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想我们诸位道友都想得神通,什么叫神呢?就是心,自然的心,我们每位道友具足的心,心量大的很,可惜我们没用上,把它都迷掉了。神就是心,通就是性,神名天心,就是你原来本具的自然的心。通名慧性,通就是自然的心生长无量智慧,慧能解决一切,就叫神通。就是你本具的,真心慧性,这叫心性,心性就是神通。
我们现在修行不够,你心的力量不够那么大,你就精进的修。说我想救救这个世界,六、七十亿人口,让他们都得到快乐,你天天念经,坐在那儿参禅,你都这样想,你想的是他人、一切众生,这种意义都是华严意义,不是自己想得一个什么定、想得个什么慧、想成就个什么,不是的。这是什么呢?让一切众生都得到成就,没有自己。所以,菩萨的大道心就是这样子,那我们从现在开始起,这是最高境界了,现在我们开始的时候,就是你“善用其心”。
咱们再说局限一点,当你做什么事,你把这个事情做好,完了把这个事情做好的功德,自己不贪恋、不执着,回向给众生,让他们得幸福。当然,让我们这个心,一下子达到了,给全人类、全众生类,还达不到,先从你周围的六亲眷属起。当他们遇到有灾难了,你发愿,愿意替他代受,你没这个力量,那你念《地藏经》,让《地藏经》加上你这个力量;念普贤菩萨,让普贤菩萨加被你这个力量,念《普门品》,随便你念哪一部经,但是得念的真。我说你念的真,大家可能有疑惑,不是照那个文字上念一念啊,你得加意,口里念、心里要想,不要念望天的经,这边念着都念熟了,天天的念都会背了,那心不在焉的,这边还跟我们说做别的事、心里想别的,口里还在念经,这个效果不大啊。
念经 心里要被经所化
当你不论念哪一部经的时候,你心里被经所化,我说这个“善用其心”就是你的心,跟你所念的经,念观音菩萨〈普门品〉,跟观世音菩萨心一样;说你念《地藏经》,跟《地藏经》一样。当你念的真正的心入进去了,你会在梦中现一切境界相,但是不能对人家说,只能自知,不能对人家讲,无论你求哪一部经,得到加持了,不能向外宣传,这不是宣传品,是让你自受,自受。
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的力量,也不知道对方的善业、善根,恐怕说出去影响,影响人家不信,或者人家说你妖言惑众,你顶好在你内心里头,酝酿、使它扩散、扩大。当你念一部经,念到时间很久了,你真心念,心跟经成为一体了,效果产生了,你自己没求了生死,你生死自然了的了;你没求免灾害,此灾害自然免的。
深度的善用其心是身心分离
“善用其心”达到深处,现在我们大家运用一下,怎么运用呢?把你的心,跟你的身体,把他俩个分开,心不是身体,身体也不是心,这个观念我们非常严重,把身跟心合成一个,就是凡夫了。如果你能把你的心跟你的肉体分开,你渐入圣境,初用的时候一年、两年,效果不大,你用上十年、八年,用上三十年、五十年,效果就产生了。
如《楞严经》上说的,“有觉觉痛,无痛痛觉”,就告诉我们,你有个知觉,感觉哪不舒服,受伤了,若痛,但是那痛,痛不到你那个知上,痛不到那个觉上,觉得痛,是肉体,那个觉不痛的啦。如果每位道友,你把这个功夫多用一用,当你病苦也好,哪个肢节发生问题也好,最初是当然效果不大的,等你功夫用久了,效果产生了,痛的不是你,不是你的心,是肉体。你觉得痛,能觉得痛的这个觉,不痛,如果你把心用到这个样子,真正达到“善用其心”。试试,能做到不?
我们经常在社会上听到那么说,“精神变物质,物质也能够变精神”,一般讲的,物质跟精神看起来没有关系。
我有个亲戚,他搞贸易,他的全部资本,在一次从法国,运到法国的物资,一船货,他的心全都贯注这船货上,那是他全部的财产,那这个货物和他心没关系,跟他身体也没关系,那这个货物往中国运的时候,突然间这只船沉了,所有货物全部完了。当这个电报一打给他,他一拿到电报,他才四十多岁,不是很老的,一看电报看完了,别人看他怎么不动,一看电报一看他就死了,什么病也没有。
类似这类事情在历史上很多,这就是不会“善用其心”了。把心跟物质连在一起,那我们这个身体是物质的,心不是物质,人死了肉体消灭了,精神、心并没有死。他若转世了,要看他的善业重或恶业重,看他转到什么,那不一样的。这就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他会相互变的。
我说这个题目“善用其心”,就是说我们平常修行的时候,不论你用哪一法门,你用功力的时候,你应当学会了“善用其心”。文殊菩萨教授我们的时候,他就用“善用其心”这四个字告诉我们。
依次第修学华严 不能越位
如果大家看文殊师利菩萨教授我们的,如何使我们所行的都是清净的?清净就是〈净行品〉,〈净行品〉是由心来的,所以你“善用其心”,把你的净行,全部变成清净,那你口里所说的清净的、身体所行的清净的、心里所想的清净的。
从这个清净里头,你再进一步修〈梵行品〉,《华严经》是有次第的,那个次第非常的严谨。如果你〈净行品〉没有,想越位去修〈梵行品〉,越位了你得不到,这跟其它的教义有所区别的。
善用其心会运用了 你成佛了
但是你若得到一个,一门入了,一即一切,说一成一切成,如果“善用其心”你会用了,你成佛了。佛的心是如何,你可以照着教义上去判断,是觉的,无有不知的,无有不晓的,无有灾难不能免除的;但是得有缘。佛说,“无缘难度”,没有缘的结不上,结不上。
无缘难度 先皈依三宝
根据这个道理,我们每位道友,若想跟诸佛菩萨结缘的话,你得先皈依三宝,这个是一个根本。你没受三皈,你也自己看佛经怎么样学,虽然学的很好,你不算佛门弟子。佛门弟子最起码的、最开始的,你得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般的就是事相三宝,就是我们看见的佛相、经书、僧人,这叫世间的三宝。但是你观想的时候,可不是世间三宝,离开世间三宝,乃至于从你次第、行愿当中,到你究竟,三宝是一体的了。一切众生皆是佛,一切法都是心,佛跟法和合,就是三宝,就是一心三宝。咱们这个所有传的三宝,叫事相三宝,这个不同的了。从你世间三宝,悟到一心三宝,悟到的清净三宝,三宝就是一心。
等会儿我们有些个道友要受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你完了你学“善用其心”,把你的心用到跟佛一样,就是佛宝。你的心跟佛所说的教法,跟法一样,就是法宝。
善用其心 自身即是具足三宝
“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一切法皆是心,心跟法和合的,寄托在僧人身上,就是僧宝。还你自己自性,本来具足三宝,你的本体的体性,就是佛宝;你所有的知识应用,就是法宝;你身体的形相就是僧宝。但是我们受的呢?是依他受,依师而传,受的事相三宝,一切跟着佛相,根据你受三皈的戒经,皈依佛、皈依法的戒本,皈依本,那就是法宝。完了师父传,那就是僧宝。依着事体的三宝,你能够“善用其心”,把它变为自体三宝,三宝即是自身,自身即是具足三宝,那这个就比较深入一点。
念任何经 开始都是要皈依三宝
你每天在行的时候,不论念任何经,开始都是要皈依三宝,那就说明了我们皈依三宝不是一次、两次、无量次,时时念念,皈依三宝,这个是不具足功德相,不具足利益相,又把你自己所受的,所得到的,把它布施出来,布施给谁呢?布施没有受三皈的,那一类众生,让他们都能得到三宝的加持,都能够皈依三宝,这就是“善用其心”,这又是一种“善用其心”的作法。
“善用其心”的方法包括无量无边,看你怎么想。我经常问我们作贸易的弟子,我说你假三宝加持,你作贸易一定有收获,得到利益,得到了作什么?正确的答复,第一个念头供养三宝,大的供养没有,起码你要烧上几只香,磕上几个头,或者初一、十五,你吃饭的时候,想到佛菩萨,先供养佛而后再自己用,这就叫“善用其心”。
这个“善用其心”的范围,非常广阔。你的一举一念,你都把它用到,得到龙天拥护三宝加持,你自然吉祥啊。我每逢哪个地区的灾难,或者有些个灾害、战争,那个地区有我的道友,有我皈依弟子啊,我一定打电话问问他,我说我们这三宝弟子的,受害的多不多,你去考察一下,他后来答复我,三宝弟子没有。为什么我要去了解这些个?我也想证明一下,三宝加持力究竟有多大,但是这个是双方的,双方的不是单方的。“天宇虽宽,不润无根之草”,没有根的他加持不到他。这个地方恶人很多、恶业很重,那个地方就降雨量很少,这是事实,可以调查去研究的。
现在这个社会上的灾难频繁,不论哪个国家,都出现异常,异常者就是跟平常不一样就叫灾难。有的地方跟本没有佛弟子,没有三宝,这个我们道友都能理解,在全球跑的道友不少,全球各地,就是灾难频繁的弟子、地区,三宝弟子受害的比较少。但是你受了三宝皈依之后,若是真正的去作、去行,那个加持力就不是你平安的问题了,是你成道的问题了。
“善用其心”这句话,若分别开来分析,太多了、太多了,任何事物都包括了。
让一切众生怎么样幸福 是真正善用其心
我再重复一下子,最大的“善用其心”是什么?你怎么样用才算是“善用其心”?你想到的尽是别人的幸福,你的心念就是让一切众生怎么样幸福。这个地方很穷苦、很贫乏,灾难很多,我怎么样这一切众生都能幸福,没得灾难,就没想到自己,这样是真正叫“善用其心”。
我们在座都是佛弟子,都应当想到一切众生的痛苦,不要为自己求安乐,你念经也好、无论你干什么事都好,想到一切众生的痛苦,想到众生的灾难,那么这个样子就是“善用其心”。
现在今天供养大家的、贡献给大家的,就是希望诸位道友,都能够“善用其心”。
【文字整理:孙琴华 润稿:方广文化】
《善用其心》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