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当下承担就是修行▪P3

  ..续本文上一页发菩提心!志向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别人劝出来的。往往立大志向的人,父母都没有劝说过,凡所见闻自然能激发他的高远志向。有的农村孩子生于边地,孤陋寡闻,照样有志向。如果你是被人做思想工作而发了菩提心或者立了志向,这种菩提心和志向随时都会退失,难以持久。古人讲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佛门里发菩提亦复如是。没有菩提心的人天天发菩提心。有菩提心的人一生只发一次。无论遇到任何逆境,他的菩提心从萌发的那一刻开始,始终伴随着他,成为他终生的奋斗目标与追求。超尘脱俗的思想境界所焕发出来的美好和光明将鼓舞着他一路向上,百折不挠!

  生活中,有的人近朱则赤,近墨则黑;有的人出污泥而不染。后者就是有善根的人。希望在座的都是有大善根的人,遇到任何逆境和艰难险阻,都不要让菩提心动摇,退失!永远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看到社会不好的一面,诸如贪污、腐败等过患,要想办法,从我做起,慢慢影响周围的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常问自己:我给家庭、单位、乃至国家带来过什么好处?千万不要抱怨:为什么国家、单位、父母没给我带来好处?一个学佛的人,一个想成就一番世俗事业的人,要学会永远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绝不抱怨,这样才能成长,进步。

  问:如何看待转基因事件?

  师:这是一个十分危险,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目前中国大陆进口的大豆、食用油、番茄、油菜,都是西方国家打进中国市场的转基因制品,它们的亩产量相当于非转基因产品的三十倍。中国的穷人太多,由于不了解转基因食品的严重危害性,一时图便宜,便买转基因食品来吃。这就像中国的驴和马交配后生出的骡子,没有生育能力。吃任何转基因食品都会导致生育力丧失。即使吃得少,还有部分生育力,但到了第二代,其身体素质会很差,甚至畸形。而第三代人的生育能力将丧失殆尽。据透露,西方国家为保留欧洲人种,一个世纪前就制定了灭掉亚洲人种的战略计划。灭掉亚洲不是通过战争,而是通过转基因的大米、小麦、食用油、黄豆、花生等。中国人穷,把非转基因的黄豆、玉米卖给西方人,赚取高额外汇。我们一亩地产一千斤天然花生,人家一亩地产三万斤转基因花生。虽然我们每斤的单价看似高于对方,实际上对方的产值产量高出我们的几十倍。西方人自己绝对不吃转基因产品。而中国人贪图便宜,往往选择吃价格便宜的转基因食品,吃后,思维、型态、举止慢慢起变化了都不知道。目前中国大多数人吃的都是转基因食物,只有万分之一脱离贫困的人不吃转基因食物。很多疾病无法治愈,都与转基因食品有关。据说西方的科学研究者把鱼的基因转移到草莓上,草莓长得非常鲜嫩,而且产量还高。把动物基因转到植物上,把植物基因转到动物上的“科研”,是对人类社会的摧残!真正的智慧应该是维护人类,保护地球。这种愚痴的行为将导致人类的衰亡!

  问:方丈任期满后,您去哪里?

  师:方丈退位是不再从事行政工作,只管业务——修行、讲经说法,只做教授,不做校长。万行现在是既当教授又做校长。我计划在东华寺再任七年方丈,就退下来做教授,领众修行。校长兼教授容易荒废专业。我的志向是当法师,讲经说法,成为一个好教授,不是做校长。对我个人而言,出家人若不讲经说法,普度众生,做任何其他事情都是不务正业。比如我十年一心扑在建寺庙上,无暇研究经典,也没有好好用心打坐修炼,起码八年时间不务正业。作为出家人,这样的经历八年足矣!在建寺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为了寺庙的建设和发展,不得不频繁地接触社会,天天和世俗人打交道,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与突破。但是继续做就没意义了。只有不断经历新事物,人生才能获得更多的体验、经验、感受和感悟。

  问:寺院靠什么凝聚僧侣和信徒?

  师:寺院是领众修行,净化众生心灵的场所。传教士、神职人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心理和心灵医生。与西方国家的传教士相比,中国传教士的工作不如他们得力。西方国家的传教士、牧师、和尚、阿訇的神职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因而博得了社会的广泛敬重和爱戴。就神职工作者而言,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工作做得很欠缺。在服务大众方面,佛教的确不如基督教做得到位,因为基本理念不同。寺庙的理念是敞开大门,笑迎八方,有求必应。而基督教的理念是送福音上门,敲门请你收下。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之处。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在大街上,即便素不相识,老外也会主动跟人打招呼。而中国人绝无此习。在这种文化相异的背景下产生的宗教理念和传播风格也必然迥然各异。西方宗教是紧密配合政治并竭力服务于政治,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所利用。而中国的道教和佛教只有在当局需要时,才挺身而出;不需要时,就关门念经,打坐修行。我们是有求才应。

  问:什么是出家人的快乐和幸福?出家人也有家,如果发生特殊情况,你们出家人会不会帮助家人呢?

  师:出家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国泰民安,人人幸福!对父母,我们会关心,也会负责任。父母老了要养,生病了要回去照看。佛教有规定,父母老了无人赡养,要接到寺庙来赡养,这是祖师爷制定并沿袭下来的。我们每年都回家看望父母。对父母不能尽孝,又怎么可能对众生尽孝,善待和普度众生?这是基本常识。

  问:老人和媳妇如何相处?如何把握在红尘中信佛与尽孝?

  师: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我把它改为:清官不断家务事。两人相处,彼此都要学会互相包容、忍让和理解,否则一切方法都无济于事。家庭摩擦很正常,必须学会包容。前面讲到,成熟的人最突出的标志就是没有个性,能和身边的万事万物融合在一起。而不成熟的人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和身边的人、事、物格格不入。成熟就是无我,无我了还有什么不能接纳,不能包容?一个人要成长成熟,就必须学会谦让、包容。一个真信佛并有智慧的人,必定能和他人友好、愉快地相处。

  问:请讲一下“缘起性空”。

  师:佛教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是指万事万物皆是因缘和合。既是因缘和合,就作不了主,要依赖外缘。外缘不具备就没办法成就一件事。要想成就一件事,需要众因缘和合。所谓众因缘,就是内在、外在的条件。要坏一件事,也必须内外条件皆具足。成与败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众生是你我他合在一起称的称呼。我们要生存、发展,必须依赖和借助你我他。千万别以为一个人什么事都能做。如果有这种心态,你将一事无成。

  问:您的“莲花生动功”怎么练?打坐手脚麻木怎么办?

  师:光盘、网上都有介绍。动功最重要的是把握呼吸,否则跟广播体操没两样。坐禅气血不通导致手脚麻木,属正常现象,是好事,说明你的气血在苏醒,发动。血管堵塞才会有麻木感,继续做下去就会消失。

  问:我觉得一个人生活很和谐、自在,为什么结了婚就不和谐、自在了,而且还生烦恼呢?

  师:你的个性太强。你要学会让自己死亡,消失一段时间,比如十天。你如果学会死亡十天,对于你来说,就是质的改变和飞跃。如何死亡,消失十天?这十天就是你老婆说了算,她说怎么样,你就怎么样,她说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能这样保持十天,你就知道什么叫自在、和谐、快乐了。烦恼的根源是你处处想说了算,处处以你为主。这样你不是在成长,而是在倒退。在成长过程中,首先要学会把握自己,消除个性。修行和生活协调好了,不仅没有矛盾,反而会活出快乐、解脱和自在。你这么有智慧,佛都敢学,如果不能和身边的人沟通并与之和睦共处,还谈什么学佛呢?能和佛沟通,怎么不能和身边的人沟通呢?除非是不想做,不用心做,否则没有办不到的!

  问:观香时,是戴眼镜好,还是不戴眼镜好?

  师:最好不戴眼镜,让身体放松。只要长期反复地训练,自然能够进入状态。

  问:佛的本质和精神体现在哪里?

  师:体现在我们人的身上,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问:可是我们平常见、闻到的佛是看破,超脱了红尘,慈悲不杀,也无男女之爱,与我们人并不同啊?

  师:既然是佛,已经超越了此层次,达到彼层次,怎么还会杀生,有男女之爱?佛的爱已由量变达到质变,成为平等、广大的博爱,即佛教常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男女之爱要狭隘、自私才显得纯洁,它的属性绝非大公无私,否则伦理败坏,社会将无宁日。

  问:信佛、学佛、行佛的标志是什么?

  师:就是奉献自己的一生!无私地把自己奉献给众生,奉献给社会。学佛若无奉献精神,奉劝你不要学,信佛就行了。信佛不需要做到什么。而学佛必须以佛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人处事、行为举止都应该如佛一般。

  问:请问皈依的好处是什么?

  师:皈依的好处太多了! 其中一个好处就是有护法神保佑你平安健康、家庭幸福,乃至升官,发财。但前题是你必须正信皈依,严格按照皈依的准则去行事做人。果能如此,你真的就能心想事成,无事不办。皈依是以佛的标准为人处事,既然如此,家庭怎会不幸福,事业岂能不圆满?之所以达不到,就是因为并没有真正按照佛的标准来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问:有个出家师父身体不好,总有莫名其妙的感应,这是否与他的发心和护法有关系?

  师:身体不好原因很多。真能发大心,就不会被身体所左右。很多人还没做事,就先说身体不行。其实不是身体不行,是心力不够。我常说,我的身体可以生病,但绝不能再让我的心生病!真能如此,你的心从此就不会再被身体拖累。一旦心灵能够超越身体时,病也会随之减轻。心灵有病是导致身体恒常生病的根本原因。

  问:三十岁之前改身份证上的名字,是否有用?

  师:有用。名字是个咒语,咒语改变了,的确有用。

  师:这里有张条子说:“我很无奈、烦躁。本来有个幸福的家庭,有几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可是在外面又有一个女朋友,而且还生了一个小孩,现在很烦恼。”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不管是社会现象还是个别现象,既然发生了,你就要对此负责。首先要在经济上对她负责,其次要在精神上、感情上对她负责。你有其他女友,有一点可以肯定,你有爱心,有经济实力,有精力,否则是不可能的。你们看,凡是有此现象的人,首先是身体好,经济有保障。既然如此,就要一如既往,负责到底。既然你和第二个太太已有小孩,就要对她们负责。如果对两个家庭都能负起责任,并做得到位,我相信两方都会理解你,因为谁都会犯错误。但是犯了错误以后就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不能推卸,回避,甩手不见不管,做人不应该这样,既然发生了就要去承担。佛家讲的最高境界是:没有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你只要愿意对你所做的事承担后果,愿意为你的行为负责任,你都可以去做;一旦做了,就必须对此行为负责到底。

  问:东华寺是否有年度计划?

  师:登陆东华寺的网站就能看到全年的活动,包括每个礼拜的开示记录都在上面。

  问:佛教对现代经营管理有哪些指导作用?

  师:如果你真能按佛教的理念和模式经营管理公司,你的公司一定会平稳、持久、兴旺。如果完全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去管理,同样也能持久、兴旺、发达。只怕你既不完全按佛教的理念,也不按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而是用自己的小聪明去经营管理,那你的公司将无法兴旺发达,更别说持久了。社会上最高的经营管理模式与宗教境界的管理模式是相通的。佛教有个基本观念:佛法不破坏世间法,不违背世间法,佛法遵循,尊重世间法。同时提倡:在道言道,在商言商。在座的很多是企业家、商人。既然进入了宗教场所,就不要再抱着企业家、商人的心态。你来拜佛,你就是信徒,不再是企业家。明天你回到公司,你就不是信徒,而是企业家,是老板。如果你以佛教徒、居士的身份来管理公司,可能会一塌糊涂。同样,你来寺庙拜佛,以老板自居,你肯定对佛不敬,也不会与佛产生感应。所以,到道场要言道,回商场就言商。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潜规则,不能违背,这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保障,否则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社会企业与寺庙在管理模式上的确有相互借鉴的地方,但不能完全照搬。企业以多赢利为目的,肩负着为社会分忧解难的责任。寺庙不是以经营为目的,同样也以为社会排忧解难为己任,这是共同的。今天就到这里,讲错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

  

  

《当下承担就是修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