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四篇 广大圆满 第十二章 桑耶永固寺天成1▪P2

  ..续本文上一页不弃,由赞普父子及王子的母后主盟,广发宏愿。并使内外大小臣工等一体设盟立誓,书写誓文盟书如下:

  “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三界无障解脱神殿等寺院俱为王室所建,三宝之所依处。为使蕃土入于解脱之道,信奉佛法,对此等寺院无论何时均不得离弃,不得毁坏,使蕃土从此入于解脱之道!

  “对于以上各寺院神殿,王廷已供奉有数量相当之供养三宝法器顺缘。对此,无论何时皆不得减少,不得缩小规模。今后无论何时何代,赞普父子均须如此立誓并躬自遵行,上下臣工亦须设誓发愿。如此立誓之时,须祈请十方如来、一切圣教教法、一切菩萨弟子比丘、一切独觉、声闻、菩萨、天地一切神祇、蕃地各种神祇、天龙、夜叉、非天等一体为证,均知此为永远不变的盟文誓券。如此,凡不遵行盟约、欺蒙三宝、背誓破盟者,必转生于地狱之中。若遵行盟誓,众生将证得无上菩提,获得成佛正果。”接着由参加誓盟的大臣及各部落酋长等,共同立了盟誓。

  赤松德赞为了将佛法在雪域吐蕃的传弘历程,如实地明载,使后代了有所依循,因此又在桑耶寺立下第二道“兴佛诏盟诏敕”,以颇罗密(即金银间)书写,置于黄金匣内,与佛法弘传历史文书一并存放于桑耶大寺库藏之,其正文如下:

  “……自四代祖赞松赞干布之时修建大昭寺,初传佛教教法以来,中间父王赤德神赞之时,复于札玛噶迥地方修建神殿,佛法弘传已历五代。父王赞普宾天之后,部分尚论大相竟然抛弃精进之心,将历代父祖以来所奉行的佛教毁弃,并诋毁佛祖为南方蛮貊之神,妄言吐蕃不当信奉,并写成法令,强定往后不准信奉佛教。

  “后来,赞普陛下年届二十三岁手臂麻痹、恶兆频仍,虽施以各种祀祭仪轨,数夜之间,麻痹不已,征兆甚为凶险。于是,乃下令废除禁佛之令,供奉三宝,方转危为安,吉祥康泰。其后,由善知识大德之助益,亲聆佛法纶音,报阅典籍,佛法由兹弘扬光大。

  “此佛法与土蕃旧有教法不同,与往昔祀祠生命神祇仪轨不合,故吐蕃众人疑其不善,且有人疑为有害人体,有人疑其为有妨国政,有人疑为招致疫疠,有人疑为祸及饥饿灾荒。

  “若由法性之中考察,教法的根基并不存于无情的器世界,而在有情世界中则存有无数。凡出生于胎、卵、湿、化四种生等,而轮回流转者,由最初的无始至于最后的无际,一切均依有身的业力而存在。凡是以身、语、意三者造业的生命,善得善报,恶得恶报,无善恶者则入于无记法中。对他人所施的一切必及于自身,众生依自己所造的业力转生于六道之中。

  “出世间者,依自身所积聚的功德智慧资粮得证成佛、菩萨、独觉菩提、声闻等各种正果。所谓善者,就是十善;所谓不善即是十不善业;所谓无记法就是在行、坐、住、卧四行道中。所谓出世间功德智慧资粮者,即十善之上的苦集灭道四谛、因缘会聚而生十二缘起支、三十七菩提道品及般若十度。修此而得正界、四无畏、四正慧、十力、十八不共佛法,三十三大悲等。此等详细内容俱见于佛典之中。

  “依以上的教法经籍所记,有人行善、为恶立得现报,有人虽不得现报,日后有报,此情详察均可实证。依照此等经论,对佛教教法究竟应当奉行,还是应毁弃,由臣工及吐谷浑小王等内外诸大臣商议,一依佛祖宣示之法旨;二依历代父祖之例规;三依善知识大德之法力,乃消释诸种疑虑,虔信佛法。

  “集会议盟,若问欲使善趣正法永久不变,当如何行之

  众臣工所议:一是善习佛教经典教法,完成无上圣业,对善业直行无悔,众生乃得利益;二是对佛法不可稍存试验之心,不可生抛弃之念;三是对父祖数代以来崇奉佛法,并未产生不祥、不吉之事,不可动摇反悔。

  “因此,一者只有见于信奉佛法对众生利益;二者对此前弃毁佛法有所悔悟。故众人等一体立誓永不毁弃佛法,且写成誓文,今后无论何代子孙,均应设此誓愿,大臣以下亦应立誓,此誓详细内容文书存于王库。文书摘要刊刻于桑耶寺碑石之上。

  “对扎玛等处神殿所立三宝所依处,奉行佛法,无论何时不可抛弃,不可毁坏。神殿一应器物不可减少,不可改变规模。今后各代子孙均须发愿立誓,不可背弃,不可改易,并请出世间、世间诸神祇非人一体作证。赞普父子、大小臣工一一立誓。”

  这件誓文的摘要,被立碑铭刻在桑耶寺的大日如来救度恶趣坛城之后,此碑至今尚存。碑上刻着:

  “逻些(拉萨)及扎玛之诸神殿建立三宝所依处,奉行缘觉之教法。此事,无论何时,均不离不弃,所供养之资具,均不得减少,不得匮乏。迩后,每一代子孙,均需按照赞普父子所作之盟誓,发愿。其咒誓书词不得弃置,不得变更。祈请一切诸天、神祇、非人,来作盟证。赞普父子与小邦王子,诸论臣工,与盟申誓。此诏敕盟书之详细节目文字正本,存之于别室。”

  从此之后,在拉萨、桑耶、昌珠等等地方,共建筑了一百零八座寺院,并且都迎请莲华生大士亲自开光撒花加持,就如同日光遍照一样,具足着无比的光明与吉祥。

  桑耶寺建成之后,就如同在印度佛陀成道圣地的菩提伽耶大塔寺一般,具足吉祥光明。所以,传说只要能够亲自见到这座桑耶寺,就能够杜绝一切恶趣的门径,水不再堕入三恶道之中。如果能够绕着桑耶寺的五十四座寺院,与一千零八座小宝塔等全寺一周的话,就是屠夫也能够转趋善道。如果我们一心向桑耶寺顶礼祈愿,那么我们来世也能够生而成为一个王者。如果听到有关于桑耶寺的殊胜传说的话,我们的罪恶也能够消除。

  如果谁能够对着桑耶寺,实行双膝着地的大礼拜的话,不只能够出生在王族之中,并成为转轮王。如果向桑耶寺双手合掌礼敬的话,无疑地将能够成就正道。如果谁向桑耶寺供养曼陀罗的话,就能获致现前与最究竟的圆满成就。如果向桑耶寺献上鲜花的话,就能够得到吉祥与欢喜幸福。如果谁能够在桑耶寺的寺区内,献上鲜花的话,就能成就为无上的布施施主,最后也终能圆满成佛。

  谁为桑耶寺烧香奉献的话,在转世之后,就能具足庄严与财富。在桑耶寺点燃酥油灯的话,将能够亲见千万的的本尊空行。如果在桑耶寺燃点常明的酥油灯时,法的光明将会遍照全身。若向桑耶寺献上香水,则将不会出生为恶鬼而具足财富。

  若向桑耶寺供献食品的话,他将不饥不病,具足寿命安康而富饶。向桑耶寺献上铙钹,鸣奏吉祥的音声,就能够获得深刻的清净自信。谁为桑耶寺献上宝伞来遮荫清凉,谁就会受到他人的尊敬与瞻仰。如果为桑耶寺献上衣服的话,无上菩提就能够迅速增长。供献桑耶寺宝珠旌幡以及台垫,一切的荣华富贵从此获得。把桑耶寺作为本尊来修行的话,将获得大手印持明的成就。如果谁能够为桑耶寺弥补寺院的围墙与墙壁的话,谁就能够得到圆满菩提的成就。

  谁为桑耶寺戴上殊胜的冠冕,谁就能够获得人天应有的殊胜境界。谁能够维修桑耶寺的话,就能够获得涅槃菩提的成就,这一善举也可以使之蠲除罪业,证得无上的菩提。若有幸能在寺院当中听闻佛法,就能够兴旺佛陀的一切事业。谁若祝愿桑耶寺庙永久的存续,就将有享用不尽的善事自然前来。谁为桑耶寺供献供品,就能够圆满如意,获得人、财富与食物。

  谁能为桑耶寺修建房屋顶的话,就可以排除八种非时的可怕灾难。谁能为桑耶寺预防火灾,就能够尽快地圆满成佛。谁能为桑耶寺防范一切的灾祸,而且敢用他的口与手等行为来防止伤害众事的话,就能够得到永不退转的菩提心成就。谁能够以心力保持桑耶寺的长久光明,就能除去贪瞋痴三种病毒,而使藏地安泰、人民平安。而与此相同的道理,在拉萨、昌珠的佛殿,也是积聚善德的好地方,敬仰者应当广为供养,而西藏的君臣和属民,也应当依此好好地积聚福德。

  这些寺院都圆满建筑之后,堪布菩提萨埵与莲华生大士由于诸事已办,就想回到印度去,于是向吐蕃的赤松德赞王说道:“大王啊!由于你殊胜的菩提心,再加上国力的强盛,所以建立了吉祥的桑耶寺。我们在兔年奠基,羊年竣工,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才圆满地建好桑耶大寺。现在既然桑耶寺已经建好并开完光,已经圆满成立了,我们也达到大王的要求,所以我们现在准备返回印度的故乡了。”

  大王闻言之后,感觉十分的难舍,他泪沾衣襟,赶紧整治了九层锦缎的宝垫,迎请莲华生大士坐在上首之处;又整治了一座五层的宝垫,迎请菩提萨埵堪布安坐其上。他先向莲华生大士与菩提萨埵呈献华服与佳肴,并准备了莲华生大士与菩提萨埵欣喜的珍品,再将装着砂金的鹿皮袋,以及松耳石一串,连同一百种珍宝供养他们,然后向二位大士顶礼。

  大王在顶礼无数之后,合掌恭敬地说道:

  “伟大的堪布与大士!你们两位宛如日月般的大瑜伽士,请听我叙述:我从十三岁父王薨逝之后,在十五岁践祚登位,率领大军南征北讨,就是为了建立佛寺宝刹的缘故,并且让众大臣选择了建寺工程来圆满这个菩提心。我从十七岁时,开始坚定信仰佛法的心,经过占卜之后,卦相显示要迎请堪布来到西藏这个边远的地方来弘法。我们能够请到堪布来到这里弘法,实在是福德不浅啊!

  “但是我们在调伏土地之后,鬼神却又开始作祟。由于堪布的预言,我们又迎请莲华生大士前来降伏。当时我心中疑惑,不知道莲华生大士肯不肯来到这偏远鄙陋的地方,但是堪布告诉我,由于过去因缘的缘故,大师一定能够前来。所以我们能够在甚深的缘分当中,请到了殊胜的莲华生大士,来到了西藏地方。

  “如今桑耶寺总算已经圆满成就了,桑耶寺的广大庄严、不可思议的幻化,根本不像是人工所筑成的寺院,这简直是世间少有,为诸天所圆成的广大寺院啊!我赤松德赞王是不会忘记这广大的恩德的。

  “如今寺院虽已如愿建成,但是我在此恳请二位大士,在我赤松德赞还没有弃世之前,留驻在我们西藏这鄙陋的地区。因为佛身上的工程虽然已经建…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四篇 广大圆满 第十二章 桑耶永固寺天成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