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院长确戒仁波切开示▪P2

  ..续本文上一页而是要发愿将来能做汉藏之间的桥梁,成为真正的翻译家,真正把中国佛教的典籍翻译成藏文,或者藏文的典籍翻译成中文。我相信汉藏的融合能促进佛法的兴盛,能够帮助与利益更多众生。

  

  闻思修同时并进

  

  成佛的方法是什么?首先要积聚资粮与净除罪障。若是资粮积聚不圆满,罪障也无法清除,罪障不除,我们也无法成就佛果。而佛学院的学习就是在积聚资粮,就是在修行。

  

  许多佛弟子常有一种想法,认为听闻、思惟佛法的时候,就没有在积聚资粮,或者就没有在实修;在实修、做功德的时候,又觉得没有在听闻、思惟佛法──总觉得闻、思、修三者是分开的,其实这种见解是不对的。就像冈波巴大师就曾经说过,修持佛法的要点是什么?就是闻、思、修三者要同时并进。这点非常重要。但是它还是有主要跟次要的差别,佛学院主要是闻、思的学习,但同时你也在修持。闭关禅修时,你主要是在修持,但同时你也在做闻、思的学习。

  

  所以各位,尤其是想要实修的弟子们,首先学习见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经典谈到说,一位没有正确见解想来修持的人,就像一位盲人走在荒野当中是一样的,他的修持是不可能圆满的。所以佛学院的学习就是要奠定闻、思的学习,培养正知跟正见。但这不是说佛学院只在做听闻跟思惟,修持是将来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的意思,事实上在佛学院闻思学习的当下,其实就是在修行。

  

  当我们发愿要弘扬佛法,照顾更多的人、更多的众生时,应知光有这样的心愿是不够的,因为首先我们自己的修持要圆满,自己修持圆满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精进于闻、思、修三者,当此三者圆满时,利他的力量也就能透过著作、讲学、辨论三种方式来帮助更多的众生。当一个人有能力帮助众生,同时动机正确,戒律清净,那么他就可以称为是一位菩萨、一位士夫,一位值得被尊敬的人。

  

  殊胜缘起──大译师玛尔巴的圆寂日

  

  以上简单介绍了佛学院整个学习的脉络。最后我要感谢大家的莅临,还有功德主们长期的照顾。佛学院从去年开始计划到今年得以落实,一切因缘都非常的顺利具足,而且能够在今天这个吉祥的日子,也就是密勒日巴大师、 玛尔巴大师的智慧心融入法界(圆寂)的日子举行开学仪式,这一切善功德都是属于大家的。

  

  今天开学还有一个特殊吉祥的征兆,就是玛尔巴大师在藏文叫罗札瓦玛尔巴,罗札瓦就是译师的意思。马尔巴大师是一位翻译家,它曾经多次到达印度求法,依止那洛巴等多位大师学习到非常多珍贵的法教,之后带回西藏并且翻译成藏文。今天是我们佛学院的开学典礼,又是大译师玛尔巴圆寂的日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缘起,象征学院将来能出现大译师。

  

  但我们还是要看看玛尔巴大师的一生,他曾经花了二十一年的时间,历尽艰辛地来往印藏两地学习佛法,吃尽了苦头;与我们现在台湾噶玛列些林课程的五年相比,我们说是计划希望在五年内学生就能成为翻译人才,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有很大的功德资粮才能做到。但我相信各位的功德可能都很大,或许比玛尔巴更有功德,资质还更好也不一定呢!(大众笑)...但真正五年学习出来后,会变成怎么样还不知道。(大众笑)无论如何,这个缘起是好的。

  

  佛学院第一批的学生尤其重要,要更认真踏实的学习,成为后来学子的楷模。我们常说一所佛学院的好坏,不能从外在硬体设施上去判断,而是看佛学院的教学内容是否包含佛陀的教法与证法。如果具备了,才能称之为佛学院,佛法的命脉也就能维持下去。

  

  同时我也希望未来与各界各派的朋友们结法缘的时候,不只是带人来参观学院,只是解说建筑怎么样,设备如何,而是透过说法、教学、论着、辩论来缔结法缘。

  

  感谢化育基金会

  

  我们说要佛法兴盛,要众多因缘和合才行。譬如教法的兴盛,需要有讲法的老师;证法的弘扬,需要有实修的行者;寺院的发展,更要有功德主的护持。一直以来,虽然我有心想成立佛学院,但一直找不到适合的地方,直到化育基金会支持提供位于板桥的两个单位给佛学院来使用,才让此心愿真正落实下来。因此,我要感谢化育基金会与基金会的多位法师、同事,还有多位功德主、朋友们的支持,尤其妙融法师与堪布丹杰的帮助。由于大众一心的努力与护持,今天佛学院才能正式开学,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目前这两户单位,如果说作为一个佛法中心的话,它的大小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佛学院来讲,它还是小了点。由于场地的关系,现在能够住的只有老师跟职事法师,学生们现在还要在外面自己租房子,这是比较困难的一点。但是现在正式的教学已经开始,希望能稳定的发展,未来一定愈来愈好。

  

  相信有愿必成

  

  为什么我有这么大的信心,相信佛学院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呢?因为我相信弘扬佛陀正法,尤其透过佛学院的教学,就是在承担如来家业,维系佛陀正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无量的众生。相信有愿必成,将来佛学院需要有一个大一点的环境,这个环境能住下所有老师与学生,大家都能够一起用餐,一起学习,真正安心办道的一个场所,希望这个愿望能够很快实现。

  

  虽然说有这样的一个心愿,但愿望的实现,还需要因缘的聚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缘,就是学生们是不是真正用功学习?是不是戒律非常清净?如果学生认真学习,持戒严谨,相信我们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相反的来说,如果行持不如法,心愿将无法成就,功德主的护持也将变成一种浪费。因此,第一届的佛学院学生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具备清净的动机──菩提心,认真学习,尤其持戒要严谨。

  

  以上的谈话内容都是出自于佛陀所开示的教法而讲出来的话语,并不是我个人的想法,所以希望学生们都能够好好的铭记在心。

  

  当尊者密勒日巴遇到困难时

  

  最后我还是要提醒学生们,有人的地方,总是有是非。尤其我们还是凡夫,心识还得依靠这个凡夫肉身,因此总会受到世间的一些烦恼纠缠;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要忘了最初的发心,当心中有一个更大的心愿、一个明确的目标时,那些小小的是非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自然能够将它放下。相反的,若老是执着放不下,这些纠缠就会成为我们学习上的障碍。

  

  这里说一个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各位都知道尊者的故事,所有藏人们也都赞叹密勒日巴尊者是西藏最精进、最勇猛、最不畏艰难的修行者,但是,他还是曾经忍不住逃跑过一次。(大众笑)

  

  当时尊者因为受不了种种考验而逃离了他的老师,回到家里。在家中尊者翻阅了《大般若经》,读到其中一段常啼菩萨以无量劫作布施的故事,他突然惭愧的醒觉到:菩萨为众生吃那么多苦,为众生做了那么多事情,都无怨无悔,我竟然因为这一点点的苦就吓得逃跑,真是太羞愧了。所以后来他又回到了老师身边。

  

  所以各位同学们也是一样,将来学习上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希望各位能够坚持下去。

  

  最后我想引用寂天菩萨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做一个决定之前,要经过谨慎的分析与观察,思惟我到底要做还是不要做?深思熟虑之后,若是决定开始做,你就要有始有终。要不然,还不如不做的好。」

  

  接下来我们观赏一段辩经的示范表演。祝大家吉祥如意!

  

  

《院长确戒仁波切开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