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八集▪P4

  ..续本文上一页宰,也不是上帝主宰,是我们的业力主宰的。因为是业力主宰的,你要是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寿命长短自己可以做得了主。因为你懂得道理,你懂方法,自己就能做得了主。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自己也能做得了主,譬如体弱多病是业力,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修清净心,修慈悲心,我们肯救护一切众生,身体自然就健康强壮,可以转;不是靠药物,不是靠一些补的东西,那个不行,那个东西不能转业力,那是治标不治本,补太多反而出毛病。这是一定要晓得,它有正确的理论、正确的方法,真正是所谓「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它有道理在。

  缘散,这个相就没有了。由此可知,相的现行、相的生灭,是假的不是真的,完全是虚假的,只是缘聚缘散而已。缘散,我们知道它空了,没有了,相没有了;缘没有散的时候,有智慧的人就晓得,「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因为一切现象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还会去执著吗?自然不执著,自然就放下了。这一放下,离开分别、执著,你的心马上就清净,真心本性就显露出来,无量的智慧德能它就起作用了,那是真的,那个不是假的。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们要求它干什么?求得了,那个利益太小太小,等於求人间富贵一样,你的享受昙花一现而已。你什么都放下,什么都不求了,你所得到的是尽虚空遍法界。像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那个多自在!观音菩萨为什么这么自在?观音菩萨无求。观音菩萨什么都不执著,不分别、不执著,性德显露,才得大自在。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自在?样样都贪求,求的太多了。求的太多,烦恼就跟著来,求不得苦。求得了,求得了更苦。求得,要想尽方法保持,怕丢掉,患得患失;没有得到想尽方法求,求到之后,想尽方法又怕它丢掉,结果还是要丢掉。你看穿事实真相,你的心就放下了,什么都不求;什么都不要了,反而得大自在。

  要多想想,多想想这些事实的真相,事实真相确确实实当体即空,了无所得。《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统统是虚妄的,十法界是虚妄的,唯独一真法界是真的,那不是妄的。佛与大菩萨,《华严经》上法身大士,他们住的是什么法界?一真法界,那是真的。十法界里的佛,是假的不是真的。那个佛,天台家所讲的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不是真的,圆教才是真的。十法界里面的佛,是藏、通、别佛,不是真佛,圆教的佛才是真佛,住一真法界。《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是一真法界,《无量寿经》上讲的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我们要求一真法界,不住十法界。所以佛那个念头也要放下,我们有作佛的大愿,不能著成佛之相,著成佛之相,你要真成了佛,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不是一真法界。所以相不能著,著相我们的亏吃大了。为什么?

  【就性言则本既不生,今亦无灭。】

  因为本性上本来如是,本性里头没有这些妄相,十法界的相统统没有,所以就是连成佛的相都不可以执著,这才与自性相应,你才能够见性、才能够证性。凡是生灭的,是十法界里面,十法界里头有生有灭,一真法界里头没有生灭。所以念佛求愿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要知道,没有生灭了,因为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它不是十法界。

  【妄尽情空,业识既转,生灭心灭,生死海出,而证入不生灭之圆明性海,谓之入无余涅槃。为究竟觉果之称。】

  前面讲我们要发心,要像佛一样的心,不可以发的心跟佛的心不一样,这个不可以。不要以为我们现在是凡夫,罪业深重,我怎么敢发跟佛一样的心,那你就错了,这是自卑感。佛不许我们自卑,也不许我们骄傲,真心里面没有自卑也没有傲慢。佛教给我们法,我们依教奉行,就是佛的好学生、好弟子,那怎么会有错误!这叫发大心。发大心然后才晓得修大行,这是佛对我们期望,希望我们能够很快的证大果,这心不大不行。

  妄是妄想,妄想尽了;情就是妄想,一切众生情执太深,这是烦恼的根源。一般人讲,情要空掉,妄尽他还不觉得,妄应该要尽,情空那还得了,这不得了!我有一年在佛光山,佛光山办夏令营的时候,大专学生夏令营,星云法师找我去讲唯识,也讲到这个情要断掉。当时有一位女同学提出问题:法师,如果人没有感情的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就说:那好!刚好高雄有一条河叫爱河,你可以跳到那里面去,爱河永浴。她不晓得六道,为什么你会在六道轮回?就是被这个害了,还不觉悟!要是说穿了,你那种爱情一文都不值,为什么?假的不是真的,今天爱了,过两天他又离婚了,闹别扭不爱了,不是真的!你要认识清楚,这世间六道里头的人讲话都靠不住,不能当真,虚情假意。

  不但别人的话不可以相信,自己对自己都不能相信。你能相信你自己吗?到明天主意又变了,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为什么?里面这个妄想念头太复杂了,千变万化,全是假的,怎么可以当真!我学佛,我懂得,人家说「我对你很好」,点点头,不错不错,假的,不能当真;你要是当真,你就被他迷了,你就错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全是妄想,全是情执。诸位要晓得,真的情、真的爱,只有佛菩萨有,佛菩萨不叫情也不叫爱,名字换一个,叫慈悲,慈悲是真爱,永远不会变的。你尊敬佛菩萨,佛菩萨爱护你,你毁谤他、侮辱他、杀害他,他还是爱你,从来没有变过,那是真的。诸佛菩萨讲「我爱护你」,我们可以接受,那不是假的。六道里面的凡夫说爱护你,不是真的,他说憎恨你,你也不要怪他,也是假的,过几天他心又变了,不是真的,统统不是真的,所以不要在意,不要把它放在心上,那你就对了,这叫有智慧了。世间凡夫所用的心,叫三心二意,那怎么能当真!

  学佛就是要「妄尽情空」,这四个字是一个意思,妄尽,情就空了。要把情转变成智慧。情跟智是一桩事情,理性的,就是智慧;感性的,智慧就变成感情。情跟智是一桩事情,迷悟;觉悟了,情就变成智慧;迷惑了,智慧变成感情,一桩事情。转烦恼成菩提,这个要把它转过来。「业识既转」,底下说,妄尽情空,业识就转了,识就转成智,转八识成四智,叫转识成智,这才是用功真实的功夫。所以古德讲,修行要在转识成智。研究经典,研教要在大开圆解,修行要在转识成智,这非常非常重要,都是修行的总纲领。

  「生灭心灭」,生灭是念头、妄想,妄尽情空了,生灭心就没有了,妄念就没有了,生死就没有了。生死轮回从哪里来的?就是从生灭念头里头来的。换句话说,只要你有妄想,只要你有念头,你就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一点我们不可以不知道。换句话说,佛法法门很多,你去试试看,哪一个法门里面,真正到没有念头了,你才有能力超越三界。如果你修学这个法门,修得很久也挺用功的,那个妄想念头还在,你就要明白,你出不了三界,你说这个问题多严重。实在讲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得不求阿弥陀佛,唯独这个法门叫带业往生,就是你这个生灭的念头不断,行!可以往生。只有这一条路,八万四千条路里头,只有这么一条,不要断妄想能出得去;除这一条之外,任何一个法门没有带业的,都要做到生灭心灭,你才能出得了三界,才能够脱离轮回,生死海就是六道轮回。我们搞清楚、搞明白了,才晓得法门里头有难有易。古人讲:念佛法门叫易行道,其他的法门跟净土法门一比,难行道,真难!可是这个易行道,难信!你不相信,那就没有办法了。许多难行道,很容易叫人相信,信了白白的忙一生,得不到结果。这个法门难信,信了的人,他都出去了,非常幸运,都出去了。

  这样证入不生灭之圆明性海,这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才叫入无余涅槃,这是究竟觉果之称。换句话说,我们要帮助一切众生,像佛一样,要度他入无余涅槃,要发这个心,也就是说帮人要帮到底,不可以半途而废,那就很可惜了,没有功德。帮到什么程度?一直要辅助他成佛。这个想想,太难太难了,我们自己是凡夫,怎么能帮助人成佛?说出这个话人家也不相信,说你说大话,根本就做不到。其实不难,真做得到,怎么做?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不就做到了吗?确实不难!遇到人就劝他念佛,这个方法很好!现在的人跟从前人不一样,以前的人老实,见了人很少说话,现在的人喜欢表现,废话连篇,你接触到的时候不听也不行。我们念佛人有好方法对付他,不管他讲多少话,讲完之后,「阿弥陀佛」,再讲完之后,「阿弥陀佛」,我们阿弥陀佛一句一句灌到他八识田中,他那些废话我们一句也没听进去,这个方法妙极了,这就是度他入无余涅槃。你学其他的法门就很难,很不容易,真的薄地凡夫做不到,学净土法门容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劝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我们也用这个方法劝一切众生念佛求生净土,岂不是用的方法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真正有这个热心,这是慈悲心、热心,把这个法门劝导一切众生,那一切众生真的得度了。

  【经云:佛种从缘起。又云:凡是有心,定当作佛。又云: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佛性虽众生本具,而佛种要待缘生。】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但是他迷了,迷了之后要破迷开悟,再恢复佛性那要靠缘,所以说「佛种从缘起」。《弥陀经》上告诉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缘很重要。我们遇到佛法,也是多生多劫的因缘成熟。因此,我们要给广大众生作增上缘,把这样殊胜的法门介绍给他们。以一切善巧方便,把佛法介绍给人,这真正叫学佛,这真正叫报恩。

  在台湾有做T恤的同修,他们要到大陆去设厂,行前到我这里来,我就劝他,你做这个T恤印上「阿弥陀佛」,印上经文,你求三宝加持,销路一定好,为什么?端正社会风气。一定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不要印一些妖魔鬼怪,那个气分不好。所以,我就劝他这样去做。这一次我们到这边来,他做了几件给我带来,给许多同修们,前面是「弥陀弟子」,后面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底下四个字「世间如梦」,那四个字是弘一大师写的,你们看看就晓得,弘一大师的字。这就是说,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就在你本行上,你就弘法利生,你就「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在做这个事情,不必要换一行,就在本行,就在自己本分工作里面,我们就做,就做出来了。

  所以缘重要,一定要发心,为一切众生做佛种的增上缘。这些众生真能得度吗?能。为什么?因为他本来是佛,他有佛性。《涅槃经》云:「凡是有心,定当作佛」。因此,我们种这个缘,一定有效果,一定有收获。《圆觉经》上讲「有性无性,齐成佛道」,就是「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意思很深。无情是讲植物、讲矿物,植物、矿物也能成佛吗?能,为什么?因为它有性。佛法中说,在有情众生叫佛性,在无情众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植物、矿物,叫法性;可是要晓得,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因此,有情众生成佛,无情的众生也跟著就转了,依报随著正报转,跟著转。譬如我们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是凡夫,我们是生灭心,因此我们这个世界依报都是生灭的,植物也是生灭的,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都有生灭的。往生到西方世界,西方世界的人心清净,没有念头,他那个心是不生不灭的清净心,西方世界的依报也不生不灭,那边的花草树木都不生不灭,就转了,那就叫同圆种智。《华严经》上所讲的,你在《弥陀经》上看到了,同圆种智是这个意思,都是不生不灭,植物、矿物统统是不生不灭。

  「佛性虽众生本具,而佛种要待缘生」,成佛的缘分是一定需要的,没有这个机缘是不能成就的。机缘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我们自己能成就自己,我们也能够帮助一切众生得到究竟圆满的成就。这就是世尊在本经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生这个心,不要生别的心,要生这个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我们布施佛法,布施成佛的增上缘,这就完全正确,要以这个为第一。今天时间到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八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