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胜易 第五章 众生缘深 唯有弥陀▪P2

  ..续本文上一页的往生依靠他的成佛,

   如芦苇相依相靠,缺一即倒。

   除了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无此誓愿。

   阿弥陀佛怎么与我一体呢?就在六字名号中与我一体。六字名号一方面是佛的正觉,一方面是我等的生命,是我等的往生,一体呀!阿弥陀佛离开了我们的往生,他不能成佛;我们离开了阿弥陀佛,只有六道轮转,这个叫一体不离。

   离开了我,你能过日子;离开了你,我能过日子;那就不叫一体了。

   缺了我们十方众生的往生,阿弥陀佛就站不住,就倒掉了;缺了阿弥陀佛的正觉,我们凡夫更不用说,怎么往生啊?所以,这就叫一体不离。

   或有人讲:“阿弥陀佛成佛了,是他的事,我的往生还要自己慢慢修,慢慢积累净土资粮。”── 不了解净土宗的真实义!除了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无此誓愿,哪一尊佛有这样发愿的,说“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没有!所以,阿弥陀佛称为“佛中之王”。因为阿弥陀佛对我们一心的召唤,所以我们今天一心归命。妈妈对儿女不慈爱,儿女会依靠妈妈吗?妈妈心心念念照顾儿女,儿女才对妈妈一心仰靠。阿弥陀佛兆载永劫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呼唤我们,把他正觉的生命和我们的往生结为一体,所以,我们今天才一心归命阿弥陀佛。

   不是我们虔诚,是阿弥陀佛慈悲。有人说:“我很信佛,我对佛很虔诚,可是,我这么虔诚,阿弥陀佛也没给我现光、现花让我看看……”言下之意,多少有点怪罪阿弥陀佛,这就是凡夫,没有看到佛了。凡夫念佛的心是假的,佛念凡夫的心是真的,就像孩子忆念妈妈赶不上妈妈忆念孩子。

   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如共命鸟,两命一体,互相依存。

   “南无阿弥陀佛”称为“机法一体”,“机”指众生,“法”指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面,有佛的生命,有我们的生命,不能分开的,叫“机法一体”。我们的生命,仰仗佛的正觉去往生;佛的生命,成就我们的往生而成正觉,所以叫机法一体,不能分开。

   你怎么会离开“南无阿弥陀佛”呢?六字名号之外没有佛,没有我们的往生,一切都没有了。就像共命鸟,两头一身,这个死了,那个也死了。我们和阿弥陀佛是互相依存的。

   谤佛的嫌疑

   阿弥陀佛的誓愿说:“你称念我的名号,如果不往生,我不成佛!”好了,我们念了佛了,如果他的光明不能摄取不舍,我们落到地狱里去了,他的誓愿就虚假了,怎么能成得了佛啊?所以,本愿的缘故,念佛一定摄取不舍。

   也因为本愿里讲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机法一体的关系,所以,我们念佛必然往生。这乃是佛的本愿成就、名号的保证,不是我们在这里讲大话,“我念佛一定往生!”是佛给我们壮了胆,背后有靠山,就敢讲这个话。

   莲友之间常会有这样的对话:

   “某某人哪,你修行很好啊,每天念三万、五万,那你往生差不多吧!”

   “岂敢岂敢,我的修行还差得远,往生还没有把握。”

   讲这个话,有谤佛的嫌疑。这话如果给天主教、基督教的人听到了,大牙都笑掉了,“你们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有什么不可思议?一天念三万五万还不能到净土,有啥了不起的?我们上帝就很慈悲,我们很容易就到天堂去了。”

   背在肩膀上

   《大经》中叙述阿弥陀佛的悲愿而言: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庶类”就是指十方众生;“不请之友”就是我们还没邀请,阿弥陀佛主动为我们发愿;“荷负”就是肩挑背驮,阿弥陀佛把众生背在肩膀上。

   我想起一则基督教的故事,很有启发意义。说是有一个基督徒,死后上升天国,在天国向下面观看,看见他一生走过的足迹,他发现无论他走到任何地方,都有两双脚印。上帝跟他说:“另外一双脚印是我的,我随时陪伴著你。”基督徒很高兴,继续往前看,他突然发现某一时期只有一双脚印,他一想:哦,那一段时间是我最苦恼的时候。他就对上帝埋怨道:“上帝呀,我最痛苦的时候,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好像抛弃了我,你看,只有一双脚印了!”上帝跟他怎么说呢?“我的孩子,那一双脚印是我的,那个时候,我已经把你背在肩膀上了。”

   如果我们依此来比照的话,阿弥陀佛“荷负群生,为之重担”,总是把我们背负起来,并不是说我烦恼重了、罪业深了,佛反而把我们抛弃了。

   临终关怀

   有的莲友担心说:“我这样念佛,不知道临终四大分离的时候,也不清净,也没正念,这个时候,不知道佛来不来?”

   在《阿弥陀经》里边,佛告诉我们:“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众生临终的时候,是升沉的关键,也是最痛苦、无奈、绝望的时候,这个时候,阿弥陀佛的大悲本愿、大慈摄受的力量就更加显得不可或缺,而阿弥陀佛必然在这个时候和菩萨大众现其人前。越是在烦恼深重的时候、越是在病苦的时候、越是在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当然越加关心了!所谓“患难见真情”,如果是真心的朋友,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他就会越关心你、照顾你。阿弥陀佛照顾我们,平常用光明摄取不舍,怎么可能临终的时候舍我们而去呢?大家尽管放心!

   众生的儿子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阿弥陀佛对待我们,就像纯孝之子侍奉父母,“纯孝”,至诚之孝,他把自己当成众生的儿子,这就是大菩提心。又说把我们众生看作自己本身一样。

   我们设想一下,我们在座的各位,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你一看,你的父母还在这个世界造罪,还在受苦受累,你父母也在念佛,你又有救度他们的力量,你能不救他们吗?你是不是会说“虽然你是我的父母,但是因为你们念佛没有清净,即使能救你,我也不救你”── 这是不可能的。

   阿弥陀佛有救度我们的力量,把我们看作他的父母,谁忍心自己的父母掉到地狱里去呀?

   没有弥陀的救度,我们是步步接近地狱。阿弥陀佛当然不忍心了,所以,“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又把众生看作自己本人一样,“于诸众生视若自己”。这要怎么理解呢?佛有无量悲智,和我们感同身受,如果我们自己担心:“哦,我怕这样不能往生,如果有什么办法使得我往生决定,那就好了。”这种想法,正是弥陀所要解决的,这才说“视若自己”,我们所担心的,正是弥陀所要解决的,而且是已经解决的。

   救世法王

   心或不堪常行施 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 不成救世之法王

   这是法藏菩萨的愿心,说:如果我的心不堪常行布施、不能济度十方罪深业重的众生、不能使他们免除轮回之苦、不能使世间一切贫苦众生得到安乐的话,那我就不成为救度世间的法王。

   阿弥陀佛是“救世之法王”,有人说:“讲得好像阿弥陀佛跟救世主一样……”确实,经文就这么说的。

   因缘法

   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不是说用一种神奇的、莫名其妙的方式。佛的救度是通过他的愿心、通过他的名号,所以,佛法永远是站在因缘法的角度。阿弥陀佛发大誓愿摄受众生,这是我们往生的根本保证。但是,凡夫如果不念佛、不愿往生,也不能往生啊!所以,我们念佛、愿往生,自然获得往生,这是佛教的因缘法。

   急迫的心情

   轮回诸趣众生类 速生我刹受安乐

   “在六道当中轮转的众生,速速让他们往生我的安乐净土!”

   “速”字体现出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是何等急迫!哪里还能等得及呀?“众生在六道轮转当中苦恼无比,让他们快速到我的净土来,享受清净法喜法乐,因为这些众生是我的父母、是我的亲友、是我自己”──因为这样的心情,要快速救度我们。

   所以,阿弥陀佛这尊佛不同于一般的佛,我们看到的佛像都是坐著的,阿弥陀佛的像是站著的,宝手常垂。在《观经四帖疏》里边,善导大师说:佛德尊高,不能像一般人一样举动随便;阿弥陀佛度众生,为什么不坐著,而是站著呢?代表什么含义?因为众生时时造罪,六贼相随,八苦相烧,万事不如意,但是又不明了佛法的道理,因惑造业,造业受苦,致使“三恶火坑,临临欲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火坑就在我们脚下。阿弥陀佛很慈悲,大悲不忍,这个时候,如果不马上把我们救起来,看著看著就要堕到地狱,所以,阿弥陀佛“立撮即行”,站在那个地方,抓住我们,就让我们到净土去,来不及坐下来等待。这就是善导大师解释阿弥陀佛之所以站著,他的悲心所在。可见得佛心是多么慈悲!

   比如说奶奶带小孙子上街,大街上车那么多,如果奶奶坐在旁边,二郎腿翘著,小孙子在街上跑,她放心吗?她还不如站著,跟在后面,一有情况,马上保护。

   阿弥陀佛不能坐在那里等待,而是要直接把我们救度出去。所以,看到佛像,要知道佛的慈悲。而且佛像一只脚往前伸,一只手往下垂,这就是弯腰提携救拔的姿势 ── 不是我们去央求弥陀,是弥陀弯腰下来拯拔我们。

   唯有弥陀一佛

   常运慈心拔有情 度尽阿鼻苦众生

   阿弥陀佛要度尽的是哪种众生呢?是阿鼻地狱的众生。阿鼻地狱是最深、最重的地狱,这样的众生都要度起来,何况还没有堕入阿鼻地狱的众生呢?就更要度了,他不能等待你堕落下去之后才救度。

   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为广大众生打开佛法的宝藏,将佛法的功德布施给我们。“功德宝”就是六字名号,把六字名号这功德法宝布施给所有众生。

   消除三垢冥 广济众厄难

   “三垢”就是贪嗔痴,有贪嗔痴,就有三恶道,阿弥陀佛的修行、他的誓愿的功德,要把这些消除掉,使众生脱离轮回的厄难。

   闭塞诸恶道 通达善趣门

   阿弥陀佛用誓愿的力量,把恶道关闭。一个人到临终的时候,六道轮回就现前了,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可是,我们虽然造了三途六道的业因,但是却不受三途六道的恶果,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闭塞诸恶道”,把恶道的门都堵住了,怎么堵住了?阿弥陀佛站在那个地方,分身无数,挡住不让你过去,然后将通往极乐净土的门打开,我们就从这条道路到净土去。

   这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阿弥陀佛“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清白之法”,清净、洁白之法,没有染污。我们众生所造的业都是黑业;阿弥陀佛是清白之法,也就是六字名号。阿弥陀佛将无上功德惠施给我们,利益我们,让我们功德成就。我们没有功德,阿弥陀佛用他的功德让我们功德成就。他怎么让我们功德成就呢?他修成“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回施给我等。所以,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则“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已经成就了!不要等我们慢慢修。阿弥陀佛修成这六个字,是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的修行,是以菩萨的清净愿心,发起广大无边愿行,成就六字名号功德。以我们染污的心,修到什么时候,能修到六字名号功德?所以,我们领受阿弥陀佛为我们成就的六字名号功德。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我发誓要成佛,我成佛,要普行这个伟大的誓愿,我的誓愿是什么?要让一切恐惧、苦恼的众生,得到彻底的安乐。

   阿弥陀佛成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把我们看作是他的父母,把我们看作是主人一样,把我们看作是布施的对象,“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常运慈心拔友情,度尽阿鼻苦众生”,“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消除三垢冥,广济众厄难”,“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他成佛的目的都在这里。阿弥陀佛成佛,不是为了他自己成佛,是为我们的往生而成佛,第十八愿讲:“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心心念念是为了我等愚恶众生,我们最大的恐惧,就是怕不能往生,“修行没有力量怎么办哪?临终没有正念怎么办哪?……”这等等的恐惧,阿弥陀佛早就知道,“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丝毫不用担心。

   故知:阿弥陀佛不但将我们看成他自己,甚至将我们看成他的父母,为我们承担旷劫以来所负业债。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不把娑婆世界的业债还清,想得解脱,不可能。现在,阿弥陀佛为我们偿还,我们就清清净净到净土去。阿弥陀佛怎么为我们偿还呢?

   他为我们开法藏,使我们成就功德,

   现世脱离贫苦,免除厄难,一切恐惧,转为大安;

   未来往生安乐净土,永离六道轮回。

   如是悲愿,诸佛虽多,唯有弥陀一佛而已。

   虽然有十方无量佛,各发不可思议誓愿,但是只有弥陀一佛才有这样的悲愿。

   故诸佛菩萨中,唯有弥陀与众生缘份最深、最亲、最近。

   所以,诸佛菩萨中,跟我们最有缘分的,就是阿弥陀佛。这也是我们“一向专念”的来源。

  

  

《念佛胜易 第五章 众生缘深 唯有弥陀》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