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盂蘭盆經》講記(20~27)▪P2

  ..續本文上一頁供養比丘僧榻榻米,席夢思,真正懂得戒律的比丘僧他哭笑不得:一接受睡了算犯戒。居士受八戒那天尚且不得坐臥高廣大床,比丘戒比八戒還要嚴格,哪能睡大床?比丘睡那麼狹的床,一翻身就容易醒來。榻榻米一睡,會睡到天亮還醒不過來,打梆打得響也聽不見。居士麼也應該簡單樸素一點。有的比丘想睡五星級賓館的豪華床,何必偏要往地獄裏鑽?假如居士們陪去,等于一起陪同下地獄,不是我講得可怕,人間妙五欲,地獄五條根,這是佛說的啊!

  “盡世甘美”,以表恭敬供養心

  “盡世甘美”,供養的盡量美好,並不是出家師父貪好,是表示你的恭敬心。

  當年美國的總統尼克松第一次訪華,全世界轟動,到上海時,上海的招待真是盡世甘美。

  當年有八十位新加坡居士來訪,時間是九月十日來,十四日走,宗教局、佛教協會通知我們文教部在九月十叁日的晚上六點半,要給他們演出佛教故事中最精彩的,表示對他們的感謝和恭敬。

  叁寶的功德咱們要恭敬,叁寶的恩德咱們要感激,所以在供養的時候要盡世甘美,這是修我們自己的恭敬心、供養心。

  比丘不講法,難報施主恩

  “以著盆中”,放在盆裏。“供養十方大德衆僧”,大德,修行功德大,發大心,出家修行不是爲了自己。既然受供養,就要報衆生恩;出家人既然把居士看成父母,就要報父母恩。居士供養出家人道糧,是生活供養,出家人供養居士佛法,是法供養。佛曾經這樣規定托缽的比丘,在家人把飲食倒在你缽裏,這是布施你,養你生命,你要把他看成父母,不能白接受供養,要報恩,要給他講幾句佛法,這就是報恩。一個出家人不能夠一輩子光由居士供養,而沒有跟居士們講過一點佛法,那不符合如來教導。有的人想自己福氣小,供養受不起,所以你供養他,他不要,又錯了。你是福田僧,你不接受居士供養,居士福氣怎麼增長?有的想,我受供養損耗自己福氣,這樣吧,我自己種菜,種稻谷,自己種自己吃,那變菜農了。何況佛製規定,比丘不得耕種貿易。出家人可以接受居士們供養,哪怕是盡世甘美,因爲他有修行功德,是人天師表,福田僧,而且他把修行功德回向給衆生,有大成就更能廣度衆生。要從大處看,不要從小處看。發大心的人修行功德巍巍,比丘僧應該那樣。

  山間禅定是最好的地方

  “當此之日,一切聖衆”,在七月十五那一天,一切比丘僧,不管已證果未證果。“或在山間禅定”,山間禅定是最好的地方,空氣好,樹木多,還有地不動,容易得大定。如果地面上經常有車輛開過,哪怕微微的波動也是動,難得大定,所以要想修禅定入定,得大定,必須在山間。“或得四道果”,所謂“四雙八輩”,“四果四向”,就是須陀洹果須陀洹向,斯陀含果斯陀含向,阿那含果阿那含向,阿羅漢果阿羅漢向。道,正在向目標走,叫道,到了目標叫果。四個道四個果,就是“四雙八輩”。“或在樹下經行”,經行一般是在吃完了飯以後經行幫助消化,還能用功,平時坐的時間長了,起來經行用功也是很好,是起個調劑作用。

  

  佛說盂蘭盆經 (23)

  傅味琴

  2000.8.16農曆七月十五佛歡喜日

  行菩薩道,必有反對派

  提要:

  ■ 行菩薩道,必有反對派

  ■ 佛說,沒有提婆達多,我成不了佛

  ■ 發菩提心修聲聞乘法,就是大乘法

  ■ 功德隱藏,是修行人基本素質

  行菩薩道,必有反對派

  “或六通自在”,已在禅定中得神通,乃至于得到漏盡通。得到漏盡通生死自在,六道裏要來就來,要不來就不來,如果再來的話這是發菩提心“倒駕慈航”,要不來的話,不會流轉。“教化聲聞緣覺”,是哪一種人發心教化聲聞緣覺?那就是菩薩。有的修聲聞法,修成就了,就不肯修菩薩道,這種人往往是貪圖自己的安逸。修菩薩法要搞得焦頭爛額,要到有衆生的地方去,深入群衆,辛辛苦苦,還會挨人罵。有說你好的人,必有說你壞的人,相對的。你說“這個人好啊,一個人都沒有說他閑話,一個人都沒有反對他”,這個人不可能成佛。真正行菩薩道,必然有人反對,老說你閑話,要你退心,要你自己跑掉。我是過來人,我講話不會離開佛教原則,如果你發菩提心,就有磨難;如果你度衆生,決定有反對派。

  佛說,沒有提婆達多,我成不了佛

  所以佛說:提婆達多在我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時候世世反對我,世世要害我,但是沒有提婆達多我成不了佛。衆生如要成佛,必然有他的提婆達多,盡跟你作對。後來提婆達多在山上推石頭,要壓死佛,結果大石頭掉下去,碎片把佛的腳趾頭劃破了,出佛身血,立即土地裂開,提婆達多掉下無間地獄,釋迦佛大慈大悲,還派人到地獄裏給他講法。

  發菩提心修聲聞乘法,就是大乘法

  修菩薩法的比丘僧是出家菩薩,他發菩提心,修的是自苦他安樂,甯願自己受苦,以求別人的安樂。有人認爲菩薩都是在家居士,其實出家有出家菩薩,他勸導發不出大心的比丘僧發菩提心,回小向大。法無大小,發菩提心的人修聲聞乘的法,就是大乘法;你不爲衆生,爲自己,關起門來修,大乘法也就變了小乘法,所以心有大小,法無高下。不是不要聲聞乘法,沒有中學哪來大學?跳級是跳不上去的,要在出離法基礎上修菩薩法,從現時代的情況來看,住小廟也不自在,現在小廟只有兩叁個人,還天天吵架,最好一個人住一個小廟,像這樣的心最容易掉到自私的小乘心裏去。

  功德隱藏,是修行人基本素質

  “或十地菩薩大人”,比丘僧裏也有菩薩化現。“權現比丘”,爲了度出家人,所以他化現一個比丘的樣子,實際上是菩薩,但是他不會告訴你,真假要弄清楚,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露出相來告訴你,我是什麼菩薩化身,我是西方再來人,大都是假的。你不爲名不爲利,何必賣弄自己?一個修行人起碼的道理都不懂,還是菩薩嗎?還是修行成就的人嗎?功德隱藏是修行人一個基本素質,自己的功德不要給人家知道,哪能到處講的呢?

  如果一個人不是爲名爲利,他自己說自己是菩薩化身,這種人有沒有?有的,我在成都昭覺寺見過,有個年輕人偏要進方丈室,被人堵住,問他爲什麼,他說“我要受五戒”,要他到客堂裏去登記,他說要見清定上師,叫他明天下午一點鍾的時候來,結果他乘看門人疏忽,竄了進去,一看到上師來了,就跪下來要受五戒。我當時就在旁邊,上師說:“好,好,你到客堂裏登記,過幾天跟大家一起受。”“我現在就要受。我是彌勒佛下生啊!”上師瞪大了兩只眼睛看他,他又說:“上師,我是真的彌勒佛下生。”上師對他說:“你快別說,你再說要下地獄啊!”他不肯起來。上師說:“你怎麼知道你是彌勒佛下生?”“因爲我有一天翻經書,頭上就是彌勒佛叁個字,所以我是彌勒佛下生。”這個年輕人自稱彌勒佛下生,他不是爲名爲利,只是走錯了門路了,應該到精神病院去。

  

  佛說盂蘭盆經 (24)

  傅味琴

  2000.8.16農曆七月十五佛歡喜日

  聖衆之道,其德汪洋

  提要:

  ■ 聖衆之道,其德汪洋

  ■ 亂供養,助長惡業,罪過有你一份

  ■ 功德要常回向現世父母,六親眷屬

  ■ 功德回向叁惡道衆生得出叁塗之苦

  ■ 佛法是消除衆生的愚癡

  聖衆之道,其德汪洋

  “權現比丘”,寒山、拾得就是兩位大菩薩,一位是文殊菩薩化身,一位是普賢菩薩化身。一個燒火,一個挑水,卻沒有被人發現,個個隱藏功德。濟公裝瘋,人稱瘋僧,其實他是不露真相。

  “在大衆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在自恣那一天,接受居士們供養的飯,叫缽和羅飯。吃飯的時候跟大衆一起,心不散亂,比丘過堂都要作五種觀,控製自己的妄念。“具清淨戒”,個個具足清淨戒,即使有些犯,但是七月十五那一天都忏悔清淨。

  “聖衆之道,其德汪洋”,像這樣子已經證果,或在證果路上戒律清淨的聖衆,天天修禅定,這種修行的功德,好像汪洋大海那樣大,昨天就講到這裏。

  亂供養,助長惡業,罪過有你一份

  “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如果有供養像這樣具足威神之力的,能夠自己認錯、忏悔、改過、戒律清淨的比丘僧。這兒插一句,對于破戒破法的比丘僧,你供養他,他搞歪風邪氣,喝酒吃肉,敗壞佛門,到底有功德有罪過?成都有個比丘作風正派,大衆推選他當監院,他一當監院就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查帳,第二件事,召集居士講話:“你們不要亂供養,如果你們濫慈悲,亂供養,那些小和尚有了錢,用你的錢出去做壞事,這個罪過有你一份,你要受報的。”

  供養僧寶,指的清淨比丘僧,有修行功德的,不是叫你去供養假和尚,他拿了你的供養,回家養老婆,用你的錢敗壞佛門,使金光燦爛的佛門一片墨黑,被整個社會看不起,就是因爲你出了錢的關系,你這個罪可不得了啊!哪有什麼亂供養的?我聽說有這麼一句話:“管他真的假的,多多少少都要給一點。”又不是給叫花子,在佛門裏搞錢容易,怪不得假和尚越來越多了。

  功德要常回向現世父母,六親眷屬

  “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六親眷屬也應該功德回向,我年輕時極少與親戚來往,可是我不是一個冷酷的人,我以修行功德回向給他們。來來往往,吃來吃去,嘻嘻哈哈,有啥意思?世俗的感情可以冷一冷了。我說件事情,你們看是不是浪費時間?

  85年我應邀在內蒙古包頭講學,快除夕了,我到銀川外甥家過節,想安靜一點,給我一個人一間房。年初一、年初二可熱鬧,我怎麼也安靜不下來。來了客人,一面喝酒,一面猜拳,猜拳懂嗎?“四啊四啊,苦啊苦啊”,這叫猜拳。(衆笑)又玩“小西瓜大西瓜”,其實一只西瓜也沒有,是一面叫一面做手勢,這算小西瓜,這算大西瓜,“小西瓜,大西瓜,小西瓜,大西瓜”,做錯了,“哈哈哈哈”,喝酒。喏,這就…

《《佛說盂蘭盆經》講記(20~27)》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人生八苦(1~9)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