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P2

  ..续本文上一页,就像社会上的平顶头,样子都不像了。况且法不懂,戒不懂,定不懂,慧不懂,剃剃头,穿件和尚衣服,就叫修行人了?出家人剃除须发,染衣着袈裟,这个形象当然要保持,更重要的,你要学释迦佛的法,要走释迦佛的路,将来要成就佛道,要像释迦佛那样广度众生!如果光剃个头,穿件和尚衣服,算是和尚了,受了戒不学戒,戒都搞不清楚,这对你将来的成就有什么作用呢?死了火化时,衣服还不是烧掉了?烧不掉的应该是修行人的法身慧命。

  老一辈不重视法,害苦了年轻一代

  现在的老一辈总说年轻一代错,如果老一辈不错,年轻一代不肯听老一辈的话,那么年轻一代错了。如果老一辈错了,年轻一代听老一辈的话,他也错了。因为老一辈不重视法,结果害苦了多少年轻一代?年轻人由于过去世的善根,今天进佛门,又能够出家,发心都挺好,过去的种子今天爆芽了,可是师父又给了他什么呢?有没有给他讲法,教他怎么修行呢?有的徒弟真可怜,整天辛苦地忙,却学不到法。师父却说:“我这么辛苦,天天忙佛事经忏,还不是为了你?我死了,这个小庙就是你的了。”年轻人出家是为了继承师父的小庙,也太没志气了。

  年轻人的失望,老一辈要负责

  回忆当年我筹办九华山佛学院时,在理事会上说过:“年轻人还俗,老师父要负责任,他为什么还俗?因为他失望了。有的真的还俗了,他还有勇气。还有的连还俗都没有勇气,因为中国对还俗的出家人是看不起的。”那是九十年代的话,现在有的人叫他还俗也不还俗,为什么?他在佛门里搞钞票容易得很,还肯还俗吗?佛门成了这个样子!

  当师不要坏徒弟善根,促使佛法衰落

  有的是师父争气,徒弟不争气。有的是徒弟争气,师父不争气。什么叫徒弟争气?年轻人好学,有求知欲,知道世俗生活太苦闷,太无聊,所以想在佛法里追求一些人生的真理。结果呢,徒弟要想出来学佛法,师父不让,为什么?你走了庙里人手不够,咋做佛事啊?还有的师父老了,图个人安逸,把徒弟当作子女,整天陪着他,服侍到他老死。也不想想徒弟学不到法,败坏了徒弟的善根,促使佛法衰落。

  师父好,徒弟不听话,不知惭愧心

  还有的,师父像样,徒弟不像样。以前有师父亲自送徒弟来读专修班,而这个徒弟娇生惯养,一不适应就要回到师父那里去,师父说:“你不好好学,我就不认你做徒弟,你别回到我这儿来。”徒弟照样走,也不知道走到哪里去。反正穿了出家人衣服就有人供养,一点没有惭愧心。

  释迦佛的学生能不学法吗

  重视法是好师父,好徒弟,好的佛弟子;不要法的师父就不像样,徒弟也不像样,这个佛弟子也不像样,全世界哪有一个学生不上课,溜出去卖西瓜赚点钱?你是释迦佛的学生,能不学法吗?

  有人赞叹你,就有人诽谤你

  我一辈子弘法培养人才,多少人赞叹,多少人诽谤,这是必然存在的。重视法的人赞叹,不重视法的人,他把事情做错了,你把法讲明白,显然他就不对了,他就恨你,因为把他的错暴露了。从前清定上师就讲过,有五个人赞叹你,就有五个人诽谤你。

  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4)

  傅味琴为清凉山佛学苑开学前讲开示 2004.5.14

  佛教要根据法来认识

  提要: 

   ■ 弟子看师父,还要买门票

   ■ 恶知识引你走上名利世俗的道路

   ■ 没有法就没有佛

   ■ 忙名利的人求知欲就衰退了

   ■ 佛教要根据法来认识

   ■ 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 以法谋取名利,不能称法施     

  弟子看师父,还要买门票

  89年的时候,清定上师在上海龙华寺讲《药师经》,听经的人很多,还有皈依,有个老太太问我:“皈依要多少钱啊?”我进佛门40年,真是头一次听到皈依要钱的,我大吃一惊说:“怎么皈依要钱?”据说那个时候有统一规定,皈依一律四块钱,现在却在十倍百倍的提高。现在进庙就要钱,释迦佛是我师父,我去看师父,还要叫我买门票,弟子看师父要买门票,笑话不笑话?受五戒也要钱,受菩萨戒也要钱,佛门变钱门了;里边不讲佛法,尽是吹吹打打,烧纸搞鬼,佛门变鬼门了,这叫佛教吗?

  恶知识引你走上名利世俗的道路

  懂佛法的叫善知识,佛法是指释迦佛讲的正法,不懂佛法的不能称善知识,叫无知识。比无知识更坏的就是恶知识,他不根据释迦佛的正法,还故意反说。那种邪师也会讲,引导你走一条不是佛法的道路,而是名利的道路,世俗的道路。

  没有法就没有佛

  今天讲法布施,我是感触万分,咱们可以亲身体会到法布施的重要性,没有法就没有佛教。佛在哪里?说佛在大殿,泥塑木雕只是佛的形象,好比母亲死了,家里挂了一张母亲的相片,你叫母亲,相片会跟你说话吗?那是供你纪念的相片呀,佛在哪里?佛在法里,没有法就没有佛。法都不懂,信佛就同信神,信土地公公差不多,因为土地公公只有泥塑的像,没有法。

  忙名利的人求知欲就衰退了

  有很多年轻人听不到法,苦闷得很,因为年轻人有求知欲。小孩什么都想问一问,到了青年求知欲还没有消退;中年忙名利,求知欲逐渐衰退;到了老年没事干,搓麻将去了,求知欲逐渐死掉了,有的老年人求知欲稍有恢复,进了老年大学,有的到了60岁还在学英语。到老年再恢复求知欲,能有多大作用?全靠年轻时代,年轻人最珍贵的就是求知欲,求什么?求想知道佛法里说些什么?佛法伟大在哪里?懂了佛法,你信心就牢固了。

  佛教要根据法来认识

  否则你这儿看不惯,那儿也看不惯,这儿看佛门跟社会上人没有两样,那儿看佛门比社会上人还不如,算了,我不信佛了。你懂了佛法了,你就信心牢固了,这些歪风邪气能代表佛教吗?你就懂得,佛法不是这个样子的,佛教要根据法上来认识,你信法就是信佛,你不懂法,信佛是信的神,把释迦佛看成神一样。

  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前一个时期在福鼎已经把法布施的内容讲完了,今天再讲讲法施必须以清净心为人演说。

  “若从诸佛及善知识边,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若从经论中闻,若自以观行,故知以清净心为人演说,皆名法施。”这段经文是说,如果你能够从佛以及善知识身边,听到有说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或者你从听经中听到,或者你自己根据法义去修观行,能够明白一切法,能够知道一切法,并以清净心为人说法,都可以名为“法施”。

  以法谋取名利,不能称法施

  不以清净心说法,不能称法施。如果为名利而说法,把法作为谋取名利的资本,这种以法去换取名利,都不叫法施。我们佛门里的人,总应该知道布施的意义,布施就是你没有我就给你,假如我布施给你,问你要50块钱,那就不叫布施了,那叫买卖。布施跟供养意义一样的,对长辈说供养,对平辈说布施。

  比如说爸爸生病,没钱买药,你把药买来,说:“爸爸,这药我供养你,药是20块,车钱10块,劳务费10块,爸爸你拿40块钱给我。”这不叫供养,这叫赚钱。

  有的地方讲经说法还问人家收钱,这叫法施吗?这是在败坏佛门,在释迦佛脸上抹黑。六年前我初到福鼎,居士林请我讲经,大家都听得很欢喜,有附近的地方也来听,有个出家人来问我:“老师啊,我想请你到我那儿去讲经,你去不去啊?”我说:“有请就去。”“老师你去讲一次要多少钱啊?”我听到这个话简直哭笑不得,这种话竟然会出现在佛门里,我就说讲经还要钱吗?他说:“有的法师请一次要一万元。”这样岂不成了贩卖佛法公司的总经理?名利思想如此严重,难道不知惭愧? (完)

  

《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