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八苦(1)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于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1晨
這麼年青就忙著結婚
提要:
■ 這麼年青的姑娘,卻忙著結婚
■ 某些傳統觀念在過去封建時代很普及
■ 種子還是被外界的環境因素挑起來的
■ 苦難家庭矛盾少,富裕家庭矛盾多
■ 矛盾增加,心理上的痛苦也在增加
■ 由結婚、生孩子、進入老年
■ 在童年,男女相處不會有什麼大矛盾
這麼年青的姑娘,卻忙著結婚
今天給大家講講在家生活的體會和苦惱。講這個的因緣,是昨夜我做了一個夢,夢境是我過去在家生活中對苦惱的發泄,又因爲前兩天聽到我們原來的女衆班有個同學去年半途回家,最近已經訂婚,快要結婚了,這麼年青的姑娘卻忙著結婚,這難免引起我很多感觸。
某些傳統觀念在過去封建時代很普及
從古以來,結婚成家生孩子好像是在家生活中一個不可避免的規律,而且,從中又産生了不少傳統上的觀念,所謂“不孝有叁,無後爲大”,“積谷防饑,養兒防老”,這些觀念在儒教盛行的封建時代非常普及。
種子還是被外界的環境因素挑起來的
我們知道外因——外界的環境,能起很重要的作用,在外界環境的熏陶下,人們在觀念上,生活上,趨向上,就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牢固,逐漸形成了一種天經地義,好像你不走這條路,就是大逆不道。首先是父母,乃至所有親戚朋友都會對你有看法和施加壓力,所以在環境的影響下,加上我們過去世自己有欲望的種子,也就接受了這樣的現實。可是說到底,種子還是被環境因素挑起來的。
苦難家庭矛盾少,富裕家庭矛盾多
在家庭生活中,窮苦的家庭,人們以爲肯定矛盾很多,因爲他們沒有錢,有許多願望達不到,而富裕的家庭,人們認爲矛盾就能解決,其實這是表面想法。每個人在生活過程中,就是這樣按照生活的常規平平凡凡過去,很少有人去想一想生活裏的種種細節,更少有人去發掘內心深處心理上的動態。如果我們研究一下,恰恰是苦難人的家庭矛盾少,富裕人的家庭矛盾多。
矛盾增加,心理上的痛苦也在增加
隨著矛盾的增加,心理上的痛苦也在增加,也更複雜。只要從生活的欲望和心理的矛盾中分析一下,就能明白,苦難家庭裏的人都想擺脫這個苦難,這個心態是一致的,所以他們在追求的目標上比較單純,比較有共同性,因此他們的矛盾就比較少。而在富裕的家庭裏,他們也有一個共同性,都想得到快樂得到幸福,可是其中矛盾就多了,因爲各人憑各人的愛好去追求自己喜歡的快樂和幸福,而家庭又不是你一個人生活,起先是夫妻兩個,因爲愛好不同,個性不同,所以幸福的標准也不同,以後又生了兒女,兒女也不一定跟父母的觀點一樣,他有他的性格,他有他所遭遇到的外在環境,他有他的觀念,時代也不同,年齡也不同,性別也不同,種種的不同,拉大了距離。每一個人都憑著富裕,想隨心所欲地幹一番,結果形成了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夫妻的矛盾、父母子女的矛盾。
由結婚、生孩子、進入老年
那我們再來看一看,一個年青人,從結婚成家生孩子到老年,可以分幾個階段:一個階段就是開始跟異性做朋友,一個階段就是結婚生孩子,一個階段就是老年的生活。
在童年,男女相處不會有什麼大矛盾
在家生活的過程,我們可以按照事實來做個分析。人在童年的時候,非常天真爛漫,經常男小孩跟女小孩在一起,他們之間沒有什麼大矛盾,即使産生矛盾,那不是男女之間矛盾,就好比男小孩跟男小孩也會産生矛盾,女小孩跟女小孩之間也有矛盾,在玩的時候,一不高興也吵一下子,在童年的時候,男女相處的矛盾僅僅如此而已。
人生八苦(2)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于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1晨
在世俗環境牽引下,引生種種追求和感情上的迷惑
提要:
■ 在外界環境影響下,男女青年走上了找對象的道路
■ 要不是環境的影響,十五六歲的年青人哪會有戀愛的要求
■ 在世俗環境的牽引下,引生種種的追求和感情上的迷惑
■ 青春時代,男女之間僅僅是感情的升華,對美的愛好而已
■ 在人間,男女會從精神上的快樂,發展成生理上的需要
■ 天人趨向貪欲,死後會墮畜生道或來人間
■ 福氣消失快,人的心情和環境就要發生變化,痛苦也就免不了
在外界環境影響下,男女青年走上了找對象的道路
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受到外界環境影響,他們開始知道,我已經不小了,可以找個戀愛的對象,有的地方稱爲談朋友,既然談朋友,那麼男朋友女朋友總要經常在一起談了,其實他們是不是一定不可避免地有這個需求呢?我看不見得。
要不是環境的影響,十五六歲的年青人哪會有戀愛的要求
有許多男青年女青年,到了十五六歲,他根本沒有這種要求,而是由于旁人的所謂關心他,幫助他,因此是環境因素促成的。就他本人來說,從11歲12歲13歲15歲,他不是照常規地過去?而且他也不知道戀愛怎麼個談法,到底是啥玩藝,對這些他什麼也不懂的。
在世俗環境的牽引下,引生種種的追求和感情上的迷惑
人到成年,即使他本人也有男女的種子,如果沒有環境的因緣,這個種子不一定會生長得很快,也不一定會很快地發展,所以環境是個重要的緣,而我們在世俗的環境裏,就被世俗的緣所牽引,加上過去的種子引生了種種心態,引生了種種心理上的追求和感情上的迷惑。
青春時代,男女之間僅僅是感情的升華,對美的愛好而已
假如生長在天上,可能情況又不一樣。我年青時做了一個非常純潔的夢,在這個夢境裏,是一個陽光非常燦爛的早晨,兩邊花草樹木,樹葉上都滴著水珠,陽光一照,顯出種種光彩,我的心情也特別安詳,我看到有個女孩,就站在我的前方。醒來以後,我總把這個夢境看成是天上的境界,把夢裏的女孩子看成是像仙女那樣的聖潔。人在童年少年的時候,差不多都有這種幻想,幻想著天上是怎麼生活的,欣慕油畫裏仙女的跳舞,這個時候是不是有男女心呢?我看也不見得,僅僅是感情的升華,對美的愛好而已。
在人間,男女會從精神上的快樂,發展成生理上的需要
天人的生活不一定像人間那樣,照我的想法,即使天人有男有女,他們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快樂,而人間的生活就出了軌,從精神上的快樂發展到生理上的需要,而這種需要以極快的速度形成了一種貪求。從這一點來說,天人跟人間相比,天人是高級的,人間是低級的。
天人趨向貪欲,死後會墮畜生道或來人間
從六道輪回來說,如果天人很快地降低了精神上的快樂,而趨向于貪欲上的享受,而這種趨向比人間還要嚴重的話,那麼天人死了以後就有可能墮落在畜生道,因爲畜生道更低級。
假如天人退化,從精神上退化到人間的貪求上去,那麼還有可能掉到人間來。
福氣消失快,人的心情和環境就要發生變化,痛苦也就免不了
爲什麼一個人的福氣容易很快地消失?就看你的貪求,貪求越強福氣消失越快,這不僅僅在于貪求的數量,還在于貪求的性質。貪求數量的增加和性質趨向低級,福氣就消失快,福氣下降,你的心情和環境也會發生變化,當你的福氣擋不住你的煩惱時,你的痛苦就免不了。
人生八苦(3)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于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1晨
從相愛發展到貪求,所以“結婚是戀愛的墳墓”
提要:
■ 從相愛發展到貪求,所以“結婚是戀愛的墳墓”
■ 如果我們得到的是痛苦,我們就成了犧牲者
■ 有些年青人對結婚不感興趣,也很安定地過日子
■ 外界影響,勾起欲望才會産生需要
■ 對異性的追求和苦惱,都是從內心産生的
■ 從精神發展到婚姻都是人爲製造的
■ 受盡婚姻痛苦卻仍然在催促別人結婚
■ 大多數人在婚姻的痛苦中仍在期望婚姻的幸福會來
■ 绮麗的夢境和世俗的環境一步步把我們推向戀愛婚姻成家
■ 環境的迷惑,推動了孩子們早熟
從相愛發展到貪求,所以“結婚是戀愛的墳墓”
拿人間來說,在談朋友的時候,男女相愛,基本上是屬于精神上的一種快樂,一到結婚,性質變了,從精神發展到生理,從快樂發展到貪求,性質一變,一切都變了,福氣消耗快,痛苦來臨就快,所以外國人有句話:結婚是戀愛的墳墓。
如果我們得到的是痛苦,我們就成了犧牲者
本來男女青年如果像童年那樣,大家在精神生活裏非常融洽,感受到溫暖,這有什麼不好呢?如果不好的話,那麼,男小孩女小孩一起玩,也變成罪惡了。問題是向不好的方面去發展了,而這種發展又是誰促成的?就是我們環境。在我們環境裏,那些成年人,所謂的過來人,憑著他們的思想觀點,憑著他們的主意,來推使我們從他們的路上去發展,如果我們因此而遭受到痛苦的話,他們就成了危害我們的人,而我們自己卻成了犧牲者。
有些年青人對結婚不感興趣,也很安定地過日子
再看看有許多年青人,他並沒有這種想談戀愛結婚的要求,知道有這麼回事情,可是他並不對此發生濃厚的興趣和迫切的追求。有的到了30歲還是沒什麼想法,過了30歲以後,如果對這種要求還沒有感到什麼的話,這個人就會抱獨身主義,他照樣過日子。
外界影響,勾起欲望才會産生需要
但是有的人呢,隨著年齡的增長,外界環境的影響,以及欲望種子的發動,在思想心理上,他就感到有這種需要。
對異性的追求和苦惱,都是從內心産生的
到後來,爲什麼要追求異性朋友?要追求成家?因爲他的想法發展到一定程度,達不到這個要求,他就感到苦惱,…
《人生八苦(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