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供养比丘僧榻榻米,席梦思,真正懂得戒律的比丘僧他哭笑不得:一接受睡了算犯戒。居士受八戒那天尚且不得坐卧高广大床,比丘戒比八戒还要严格,哪能睡大床?比丘睡那么狭的床,一翻身就容易醒来。榻榻米一睡,会睡到天亮还醒不过来,打梆打得响也听不见。居士么也应该简单朴素一点。有的比丘想睡五星级宾馆的豪华床,何必偏要往地狱里钻?假如居士们陪去,等于一起陪同下地狱,不是我讲得可怕,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这是佛说的啊!
“尽世甘美”,以表恭敬供养心
“尽世甘美”,供养的尽量美好,并不是出家师父贪好,是表示你的恭敬心。
当年美国的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华,全世界轰动,到上海时,上海的招待真是尽世甘美。
当年有八十位新加坡居士来访,时间是九月十日来,十四日走,宗教局、佛教协会通知我们文教部在九月十三日的晚上六点半,要给他们演出佛教故事中最精彩的,表示对他们的感谢和恭敬。
三宝的功德咱们要恭敬,三宝的恩德咱们要感激,所以在供养的时候要尽世甘美,这是修我们自己的恭敬心、供养心。
比丘不讲法,难报施主恩
“以著盆中”,放在盆里。“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大德,修行功德大,发大心,出家修行不是为了自己。既然受供养,就要报众生恩;出家人既然把居士看成父母,就要报父母恩。居士供养出家人道粮,是生活供养,出家人供养居士佛法,是法供养。佛曾经这样规定托钵的比丘,在家人把饮食倒在你钵里,这是布施你,养你生命,你要把他看成父母,不能白接受供养,要报恩,要给他讲几句佛法,这就是报恩。一个出家人不能够一辈子光由居士供养,而没有跟居士们讲过一点佛法,那不符合如来教导。有的人想自己福气小,供养受不起,所以你供养他,他不要,又错了。你是福田僧,你不接受居士供养,居士福气怎么增长?有的想,我受供养损耗自己福气,这样吧,我自己种菜,种稻谷,自己种自己吃,那变菜农了。何况佛制规定,比丘不得耕种贸易。出家人可以接受居士们供养,哪怕是尽世甘美,因为他有修行功德,是人天师表,福田僧,而且他把修行功德回向给众生,有大成就更能广度众生。要从大处看,不要从小处看。发大心的人修行功德巍巍,比丘僧应该那样。
山间禅定是最好的地方
“当此之日,一切圣众”,在七月十五那一天,一切比丘僧,不管已证果未证果。“或在山间禅定”,山间禅定是最好的地方,空气好,树木多,还有地不动,容易得大定。如果地面上经常有车辆开过,哪怕微微的波动也是动,难得大定,所以要想修禅定入定,得大定,必须在山间。“或得四道果”,所谓“四双八辈”,“四果四向”,就是须陀洹果须陀洹向,斯陀含果斯陀含向,阿那含果阿那含向,阿罗汉果阿罗汉向。道,正在向目标走,叫道,到了目标叫果。四个道四个果,就是“四双八辈”。“或在树下经行”,经行一般是在吃完了饭以后经行帮助消化,还能用功,平时坐的时间长了,起来经行用功也是很好,是起个调剂作用。
佛说盂兰盆经 (23)
傅味琴
2000.8.16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行菩萨道,必有反对派
提要:
■ 行菩萨道,必有反对派
■ 佛说,没有提婆达多,我成不了佛
■ 发菩提心修声闻乘法,就是大乘法
■ 功德隐藏,是修行人基本素质
行菩萨道,必有反对派
“或六通自在”,已在禅定中得神通,乃至于得到漏尽通。得到漏尽通生死自在,六道里要来就来,要不来就不来,如果再来的话这是发菩提心“倒驾慈航”,要不来的话,不会流转。“教化声闻缘觉”,是哪一种人发心教化声闻缘觉?那就是菩萨。有的修声闻法,修成就了,就不肯修菩萨道,这种人往往是贪图自己的安逸。修菩萨法要搞得焦头烂额,要到有众生的地方去,深入群众,辛辛苦苦,还会挨人骂。有说你好的人,必有说你坏的人,相对的。你说“这个人好啊,一个人都没有说他闲话,一个人都没有反对他”,这个人不可能成佛。真正行菩萨道,必然有人反对,老说你闲话,要你退心,要你自己跑掉。我是过来人,我讲话不会离开佛教原则,如果你发菩提心,就有磨难;如果你度众生,决定有反对派。
佛说,没有提婆达多,我成不了佛
所以佛说:提婆达多在我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时候世世反对我,世世要害我,但是没有提婆达多我成不了佛。众生如要成佛,必然有他的提婆达多,尽跟你作对。后来提婆达多在山上推石头,要压死佛,结果大石头掉下去,碎片把佛的脚趾头划破了,出佛身血,立即土地裂开,提婆达多掉下无间地狱,释迦佛大慈大悲,还派人到地狱里给他讲法。
发菩提心修声闻乘法,就是大乘法
修菩萨法的比丘僧是出家菩萨,他发菩提心,修的是自苦他安乐,宁愿自己受苦,以求别人的安乐。有人认为菩萨都是在家居士,其实出家有出家菩萨,他劝导发不出大心的比丘僧发菩提心,回小向大。法无大小,发菩提心的人修声闻乘的法,就是大乘法;你不为众生,为自己,关起门来修,大乘法也就变了小乘法,所以心有大小,法无高下。不是不要声闻乘法,没有中学哪来大学?跳级是跳不上去的,要在出离法基础上修菩萨法,从现时代的情况来看,住小庙也不自在,现在小庙只有两三个人,还天天吵架,最好一个人住一个小庙,像这样的心最容易掉到自私的小乘心里去。
功德隐藏,是修行人基本素质
“或十地菩萨大人”,比丘僧里也有菩萨化现。“权现比丘”,为了度出家人,所以他化现一个比丘的样子,实际上是菩萨,但是他不会告诉你,真假要弄清楚,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露出相来告诉你,我是什么菩萨化身,我是西方再来人,大都是假的。你不为名不为利,何必卖弄自己?一个修行人起码的道理都不懂,还是菩萨吗?还是修行成就的人吗?功德隐藏是修行人一个基本素质,自己的功德不要给人家知道,哪能到处讲的呢?
如果一个人不是为名为利,他自己说自己是菩萨化身,这种人有没有?有的,我在成都昭觉寺见过,有个年轻人偏要进方丈室,被人堵住,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要受五戒”,要他到客堂里去登记,他说要见清定上师,叫他明天下午一点钟的时候来,结果他乘看门人疏忽,窜了进去,一看到上师来了,就跪下来要受五戒。我当时就在旁边,上师说:“好,好,你到客堂里登记,过几天跟大家一起受。”“我现在就要受。我是弥勒佛下生啊!”上师瞪大了两只眼睛看他,他又说:“上师,我是真的弥勒佛下生。”上师对他说:“你快别说,你再说要下地狱啊!”他不肯起来。上师说:“你怎么知道你是弥勒佛下生?”“因为我有一天翻经书,头上就是弥勒佛三个字,所以我是弥勒佛下生。”这个年轻人自称弥勒佛下生,他不是为名为利,只是走错了门路了,应该到精神病院去。
佛说盂兰盆经 (24)
傅味琴
2000.8.16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提要:
■ 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 乱供养,助长恶业,罪过有你一份
■ 功德要常回向现世父母,六亲眷属
■ 功德回向三恶道众生得出三涂之苦
■ 佛法是消除众生的愚痴
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权现比丘”,寒山、拾得就是两位大菩萨,一位是文殊菩萨化身,一位是普贤菩萨化身。一个烧火,一个挑水,却没有被人发现,个个隐藏功德。济公装疯,人称疯僧,其实他是不露真相。
“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在自恣那一天,接受居士们供养的饭,叫钵和罗饭。吃饭的时候跟大众一起,心不散乱,比丘过堂都要作五种观,控制自己的妄念。“具清净戒”,个个具足清净戒,即使有些犯,但是七月十五那一天都忏悔清净。
“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像这样子已经证果,或在证果路上戒律清净的圣众,天天修禅定,这种修行的功德,好像汪洋大海那样大,昨天就讲到这里。
乱供养,助长恶业,罪过有你一份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如果有供养像这样具足威神之力的,能够自己认错、忏悔、改过、戒律清净的比丘僧。这儿插一句,对于破戒破法的比丘僧,你供养他,他搞歪风邪气,喝酒吃肉,败坏佛门,到底有功德有罪过?成都有个比丘作风正派,大众推选他当监院,他一当监院就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查帐,第二件事,召集居士讲话:“你们不要乱供养,如果你们滥慈悲,乱供养,那些小和尚有了钱,用你的钱出去做坏事,这个罪过有你一份,你要受报的。”
供养僧宝,指的清净比丘僧,有修行功德的,不是叫你去供养假和尚,他拿了你的供养,回家养老婆,用你的钱败坏佛门,使金光灿烂的佛门一片墨黑,被整个社会看不起,就是因为你出了钱的关系,你这个罪可不得了啊!哪有什么乱供养的?我听说有这么一句话:“管他真的假的,多多少少都要给一点。”又不是给叫花子,在佛门里搞钱容易,怪不得假和尚越来越多了。
功德要常回向现世父母,六亲眷属
“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六亲眷属也应该功德回向,我年轻时极少与亲戚来往,可是我不是一个冷酷的人,我以修行功德回向给他们。来来往往,吃来吃去,嘻嘻哈哈,有啥意思?世俗的感情可以冷一冷了。我说件事情,你们看是不是浪费时间?
85年我应邀在内蒙古包头讲学,快除夕了,我到银川外甥家过节,想安静一点,给我一个人一间房。年初一、年初二可热闹,我怎么也安静不下来。来了客人,一面喝酒,一面猜拳,猜拳懂吗?“四啊四啊,苦啊苦啊”,这叫猜拳。(众笑)又玩“小西瓜大西瓜”,其实一只西瓜也没有,是一面叫一面做手势,这算小西瓜,这算大西瓜,“小西瓜,大西瓜,小西瓜,大西瓜”,做错了,“哈哈哈哈”,喝酒。喏,这就…
《《佛说盂兰盆经》讲记(20~27)》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