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P2

  ..续本文上一页修行,外表庄严,受了人家供养,你又干了些什么?修大乘的人不能贪名贪高帽子,要看你干了什么实事。既不自利又不利他,能算大乘吗?

  从前有一个人称“经忏王”的,不知怎么的,他也发心欢迎我们到他那里去办学,结果又把我们赶走。他是赶经忏的,他这个庙里非但供牌位,而且还放了死人的骨灰盒。既然请我们来办学,我们主张这些东西都应该要移走。他就火冒三丈,理由就是:鬼也是众生。既然鬼你也要度,你怎么不度度活人呢?释迦佛从来没有说过,大乘佛教只度鬼不度人。一个人要度鬼,首先他要有度人的能力,说到底人比鬼好度。你佛法也不懂,也不修行,度人的能力都没有,你有什么能力度鬼?咱们打个比方来说,人世间也有很多鬼,比如有酒鬼、烟鬼、赌鬼,究竟容易度还是难度?

  即使方便法门,仍然是大乘啊,那就得照大乘法门去修。阿弥陀佛就是行菩萨道成佛的。我听经时听到,要往生极乐世界,必须发菩提心,因为这是大乘法门!要有菩提愿,愿什么?愿度众生成佛。还要有菩提行,行菩萨道。

  打个比方,凡是来见我的,没有一个叼着烟的。即使他是抽烟的,别的同学也会告诉他,“不能抽烟”。八十年代初,我在医院里工作,有个学生介绍他的好朋友来见我。这个朋友穿了一条当时流行的小裤脚管的裤子。我这个学生就跟他说,“你这样子能见傅老师吗?把裤子换掉!”同样你不发菩提心想往生极乐世界,不相称啊。

  唸佛法门又称方便法门,这是释迦佛度众生的一个方便。现在被人们理解成,因为唸佛最方便,所以叫方便法门,不能这么理解吧?因为当年韦提希夫人看到她的儿子坏,起了厌恶心,进而厌恶娑婆世界,厌恶娑婆世界的众生,觉得娑婆世界人心太肮脏,所以她死后要离开娑婆世界,另外找一个清净的世界。释迦佛就给她一个方便,把十方诸佛的净妙国土现给她看。她对极乐世界有缘,她想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给你讲经,教你修行,所以去极乐世界的目的还是修行。在娑婆世界释迦佛目的要你修行成佛,你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是叫你修行成佛,目的一样。你既然在娑婆世界留不住了,释迦佛就给你一个方便:你到那边去吧,这就是方便。

  至于修行成就可没有什么方便不方便,功夫都是一样的。修禅定,要入定;执持名号也要一心不乱,念而无念,也就是定,一样的,功夫上没有方便的。可是现在这种道理没有人讲了,讲的都是轻飘飘的。没人讲,人们都不懂,能达到这个目标吗?

  释迦佛在赞叹极乐世界时,又说:就像我赞叹诸佛不可思议功德一样,十方如来也赞叹释迦牟尼佛难能稀有,能来娑婆世界成佛度众生,还赞叹娑婆世界是修行最快的地方。释迦佛说这些话完全是出于悲心,意思告诉娑婆世界众生:别因为我赞叹了阿弥陀佛,你们就可以没有平等心了。今天末法时期的众生,由于不听佛法出现了不平等心,所以不学佛法,哪会不错呢?

  如果你能在娑婆世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你往生极乐世界可以上品上生,立即花开见佛,听法修行,这最好啦。何必一看见人家发菩提心了,就说闲话,“你想成佛啊?别打妄想了!”看到别人在度众生,“这种人糊涂啊,自己不好好修,还度众生呢,现在众生度得了吗?”

  赞师大乘道功德(4)

  傅味琴  2006.1.22

  我就常被人家说闲话。记得七十年代初,温州居士请我去讲法。我回上海后接到一封来信,把我批评了一顿,其中有句话:你真糊涂啊!意思就是说我还在东走西走、弘扬佛法,还不赶快唸佛求生极乐世界。我当时是受到震动,有时候也想:我还是自己好好修吧。可是到现在老脾气改不掉,忙了一辈子。可不是忙自己,都是忙众生的事情。可能也是前世种下来的菩提心善根。菩提心善根要修到坚固不动才好。

  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经书里的话,要不然全给不懂佛法的那些人乱说一通搞糊涂了。比如现在最最流行的一句话:娑婆世界修不好的,要到极乐世界才修得好。释迦佛没这么讲过,这不是佛话,是人话。释迦佛怎么讲的?娑婆世界修一天胜过极乐世界一百年。《华严经·寿量品》上说:极乐世界一日一夜为娑婆世界一劫。把极乐世界一百年换成娑婆世界的年份,就是六千一百三十一亿年。佛法讲错,罪过很重的。

  佛是真实语,所谓真实,就要全面讲清楚。对于求往生的人,不论你往生琉璃世界、极乐世界,或是弥勒净土,我们都赞叹。当然,往生到三恶道去我们不能赞叹。同时也应该知道娑婆世界是修行最快的地方。

  我说这话是鼓励大家赶快抓紧修行,娑婆世界的时光是最珍贵的,别浪费了,你在娑婆世界浪费一天,等于在极乐世界浪费一百年。

  我们今天“人身难得今已得”,已经是不得了的殊胜了,“佛法难闻今已闻”,作为娑婆世界的众生,用不着花开见佛,就能遇到佛法,马上就能学法修行,更是殊胜。所以我们要常常忆念释迦佛的功德恩德,十方如来都赞叹释迦佛,我们也应该按照释迦佛的教导在娑婆世界发菩提心广度众生、快快成佛,这才是我们佛教大乘的精神。

  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提到的韦提希夫人,如果不知道有他方净土,那么她到哪里去?可能凭这个瞋恨心会下地狱,所以释迦佛以方便满她心愿赞叹她去极乐世界。韦提希夫人欢喜了,一欢喜,她对儿子的瞋恨心也就不起来了,她心想着极乐世界,也不会向三恶道了。这些都是释迦佛度众生的方便。

  发愿去极乐世界还应该知道“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哪种福德因缘修起来最殊胜?就是修大乘法门,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树立法幢,建立僧团,自利利他。福是福报,德是功德,有哪些功德?戒定慧功德,断智悲功德,法报化三身功德,修了还不能少,少了就不能往生,哪有“万人念万人去”的道理?经书上没有说过这话。你福德因缘不够,到临终时烦恼业障跟你捣乱,你怎么办?

  为什么我经常提到净土法门呢?因为现在唸佛的人很普及。我每次都赞叹念佛的功德,但是说法的人必须要把法说清楚,所以我又以菩提心指出现在修行人身上的毛病,你能改掉毛病不是更好吗?

  宗喀巴大师也有方便。例如生活富裕的人修行困难,宗大师出于悲心,就给他们建了一个老爷庙,进去的都是大富翁,里边的生活好得不得了,据说饭碗都是金子做的,不用你劳动,还有侍候你的人,当然费用是很高的。宗大师的悲心,就让他们在极其舒服的生活里修行吧,否则这些人不懂法,造了恶咋办呢?据说也有修成就的,(众笑)当然并不多喽,因为环境太享受,修行实在太慢了。我想宗大师可能也是学释迦佛的方便吧?

  比如我们这儿也是一个修行的团体,人们称我们这儿是“一片净土”。有人就因为跟个别同学闹了矛盾,动了瞋恨心了,实在留不住,“有他在,我只能到别的地方去。”韦提希为了一个儿子,释迦佛的地方不要了,他为了一个同学,这么好的一个修行环境不要了。当然喽,如果他来跟我说:“老师啊,你给我介绍一个地方,每个人都不跟我闹矛盾。”我实在想不出来。(众笑)

  你想再找一个像我们这样的修行场所,那要看你有没有福德因缘了。我们有个同学因为起了烦恼就跑掉了,他到了火车站,钱包给人偷了,(众笑)咱们连忙再派车把他接回来。这就是少福德因缘啊。(众笑)

  还有一个要去受戒,授戒的地方应该是非常清净的,可是据她说,这个授戒的地方干什么都要钱。比如,有个法师给人家超度,要上高台,上去之前首先要你供养。有人跟法师说:法师我跟你拍张照。“二十块。”(众笑)她去的地方可不能算清净啊,因为她福德因缘不具足。据说她现在还想回来,总算觉悟还没有完全退掉。

  还有人想出去办更伟大的佛教事业。结果本来没老婆,现在却有了老婆。

  释迦佛到娑婆世界来度众生,当然也希望我们像传灯那样把佛法传下去,也在娑婆世界度众生,也在娑婆世界成佛。所以,我们更要赞叹发愿在娑婆世界转世的人。

  今天我们都能够听到法,而且是一个圆满的法,教证二法全都具足,这就是能海上师的大乘功德。不论哪一个佛弟子,今天能够信佛学法,都要归功于释迦佛以及各位菩萨历代祖师,没有他们的大乘功德,佛法怎么会传下来呢?我们总不希望佛法在我们这一代断掉,今天我能给你们讲法,没有能海上师,哪有我这个老师呢?前人种树今人乘凉,你今天也种种树,让后人也能乘凉,这就是报恩。能海上师他并没有希望我们给予他什么,只希望我们发菩提心,弘扬正法,广度众生。有人要到他方世界去,那么现在在娑婆世界时也应该帮帮释迦佛度度众生呀,说到底咱们是释迦佛的弟子,为什么在娑婆世界时不肯弘扬佛法?不肯度众生呢?这样,佛法不就消灭在我们手里了吗,我们岂不成了一个败家子!这个问题可不小。我说这些话,可以免得你们忘了本,退了菩提心,自私、烦恼、恶业一天比一天泛滥。

  我们学的既然是能海上师的法流,能海上师的法流完全是释迦佛圆满的法流,我们就应该学能海上师榜样,发愿正法久住,尽自己一生的生命时光尽力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树立法幢。

  今天的海内外,都称能海上师为大般若初祖,能海上师的法流是属于大般若的智慧。能海上师说过:“如果要问我们是什么宗?我们是大般若宗。”这也是一个方便的说法,其实大般若宗本身就是无宗无派,一个圆满的法还成为宗派吗?可是在汉地,好像佛教必须要有宗,你说无宗无派,他就看不起你,觉得你连个宗派都没得。今天能海上师的生日,我这些话主要鼓励大家学好能海上师的法,树立起像能海上师一样的大乘精神,坚固自己的菩提心。今天讲到这儿。

  

《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