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

  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1)

  傅味琴于清凉山佛学苑为本地居士开示 2004.6.15下午

  

  

  香表戒、花表定、灯表慧

  提要:

  ·凡事要符合规矩

  ·烧香是供养,烧檀香最好

  ·对出家众应供养饮食衣服、医药卧具

  ·香表戒律,三支表戒定慧

  ·花表禅定

  ·有刺的花不能供佛

  ·桃花象征男女,不能供佛

  ·佛前供灯,灯表智慧

  (开经偈)今天下午各位居士来,由于法学师慈悲,要我给大家讲点佛法,我想先这样,居士们假如有问题不明白,或者进佛门后有许多事情搞不清楚,很想知道该怎么办,你们可以先提问。假如我有神通,不必要你们问,你们想什么我都知道,因为没有神通嘛,还是要你们自己提问题。 

  凡事要符合规矩

  你们知道烧香应该烧多少?(居士答:“不知道。”)应该烧三支,烧三支有名堂,烧一把没有名堂。比如说庙里香炉三只脚,没有一只香炉16只脚。凡事过分了,不合乎规矩也不好的。

  烧香是供养,烧檀香最好

  进佛门烧香,大家认为烧香烧给菩萨,其实菩萨也在天上,也在人间。天上的菩萨要烧香,人间的菩萨也要烧香。把这个道场建立起来,又办佛学苑,都是学福老和尚跟法学师发心的,他们发的也是菩萨心啊!那么你们也拿一大把香在他们面前烧烧呢(众笑),他们一定会说:“哎哟,别烧别烧,我被你烟熏得眼泪水都要出来了。”所以要懂得烧香到底是为什么,烧香是供养。

  佛在世的时候全烧檀香,现在有许多香是化学制品,烧多了闻了要头昏,所以最好烧檀香。如今佛涅槃了,咱们也要修供养,要在三宝前修供养。

  对出家众应供养饮食衣服、医药卧具

  说烧香烧三支,我买来了三千支,那该怎么办?留给寺庙里,明天烧嘛。而且供养不一定要供香,你只要不供锡箔、黄纸,你供养米啊、油啊、出家衣啊、供养医药、生活用品,这些也是供养。

  香表戒律,三支表戒定慧

  烧香烧三支是表法,表戒定慧,供养香的意义一面是以香发出的清香来促使空气卫生,一面表法,我以戒定慧修行的功德来供养佛菩萨。烧香烧一支也表法,香表戒律,一支清香表戒律的清净,以清净的戒功德作供养,这就是表法。

  你们以前没有听过法,可能连戒定慧三个字都没有听到过,因此要懂法义,就得经常来听法。

  花表禅定

  供花非常好,花能庄严佛堂。比如世间上开隆重的会,都以献花来表示敬意,布置种种花来庄严会场。佛法上以花表禅定,因为修行的功德都是从禅定中慢慢开放出来的。我们天天早晨修禅定,喜欢学的居士也可以学。

  有刺的花不能供佛

  有刺的花不能供佛,刺会刺人,玫瑰花有刺就不能供,刺表瞋恨心,修行人要安定团结,亲切和气。心里有刺,自己也很痛苦,还会影响身体健康,结果身体里也会生刺,身体里的刺就叫骨刺。语言中也不能有刺,语言带刺,将来受盲聋喑哑的果报,这些都有因果的。

  桃花象征男女,不能供佛

  桃花不能供,桃花象征男女,佛门要清净,佛门里边不准谈男女情爱,一谈男女,这个佛门就不清净了。所以在咱们佛学苑里严格规定不准谈恋爱,因为男女恋爱是很不清净的,也是痛苦的根源,这就是佛门跟世俗生活的区别。

  佛前供灯,灯表智慧

  你们还可以佛前供养灯,灯表智慧,点蜡烛也可以,但如今蜡烛质量非常糟糕,成分很污浊,点了以后气味很大,对身体有危害。为什么要供灯?因为古时候没有电灯,供电灯也很好,因为电灯比蜡烛还要亮,而且没有气味。说句笑话,点蜡烛不如点油灯,假如人家说你“像油灯”,你不生气,你骂别人“蜡烛”,别人就会生气,而且蜡烛烟灰很大,非但把墙壁都熏黑了,连佛菩萨的脸都熏黑了,油灯就好得多,用最好的油点灯连烟煤都没有。

  

  

  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2)

  傅味琴于清凉山佛学苑为本地居士开示 2004.6.15下午

  

  

  顶礼要恭敬,佛门要寂静,不吸烟喝酒

  提要:

  ·见师父要顶礼或者合掌问讯

  ·合掌应当胸,不动表恭敬

  ·师父在用功,不顶礼,顶礼时不要高声叫喊

  ·修行要寂静,到处说话声,成了游乐场所

  ·不要磕响头打扰师父,免得好心办坏事

  ·到佛面前要行“头面礼足”礼

  ·头面礼足最恭敬、最亲近

  见师父要顶礼或者合掌问讯

  进寺庙烧香、供花、点灯,看见师父时要合掌顶礼。合掌会不会啊?(下答:会)合掌怎么合的?做给我看看。(居士做合掌状)哎,对对,有人合掌这么合,掌都没有碰到,合了一个空掌,这是合掌呀,要合起来的呀。

  合掌应当胸,不动表恭敬

  恭敬的时候心要定,心不定,这个恭敬就差远了,所以合掌要当胸,因为心在这儿嘛,你合掌放在胸口,就表示一心恭敬。手掌不能动,有人一合掌,手掌就动:“师父师父……”(双手上下拜,众笑)这么一动就表示你心在动。师父一看见你在动,他眼睛也跟着你动(众笑),师父心也不定了。还有的人呢,合掌合得太高,合到喉咙,有的合掌合到肚皮上(众笑),变了合掌当腹。

  师父在用功,不顶礼,顶礼时不要高声叫喊

  顶礼就是磕头,但不要磕响头。师父正坐着在用功,或者在唸经唸佛,或者在修观,就不必顶礼。平时你要顶礼,就得一点声音也没有,不要去惊扰师父,真正的好师父他平时都在修行啊。现在有个习惯,一进来就“哇”叫一声:“师父啊,给你顶礼了。”师父给你吓一跳,顶礼还要报告,师父又不贪你的顶礼。你自己顶礼,自己修恭敬心呀,用不着喊。

  讲个故事给你们听,我在83年离开医院,医院给我再高的荣誉跟报酬,我都不要,来一个急流勇退。天天到公园去修禅定。后来上海的老同学来了五、六个,他们也坐在我旁边修禅定,老同学又带来了一个没有学过禅定的,说他也要学。起初大家都一片寂静,刚刚有点定的味道了,突然这个新来的喊了一声“报告”(众笑),把我们都吓了一跳,大家只好都出定了。我问他:“报告啥呀?”“我出汗了。”出汗有什么好报告的,真是的!

  修行要寂静,到处说话声,成了游乐场所

  佛门是修行的地方,修行寂静寂静。不管这地方有一百个人,两百个人,三百个人,一点声音都没有。出家人就能做到,一进斋堂一点声音都没有,可惜在斋堂外面到处是说话声,变得真像是游乐场所了。

  不要磕响头打扰师父,免得好心办坏事

  磕头不要磕响头,有人为了表示诚心,干脆就在地板上磕响头,“咚”,你一咚,师父心一跳,“咚”,师父心又一跳。想在师父面前恭敬培福是好,由于不懂佛法,变了好心办坏事。

  到佛面前要行“头面礼足”礼

  向佛顶礼,按经书上所说,应行“头面礼足”礼,头跟面要碰到如来的脚。在东南亚原始佛教那里可能还保留着原始的形式,但是现在我们汉地这套规矩行不通了。像我们这儿,你到师父面前顶礼,把你的头跟面去碰师父的脚,师父就会奇怪地责问你:“你干嘛?”而且不高兴:“罪过罪过,怎么头碰到我的脚上来了?到拜垫上顶礼去。”那么咱们也只能这样了。

  头面礼足最恭敬、最亲近

  其实头面礼足才是最恭敬、最亲近。什么是最恭敬?我以最尊贵的头来礼如来的脚。怎么叫最亲近?我的头碰到如来的脚,亲近到没有距离。

  

  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3)

  傅味琴于清凉山佛学苑为本地居士开示 2004.6.15下午

  

  

  顶礼要恭敬,佛门要寂静,不吸烟喝酒

  提要:

  ·顶礼,头要到最下位

  ·不懂佛法,尽在佛门闹笑话

  ·不能供养师父酒肉和香烟

  顶礼,头要到最下位

  有拜垫在拜垫上顶礼,没有拜垫,你就随地顶礼也可以,你碰不到佛菩萨的脚,至少也要碰到地,头不碰到地就表示不恭敬,你还有保留。在佛面前顶礼要谦虚,不傲慢,头低到最底下,意思是“我是佛陀的下等弟子”;那么你低到一半,“我是佛陀的中等弟子”;你头低得少或点点头,“我是上等弟子”,谁封你上等弟子?会有人说,我没有碰到地也有原因,这儿没有地毯,头碰到地,额头上留着一圈灰尘,挺不好看。这是光荣的记号,表示你磕过头了,这个没有关系,拿块手帕一擦就擦掉了。

  不懂佛法,尽在佛门闹笑话

  有的在佛面前不停地磕响头,磕得头皮都破了,乃至昏倒,因为他不懂,顶礼只要顶三个,他却磕了300个。假如在这儿石砌的佛台上不停地磕,大家吓坏了,以为这个人要自杀,自己想撞得头开花。在懂佛法的人来看,这成了佛门里的笑话。其实他们这些人信佛倒是蛮虔诚、蛮恭敬的啦,就是不懂佛法。如果大家都磕响头,只听到地板上咚咚响。(众笑)所以佛法没有传开去,自己搞出来的一套又一套的方式倒传开去了。(众笑)

  不能供养师父酒肉和香烟

  还有的人不懂佛法,但很喜欢到佛门来,又喜欢亲近师父,跟师父谈谈,有时烟瘾发作,连忙摸口袋,自己抽一支,想想不对啊,光自己抽不给师父抽,别认为我小气了,便再掏一支出来:“师父,你也来一支。”(众笑)慢慢再发展到对菩萨也来一支,菩萨又不说话,手又不动,他就把香烟插在菩萨嘴上。(众笑)我看见过,是真事。我58年去过杭州灵隐寺,灵隐寺前面有尊石头雕的弥勒菩萨,事隔多年,等我第二次去,那个地方已经变了旅游区了,游客非常多。这尊石头雕刻的弥勒菩萨还是在路边坐着,看见他嘴巴里有支白乎乎的东西,我想可能是游客一支粉笔,他写完了“某某日我阿狗来此一游”(众笑),粉笔没地方放,就放到弥勒菩萨嘴里去。我就上去一看,不得了,一支香烟!假如你给师父一支烟,不给菩萨抽烟,不给释迦佛抽烟也不对啊,如果你真的给释迦佛抽烟,释迦佛不呵斥你才怪…

《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修行要明理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