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远志成长文化传播公司举办为期三天的
企业家禅定营 (1)
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体验生活并学习禅定
傅味琴主讲 2005.10.28上午第一讲
我们追求的是智慧和觉悟,
我们排除的是烦恼和痛苦
提要:
·这儿的气氛非常亲切
·佛教研究的是事物为什么会变
·各行业都在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
·能懂事才能走好人生的路
·今天来学佛法学禅定,你们是个识宝的人
·能把佛陀的智慧和觉悟传下去的,是你们年青一代
这儿的气氛非常亲切
今天是我们大家都很欢喜的日子,其实前几天就很欢喜,听说你们要来这里,体会一下这儿的学修生活,同时也学学禅定,大家都很欢喜地做好欢迎你们的准备。我们常说:佛弟子是一家人。世间上我们的亲人很多,但是最亲的还是我们信佛的修行人。所以你们来了,可能第一个感觉就是这儿的气氛非常亲切。世间上的亲人经常会变化,因为亲人不一定有智慧,亲人本身也有烦恼,所以亲人会变冤家。但是在这儿,我们佛弟子是一家人,比世俗生活中的亲人还要亲,因为我们追求的是智慧和觉悟,我们排除的是烦恼和痛苦。
佛教研究的是事物为什么会变
宇宙的真理是永远不会变的,可是世间上的种种事物,却经常在变,会变的就不是真理,我们佛教研究的就是事物为什么会变,我们追求的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各行业都在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
我听说你们各位在社会上事业都很有成就,不管你干什么行业,今天都在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由于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国家才有今天这样的兴旺,人民生活才有今天这样不断的提高。
能懂事才能走好人生的路
听说你们都是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今天你们来这儿学习佛法,其实学佛法就学一颗心。我忽然想起来,你们这个董事的董啊,既然来学心,旁边加一个竖心旁,也称“懂事”。(众笑)为什么人生这么痛苦,因为人们不懂事,没有在心理方面去明白道理,所以人生路并不好走。人生坎坷,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烦恼中毁灭自己,已经算很幸福的了。所以一个人要懂事,不仅仅要懂怎么去生活,怎么去创造财富,更要懂怎么去追求智慧,怎么去提高觉悟,智慧和觉悟才是人生最珍贵的珍宝。
今天来学佛法学禅定,你们是个识宝的人
如果一个人只懂得去寻找财富,在生活中对自己有利的就抓,这种本事不要说高等动物会有,低等动物也会有。一只鸡,它的眼睛就总是看着地上,它的嘴巴一天到晚都在忙找吃的,如果地上有一颗珍宝,它会认为是没用的东西。人就两样了,人能识宝。你们今天来学佛法,学禅定,你们就是一个识宝的人。
能把佛陀的智慧和觉悟传下去的,是你们年青一代
有很多人进了佛门,只知道烧香拜佛,还有的名义上叫朝山,实际上不过游山玩水看看风景,这叫深入宝山,空手而返。当然这也难怪,现在差不多每个深入宝山的人,想拿一点东西也拿不着,既然拿不着东西,这已经不是宝山了。什么是宝?佛法是宝,现在要听到佛法,是非常稀有难得的事。所以我最反对佛门里整天忙死人,而不忙活人,佛在世时,佛门里不是这样的。佛陀是伟大的教育家,佛是以法度众生。为什么全世界都尊重释迦牟尼佛,因为他给人类的是智慧,是觉悟,谁能够把智慧和觉悟传下去?还不是你们年轻一代?如果佛法的明灯熄灭了,众生就会处于生死的长夜里,黑暗中走路是很危险的。所以你们今天来学佛法修禅定,就是一个很懂事的人。
杭州远志成长文化传播公司举办为期三天的
企业家禅定营 (2)
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体验生活并学习禅定
傅味琴主讲 2005.10.28上午第一讲
少观察,心浮动,人生就容易走弯路
提要:
·人生少智慧,痛苦随着快乐来
·少观察,心浮动,人生就容易走弯路
·人生路上干扰多,妄想也多
·别人的安慰,不如自求智慧
·佛教没有外道的观点,因为这是被排除的错误
·只要一个大洞,大中小都能通过
人生少智慧,痛苦随着快乐来
你们开公司,我也开公司,我开的是赔本公司,所以我从来不操心会不会赔本,因为我的目的就是赔本,最好在临死前全部赔光,这才是真正的自在,真正的洒脱。当然我并不是要求你们也到我这儿来参加赔本公司,你们赚钱管赚钱,至少也要学点智慧。人生不要太多烦恼了,有了烦恼只会有痛苦,不会有快乐。其实人生的过程全都是痛苦,有时候是有快乐,可是快乐时间很短,跟在快乐后面的却是痛苦,所以这个快乐是假的。佛教干的工作就是排除痛苦,得到真正的幸福。如果不追求智慧,不排除烦恼,人生将永远是痛苦。
少观察,心浮动,人生就容易走弯路
你们可能很想问“在事业上怎么样才能使我既稳当又快速的成就?”因为你们很少去观察人生,也没有修行的经历,所以迷迷茫茫。其实这种道理很简单,不管什么事业,学习也好,搞好家庭生活也好,从事社会上的事业也好,今天我们修行也好,都可以算是一种事业。照我的想法,第一,不要走弯路,直路就快,弯路就慢,在走路的时候打斜岔,东看看,西看看,老是拐弯,那就绕圈子了,不但慢而且很危险。为什么会拐弯?因为心定不下来,浮动得厉害,凭自己的兴趣,凭自己的想象去办事,那自然很容易失败了。当然失败也有好处,失败可以累积经验,但能不失败不是更好吗?
人生路上干扰多,妄想也多
第二要排除干扰。干扰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在人生路上,干扰很多很多,外界有各种的引诱,我们内心有各种的妄想,这些都是干扰。比如妈在做事情,小孩子总是去干扰她,妈就做不好了,所以妈就说,“你自己去玩,我在干事,你别来干扰我。”
别人的安慰,不如自求智慧
要想不走弯路,不受干扰,就要靠智慧。如今的人,在你失败的时候,他对你讲的话有很多都是在安慰人,“你别难过啊,吃一堑么长一智,就算买个教训吧。”这也算是一种智慧,可是这个智慧不是最高的智慧。安慰当然也好,可是为什么不求一点佛法的智慧呢?为什么不让自己觉悟起来呢?一定要在迷茫中东撞西撞,去累积失败的教训?
佛教没有外道的观点,因为这是被排除的错误
我们修行也是如此,修行想修得快,想修得好,也是这两句话:不走弯路,不受干扰。什么是弯路?进了佛门的人都认为佛教最伟大、最彻底、最究竟,可是偏偏有许多人,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作主张,另搞一套,不愿在释迦佛的教导下依教奉行,这就是走弯路。比如他又学佛教,又学道教,又学气功,非但浪费时间,还会出偏差。你既然承认佛陀是伟大的,是彻底究竟圆满的,既然圆满,那肯定各种知识各种修行方法佛教里全有,否则怎么叫圆满?有人想不通,“道教的东西你们佛教就没有,佛教里也没有气功。”你要知道佛教里没有这些旁门外道的东西,是因为这些都是佛教要排除的东西,早就被排除了。如果在外道里有劝人为善的思想,也跟佛教的路线是一致的,那还不是佛教里全都有?
只要一个大洞,大中小都能通过
有一家在墙上开了三个洞,一个大洞,一个中洞,一个小洞,因为他家里养了三只猫,他想大洞给大猫走,中洞给中猫走,小洞给小猫走。这个人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你只要一个大洞就可以了嘛,同样那种拐弯的人也是愚蠢。再举个例子,我59年去过内蒙古,84年我第二次去内蒙古时,从前的老学生请我到她家里去。我去了,她就问我一个问题,因为当时报上都在讨论“什么是幸福”。文章很多,却不得要领,所以她来问我,以为我要讲很多话,还准备了录音机。我回答说:“放下欲望,就是幸福。”一句话就让她明白了。这是谁的智慧?这是释迦佛的智慧,可不是我的智慧。世间上人长篇大论的讨论,释迦佛的智慧只要一句就解决了。
杭州远志成长文化传播公司举办为期三天的
企业家禅定营 (3)
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体验生活并学习禅定
傅味琴主讲 2005.10.28上午第一讲
佛法是高级心理学,坐禅能消除疲劳
提要:
·要达到修行的一心不乱,必须入定
·佛法是高级的心理学
·过午不食是健康长寿的好办法
·坐禅能消除疲劳,是对自己真正的爱护
·忙里抽空学佛法,也叫“有暇身”
要达到修行的一心不乱,必须入定
修行不要受干扰,一受干扰,你心就定不下来,也不可能达到一心不乱。释迦佛说过,“众生无心,由境生心”,众生的心理活动是随着外面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修行人受了外面环境干扰,就难以成就。就拿大家都熟悉的方便法门,求生西方净土来说,有人说,“只要唸佛就能往生”,经书里没这句话,这是不懂佛法的人说的,经书里怎么说?要“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要一心不乱才能成就往生。世间上的成就也是如此,学习成绩好,也靠一心不乱,事业上的成就也靠一心不乱,当然这些一心不乱有层次上的差别,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一心不乱这个层次就高了,要达到高层次,那就要入定。
佛法是高级的心理学
我从前对心理学很爱好,我后来就信佛了,因为佛法是高级的心理学。现在的人病很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病都跟病人的紧张有关系,从前有本书上说,如果一个人要完全排除紧张,只有佛教的禅定才能办得到。因为佛教禅定的目的就是要入定,入定以后心不动,哪来紧张呢?而且修禅定的时候,必须要经常训练自己全身放松,身心全要放松,为什么我们要保持身心放松?因为我们初修禅定,还没有入定,可我们过去已经养成紧张的习惯了,一不小心,就又变成紧张状态了。
过午不食是健康长寿的好办法
紧张对一个人从头到脚都是不利的,脑神经不能紧张,胃也不能紧张,胃太紧张了,容易得…
《企业家禅定营(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