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企业家禅定营--了解缘起性空,才能了解如来真实义(答企业家问)(72~78)▪P2

  ..续本文上一页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就是叫你修观。修观的目的,就是叫你对各种事物看深看透,俗话叫看破。你在这里面培养出的智慧,就是佛教的智慧。所谓慧眼就是智慧的眼睛,也就是用佛教智慧来看问题的观点。猪八戒看是小姑娘,孙悟空有慧眼,看是白骨精,猪八戒看表面,孙悟空往里看。往里看每个人都是一堆白骨,你们不信去拍张X光照片。也就是说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你能看得到,这就是慧眼。

  长者修不净观,证了阿罗汉果

  有个故事,从前有两夫妻,女的长得很漂亮,跟丈夫吵架了。她有意要气气丈夫,所以打扮得很漂亮,出门去了。她一面走,一面见人就笑,要把丈夫气死。(众笑)前面走来一个长者,她也朝长者笑笑,一笑,嘴唇一翘,露出几颗雪白的牙齿。长者看到雪白的牙齿就修不净观,从她牙缝里观出牙垢来,一直往里观,嘴里的痰、鼻子里的鼻涕,脏死了,观完了,这个长者证了阿罗汉果,这是在《清净道论》里说的。因为他看到里边去,看到实在不可爱。

  夫妻修不净观,二人都开悟了

  从前还有个故事,老爷跟夫人去听经,法师在讲不净观,夫人悟了。一回家,夫人从房里拿了一只花瓶出来,花瓶是封口的,上面插了花。夫人问老爷:“这个花瓶美不美啊?”老爷说“很美啊”“这朵花好看吗?”“好看啊”“你爱不爱啊?”“爱啊。”夫人从背后拿出根棍子朝着花瓶“噼”一打,花瓶碎了,里边装的大粪溅得老爷一身,臭死了,脏死了。老爷说:“夫人,你今天咋回事?”夫人跟老爷说:“你要知道我的身体就是这只花瓶,里边装满大粪,你为什么还有爱呢?”(众笑)经她这么一点,老爷也悟了。还是夫人先悟,所以千万不要看不起女的,这就是修观。

  

  了解缘起性空,才能了解如来真实义

  答企业家问(75)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二期

  

  傅味琴老师解答  2006.4.22 下午

  

  以佛法的精神来管理好企业、

  管理好财富、管理好员工就是学法的积极意义

  提要:

  ·事物要看全过程,要这样去修观

  ·“有了钱不知道人生什么意义”,这个苦闷就是从他的觉悟中来

  ·纠正错误、累积经验,按照释迦佛的智慧去做、去看、去理解,这就是修慧

  ·在生活里要善观三业,要在身口意上修

  ·佛法要求生活里求觉悟,在竞争的社会里也要帮助别人跑得快

  ·以佛法的精神来管理好企业、管理好财富、管理好员工就是学法的积极意义

  事物要看全过程,要这样去修观

  你们在生活中要观一切事物的来龙去脉,不要只看眼前,要观全过程。你们观得清清楚楚了,就知道哪是正确的,哪是错误的,要这样去修观。

  “有了钱不知道人生什么意义”,

  这个苦闷就是从他的觉悟中来

  比如今天上午讲到畜生道,其实人间就有畜生道,这就靠你去观了。你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了,表面看起来,是人的形态人的躯壳,细细地观,观他的心观他的行为就有点像畜生。畜生只知道水草与淫欲,他呢,只知道赚钱。娶了一个老婆不够,两个、三个不够,娶了十个老婆。一辈子就是忙财跟色,那不就是水草与淫欲吗?那条路是不对的!所以进佛门的人能放弃对财色的追求,那是有觉悟的。有的老板年纪轻轻,两只手伸出来戴了十只戒指,可是他叹了口气:“唉,没钱的时候想钱,有了钱也不知道人生什么意义。”这种人还是有觉悟的,可惜的就是他没有听到佛法。这些都要我们在生活中修观,多想想,多看看,通过这样一再一再的思惟,就能觉悟。之所以不觉悟那是没有看到底,没有看明白。

  纠正错误、累积经验,

  按照释迦佛的智慧去做、去看、去理解,这就是修慧

  怎么修慧呢?累积经验、纠正错误,这就是智慧。可是靠你一个人进步也太慢了,如果有智慧的人能帮助帮助、启发启发,输送你一点他人生的经验,这样进步就快了。全世界都公认释迦佛的智慧极大,所以我们今天在生活里无论是干事情、待人接物、看问题,按照释迦佛的智慧原则去做、去看、去理解就是修慧。这种修法才是真正的修行。

  在生活里要善观三业,要在身口意上修

  人怎么在生活里修?人跟生活打交道无非是三样东西,一个是身体,没有身体怎么跟人打交道?一见面握手还得有只手啊;一个是口,跟人打交道总要靠嘴巴说话;一个是意,你总要有一定的思想。所以要在身口意上好好修,这是最殊胜的法门。佛陀对自己的儿子罗睺罗就传了这个法。佛教导罗睺罗要常观三业,三业就是身口意。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思惟如果肯照佛陀的精神去实践,那就是修行。

  问题(四):“我们平常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学佛法要脱离社会吗?”

  佛法要求生活里求觉悟,

  在竞争的社会里也要帮助别人跑得快

  脱离社会就没饭吃,肯定饿死。(众笑)我们今天吃的饭全是农民种出来的,住的房子全是工人盖出来的,一个人怎么能脱离社会呢?就算你到深山老林里去,你跟老虎、狮子、蛇聚在一起,那也是一个社会呀。(众笑)社会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就在社会里,仅仅是佛弟子在竞争的时候,不仅自己要在竞争中跑得快,还要帮助别人跑得快,不要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那就没有矛盾。

  问题(五):“菩萨在社会里会有矛盾吗?”

  如果有矛盾,菩萨也不会被千千万万的人崇敬爱戴。

  问题(六):“我们学法有什么积极意义?”

  以佛法的精神来管理好企业、

  管理好财富、管理好员工就是学法的积极意义

  你们企业家学佛有什么积极意义?管好企业、管好你的财富、更能管好企业里的人,这就是积极意义。为什么有的企业家会失败?因为他不知道怎么管,他连自己都管不好,要他去管员工,更管不好。连他的财富他都没办法管好,为什么?每次搓麻将都是输的。(众笑)

  

  了解缘起性空,才能了解如来真实义

  答企业家问(76)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二期

  

  傅味琴老师解答  2006.4.22 下午

  

  人间有真情,但烦恼一冲上来,

  真情就发生变化了

  提要:

  ·人间有真情,但烦恼一冲上来,真情就发生变化了

  ·释迦佛叫我们信自己的佛,提个问题使大家觉悟,这就是信佛人的觉悟

  ·能信自己的精神力量,不去信外面的神,这就是信佛了

  问题(七):“我对别人是真情,别人对我好像就没有真情”,还有一个问:“感情很多都是欺骗性的,是不是有真情?”

  人间有真情,但烦恼

  一冲上来,真情就发生变化了

  怎么没有呢?你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众笑)我对你就是真情呀,你对我也是真情呀。我对你,尽我所能让你得到佛法的利益;你对我总不想来赚文殊院的钱,让文殊院倒闭吧。人都有真情,问题就是烦恼一冲过来,真情就发生变化,所以烦恼是我们的敌人,一切人都不是我们的敌人。

  问题(八):“人都出家了,人类不要绝子绝孙啊?”“你总说度众生成佛,那么个个都成佛了,没有人生儿子了?”“大家都修行了,这个社会怎么发展?”

  释迦佛叫我们信自己的佛,

  提个问题使大家觉悟,这就是信佛人的觉悟

  这些问题,是不是信佛的人提的?(下答:信佛的人提的)是信佛的。(众笑)即使他说:“我不信佛”,我也说他是信佛的。他能想出这个问题来,说明他有觉悟,问题就是他对佛教不了解,但是不了解的人也有他智慧范围内的觉悟:这样搞下去社会怎么办?他也有好心啊。这种念头就是从佛性里来的。所以真正信佛的人,不是信外面的佛,而是信自己的佛。他提的问题有道理,这个有道理有觉悟就是信佛,不过他不是信释迦佛,而是信自己的佛。释迦佛同样是叫我们不是信外面的佛,是信自己的佛。

  能信自己的精神力量,

  不去信外面的神,这就是信佛了

  我问问你们,你看我这个老师信不信神?(下答:也信也不信)(众笑)其实你说也信也不信,你就是一个信佛的人。我年轻时社会上很少有人像我这样讲课,我讲起课来总是劝人为善,所以有人感觉我的讲课就像传道那样,他就问我:“老师,你信不信神啊?”我说“我信神。”每个人都是信神的,因为神是存在的,神存在在每个人身上,如果这个人没有神了,这个人就要死了,这时医生总是这么说:“你们家属准备后事啊。他眼睛都没神了。”(众笑)

  处处都有神,一心听法听得入神了,写书法写得入神了,弹钢琴弹得入神了,这不都是神吗?所以我回答他:“我是信神的,不过跟你信的神不一样,你是信外面的神,我是信自己的神,这叫精神。”佛陀教导我们要相信自己,不要去相信外面的神,要相信自己的一颗心,这颗心就是精神,力量无穷。所谓觉悟也是来自精神的力量。所以佛法你信也是信,不信也是信,你说不信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已经在信了。

  可惜的是,现在有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佛教传到中国来,马上就染上了宗教气氛,一开始就跟道教、巫婆神汉、民间的迷信,还有儒教混在一起,失去了佛教的本来面目。儒教说“头上三尺有神明”,这个神明是啥?他说不清楚。“天作孽犹可活,人作孽不可活”,这是孟子的话。天是什么?他回答不出来。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你去信他那不是迷信?当然儒教有许多道理是讲得清楚的,这些道理对人类社会也有帮助,可是远远比不上释迦佛讲的道理。

  

  了解缘起性空,才能了解如来真实义

  答企业家问(77)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二期

  

  傅味琴老师解答  2006.4.22 下午

  

  没有必要使每个人都出家,

  在家也有身不出家心出家的修行人

  提要:

  ·如果佛教对人类社会没有利益,佛教能存在吗?

  ·怕人都出家了会绝子绝孙,连释迦佛都做不到使人都出家,所以别操心了

  ·出家也…

《企业家禅定营--了解缘起性空,才能了解如来真实义(答企业家问)(72~78)》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