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种人:一种是积极思想的成功者,另一种是消极思想的逃避者。积极思想的人有以下几种特质:
对自己的目标有着活泼的想像力,不断激励自己朝着那光明的远景努力。
当机立断,没有拖延的恶习,该做的一定订出时程去做,绝不拖延。
把失败当作朋友,不但接纳它,而且在失败中汲取更多经验;失败越多,进步越快。
乐观而少忧郁;在乐观中跨出笃实的脚步,在扎实的工作中孕育出信心。
信心可以透过自我暗示来培养,也就是说,如果你愿意当一个自信、坚毅、乐观的人,照着上面四个原则,经常提醒自己,积极思想的幼芽就会快速成长,成为庇荫你终身的大树。透过积极振作的暗示,必能点燃生命的禅灯。
给自己期许
对自己有所期许的人,其人生是光明的。期许不是虚幻的妄想,而是具体的蓝图。对自己有所期许,生活就有重心。有意义的蓝图不是用野心构筑的,而是因自己对生活的正确认识所发现的。构筑是由外塑而来,发现是由内发展现而得,外塑的东西是因野心和狂热而生,内在的展现是从见性中获得。禅者的说法是:你自己就是你的蓝图。要依自己的“既有”当蓝本,去实现,去成长。打个比喻说:如果现在的你是波,而整个人生是浪,那么你必须懂得“云门三句”中的第三句:
随波逐浪。
能很自在展现自己,就是随波逐浪,但不是随波逐流。人永远不能脱离自己而生活。事实上脱离了自己也就失去意义。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事实:自己本来就很单纯,没有什么贪婪和野心,而生活的主体正是本来单纯的自己,而非别人。所以自己的蓝图也必然是简朴单纯才对。
单纯的一念,最能产生有意义的期许。一位守总机的小职员,别无其他专长,那么就好好地做好该做的工作。要用责任感和包容的态度,对自己期许,因为它正是你的生活价值和对生命的肯定。接着可以在业余学习其他能力,透过不断学习和成长,看到另一个新机。也许学会计算机操作和程序设计,有一天,机缘成熟,可以实现转业的期许。但在未转业前,毕竟要期许自己做一位尽责的职员。因为它能令自己振作快乐,把工作做好,并令你有精神努力进修。
在禅者的眼里,生命有如朝露,无常且瞬息万变,最后在阳光下消失。但是在阳光照射时,朝露是何其耀眼夺目。最后它完全融入那光明的世界里。人必须对光明的精神世界有所期许。因为它让你成为法界的一部分,和谐光明的一员,而不是一个游荡的疏离者。这个期许,令人生有一个皈依之处。它安定了心。太虚大师在《三宝歌》中说:
今乃知,
唯此是,
真正皈依处。
这样的期许,将使自己在每天的生活中有着无尽的悦乐,因为你明白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此外,期许自己在生涯上有个充实的内涵,就必须作生涯规划。切记!要忠实于自己来做生涯规划。规划的原则是:
不用好恶来决定生涯,而应权衡自己的根性因缘作选择,行业的兴趣和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光明的精神生活(3)
先检审过去经验,把做得顺利、满意和有成就感的事写出来,从中寻找自己的行业。
要多利用现有的能力,再依所订的行业或目标学习所需的能力和经验。
就行业和生涯而言,除了行业的基本能力之外,最有效的学习场所就是工作,从做中学最确实,最易丰收。
不要用贪婪、狂热和野心来选择行业;要真正接纳自己,依自己的本质决定行业或工作。
决定行业之后,要把它视为人生的一部分,全力以赴,实现它。
每一个人必须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期许。期许使生活变得有意义,使自己在道德世界中有光彩,在生涯活动中植个根,在生命之旅中有个清明的方向。人有了方向就有了光明的精神力。
踏实肯干
踏实肯干的人,眉宇和言行之间总是绽放着光明的气质。与他交谈,就可以感受到一股热力,甚至会感动你,令你心生敬佩。这样的人一定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这种人处处都需要他,升迁的机会多,成功的概率大。他是真正的幸运者。
依我的观察,脚踏实地肯干的人,无论他在学校的成绩如何,从毕业那一天开始,就开始走向大运。这种人肯吃苦,肯用心,他们擅长锲而不舍的功夫;能积跬步以成千里,世上成功的果实都是为这些人预备的。禅家常常提醒弟子说:
看脚下!
想想脚下会有什么值得你注意的呢?当然就是脚踏实地,肯精进、肯努力。脚踏实地有以下几个特质:
实际行动。
艰苦卓绝。
克服疲倦。
培养刚健的个性。
首先,你必须像发电机一样,不断发出能量,让自己有精神去实践。实际行动的道理看来大家都懂,但真正懂得磨炼自己、实际培养它的人却不多。洞山禅师说:
行取说不得底,
说取行不得底。
这段话是说,实际行动的能力,不可能从言传或认知中学会。反之,如果仅仅止于传述实际行动的重要性和方法,往往不能直接化作行动。因为它终究还没有实践的经验。所以,每一个人都必须知所行动。当自己决心想做某一桩事时,就要真的苦干。我们要注意一个事实,养成知而不行,在你心理层面的后果,要比失去一次成功的机会来得更糟,因为它完全养成坏习惯,妨碍下一次行动的推展。
行动是艰苦的,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就不可能坚持下去。但坚持需有方法,依我的经验,如果在写作上遇到困难,就会把它放下,先做一会儿劳动的事,过一会儿,障碍自然消失,就能坚持下去。此外,我也经常觉得,早上起来,若能抽出时间做一点费力的运动或工作,就会觉得精神振作,做起事来耐力提高,情绪上也闲适许多。调整生活,坚持做些苦差事,对自己的身心有极大的帮助。
工作加上坚持是不是很容易疲倦呢?千万不要被假性疲劳击倒。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经提出过所谓“疲劳点”的现象。他说,当我们工作一段时间,就会觉得疲倦,这就到了疲劳点。这时距离真正的疲累还差得很远。而绝大部分的人,就在这时相信自己疲累,而纵容自己无精打采地走开或停止工作,摆出一副倦容,坠入假性疲劳的陷阱。其实,若能把疲劳点往后延,坚持下去,又会振作起来。事实告诉我们:一位大忙人并不表示他要比一个清闲的人需要更多时间来休息。
最后,是要培养刚健的个性。个性是自己生活经验累积和类化的产物。因此,要创造更多积极的生活经验,让它们能在自己的脑细胞里留下稳固的线索,并成为一套引导自己清醒、勤奋和乐观的软件系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好习惯,培养自己的道德和责任感,它会类化成刚健的性格,有了这种性格,一生受用无穷。
把坏的习惯戒除,每天往自己脑细胞中储存足够的好习惯,这就能成长,并步向光明的人生。禅学中所说的戒律,正是这个含义。所以修禅必须奉行:
以戒为师。
学禅人一定要累积更多的好习惯,以增强自己的修行和道力。现在我要建议你戒除以下几种恶习:
自负:能使自己与人疏离,失去学习的机会,所以要改为谦虚。
贪婪:造成心理匮乏,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误入歧途,所以要改为恬淡。
淫欲:使人在淫乱中丧失健康,破坏家庭的和谐,所以要改为慈悲。
怠惰:令人欲振乏力,随波逐流,陷入困境,所以要改为勤奋。
嫉妒:会腐蚀志气,令人消极,所以要改为自勉。
愤怒:破坏你的人际关系,浪费你的精力,所以要改为温和。
你的个性就是你的命运,要自己好好维护培养,才有成功的人生。就学佛而言,个性就是证道的资粮,如果活到老来个性依然卑劣,那么往生的资粮就空乏不足了。
清醒与智慧
清醒的思考是避免错误、解决问题和创造活动的核心。清醒表示正确的观念或见解,从纷扰的因素中脱颖而出。它正是思考者不被成见所缚,不被外表的假象所蔽,而能真正独立思想的根本。所以它是光明人生的重要因素。
光明的精神生活(4)
清醒思考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其一是创意,它从非理性的心灵世界出发,提供了一个观点。因为创意的点子是崭新的,所以它绝少是经验的逻辑,而只是一个点子。这点子还带着相当成分的情性或情绪性。如果思考者的心情是开阔平静的,那么创意容易出现。其二是逻辑的检验,它是智能的,是严格的经验系统,它用来检查那点子是否能解决问题,是否符合道德法则。智能性思考必须与现实世界的法则相吻合。逻辑与检验系统,越是精细,越能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分析的线索;经验越多,就越能正确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了解清醒的思考包括两方面:
开放的心灵和平静的心情。
丰富的经验和完整的逻辑。
每天百物不思不叫清静心,因为它无从孕育智慧;反之,孜孜不倦地博通古今,以为就能大发智能,也未必然。因此,清醒的心应该是努力充实自己,多方面历练,同时要维持一种平和清静的心情。唐朝的云门禅师,提出发慧见性的三个妙招,正好融合现实世界的逻辑经验和性情世界的创意开展。那就是“云门三句”:
一、顾。
二、鉴。
三、咦!
“顾”是指不断从现实世界、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中努力学习,要看清它,了解它,把握它,令自己的经验和情感丰富起来。所以,云门禅师对“顾”的解释是:
涵盖乾坤。
如果你从小都不接近文明,就会成为野人:赤贫的知识、单调的情感和凶猛的情绪。无知是文明的障碍,是精神生活的绝境。有人以为部分文盲从未进过学校学习,他们还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不过,我们必须承认活在文明社会中,使用文明的器具,每天与人往来,就等于每天在学习,所以学习是必需的。此外,人若不肯学习上进,就会适应不良,或在变迁的社会里被淘汰。因此,如果想要保持好的生活调适,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开拓新的体验,否则就会渐渐变得愚蠢,逻辑和经验系统即将发生故障。
其次是“鉴”,它的含…
《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三章 禅灯 光明宽阔的胸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