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四篇 广大圆满 第十二章 桑耶永固寺天成2

  第四篇 广大圆满 第十二章 桑耶永固寺天成2

  桑耶寺落成之后,度人出家以建立僧团,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出家必须受具足戒,必须要有三师七证等十位戒师,所以就迎请以超岩寺说一切有部比丘摩揭陀,派毗婆沙师十二人为轨范师,并以菩提萨睡堪布为亲教师,选择了第一批学习梵文的青年学生为基础,授予佛法根本的别解脱戒。

  其中先选择了巴·赤色出家为比丘,赐名拜扬(即巴·拜扬)。大王十分喜爱他,曾顶礼其足,称他为藏中大宝,梵名为“若特那”(Ratna),实际上他是西藏人中出家的第一人。接着甘加唐达(巴郭尔海托)之子也出家受戒,被赐名为毗卢遮那,意为白光遍照。其余又选择了五名聪俊少年,依次为:秦·阿努之子释迦札巴,恩兰·杰瓦乔扬,玛·仁钦乔,昆·路易旺布(另有史书云此人不在七觉士之中),藏·来朱等,剃度出家,被称为“七觉士”。

  这七人僧团的出现,就像撒下的种子一样,迅速滋蔓。就在同一年,在桑耶寺内以长妃甲茂赞与赞普姨母甲玛为首,有一百名贵族妇女出家。

  一日,藏王恭迎莲华生大士莅临王宫承受供养。赤松德赞大王为大士预备了一座镶满了宝石的座椅,恭迎上师上座,当他坐下之后,藏王供奉了堆积如山的宝物。他先用银制的曼达盘装满了金砂,又用金制的曼达盘装满了绿松石,一起供养给上师。他以曼达盘代表象征须弥山和四大部洲等大地领域,供养给莲华生大士。

  他以银制的曼达盘盛满金砂,并以中央各区作为须弥山,东部三区包括东胜神洲及所属各地,南部三区含南瞻部洲及所属各地,西部三区含西牛贺洲及所属各地,北部三区含北俱卢洲及所属各地,以此象征供养莲师。另外金曼陀罗盘中满盛绿松石则表示将王后、妃子等也一体供养,将他自身所有的一切都圆满地供养给上师。于是他请求道:

  “伟大的上师大宝!在这曼陀罗盘中,我把能力范围中所有的一切都供养给您!由于您对天、人与众生相继不断的大悲,所以,我将全心全意地追随着您,直到成佛。现在谨向您祈请:请赐予我能够超越业力轮回的真言金刚密乘教法,以圆满能此生即身成就佛果。”大王恳切地祈请了九次。

  莲华生大士安住在吉祥悦意中,唱颂道:

  矣玛吙!大王请谛听!

  我乃莲花自生者,具名贝玛桑巴哇,

  阿弥陀佛金刚光,身语意照离生死,

  莲花光刹具胜福,远离中边之大海。

  出生莲花离因业,无父无母无姓族,

  自觉大秘体性出,生死自在自示现,

  广大空行赐灌顶,修习秘密真言乘,

  圆满无上胜教法,口耳传承最秘诀,

  安住金刚三昧耶,超越宿业离因果。

  汝虽具意敬爱法,供养自身自相随,

  虽然贵为一国主,具足威势大财富,

  若以妙法易珍宝,根本誓句即破坏,

  我等二人必将堕,阿鼻地狱极大苦。

  汝虽具力掌天下,以大王尊供珍宝,

  思易最胜真言法,此理未足亦不当,

  胜密教法须法器,雪山狮乳金器盛,

  若贮劣质器皿中,微妙甘露质坏失,

  是以最胜真言教,于我心中自封藏。

  莲华生大士开示后,他的色身立即愈变愈为广大,乃至上半身达到欲界之顶,而下半身入于地狱的最深之处。在示现了如实的幻变之后,就恢复了本相而安住在宝座上。

  这时藏王赤松德赞立即五体投地向他顶礼,并放声痛哭地哀求道:“伟大的上师仁波切啊!到底是何等的因缘,使我虽然身为大王,但却不能成为金刚密乘的法器。这实在是太可悲了,我宁愿舍弃一切而修行秘密法要啊!”接着他激动地捶打自己的身体,哭号不已。大士随即要他收摄身心,谛听开示:

  矣玛吙!

  真言密教何以秘

  绝非其中具业行,

  乃对意劣小乘者,谨守秘密不开示,

  无业似铁不可坏,大王智慧意深广,

  具足慧观信圆满,具守誓戒永不违,

  尊崇皈敬密法师,矢志相随不相离。

  接着又说:“大王!无上密乘行人的金刚誓句三昧耶,是十分严格的。他必须具足小、大各乘的见地与修持,并坚住不退才能圆满。如果不能具足这些基础方便,就如同驱蛇之人,没有具足圆满的技巧,也不守着根本的规范,去驱赶毒蛇上棍,就容易为毒蛇所噬,不可不慎啊!所以,密乘法门亦是如此,不是立即具证广大成就,就是入于无间的阿鼻地狱。切记!切记!”于是又以偈颂开示道:

  世间众欲未曾染,贪厌过患亦不存,

  秘密空行净法器,智慧密灌圆次第,

  意乐胜法具种性,善相庄严守誓句,

  善巧方便心广大,慈悲喜舍咸具足,

  智慧空行妙相具,密行所依得成就,

  若无智慧胜空行,成熟解脱多障碍,

  密法圆证悉地果,直显成就难显现,

  雪域秘密行者众,证果稀有若晨星,

  具信大王今为汝,开显极密深妙门。

  说完之后,莲华生大士立即示现本尊金刚萨埵相,安住在金刚宝座,举身示现不可思议的虹彩。

  赤松德赞王了悟了无上密乘的甚深旨趣,欢喜无量,他卸除下头上的宝冠,不断地向莲师,顶礼叩首无数次,接着又向大士献上了五种密供,其中也将喀钦扎王妃(移喜措加)也供养给莲华生大士,大士见到大王能舍断一切最爱而予供养,心中大悦。

  于是大士立即赐予移喜措加特别灌顶,并传法加持,成为智慧空行。自此移喜措加追随莲华生大士从事秘密慧灌的修行。

  传说智海王母、移喜措加在圣者常啼菩萨住世的时候,她为一位商人之女,与五百女众,到圣者所在,听闻佛法,得证不退转位,并誓言如非为了利益众生,将不再受生这五浊恶世。当成一生圆满之时,即游于法界之中,后来又化身为恒河女神,受持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后来再返回天界,名为妙音天女,职司音韵,恒顺众生喜乐。

  移喜措加出生在喀钦扎,这是当时藏王所管辖的一处小邦,自达日年赞以来即被征服。

  松赞干布时,喀钦扎王的王子名为喀钦玄鲁巴,玄鲁巴之子名为喀钦多杰弓,多杰弓之子名喀钦贝记旺曲。贝记旺曲十五岁时,迎娶鲁布氏的女子格措为妻。后来,玄鲁巴逝世,贝记旺曲即位为邦王。而由于当时的赤松德赞王信仰佛法,再则贝记旺曲王本身亦诚信佛法,所以,贝记旺曲就鼓励并引导他的部属与辖区内的贵族皈依三宝,修习佛法。

  在王子贝记旺曲二十五岁时,某夜王妃格措见到一群金色的蜜蜂成列地自西方飞来,呜声宛如琵琶一般,极为美妙悦耳。接着排成单列溶入王子之顶门,而王子也见到王妃具有三眼。同时,王子与王妃又看到一位可爱的八岁童女出现,怀中抱着琵琶,弹奏并演唱着韵母的歌曲: “阿(A)、阿(A)、衣(i)、(左口右衣)(ī)、乌(U)、呜(U)、惹依(R)、惹依(Ri)、利(L)、唎(Li)、唉(E)、(左口右哀)(Ai)、哦(O)、噢(Au)、暗(Am)、啊(AH)。”接着又唱出:“赫利,赫利,赫利,赫利,赫痢!”等西方莲华部种子字的字音,唱毕之后,缓缓行近王子,愈走愈近,接着就完全消失了。

  这时,大地忽然震动,天空中电闪雷光交织相映,雷声隆隆震耳,忽然霹雳长响一声宛如地裂,王宫附近的小流泉转成一座小湖,接着显出许多征兆奇迹。

  这一夜,王子和王妃都各自出现了奇异的梦境。王子梦见手上持着一朵八瓣莲花,从莲花上放射出光明,遍照十方大千世界。又复梦到从顶门上显现出一座珊瑚的舍利塔,大量群众由汉地、沙霍尔、康地、藏地、不丹、尼泊尔等各地前来会集。有人说是来此朝礼舍利塔,有人说是来求取此塔,有人则是要来窥取此塔,更有人是要以武力来强夺此塔。接着又梦到他双手捧塔,有琵琶的声音自塔内传出来,声音响遍三千大千世界,吸引无数的众生前来静听。

  王妃则梦到自己手上拿着一座由红珊瑚与海螺贝所制的宝冠,乳汁由螺贝中流出,鲜血则由珊瑚流出,无数的众生前来畅饮,都得到广大的满足。大地遍覆这些红、白甘露,传说这些红、白甘露,永不干涸,直到劫末,都相继流溢无尽。

  隔日清晨,旭日东升的时候,一位美妙少女身穿着纯白色的衣服,宛若天人一般,来到王宫之前唱颂着:“矣玛吙!父王宫室内,佛、法、僧宝贝。”唱毕之后,就消失无踪。

  九个月之后,王宫的空中,可清晰听闻到梵音:“赫利!咕噜·钵头玛·嚩日啰啊!”(即藏音:啥!咕噜·贝玛·班雅)的女声,这些以梵音唱诵的秘密真言相续不绝于耳,但是却无人能知道这声音由何处发出。接着在九月初十日的凌晨,格措王妃在没有痛苦的状态下分娩,这时大地震动,咆哮如龙虎一般,花雨自然由天而降,王宫附近的小湖面积逐渐增长,湖面上并出现了各色奇妙的花朵,岸边多种的花卉相互争艳。

  一道五色的虹彩高挂王宫的上方,许多人看了不禁十分称奇,空中听到琵琶与其他乐器的演奏声,历时良久。许多天女在虚空浮云中显现出身相,同时唱着欢喜的祝福颂音:

  赫利!

  法身大乐普贤王佛母,

  报身空行金刚瑜伽母,

  尊为化身一切佛之母。

  法身金刚空行甚深之虚空,

  报身妙音天女三时之佛母,

  尊为化身圆满胜功德。

  法身示现无初本觉智,

  报身七目大悲白度母,

  尊为化身人中最尊胜。

  至心恭敬顶礼于尊前!

  歌声唱毕之后,天上花雨纷纷降下,天女们就消失于蓝天的边际。

  当格措王妃生下公主时,因为她出生时,小湖面积逐渐增广,因此就为她命名为措加,意为海王母。

  措加长大时,十分美丽,见者无不欣喜愉悦,敬为天女。所以大批的群众由各地涌来,只为了一睹她的风采。

  后来许多的求婚者纷纷来到喀钦地方时,措加的父母、贵族及大臣,商量有关她的婚姻大事。最后大家决定除非藏王发布命令,否则不能将她许配给任何人,以免引起忿怒而开启战端。

  不久之后,西藏的两个小邦不死心前来求亲,其中卡曲巴的王子贝记玄鲁带了三百匹马与骡满载礼物前来下聘。同时,祖卡王多杰旺曲也…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四篇 广大圆满 第十二章 桑耶永固寺天成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