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莲花(湖南岳阳莲花寺开示)▪P2

  ..续本文上一页到了,这个欲望就淡下去了,他又去追求新的欲望、新的刺激给他增加高兴,反正有钱嘛。

  还可以想很多:有了房子应该是快乐,为什么我现在也没什么快乐?我没有汽车的时候想有汽车多快乐,现在我有了好几辆汽车,也没感觉到快乐嘛。有人赚了一点钞票,开始数的时候挺高兴,高兴得连最肮脏的东西他也喜欢,钞票从来不洗的,他一面数一面在舔手指头,可是他天天数钞票也就厌烦了。

  追求的压力会使人精神负担很重,

  对人生迷茫的时候,正是他开始觉悟的时候

  有些老板跟我说:“我现在房子也有了,车子也有了,女子也有了,金子也有了,儿子也有了,可是我还是天天苦恼。”要知道你所得到的东西不会长期使你快乐,而你在追求这些快乐的时候带来了很多压力,这种压力使你精神负担很重啊,所以你会迷茫苦恼。像这样带着对人生的迷茫来到佛门,这个人是有觉悟的,因为他会想做人到底什么意义?他会想本来说得好好的,为什么会变掉呢?这到底啥个原因?这种人比迷茫中拼命追求的人要好得多,迷茫的时候正是他开始觉悟的时候。

  追求的路上活得很累啊!富到最后,什么都不要了

  拼命追求的人从现实看,往坏的方向发展的居多,一有钱了就赌博,乃至吸毒,生活腐化,干种种伤害别人的事情。当然也有好的,有个全世界的首富叫比尔·盖茨,他把全部家产捐献到慈善事业里去,当然这是件好事。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富到最后你也会什么都不要了,我常听到富人中间有这么一句话“我活得很累啊!”

  

  莲 花 (4)

  傅味琴讲于 湖南岳阳莲花寺 2008.6.22

  

  佛教的消极是消极坏的,

  佛教的积极是积极好的

  提要:

  ■ 进佛门第三种人,求知欲很强,总想对人生了解得清楚一点

  ■ 佛教的消极是消极坏的,佛教的积极是积极好的

  ■ 不止恶,行善是行不好的,好比拿抢来的钱去行善,还得去坐牢

  ■ 众生进佛门为追求佛法,佛门不以法度众生,会背罪过

  ■ 出家人应以法报恩,希望善知识能抽出点时间来为众生讲讲法

  ■ 讲不来就应学,不学法你学啥?不依戒依法的佛弟子,连你自己都度不了

  进佛门第三种人,求知欲很强,

  总想对人生了解得清楚一点

  进到佛门的还有第三种情况,这种人非常聪明,求知欲很强,总想对人生了解得清楚一点,哪怕社会上很多人都在说“信佛是迷信。”——我对这句话是不承认的,十多年前我在上海各个大学里讲佛学,有一次大学请我去开讲座,其中有句话:“如果有人问,佛教是迷信的,你承认不承认?”我不承认,佛教没有迷信,是信佛的人在搞迷信,谁搞迷信谁负责,不能叫释迦佛负责,因为他不懂佛法,搞了迷信,败坏了佛教的形象。我也不承认佛教是宗教。

  佛教的消极是消极坏的,佛教的积极是积极好的

  那么“佛教是消极的,你承认不承认?”我承认,没有消极,积极从哪里来,我讲这句话就是辩证法。我说:“今天各位老师来听我讲佛学讲座,可是有的就没来,为什么?他在家里搓麻将啊。你不把搓麻将的积极性消极掉,你会来吗?正因为把搓麻将的积极性消极掉了,想听佛法的积极性就起来了。”现在旅游业非常兴旺,来这儿也没有好看的,也没有好玩的,如果你想去旅游,你这两天听法就不会来。我们佛教消极积极都要,关键是要有原则,消极是消极坏的,积极是积极好的。

  不止恶,行善是行不好的,

  好比拿抢来的钱去行善,还得去坐牢

  拿佛法来说,消极就是止恶,积极就是行善,你不止恶,你行善是行不好的,如果你一边做坏事一边做好事,到底是坏事胜利还是好事胜利?是坏事胜利。摆个事实,你一边当强盗去抢钱,一边拿着钱来做好事,结果你还是要被抓进去坐牢。所以消极一切坏的思想、坏的行为,这是很重要的。

  众生进佛门为追求佛法,佛门不以法度众生,会背罪过

  你们来到佛门,都是想知道得多一点,假如佛门不讲经说法那就对不起你们,这也有因果的。你们看了我讲解的《佛说贤者五福德经》,就可以知道讲经说法功德无量。现在菩提心网站登有《金光明最胜王经》的解说,我只是讲经中的一小段,叫劝请功德,劝请善知识讲经说法这个功德极大极大。佛教是以法去度众生,这么多众生到寺院来希望听听法,虽然他们本身有一个求知欲,也离不开他们过去世的善根和他们的菩提心,你使他们失望,这不会没有因果吧?一阵凉风吹过都有因果的。我年轻时候一天要讲四次法,每次总要讲一个多小时,后来年纪逐渐老了,也是从年初一讲到年三十,实在是生病了才休息休息。否则的话,学到的佛法不贡献出来背罪过啊,只进不出,也太自私了吧!非但违背释迦佛的教导,你对得起那么多想听法的居士吗?

  出家人应以法报恩,

  希望善知识能抽出点时间来为众生讲讲法

  居士是出家人的衣食父母,出家人学了法就要为居士说法,以法报恩。许多居士跟我诉苦,他们进寺庙几年都听不到法,非常苦恼。可能会讲法的善知识现在也很忙吧,希望善知识留出一点时间来给众生讲讲法。

  讲不来就应学,不学法你学啥?

  不依戒依法的佛弟子,连你自己都度不了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他也讲不来,那么你身为佛弟子,为什么不学佛法?凡是不学佛法的佛弟子都背罪过,不懂法你就没有办法在修行路上、度众生的路上依戒依法。说得严肃点,你不肯学佛法,也就破戒了,破的是三皈依戒,你连法都不懂,怎么叫做皈依法?说“我会唸经”,唸经不懂经文的法义,唸了有什么作用?所以有求知欲的人就是有觉悟的人,比一个名义上皈依了三宝却不听法不求懂,更不讲经说法的人要好得多。

  你们即使不懂佛法,今天来听佛法,有求知欲,你们将来是有希望的。非但能够智慧增长,提高觉悟,还能够弘扬佛法,在自身修持上也不会走歪路。不管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不听法不唸经,或者念经不求懂,这些人就是没希望的,佛度众生是以佛法去度众生,你不接受佛法,佛对你也没办法。

  

  莲 花 (5)

  傅味琴讲于 湖南岳阳莲花寺 2008.6.22

  

  从清净中出生智慧,从智慧中出生

  菩萨的大慈大悲,这就是成佛的基础

  提要:

  ■ 要明白莲花,得先讲修行人应具备的三种功德

  ■ 第一要走在清净道上,走不清净的道,会把你引上三恶道

  ■ 第二要有智慧,不是佛法的智慧,再多也是漏洞百出

  ■ 有人进佛门四十年了,竟然说身上都是菩萨

  ■ 佛法里的莲花,只是一个比喻,比喻清净

  ■ 第三,要有悲心,悲心要从佛法智慧里出生

  ■ 从清净中出生智慧,从智慧中出生菩萨的大慈大悲,这就是成佛的基础

  要明白莲花,得先讲修行人应具备的三种功德

  今天讲的题目叫莲花,讲完开场白,现在就讲个开头吧。要讲莲花,先得讲讲修行人应具备的三种功德,也是三个要点。你们记住这三个要点,不论是在家生活还是出家生活一定会过得非常美好。

  第一,要走在清净道上,

  走不清净的道,会把你引上三恶道

  第一:要走在清净道上。在家居士应该跟出家人学习,出家人走路不走肮脏的路。比如前面有个粪堆堆,出家人要看清楚,不准踩上去。佛规定出家人只走清净道,如果走上一条不清净道路,你出家修行就没希望了,这条道路会引你通向三恶道。当然在家居士也应如此,现在从报上看到,有很多人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后毁灭自己,那就是不清净的道路。

  第二,要有智慧,

  不是佛法的智慧,再多也是漏洞百出

  第二:你们的头脑里要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做事情不会做错,不会有漏洞,将来不会有不好的后果。没有智慧的人尽做错事情,尽背因果,尽出漏洞。假如要问:“我是大学毕业生,乃至博士硕士,我算不算是有智慧?”你这是世间上的智慧,世间上的智慧漏洞百出,始终没有圆满过。现在受苦受难的人难道他们没有文化?我们讲的有智慧是指佛法的智慧,佛法的智慧不等于人世间的知识。不是佛法的智慧懂得再多,也会有漏洞和错误。

  有人进佛门四十年了,竟然说身上都是菩萨

  举两件事给你们听听,大概二十年前,因为我家住在上海龙华寺的附近,佛菩萨生日,我们家总是要到龙华寺去礼佛。有一次我女的到龙华寺去,因为她懂得法了,就跟他们说:“你们烧香不要大把大把地烧,烧香烧三支,表戒定慧,以戒定慧供养佛,最殊胜,因为戒定慧是你修行的功德。或者烧一支叫一支清香,表戒律清净。”有人就说:“我进佛门四十年了,难道我不懂吗?”后来我女的礼完佛要走了,想跟她打个招呼,意思“我先走了”,因为人多就手伸过去拍拍她的肩膀,她就不高兴:“你别在我身上东拍西拍,我身上都是菩萨。”进佛门四十年,这个能叫懂吗?

  佛法里的莲花,只是一个比喻,比喻清净

  还有的人进了佛门,真正讲经说法他不听,周围人说的话全听进去,听进去的都是别人讲错的、理解错的。释迦佛说过,到了末法时期邪师邪说多如牛毛。比如说西方极乐世界莲花怎么样?他说我知道,还会画,画出来的莲花跟娑婆世界池塘里的莲花一模一样。极乐世界莲花跟娑婆世界莲花哪会一样呢?你把娑婆世界最大的莲花摘下来,说:“这就是莲花,我将来往生到莲花里。”能进去吗?或者说“这是我将来成佛的时候要坐的莲花宝座。”你坐上去试试,一坐上去莲花稀巴烂,要怎么样才能懂?你要学佛法,根据佛法里的法义和种种的比喻来讲,那你才懂。莲花只是一个比喻,比喻清净。

  第三,要有悲心,悲心要从佛法智慧里出生

  第三,希望你们要有慈悲心,这个慈悲心不是人世间所说的好心。世人认为如果你好心,必然会得到好报,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好心,人家不认可不接受,当然得不到好报,这里就有问题了,人世间所讲的好心会产生很多的…

《莲花(湖南岳阳莲花寺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