做好事。里面有烦恼,外面有诱惑,你怎么不造罪业?你造了罪业,来生就要搞三途,地狱、饿鬼、畜生去了。所以你一定要有高度的觉悟,要有真实的智慧。外面五欲六尘都是妖魔鬼怪,它都是时时刻刻要陷害我的,把我往地狱里头拉,你有这个警觉心,这就好!所以一起心动念,赶紧想著《金刚经》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用这个就可以能够抗拒它,不受它的诱惑,自己在这个境界里头能做得了主。主是清净心,主是平等心,保持得住才能做得了主。如果我们不被外境所转,外境就被我所转,我们能叫这些妖魔鬼怪改邪归正,来接引他、来诱导他走上佛法,这就是菩萨普度众生。

  由此可知,你要想发心度众生,两个样子:一个被众生度去了,一个真的你度了众生,就这两个样子。这两个样子就是一迷一觉,觉了才可以度众生,迷了就被众生度跑了。

  【凡夫执著,住法相生烦恼。】

  这是一般凡夫,每一个人都说:日子过得好苦,生活好辛苦!苦的原因在哪里?就是这一句话,就是因为你把这些幻相当真,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认为凡所有相都是真实,这是你看错了,你想错了,你看错了。你在这些妄相当中,拼命去追求,总希望能得到它,能保持它,殊不知全是假的。不要说年岁大,年轻也不行。我到这个地方来,有一些同修好心,每天买一份报纸给我看,我看什么东西?我都看报纸上大篇大篇的讣文。这一边的讣文,开头四个大字「敬告亲友」。二十、三十去的好多!人命在呼吸之间。命都保不住,你还能保住什么?你还能执著什么?你想想看,你能得到什么?佛给你讲真话,不喜欢听,骗你的就很喜欢听。我在外国讲经听众没这么多,可是有一些人在外国讲经,听众听说都是几千人,买票进去听,一张票二十块美金,讲什么经?发财经。我听了,点头很有趣味,讲经的人发了财,来听的人破了财。卖票!连传授三皈都定价钱,灌顶都有价钱的,灌一次多少钱,都有价钱的。我在美国一些地方,有些朋友说:法师,你要定个价钱才行,有价钱,人家才会来!你不定价钱,没有人来。说明现在这个社会奇形怪状,反常!讲真的不听,掉头而去,讲假的骗他,一窝蜂全都来了。所以佛跟我们讲的话,句句都是真的。凡夫为什么会有烦恼?执著,天天打妄想。

  【修行人厌恶世法,住非法相生烦恼。】

  我们也看到很多修行人,修行人烦恼也很多,他多在哪里?说实在话,这个地方讲他厌恶世间法,住非法相,这是讲二乘,那还是高明的;修行人现在有很多跟在家人一样,也住法相生烦恼,那个烦恼也相当严重。所以这些过失,佛在经上全都给我们指示出来,都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要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幸福?离一切相,刚才讲了,当下即离。身也不执著,身在这个世间活一天、活两天,与我不相干,我执著干什么?何以不相干?自己没事!身还在这个世间,大概是大家需要,佛法需要!自己不需要了,你说这个多自在多快乐!诸位同修们听到就是,大概出家是这样,那我在家呢?在家也一样,在家也是菩萨、也是佛。你能够看破,能够真的放下,你现在这个身在家庭,你的家人需要你,佛法需要你,佛法需要你弘扬,家人需要你度他。你现在的身,已经跟你那个命运一刀两断脱离了,你超越命运了,你现在的身是什么身?乘愿再来身。就在我自己日常生活环境之中,就在自己工作之中,这一转念头,从凡夫变成菩萨。从前是凡夫,你是来受业报的,你过去生中行善,你来受乐的,过去生中造罪业,你来受苦的,你是来受果报的。现在念头一转,业消掉了,没有了,苦乐都不受了,那么这个身,身就是弘法利生,普度众生。弘法利生、普度众生,从哪里做?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给大家做一个好样子。所以在家你度一家人,你自己已经得度了,现在唯一的工作,就是度你的一家人,度你的邻里乡党、亲戚朋友,度你所认识的这些人,活著就为这桩事情,除这桩事情之外,你还有什么理由,这个身还住在世间?没理由了。所以转凡成圣,转生死为涅槃,转烦恼为菩提,就在当下这一念,这一念转过来,统统都转过来了。果然转过来,你就不辜负世尊为你说的《金刚般若 》,真的转过来了。修行人不分出家在家,不分男女老少,这个一定要懂得,不要看到修行人一定是出家人,那你这个看法就错了,自己本身就是修行人。

  【佛教人不可执著,亦不可厌恶。】

  处顺境,在这里面去修,修什么?把贪爱之心断掉。逆境里面一切不如意,在这里面修,修什么?把瞋恚心断掉。由此可知,顺境逆境、善人恶人都是我们修行最好的境界,你怎么可以离开?离开没得修了,离开什么成就都谈不到了,就要在境界上修,所谓是历事炼心,在境界里头去锻炼。

  【吾人用功,须先观照,久久方能照住,最后能照见。】

  这是讲整个功夫过程的三个阶段。初学的人要用观照功夫,观照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提高警觉,常常想著佛的教训,想佛的教训一句两句就可以,不要太多,太多反而用不上,愈简单愈好。《金刚经》上随便哪句经文都可以,一两句,境界现前马上就提起来,不要忘记。念佛人就用一句阿弥陀佛,这个方法非常之妙,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遇到的时候,才起心动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把这个境界恢复到平静。换句话说,时时处处、念念之中,要保持心地的清净,心里面不可以有一样东西,真正做到心地没有妄想,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常常保持。心里面只许有一个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不牵挂,什么也不放在心里,你就得大自在了。生活一切都随缘,你就会快快乐乐,那是真的快乐。这是观照功夫。

  观照久了就得定,也就是说我不要用这功夫,心都能保持清净,这个心在一切境界里头,它不会为环境所转,不会为外境所动,这就叫得定,照住就是得定。到底要多长的时间?这是因人而异,每个人不一定,我们的根性不相同,修行的环境不相同,功夫不一样,有的人三年五年就得定,有的人要二十年、三十年才能得定,这个不一定的。最后,照见了,这是到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在大乘法里面叫真正成就,得定不算是成就,照见是成就,照见就是开悟了,我们讲明心见性,这个见就是见性,就是前面讲的证得本性。

  这三个阶段,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也不例外,但是名词不一样,我们净土宗里面讲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观照,比这个功夫再往上提升一层,叫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是照住,再提升叫理一心不乱,那就是照见。所以在阶段上讲完全相同,只是用的名字不相同而已。但是净宗的方法,比一般大乘要巧妙太多了,它的方法简单、容易,所以叫做易行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修学,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这句佛号你念六个字也可以,你念四个字也可以,都可以。你大声念也可以,小声念也可以,快念也可以,慢念也可以。怎样念得才如法?不必问人,念得自己很欢喜、很快乐就如法,一句佛号念到底,自自然然念到不被外面环境所转,就成片了,功夫就成片了。心里面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念念都是佛号。还有在境界上有这个情形,确实我没有念佛,心里也没有念头,耳朵里听的有佛号,声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不要害怕,这是正常现象,这个表示你的功夫得力了;你也不要欢喜,也不要傲慢,继续念下去。虽然有这个境界,如果你要是三天不念,保险就没有了,不会永远保持的。可是你要是常常念,这个境界会常常现前,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一点都不稀奇。念到妄念都不生了,无论什么境界现前都不会起心动念,不会分别执著,那就得定了,那就是事一心不乱。念到见本性、破无明,这是理一心不乱,就是禅宗照见,大乘佛法里面所讲的止观圆满的境界。

  各宗用的名词不相同,其实它的境界,方法的层次,完全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印证了佛菩萨常说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都是事实。然后我们对於自己修行这个法门,以及别人修行的法门,不会受到影响,不会赞叹自己,毁谤别人,不会有这个见解,自自然然自己会谦虚,会尊重别人,这个就对了。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五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