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佛在工作生活中的感应变化▪P2

  ..续本文上一页错误的观念造成的。错误的观念造成你的痛苦,不是真的,是这个道理。我们学佛了明白了,就更加有精力去做事情,这是正确的。

  老年人社会责任已经尽到了,家庭责任也尽到了,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的事情怎么办?办什么事儿?提升自己的灵性。提升自己的时间到了。这个时候你想什么都是多余的了,你体力也没有了,精气神儿也不够了,怎么办呢?好好地诵经念佛,把佛菩萨的智慧变成你的智慧,把佛菩萨的精神变成自己的精神,把佛菩萨的能力变成我们所追求的对象,就对了。

  老人已经为这个社会发光发热了,已经过去了,你再抱着过去的喜怒哀乐不放,这是傻瓜。已经过去了,你得不到了。想到痛苦的就痛苦好几天:这个人一辈子遇到他真对不起我啊,我真痛苦;想到欢乐的事情美滋滋地笑好几天。都已经变成了残留的记忆了,你再活在这个里面,不如老实念佛,将来换来的是成佛成菩萨。中年时完成你的使命、责任,老年时干什么?任务完成了,提升自己的灵性,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个路就对了。年轻人有痛苦了有烦恼了,身体不好了,精进念佛一段时间调节过来了,这些事情全解决了。

  祖师常讲:一句佛号是灵丹妙药,佛名叫“阿伽陀药”,无病不治。有病了有烦恼了,念一卷经,念念佛号,问题解决了,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没有病,本来没有烦恼,是你的心结又障碍住了才有的。我们这一生当中遇到佛法,认真地修学,有个正确的认识,人生是会很幸福的。能够人生有多长就做多少,一点一滴地慢慢地进步,做到一分就得到一分受用。不能看看佛理挺深的,佛的规矩挺多的,我吓得不敢学了。

  我们都是凡夫,都还没有成圣成贤、成佛成菩萨,犯一点儿错误佛菩萨是允许的,因为你还没成就嘛。但是要知道,我犯错误了,不应该啊!我要不断地进步,我要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圆满,要抱着这个心态才行。有些人退步了,学佛太难了,有些事情这个也不能做,那个也不行,我不愿意学了。不让你做,佛是这样说了,但是你没有做到啊!佛教你有些事情你不能做,你都不做了你就圆满成佛了,你的功力能力就恢复了。现在你还做不到一切都能圆满地落实,怎么办呢?进一步就比你不进强啊!你今天学了就比不学的人提升了,你今天经历了一天的时间,就比那些没有经历的人有智慧、心情好、心态平和了,这就是进步。然后你才知道我再提升一分,我又进步了一分,慢慢地进步,千万不要吓着,这个那个地把自己给吓着,这是错误的。

  我们要不停地进步,根据自己的环境,根据自己过去生中的习惯,一层一层地往上提升。你才能够感觉到,原来学佛把自己提升了,这时再看这个世界看这个社会,那么美好。佛告诉我们,他生活的世界到我们这个世界,看到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都很快乐,都生活在极乐世界里面,都生活在无忧无虑大自在的世界里面;我们所看到的众生是,这个人很痛苦,这个人很讨厌,这个人让我不满意,众生生活在烦恼的世界里。佛来到了我们的世间,经常给我们示现,释迦佛到我们这个世间,说是娑婆世界,但是他住的是极乐世界。我们要知道,世界是我们变现的。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更应该清楚,我们念佛之人要牢记的,不是说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为了临命终那一刹那佛来接引我,是为了死才念的佛,不是这个样子的。念佛是不死的,念佛是活着走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活着的时候真正念到一心不乱,你就是活着的佛菩萨。不是我现在还年轻,不用念佛了,等我临命终的时候再念吧,总归念一声两声,佛就把我接引过去了,这个问题是个误区,耽误自己了。

  佛告诉我们,念佛念到“心不颠倒”,这才行。心不颠倒了才能进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在这念佛的过程当中,就是把我们自己的灵性不断地提升。比如我们净土法门最低的程度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了我们才能够有把握控制自己的烦恼习气,控制自己的妄念。烦恼来了、不愉快的事情来了,这个时候就想到我是念佛人,我念佛,这样就把烦恼习气给降服了,这个时候你就有一分的把握往生净土了。到临命终的时候,烦恼一来,你能够把它给去除掉,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能够接得走。如果你一点儿功夫都没有,到临命终的时候不能念佛了,那个时候佛想抓你也抓不走,接不走你。所以功夫成片是降服了烦恼,把烦恼暂时给控制住了,然后你再不断地用功、不断地进步,到“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是遇到一些事情来了、烦恼来了也不乱了,这个时候你就有把握了,这就真正做到生死自在了,你在这个世间就是佛菩萨了,一心不乱了。

  我们常常读《地藏经》,《地藏经》上讲婆罗门女一日一夜,念成一心不乱了,到了地狱救她母亲去了,鬼王见了她称她为菩萨,不是死了以后才称她为菩萨,活着就称她为菩萨了。我们修行不是为了死而修的,是你的灵性境界提升到一定的程度了,是菩萨了;你圆满境界了就成佛了,到理一心不乱你就提升到圆满境界了,称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了。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24岁明心见性了,成佛了。他成佛以后还在这个世间住世了将近70岁,弘法30多年,他不是开悟成佛了死了,没死啊,在世间还弘法那么多年。释迦牟尼佛是19岁出来学道,参学修行,30岁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开悟、成佛证果了。但证果以后他没死,他成佛了,还是个活人在大家面前坐着。他弘法利生49年,把这个事情给大家和盘托出,大家明白了、知道了众生生命的意义,还有那么多精彩的事情,全部展现出来了,他没有说证得涅槃就死掉了。所以,佛法是活着证得的,境界是活着提升的,我们不能误会。

  我们人生一世,要把这个事情弄清楚,非常重要,活着的。我们念佛也是如此,我们真正念到一心不乱了,活着就是菩萨了。希望每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变成真正的菩萨,那是多么好的事情。每一个人善心、善行、善意,每天念着佛,普度着众生,帮助着别人,这是菩萨生活啊!世间的菩萨,真的是广发菩提心,自度度他,利益无量的众生。这是菩萨行、菩萨道,世间的菩萨,都在做啊!要往这个方向努力。

  堂主这么多年这么辛苦,一点一滴在不断地完善着道场,就是在行菩萨道,就是做一个表率给大家。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人的心力,感应大家能够有这个团体,能够有这么一个场所,这是一个人的力量。如果大家都能发同样的心,这个力量就很大了。我们这才知道,佛菩萨对众生是多么慈悲,有一个人发心念佛修行,就能感应四十里不遭灾难,这是真话,不是假的,是真实的事情。一个人在这里建立道场了,你看教化了多少百姓,教化了多少人民。不孝顺父母的孝顺父母了,不尊敬老师的尊敬老师了,不知道怎么样处理人生关系的,都变善了,这是好事情啊!自自然然地这个社会风气祥和了,灾难就少了,非常有道理。

  可见得这个庙宇的功德有多大,教育的力量有多大!就像老祖宗说的,我们人本来是善良的,本来是纯朴的,本来我们的心里面都很厚道,就是现前的状态下,有一点偏差有一点迷失而已。大家一听、一明白了,还是善良的人好,还是慈悲的人好啊!这样他回头了,就回归到正确的人生道路上来,这样才是人类承传的正规的渠道。

  试想一下,如果这个世间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仇恨,都充满了怨恨,每个人都是这个样子的话,那这一代人这样承传,下一代人还怎么样生活呢?没法儿生活了。这个生活的、历史的承传链就断了。所以我们要明了,咱们中国是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传统文明,教我们谦虚恭敬、慈悲忍让,这是正确的!这样才是我们五千年绵延到今天还能够持续不衰。这是一个正常的人类的承传的一个轨迹,子孙后代都能够受到祖上的阴德的庇佑。家庭上面几代行善积德为人很好,你一出门,这是某某家的后代子孙,人家一听都有一种敬仰,一种尊敬,这就是祖宗对后人的加持、庇佑。如果这个人上三代都很坏,很不怎么样,一出去,就被说这个孩子怎么怎么样,这个事情就是不好啊,这是最明显最浅显的一个例子。可见得多么重要。

  我们念佛之人、修行之人,这些最基础的事情一定要明了,这是我们社会的责任。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今天就到这里,祝愿大家福慧增长,吉祥如意,家庭能够幸福美满!阿弥陀佛!

  ——2010年6月开愿法师在济南长清念佛堂皈依法会上的开示(三)

  

  

《学佛在工作生活中的感应变化》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