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人生八苦(1~9)▪P3

  ..续本文上一页啊?因为是你的亲人啊。

  人到死别,什么都不属于你的

  举两个例子吧,一个例子我刚才讲的那个患白血病的丈夫死了,这是死别的痛苦。在火葬那一天,他的刚刚结婚一年的妻子真是哭得死去活来,这个年青女的还算是个性开朗,想得开的人。在她的丈夫没有死之前,家里人都瞒着她。医生用的特效药也只能维持三个月,信佛的老居士怕这么年青的妻子,等到她丈夫死的时候可能会痛苦得忍不住。其实他妻子为人倒是挺好的,糊里糊涂结婚也有好处,她对结婚没有什么要求,小小的房间里原有的普普通通的床,边上一只床头柜而已。现在的人可不同了,什么新公房,装修、家具全都要有。有一天,有个老居士指着她床头柜上的一面圆镜跟她说:“我问你,哪一样东西是属于你的。比如你床头边这面镜子,今天是属于你的,有一天不小心摔在地上,粉碎了,它仍然不属于你的。”这是在暗示她,叫她要理智一点,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什么都不属于你的,意思叫她在丈夫死的时候想开一点。。

  死别苦

  后来这个女的生了一个女儿,她那时候跟我说,“我这个女儿也靠不住,因为这种病怕有遗传性的。”后来她又结婚了,没多久,别人告诉我,她也得了癌症,又瘦又黑,有说白血病夫妻之间就会传染。这就是结婚以后的生离死别。如果她当年不结婚的话,我看她今天也不过是四十几岁,来这儿学法修行多好啊。

  生离苦

  还有一个例子,我年青时候在一个机关会计科工作,同事中有个男青年,对女的虽然表面没有什么,但是他心里的种子却在发动。我比他好得多,我对女的只是看看,写个诗就完了(众笑),没什么的了。例如有次“五一”节大游行,有个女同事化装成菲律宾人,我就写了一首诗叫“菲律宾姑娘”,也没给她看。因为别人都不大和我说话,我一说话就结巴,别人也没劲,她总是朝我笑笑。那时候,别看我文文静静,其实我年青时也很想活跃活跃。有次走路一只手指玩转钥匙圈,钥匙就跟着我转(众笑),她刚刚旁边走过来,差一点碰到她,她跟我说一句,“哎呀,你别这么飞呀。”我朝她笑笑(众笑)。我最多这个样子,头脑里从来没有结婚的念头。而那个男青年,可跟我就两样了,有次去听大报告,为了等车在路上排队,他排在我旁边,前面走过一个姑娘,我起先没看到,只看到他的头跟着两只眼睛转过去,原来他的眼睛盯着姑娘,姑娘走过去,他头跟着眼睛也转了过去(众笑)。我头一次看到这个镜头,所以印象很深刻。后来听说他结婚了,结婚以后得了肺病,老婆闹离婚,没等他回家,就把家里的家具全搬走了(众笑)。结果他人财两空,痛苦万分,这就是生离。

  人生八苦(7)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行苦

  傅味琴讲于湖北清凉山佛学苑 2004.6.11晨

  人到死时,什么都不属于你的

  提要: 

  ■ 从没见过两夫妻能摆脱过生离死别的苦

  ■ 一生孩子,夫妻间的变化可大啦

  ■ 哪有同时热同时冷的夫妻

  ■ 妻子爱了孩子就不爱丈夫了

  从没见过两夫妻能摆脱过生离死别的苦

  所以结婚以后,哪个不经历生离死别啊?所谓白头到老,共生共死,仅仅是胡说八道,从来也没有看见过两夫妻,生虽然不是同时生,死偏要同时死。

  一生孩子,夫妻间的变化可大啦

  成家了,一生孩子啊,夫妻间的变化可大啦。人们只知道生了孩子,要养育孩子,教育孩子,负担很重啊。现在的负担更重了,孩子的学费要一万两万。为了考取好学校,拼命叫孩子温课。种种操心,这是常有听说的,还有一般听说不到的苦。

  哪有同时热同时冷的夫妻

  结婚以后,有许多的苦,人们并未公开出来。夫妻经常会在床上吵架,一个男的感情冲动,女的感情没有起来,自管自朝里一躺,男的就怄气了,“怎么理也不理我”。即使在外面两个也经常会吵起来。一个肚子饿了,偏要另一个陪他吃,不陪他吃就不高兴,吵起来了,另一个说:“你肚子饿,我没有饿啊,你想吃我不想吃呀。”生活哪有同时热同时冷的夫妻?这是说不出的矛盾。

  妻子爱了孩子,就不爱丈夫了

  还有一种是人们不知道的矛盾,有了孩子就有有孩子的矛盾,男的希望孩子朝这方面发展,女的希望孩子朝那方面发展,要求不同,理想不同。夫妻在感情生活中,由于长期的矛盾,夫妻感情已经下降,生了孩子以后,在夫妻感情上又产生了一个矛盾。使男的也觉得苦,女的也觉得苦,什么矛盾呢?男的经常跟老婆发牢骚,“以前你对我很照顾,怎么有了孩子以后,你对我不照顾了?”,“以前你的爱全在我身上,有了孩子了,你的爱怎么不在我身上了?”这是什么原因啊?因为照顾孩子,妈比爸更辛苦,女性的爱比男的更加浓厚,所以一有了孩子,爱就集中在孩子身上了,因为是她生下来的,所以称“宝宝是娘身上的一块肉。”一方面她对夫妻的欲望早就冷下去了,一方面有了孩子,她把爱都集中在孩子身上,还管你老公不老公的,结果就各管各了,男的叽咕叽咕有意见,女的听了也不高兴,心想:“我照顾孩子已经很辛苦了,你还要说我。”所以经常吵架,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事情吵架,还为了夫妻之间的感情吵架。因为丈夫总希望女的给他安慰温暖,但有了孩子了,女的就另有所爱了,丈夫就妒嫉了(众笑),“你现在爱孩子不爱我了。”男的想想,“我娶老婆白娶了。”今天讲到这里。(完)

  人生八苦(8)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行苦

  傅味琴讲于湖北清凉山佛学苑 2004.6.12清晨

  人生的步骤是环境促成的

  提要: 

  ■ 人生的步骤是环境促成的

  ■ 人在传统的环境里,很容易使内心的种子发生作用

  ■ 在世俗生活里的觉悟始终没有离开世俗的范围

  ■ 带着烦恼的世俗知见,因不清净而流转生死

  ■ 为了种族的延续,本能地产生了男女的爱慕心

  ■ 当父母把爱转向孩子时,男女相爱的感情就逐渐衰退

  ■ 男女互相爱慕是一种需要,并非真实

  ■ 因为生活的需要,我们把现象认作真实

  ■ 由推动而流转,并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人生的步骤是环境促成的

  从世俗的人生道路来看,有这么几个步骤,而这几个步骤从外界来看,是环境促成的。佛也是这么说的,众生无心,由境生心,这个境就是环境。

  人在传统的环境里,很容易使内心的种子发生作用

  我们来到人世间,一代一代的世俗生活已经成为一个传统,人在这样一个传统环境里,就很容易使内心的世俗种子发生作用。

  在世俗生活里的觉悟始终没有离开世俗的范围

  即使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都有觉悟,可是这个佛性,这个觉悟在世俗的蒙蔽和影响下,只是在世俗生活中产生了一些作用。例如我们在世俗生活中,也有明了这是善,这是恶,我们也知道怎么样去生存,乃至于世俗生活中发展了教育,这也是我们人类觉悟本性的体现,也就是佛性的一种表现,可是它始终没有离开世俗的范围。

  带着烦恼的世俗知见,因不清净而流转生死

  所以释迦佛来到娑婆世界成佛,目的就是要把众生的觉性引导进入佛之知见,而我们过去都是世俗上的人,从我们学到佛法开始,才慢慢地扫除我们佛性觉悟上的灰尘,也就是世俗知见,世俗知见是带着烦恼的、不清净的、流转生死的。

  为了种族的延续,本能地产生了男女的爱慕心

  从世俗的人生道路来看,一个家庭,从青春时期的谈朋友一直到成家,有孩子,这是三部曲。从外面来看,是外面环境所促动,而从人类的天性来看,是为了达到种族的延续,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过程,人类就要灭种了。所以人类为了要维持种族的延续,就在与生俱来的本能的作用下,产生了青春时期的爱慕心、男女心,结婚,生孩子。

  当父母把爱转向孩子时,男女相爱的感情就逐渐衰退

  一到孩子出生,延续种族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目的达到了,延续种族的动力就逐渐衰退了,这个时候父母的爱就转向孩子,而夫妻之间这种没有孩子之前,尤其是像恋爱时期的那种感情就逐渐消退。

  男女互相爱慕是一种需要,并非真实

  从这个过程来看,在年轻时候,世俗上的人异性相吸,互相爱慕,都认为这是一种真实的现状,实际上我们分析下来,这仅仅是一种需要。

  比如肚子饿了要吃饭,我们看来这是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其实我们的本性、我们的觉悟、我们的佛性哪要吃饭?因为有了这个身体,要维持这个身体的运转,所以它产生一种本能,需要吃饭。假如身体本身的运转衰败了呢?那就起变化了,人在生病的时候就不大想吃饭。

  因为生活的需要,我们把现象认作真实

  所以从佛法的智慧来看,人世间一切的一切,我们以为是真实,实际上是一个现象,而不是真实的面貌。因为我们需要这些来维持我们的生活,从生活的角度来看,我们就认为这是真实。

  由推动而流转,并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我们的生活维持着我们的生命。从我们生命的变化来看,六道轮转本身就不是一个真实面目,一切都是烦恼所推动,无始以来,从无明开始就出生了种种的动态。有生以后就有老病死,有生以后就有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死了以后还是流转,所以叫行苦。就是这个推动使我们流转,推动不是本质,推动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人生八苦(9)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行苦

  傅味琴讲于湖北清凉山佛学苑 2004.6.12清晨

  快乐是引诱,有快乐才会有贪爱

  提要: 

  ■ 波由风而起,水的本性是平静的

  ■ 我们被烦恼利用,烦恼就达到使我们受苦的目的

  ■ 演员的种种角色都是被演戏所利用

  ■ 快乐是个引诱,有快乐才会有贪爱

  ■ 爱别离苦

  ■ 爱带给你的是快乐,并不是恐怖,所以人就把握不住

  ■ 悲剧中的欢乐其实是插曲,并不是戏的结局

  ■ 要看到现实的最后,否则就不是全过程

  波由风而起,水的本性是平静的

  比如水起波了,这不是水的本来面目,水起波是由于风,如果没有风去推动呢?水的本来面目是平静的。我从前写过一句话:“海水怎能不吹风?”因为自然界有水也有风,那么波是难免的。所以我们既然降生到人间,有了人间的五蕴之身,过的是人间的生活,人间有风,我们难免也就随着风去波动。

  我们被烦恼利用,烦恼就达到使我们受苦的目的

  我们之所以男女发生爱好,乃至成婚,生孩子,其实这个过程,实在地说我们是被利用的,被烦恼所利用,被种族的延续所利用。因为被利用,所以烦恼就达到了使我们受苦的目的。

  演员的种种角色都是被演戏所利用

  因为被利用,生了孩子,人类种族也就一代一代传下去了。我们本身仅仅是演了一场戏,演戏就是被利用,被戏所利用。比如说,你已经做了爸爸,可是戏里要你做儿子,你就得去做儿子,为了完成这场戏,就要有演员去演,所以演员种种的角色都是被要完成这场戏所利用。

  快乐是个引诱,有快乐才会有贪爱

  由于我们本身有烦恼的种子,我们本身有贪瞋痴,所以在这样一场戏里边,外界的推动,加上自身种子的活动,在贪的时候,我们感到有点快乐,其实这个快乐是个引诱,因为没有快乐的话,你不可能有第二步第三步。就因为有第一步的快乐,你才会进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所以这种快乐本身是一个引诱。

  爱别离苦

  昨天我们已经讲了生离死别的苦,人生八苦,除了生老病死的苦,还有爱别离苦。爱别离苦没有到自己身上,自己并不感觉到苦,即使听到别人受到种种的爱别离苦,可是这个苦还没有到自己身上,所以很少在这上面产生觉悟,产生恐怖,产生警惕,而仅仅对别人产生同情心,怜悯心。所以仅仅靠别人受苦时给你的一种印象,这个力量不大的。

  爱带给你的是快乐,并不是恐怖,所以人就把握不住

  人世间古今中外种种的爱别离苦,并没有使我们感到自身的恐怖,而我们却仍在这个圈子里运转,因为当这种境界来的时候,一开始是给你欢乐,并不是给你恐怖,所以那时候人就把握不住。而且我们有个想法,这是现实,现实就是这样,我当然根据现实来看问题。其实现实是现实,现实还有表面和实在。

  悲剧中的欢乐其实是插曲,并不是戏的结局

  比如说演戏,这幕戏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如果是悲剧,那么悲剧是这幕戏的实在的真实面貌。可是这场戏在悲剧没有产生前,仍然出现了欢乐的情景,人们就把这个欢乐场面认为是戏的真实面目,其实这只是戏中间的一个插曲,并不是戏的全过程。

  要看到现实的最后,否则就不是全过程

  所以世间上人常常自以为是,或以自己的看法对别人强调这是现实,这样子看问题是不够的。现实有第一步还有第二步,要看最后的结局怎么样。可是这个时候还没有到最后的结局,他既看不到,也体会不到。有的人能估计到,这是这个人看得远,有智慧,他凭自己的觉悟来看所谓的现实真实性有多少。但是人们研究的时候,往往就只研究到第一步第二步,或者第三步,就深入不下去了,这就不究竟。

  

  

《人生八苦(1~9)》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人生八苦(10~19)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