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莲花(湖南岳阳莲花寺开示)▪P9

  ..续本文上一页吗?

  ■ 如今当师的,很多都在学愚,成了愚僧,当然悟不了空

  ■ 要有悟空的智慧才不会受迷惑而上当

  ■ 悟是从佛法上去悟,不听法的人就永远不懂法义

  佛坐的莲花宝座是修出来的,

  莲花仅仅是个比喻

  上次咱们讲莲花,讲到智慧。莲花有两种,一种在我们人世间,从池塘的污泥里长出来;一种是从我们修行人心里长出来。

  释迦佛来到娑婆世界成佛度众生,他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能成佛。佛坐的是莲花宝座,这可不是人世间池塘里长出来的莲花,而是修行人修出来的。其实修行人的心里哪会长出像池塘里那样的莲花?因为莲花这个名词我们很熟悉,佛讲莲花仅仅是个比喻。

  现在很多人都不知莲花的法义,

  懂佛法的人少了,佛法就要灭了

  修行人修出来的莲花谁也没有看见过,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听到莲花这个名词,有人还画了很多莲花的图,所以对池塘里的莲花很熟悉,对修行人修出来的莲花,就不太熟悉。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莲花的法义了,只有经常听佛法的人才会明白。

  如今能懂佛法的人越来越少了,少得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挺可怕,懂佛法的人少了,佛法就要灭了。

  如果八功德水里真能长出池塘里那样的莲花来,你进得去吗?

  佛法怎么会灭的?因为大家都不懂佛法,也不想学,也不想听,都忙着在讲、在想在画池塘里的莲花,他们以为西方极乐世界真有这种莲花。如果真有这种莲花,你把池塘里的莲花放在前面,你进得去吗?

  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里,找不到像娑婆世界这样的莲花,极乐世界有九品莲花,可是你不懂法义,莲花都找不到,怎么进入莲花?

  如今当师的,很多都在学愚,成了愚僧,当然悟不了空

  看过《西游记》的人最喜欢的往往不是里面的唐僧,而是孙悟空,从前毛泽东还称唐僧是“愚僧”。师父是愚僧,徒弟倒比师父聪明,幸亏是神话小说,供人笑笑罢了,仔细想起来,里边大有文章啊。

  现在当师父的,有没有悟空啊?可能都在学愚吧,那不成了愚僧吗?你没有悟空的水平怎么看得清楚啊?所以师父看到的是小姑娘,悟空就看清楚,实是白骨精。

  要有悟空的智慧才不会受迷惑而上当

  悟空出了慧眼,所以要能悟空,才有慧眼,才能对事物看清楚,才不会受迷惑而上当。

  悟是从佛法上去悟,

  不听法的人就永远不懂法义

  如果认为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跟娑婆世界泥土里长的莲花一模一样,那是不懂法义。悟是从佛法上去悟的,你不懂法义能悟吗?只会把事情看错。现在念念不忘莲花、说莲花、画莲花的人多得很,可是真正懂法义的人就不多了,不听法那就永远不懂法义。

  

  莲 花 4-2 (总第21)

  傅味琴讲于 湖南岳阳莲花寺 2009.3.5

  

  

  莲花根在污泥里,却能长出清净的莲花来,

  好比娑婆世界众生,根虽在五浊恶世,

  但也能修出清净心来

  提要:

  ■ 佛法中的比喻,并非真有其事,例如以如意表吉祥,宝剑表般若智慧

  ■ 莲花表清净,经书上说“犹如莲花不著水”

  ■ 莲花根在污泥里,却能长出清净的莲花来,好比娑婆世界众生,根虽在

   五浊恶世,但也能修出清净心来

  ■ 如果莲花不在自己心里,极乐世界莲花这么多,又没编号,咋找呢

  ■ 如果不信众生能成佛,却信众生能往生他方净土,岂不矛盾

  佛法中的比喻,并非真有其事,

  例如以如意表吉祥,宝剑表般若智慧

  佛讲法经常提到太阳、月亮、莲花,以及人世间种种的形象,是用这些事物来打打比方呀,比如文殊菩萨手拿宝剑。因为不懂文殊菩萨拿宝剑什么意思,也有把文殊菩萨像塑成手拿如意。拿如意的典故我不太清楚,不过从名字上来看,文殊菩萨名字叫妙吉祥,大概是吉祥如意的意思吧。

  假如再问,吉祥到底啥意思?怎样才能得到吉祥如意?就很少有人知道了。现在信佛的人,法都不知道了,只会把比喻当成真的。法义搞错了,修行也就修错了,好比路认错了,能到目的地吗?

  其实宝剑、如意全是比喻。讲法时讲讲比喻,容易使人懂,比喻仅仅是表法呀,哪有真的宝剑、真的如意呢?文殊菩萨度众生还来不及了,捧个如意、拿了宝剑干嘛呀?断烦恼不是用宝剑断的,是用智慧断的。文殊菩萨如果真的提了宝剑去度众生,可把众生吓坏了。

  吉祥如意从智慧来,宝剑是表般若智慧,表示以般若智慧来断烦恼最最锋利,最最快。

  莲花表清净,经书上说“犹如莲花不著水”

  懂得了这些就应该知道,莲花是个比喻。释迦佛要给娑婆世界众生讲法,那必须举人间的东西来做比喻,他举天上的东西来做比喻,咱们人间听不懂啊。

  莲花是比喻清净,莲花的根虽然在污泥里,可是莲花是出水面开花的,它连水都没有碰到,也就根本没碰到污泥,非常清净。

  经书上有句话“犹如莲花不著水”, “犹如”就是好像,好像莲花那样,可是人们以为真的有莲花。佛经里是说“犹如”呀,如今把比喻当成真有这么回事,都是搞错了。

  莲花根在污泥里,却能长出清净的莲花来,

  好比娑婆世界众生,根虽在五浊恶世,但也能修出清净心来

  用莲花来作比喻,意思就是我们佛弟子,要修得像莲花那样清净。莲花根在污泥里,我们佛弟子根子在娑婆世界,只要肯修行,将来决定能够成就,比如说修出离法,断尽烦恼证阿罗汉果,行菩萨道,将来修圆满就成佛。

  怎么修?就是把心修清净,度众生就是以佛法去净化人心呀。从前的法师说得很清楚,莲花是你修出来的。修,是修颗心,那么莲花就在你心里。

  如果莲花不在自己心里,

  极乐世界莲花这么多,又没编号,咋找呢

  说说风趣话,极乐世界莲花这么多,莲花又不编号,你能找到你自己的莲花吗?如果照法师所讲,莲花就在你心里,那何用去找呢?法师毕竟懂佛法啊。

  现在修净土法门的人都很诚心,有许多老太太整天在拨念珠念佛,想往生到极乐世界莲花里,可他们还不知道,莲花就在他们心里,莲花是自己修出来的。

  如果不信众生能成佛,却信众生能往生他方净土,岂不矛盾

  佛在菩提树下成佛时说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有的人不信,说“现在末法时期了,都是钝根,业障深重,想成佛不是打妄想吗?”释迦佛并没有说过末法时期众生不能成佛。非但末法时期的人能成佛,小猫小狗将来也都会成佛的。

  求生西方的人,非常虔诚,值得赞叹。你为什么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有八功德水,有种种莲花,赤色赤光、白色白光,说:“因为这是佛说的,佛说的都是真实语。”那么佛说众生决定成佛,你为什么不相信啊?

  如果你是真信佛,你也应该信众生决定能成佛,如果你不信,那么你念佛干嘛呀。

  

  莲 花 4-3 (总第22)

  傅味琴讲于 湖南岳阳莲花寺 2009.3.5

  

  

  懂佛法才叫正信,愚痴众生学愚岂不更愚了

  提要:

  ■ 懂佛法才叫正信,愚痴众生学愚岂不更愚了

  ■ 宇宙无有方向,佛也说法无定法,你能认定哪儿是西方吗

  ■ 不懂佛法的人信佛,仅仅是在宗教信仰上得到些精神寄托而已

  ■ 如果认为,去极乐世界修行容易成佛,这跟释迦佛说法就不一样了

  ■ 莲花根离开了污泥也开不出花来,众生能在娑婆世界修就能使心清净

  ■ 佛说,修行最好、成佛最快的地方就在娑婆世界

  懂佛法才叫正信,愚痴众生学愚岂不更愚了

  你说“我没看见过别人成佛,等有人成了佛我再相信。” 那么释迦佛不是成佛了?说“我是说娑婆世界众生呀。”释迦佛是不是娑婆世界的王太子啊?假如你一定要看见了才相信,那么阿弥陀佛成佛你看见吗?极乐世界你看见吗?你怎么信了?释迦佛,全世界都知道,历史上是有这个人,他原是印度的王太子,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你可从来没有见过。那些不懂佛法的人口口声声在说“我们是正信”,要懂佛法才叫正信。没有法,本来已经愚痴颠倒了,不想学佛的智慧,还去学愚,那更加愚痴颠倒了。

  宇宙无有方向,佛也说法无定法,

  你能认定哪儿是西方吗

  学愚的人忙了一辈子,连西方在哪里都搞不清楚,说“太阳下去的地方就是西方。”中国太阳下去了,美国太阳升上来了,中国人念佛往这儿走,美国人念佛往那里走,怎么有两个西方?地球在转的!你能够认定哪个方向是西方吗?宇宙没有方向,佛也说:法无定法。你能说定吗?

  不懂佛法的人信佛,

  仅仅是在宗教信仰上得到些精神寄托而已

  不懂佛法的人信佛只能得到宗教信仰上的一点精神安慰、精神寄托。人到晚年,一生的委屈,种种的精神创伤都在心里翻腾,儿女都像鸟那样飞走了,孤独得很,来一个精神寄托也好,至少晚年有一点幸福快乐吧。

  如果认为,去极乐世界修行容易成佛,

  这跟释迦佛说法就不一样了

  可你真的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法上的问题就要搞清楚。你说你信,可是问你几句你就搞不清楚了。而且不听佛法的人,他们的相信不是根据佛法,而是根据有些人说的话,那是依人不依法。

  比如有人说,“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小偷、强盗、杀人、邪淫,肮脏的事情很多啊。娑婆世界人心这么坏,在这种环境里,能成佛吗?”所以有一种想法,“要修行,要成佛,只有到极乐世界去,在极乐世界修行更容易成佛。”我也不说你对,也不说你不对,至少你跟释迦佛讲的不一样。

  莲花根离开了污泥也开不出花来,

  众生能在娑婆世界修就能使心清净

  我们娑婆世界众生因为有烦恼业障关系,看这个娑婆世界,就是肮脏的地方。既然我们的根在娑婆世界,我们修行决定成佛,因为清净的莲花,它是出水面才开花,可它的根是在污泥里,这不是很清楚了吗?

  假如想,这个污泥太肮脏了。莲花根稍微长出来一点点,你把它拉起来,让它离开污泥,还能够长出莲花来吗?不就死掉了?它是…

《莲花(湖南岳阳莲花寺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