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波巴四法开示
时间:2008/01/13
地点:印度 瓦拉那西
中译:堪布丹杰
【前言】
首先,我要问候以创古仁波切为首的僧俗二众和所有与会大众,大家好!今天在瓦拉那西西藏大学噶举学会的邀请下,要来讲解冈波巴四法。
在释迦牟尼佛讲说深广正法的圣地,瓦拉那西鹿野苑,如果我似懂非懂、随意讲说的话,是应该惭愧,也是不恭敬的。但是,我相信跟随具广大悲智的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就算是仅念上一句,也比在此生中所拥有的一切都还要珍贵,因此,这也是我今天要送给各位,最好的礼物!
接下来,我要针对达波噶举祖师达波拉杰(冈波巴大师)的口诀要义—冈波巴四法,随心地给予一些解释。由于在各地,大都以讲授大论的方式讲解此法,而自己却不是很精通此法,因此,我不会以传统讲授大论的方式给予教学。我将做一般性的介绍,并讲一些自己的心得,就是一些比较属于个人的感受。它们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是我相信随心地给予一些解释,在座的各位也都是有智慧、善能分辨对错的人。希望你们能够对正确的内容给予广解,不对的部分给予批判,这是我的请求!
【四法正文】
〈愿心向法〉
冈波巴四法是愿法(心)向法,愿法向道,愿道断惑,断惑显真。有些法本将愿法向法称为愿心向法。但在这一部法本中提到的是愿法向法。
这里提到的法,一般来说,即是我们常说的Dharma,即是取舍善恶的方法。
平时对于此法有用三士道的方式来讲解,但我想,就自己所想到的来讲说就可以了!
修行,当远离世间八法
所谓「愿心向法」,如「萨迦四离贪」中所说:“若执着此生即非行者”。意思是:如果我们沉迷于世间八法,就不是一个修行者。
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呢?我们可能会问,生活与工作有可能离开世间八法的吗?这是做得到的吗?其实这并不容易。因此,我们要了解,「远离世间八法」不是口号,就好像不能口头喊着「我们应该断除贪嗔」一样,应该要去思维这些话所阐述的关键是什么?
我觉得,这里的关键是「贪」,我时常把它称为「盲目的贪着」,意思是没有善恶观念,固执地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一种强烈执着。例如电视上的摩托车广告,帅气的车手骑着摩托车在空中飞行,越过重重高山。事实上,摩托车不会飞,也不可能剎那间就飞越高山。第一次看到我们还觉得奇怪,觉得不可思议。但几天之后看习惯了,你可能就开始想:“嗯,我也应该买一台帅气的摩托车来骑骑看。”你的欲望就这么生起了,同时你也失去了正确抉择的理智。
画面会迷惑一个人,让人无法做正确的判断,最后让你决定买下那台摩托车。这就是一种盲目的贪着,没有判断力的贪着,能够驱使一个人作不了主地去做某件事。
我们生活当中,对服装、美食、名声多少都有一些贪恋。虽然我们对佛法有信心,欢喜去修持,也花了很多年的时间修行佛法,但是,我们根深蒂固地观念告诉自己:佛法可有可无,衣食名声还是比较重要。
修行,不是一种消遣
真正的修行是什么?修行是要实实在在地去做的。修行不是一种消遣,也不是按摩。什么是按摩?就是身体酸痛了才会想去做的事情。同样,我们很多时候都是遇到了痛苦才想到修行。这代表我们并没有把修行当作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最明显的事是,一天工作结束之后,晚上的梦境都是一天的俗事;但如果一整天修法、读经或禅修,结果却什么都没梦到。原因是,我们只是身体上在修行,自心跟俗世却是亲密的好友,连晚上作梦都难分难舍。
总而言之,自心当中想要修行的空间,总是空空荡荡,俗世的空间却琳琅满目,让人眼花撩乱。因此,为了要让自心向法,我们不要对今生短暂的财富、地位与名声太过于执着,而是要寻求来生更长远的快乐。
这里提到来生,虽然现在科学界还无法证实有轮回,但是,科学家对于此点还是应该存有好奇心。哪一天如果证实轮回存在的话,将会是一个改变全世界的观点。我们现在总是计划十年、二十年以后要做什么,如果有一天轮回得到了证实,我们可能就会有来生的计划了。总而言之,就算不相信有轮回,也应该要存有一点好奇心来想想:或许不只今生,如果有来世呢?因此,我们要为来世的快乐作打算。
如何能为来世作准备呢?今生的财富、名声能够带到下一世吗?不可能,许多「观死无常」的教法都在提醒我们。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关键就在于此刻的这一念心。我们心上的习气,例如积聚善功德的习气,能够延续到来世,这样能够让我们的来世过的快乐,远离痛苦。所以都是依靠这一念心。
修行,要能够在细微心识上留下痕迹
有人可能会接着问:“我今生花个几天修修佛法是不是就可以了呢?”这可不行,花几天敲敲鼓,念念咒,转几圈念珠是没什么用的。例如今生是过去的业力而形成的,但我们对过去什么也不记得,就算过去世作了什么修持、善法,甚至有神通也都忘记了。更何况只是粗浅的做作样子的修持,对来世当然不会有任何帮助。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做到能够在最细微的心识上种下善的习气种子。中阴教法说:临终时身体四大次第消融,最后粗的心识将会止息。但是,细微的心识将会延续。
因此,如果你决定今生要修持佛法,那就要用心修持,要能够在细微的心识上留下痕迹。敷衍、轻忽的修持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你要尽力地、用心地体会佛法,这非常重要,虽然我也无法证实是否有来世,但我相信如果有来世的话,用心修持,会让你的来世得到利益。
总而言之,如果无法避免世间八法,就像冈波巴大师曾说:我们可将世间八法看成是一种成就妙果。这样也不错。当你无可避免的得到一些名声时,你可以这样来思维。但是你不可以刻意执着地去追求世间八法,那样就不是正法的修持了。
因此,愿心向法的意思是,你不是将目标局限于追求今生的世间八法,而是追求一种长远究竟的利益。
〈愿法向道〉
所谓愿法向道是说,修行不只是随便修修而已,而是要修持能够开展证得遍知果位的道。什么是道呢?其意思是,不应只是表面形式上的修持,例如念念仪轨,而是要在心中生起证悟,生起修道的体证。如果没有这样,我们可能以为自己是走在开展遍知果位的道路上,但很可能只是在过日子,浪费了很长的时间而已。
修行,要透过深刻地思维,在心中生起敏锐的体悟.....
噶举派的行者,为了让自心能与佛法结合,生起证悟,要不断地观修「回心四种思维」的前行法。修行不是概念上“喔,大概是这样子”的理解就行的,思维『死亡无常』与『轮回过患』的道理时,要能够在心中真实体认到「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要不然,就算前行法修了几十万遍,但也只是一个数字,一种仪式,心中不会有感受。这样的修持也不算是「实修噶举传承」的法。
因此,对于『轮回过患』与『因果业报』的观修,要能深刻地去思维,要在心中有敏锐的体会生起。例如「轮回过患」的观修提到三恶道的痛苦,例如畜生具有愚痴的痛苦等,在知识上我们都知道,但却没什么感受,例如看到一只牛,你会想:“喔,那就是愚痴的情况!” 但事实上,向外去看别人的愚痴,还不如想想自己的愚痴来得好。某方面来说,畜生可能是愚痴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们该做的、能做的都在做呀!反观我们人类,该做的没有去做,生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点也不懂得好好用用脑子。因此我猜想,可能真正愚痴的动物是我们自己。
思维三恶道痛苦的主要目的是,如果只想自己的苦,你会不知道自己的珍贵价值,因此跟其他众生比较,从其他众生的条件与环境相较之下,找到自己的价值。这个思维能够鼓励自己,认知自己的珍贵价值。佛经当中有非常多有关地狱痛苦的叙述,但是因为我们感受不到,听了不会有感觉,反而会觉得奇怪。因此,轮回的苦是要回转到自己的心上去感受的。如果做不到,而只认为地狱只不过是某个位于金刚座下方的一个痛苦地方而已,我觉得这样是不会有什么利益的。因此,万法都要和自心相结合,要不然,总是向外去说食数宝是没有用的。
修行,要和自心相结合
谈到大乘法,无上密法,或者大手印禅法的修持等,都有一个重点,就是这些修持都要和自心相结合,要用心实际体会的修持。
平时,我们都从自己的窗口去认识这个显像世界。由于是主观地、透过我执在观察,因此会认为一切是理所当然,例如看到一个人在笑,你怀疑他是不是在笑自己,或者以为垮着脸的某个人是对自己不满。事实上,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对方是在嘲笑自己或对自己有任何不满,问题是在于我们太主观了。
事实上,应该是我们操控文字,而不是反被文字迷惑,但情况是,从小被命名为「扎西」的某个人,会认定「扎西」就是自己,当别人批评「扎西」时,他就会以为是批评自己,并且生起烦恼。事实上,「扎西」到底是谁?它只不过是个名字,任何人都可以说自己就是扎西或是洛桑的呀!如果了解这一点,扎西可以想“我不是扎西,我是洛桑”,或者洛桑可以想“我是扎西,不是洛桑”。但是我们作不到,我们非常执着“我是某某人”,非常执着“他就是在骂我”,进而产生各种痛苦。
我们应该认清显像世界,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盲目地贪执,只会产生痛苦。我们应该思考:“到底我所经验的显像是不是真实的?”其实这一切都只是自己假名安立而造成的,因为自己的无明贪执太强烈了,理…
《冈波巴四法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