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我习气,坚执难转(40)
傅味琴 讲于浙江开化文殊院 2005.8.2
诸法性空,所以法我习气难转能转
提要:
· 诸法性空,所以法我习气难转能转
· 妙善是灭谛的境,本性涅槃就是空,空最清净
· 流转生死是表面染污,佛性始终是清净的
· 没有烦恼就是快乐,烦恼断尽才是彼岸
· 要证果成佛就要在无为法上成就
妙善~即真阿练若,以乐净为自性能成之离,于无明爱死等苦蕴究竟寂静之中,于无我性及解脱及阿练若及空性等之相无与愿无,及于现行性之所作亦无(境)。
能海上师说:此果之境。阿练若喻本性涅槃。妙善即涅槃境,即无为法。若在境上求妙善非真妙善。总之不可在境上求妙善,而当在心上断烦恼,烦恼断即妙善显现矣。妙善是显得而非生得,何以故?无为法非造作故。如谈玄妙而不断烦恼,终是假玄妙,如造假花,相虽似而非真。
定生~决定出生之相者,即空无愿无相之能作是也。
(摘自《能海上师全集》第二辑第75页)
诸法性空,所以法我习气难转能转
“法我习气,坚执难转”,我们是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个法印来说明法我习气难转能转的,诸法的实相就是缘起性空,因为一切法性空,所以一切法都能转。
妙善是灭谛的境,本性涅槃就是空,空最清净
涅槃寂静,我们是从灭谛四相来阐明的。灭是灭谛的因,解脱是灭谛的果,妙善是灭谛的境,你要看清楚灭谛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就要从妙善中去看。好比一个人听说我们这儿好,究竟怎么个好法,你到我们这儿来看看就明白了。能海上师说:“此果之境”,这是灭谛果的境,“阿练若喻本性涅槃”,本性涅槃就是清净,清净就是空,只有空是最清净的。
我们常说这地方空气不好,空气受染污,这是一般的说法。实际上空是不会染污的,因为空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染污的东西混杂在空气里,使我们看不清楚,可这只是个形象,实质呢?空是不可能受染污的。一杯清水,也不可能受染污,我们通常讲,水受污染了,这并不是水变成污染,而是水里有污染的东西。通过科学方法把染污去掉,分离出纯净的水,照样可供人饮用。
流转生死是表面染污,佛性始终是清净的
众生的佛性也是如此,佛性始终是圆满的,佛性始终是清净的,因为混杂了烦恼,表面看起来就糊涂,把烦恼去掉了,每个人都是清净的。所以清净的本性不可能受染污。流转生死只是表面现象,流转是烦恼流转,而我们的佛性是不可能流转的。我们无论生死流转进入哪一道,我们佛性都是清净的,圆满的。
没有烦恼就是快乐,烦恼断尽才是彼岸
“妙善即涅槃境”妙善就是涅槃的境。涅槃是我们修行人的目的。涅槃就是彼岸,有人把极乐世界说成是彼岸,这应该说清楚,你往生了极乐世界还要修到烦恼断尽,这时的极乐世界才是彼岸。那么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修到烦恼断尽,娑婆世界也是彼岸。彼岸是个比喻,并不像人世间那样有泥土石头。有烦恼就叫此岸,烦恼断尽就叫彼岸。人的吃喝玩乐也会引起一时的快乐,可是这个快乐不长,因为快乐不在吃喝玩乐上,吃喝玩乐只是表面现象,真正地讲没有烦恼就是快乐,有烦恼就是不快乐。佛讲的法都是真谛。真谛就是真实不虚。只有你像佛那样来理解认识世界,你的认识才是真实不虚,才是彻底。
要证果成佛就要在无为法上成就
“即无为法”。要出离生死,要证阿罗汉果,乃至成佛,就要在无为法上成就,有为法是不可能圆满的,有为就是有漏,漏光了你怎么圆满?无为就是无所造作。
法我习气,坚执难转(41)
傅味琴 讲于浙江开化文殊院 2005.8.2
以世俗知见去造作,必然流转生死,
朝断烦恼去努力才是趋向无为
提要:
· 以世俗知见去造作,必然流转生死,朝断烦恼去努力才是趋向无为
· 无为法本身就是无所作为,所以成就了,就必须放下造作
· 要证果就必须走清净道,重担已下,就不需要再努力了
· 不可在境上求妙善,而当在心上断烦恼
· 自利不断烦恼,利他不说法,威仪虽好也是假花无果实
以世俗知见去造作,必然流转生死,
朝断烦恼去努力才是趋向无为
我们今天的造作也要一分为二,看你是往流转生死方向去造作,还是往了生死方向去造作?你凭着自己的世俗知见去造作,人们称为小聪明,即使你拼命地努力,你所造作的都是流转生死;你朝断烦恼的方向去努力,比如现在我们也有所造作,讲法就是一个造作,要通过思惟,要通过语言的组织,从内部语言发展到外部语言,而听的人必须放下一切,专门听法,听进去了还要思惟,还要去实践,这些都是造作。可是这个方向是从有为法清净的造作趋向无为法。真正到了无为法,你一切都成功了,就用不着再造作了。
无为法本身就是无所作为,所以成就了,就必须放下造作
打个比方,写书法就是造作,这个字写完你就成功了,用不着再动笔了。假如有人把写好的字再去修改修改,看起来总是别扭得很。小孩子写毛笔字,写完了,看这一笔太细了,再去加加粗,一加粗看起来又不顺眼,再在别的地方加加粗,加到后来成了墨团团。所以在无为法上一成就,你必须把所有的造作全都停下来,无为法本身就是无所作为,就是无所造作。
要证果就必须走清净道,重担已下,就不需要再努力了
要证果,就必须走清净道,你不走路怎么到目的地?你在走的时候你还在路上,等到证了四果阿罗汉,就不需要走了。阿罗汉就叫无学位,他在了生死上已经成功了,没有什么可学的,经书上所谓生死已了,重担已下。重担就是生死流转的重担。在有重担的时候,你必须努力把重担放下来,肩胛上已经没有扁担了,你再努力放下,难道要把肩胛骨也拔掉啊?那你这个人还不是个自在的人,病好了继续吃药,有必要吗?
不可在境上求妙善,而当在心上断烦恼
能海上师说:“若在境上求妙善非真妙善,总之不可在境上求妙善,而当在心上断烦恼。”你把烦恼断了,妙善就现出来了,老话说:“成者为王。”皇帝是怎么做的?还不是把天下打下来的,你打下来了,这个王位自然就归你。打天下也不肯打,只想做王,戴了皇冠,穿了龙袍,口里自称寡人,这是皇帝吗?这是演员,假皇帝啦。假花无果实,却很容易迷惑人,现在的塑料花,做得像真的一样,很惹人喜欢。再惹人喜欢,也结不出果来。
自利不断烦恼,利他不说法,
威仪虽好也是假花无果实
现在佛门里很多修行人,有的根本不是在修行,这就不提了,就是搞假花无果实,很会讲,也有气派,也有威仪,可是自身烦恼泛滥,从不惭愧,更不忏悔,假装糊涂。他的言行和威仪只是为了要维护自身的形象。其实这个形象假的啦,假如你认为他好,跟他学,他结不出果子来,你也结不出果子来,为什么有人喜欢搞那一套呢?因为结不出果子是以后的问题,现在这么搞他感到舒服。真好比从前讲的小资产阶级的优越感,知识分子的自我陶醉,即使他能痛快一时,这是没有果实的痛快。
以前佛门里就有一个名望极高的人,人们称他第几代祖师。祖师应该是一代传一代喽,比如说初祖传二祖,可是有的根本不是一代传一代,二祖跟初祖认也不认得,就是有些人起哄,喜欢谁就把谁抬为祖师。有这么一个人,人们一直赞叹他威仪好,从这一点上,人们对他产生信仰。加上过去的人头脑里都有封建意识、儒教思想,讲究隐恶扬善,喜欢拍马屁,这个人反对讲经,自己也从不讲经说法,不讲经说法怎么称得上善知识呢?如果他懂佛法,他的说话他的书信来往,应该离不开弘扬佛法,可是他写的信全是儒教的主张,非但不断烦恼,根本证不到果,只是在搞假花的时候,吸引了很多人对他赞叹,崇拜,就算他修方便法门求生净土,听说临终小中风,最后还不是什么都拿不到。
法我习气,坚执难转(42)
傅味琴 讲于浙江开化文殊院 2005.8.2
世俗心重的人装模作样痛快一阵,
这种修行不会有成就
提要:
· 假和尚、假活佛必须要整顿
· 世俗心重的人装模作样痛快一阵,这种修行不会有成就
· 谈玄妙而不断烦恼,终是假玄妙
· 造假的人胆大,过失也大
· 证果的人要把“我已证果”的心全扫光,好比病愈,不必再记在心头挂在口上
假和尚、假活佛必须要整顿
近年来,很多人都喜欢戴“上师”这顶高帽子,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搞这种事情的人往往都是年轻人。过去的年代这种风气还很少,慢慢由于交通的发达,尤其是近十年来,很多的所谓活佛、上师,全跑到汉地来了。深圳的学生问过我一句话:“现在怎么活佛越来越多,全往深圳跑?”这些居士今天接这个活佛,明天送那个活佛,变了接送大队,也没时间修行了。有的人法都没有搞清楚也自称“上师”。班禅大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汉地出了很多假和尚,藏地出了很多假活佛,要整顿。”
世俗心重的人装模作样痛快一阵,
这种修行不会有成就
从前我在上海,有个居士叫我去他家,他叫我吃东西,因为我刚吃饱,我说我不吃了。他一只手拿着吃的东西,一只手比比划划,嘴巴唸唸有词,说:“这是我加持过的,你吃下去能得加持。”(众笑)世俗气重的人搞自我陶醉,假装一套,吸引人注意,这种修行,永远不会成就。按照释迦佛的教导,恭敬是恭敬功德,可不是恭敬假装。
以这种心态去当演员,演皇帝,他一定很痛快,做个假皇帝也好,照样台上能说几句皇帝的话。假如要他演被皇帝砍头的,要不是为了拿点工资,谁肯演这个角色?我小时候,住在父亲朋友家里上学,他最小的一个孩子经常跳上凳子,唱起来,“众将官,听令!”其实底下一个将官也没…
《法我习气,坚执难转(40~45)》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