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梦参老法师于文殊菩萨圣诞开示▪P2

  ..续本文上一页为一个了,一也不立,就成为一体了。我不晓得刚才大家念“嗡阿惹巴扎那谛谛谛谛谛谛...”,是不是把你的心进入菩萨的智慧,菩萨智慧就是你现前的一念心。如果你有这个观照,乃至于说这个想法吧!你有这个想法,你是真正纪念文殊师利菩萨。

   这话怎么讲?例如释迦牟尼佛升座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当维那师,佛升了座之后,文殊师利菩萨唱个钟声偈,钟声偈唱完了,佛下座了。佛本来升座说法的,文殊师利菩萨唱个钟声偈,佛并没说话,佛为什么就下座了呢?那文殊师利菩萨这个钟声偈唱的什么呢?“法筵龙象众”,说今天到法会的这些个都是龙相,形容词,都是大菩萨。“当观第一义”,什么是第一义?“谛观法王法”,要你入理的来审察观察法王法。“法王法如是”,这就是法王法。佛就下座了。文殊师利菩萨唱个钟声偈,佛就把法说完了,佛就告诉与会大众,你们观见了没有,佛的第一谛是什么?“法王法如是”,这就是法王法。

   因为纪念文殊师利菩萨就想到这个偈子,这样来纪念文殊师利菩萨,那我们就把我们所念的经,乃至每天所行的,你谛观一下子。谛观,如实的观。我们讲了几年华严经,我想大家可能体会到吧!说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说到最后是什么?无说。佛说了演法四十九年,一个字也没说,一句话也没说,这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唱的钟声偈,“谛观法王法”,把佛所说的法你好好观想一下子,你观想知道“法王法如是”。是什么样子呢?那我们大家再说回来,这个咱进入不了,咱们就从苦集灭道,就是二重因果,一个世间法的因果,一个出世间法的因果。因为这种甚深的义,就像佛说完了华严经的时候,众生没法进入,佛才从菩提场到鹿野苑给五比丘说,这才从头说起,说因果法,说十二因缘,逐渐的说到性空缘起。我刚才跟大家讲的有些个完全是性空的道理,在体性上没有言说,也没有想像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这种义理一切众生没法领受,佛再从苦集灭道开始给众生说。

   说到现实的情况,那我们就希望今天纪念文殊师利菩萨,大家给当前社会上的一切众生消业,求文殊菩萨智慧帮他们消业。众生是在有门入手的,现在众生在苦难当中,求佛菩萨加持。众生达不到最高境界,先给他断苦吧!求佛菩萨加持,断一切众生苦难。例如世间没粮食吃,希望佛菩萨加持,让一切众生都有粮食吃;一切世间没有水喝,希望菩萨加持,求菩萨加持有水喝。这把它又翻回来了,不是众生能领略的,得从众生的分中能领略。

   我们这个含义可以回观一下子,我们现在普寿寺的组织情况。我们从最初来,头一项不是考了,有很多道友刚考进来,那你还得从戒律入手,先学规矩,学在生活当中你该怎么样做,一步一步地又从头来吧!完了最后才能达到我前头讲的那些话。不是一进门就能懂得那个道理。先从你的行为,口里说的,不要说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的话;身体所做的,不要做杀盗淫的事;心里所想的,不要起贪瞋痴念。那就一步一步的来,从头做起。等到最后了,进入文殊菩萨智慧,你才知道一切法无常。

   为什么?本来就没有。有什么常?有什么断?因此我们现在大家学的,就知善去恶,那种深义是你修善法才能达到的,不是一下就能进入的。从日常生活起吧!现在很多道友感觉着,特别我们在家道友,乃至我们出家道友,心安不下来。这个心安不下来,指的是不能依着文殊师利菩萨所教授我们的方法去做,就叫心不安。这个不安各有各的境界相,怎么叫各有各的境界相?我们在社会上,社会的动态,一切生活的情况,使你心不安。但是我们出家道友在寺庙里头,在这清净环境里头,该安吧?也不安,这个就是细惑了,比在家道友们心里头不是粗惑引起的,说内在烦恼。在家多是外头的外界烦恼,在我们修道者有他内在的烦恼。

   很多道友问我,说:无缘无故的心里不安,为什么?我只能说:业障发现。你过去的业障现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它给你做障碍,所以你心里不安。那你怎么办?你认识它了,安一安吧!当你这个时候,心不安的时候,不要打坐,也不要参禅。做什么?读诵大乘,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诵大乘。第二个好的方法,磕头、礼拜,以动制动。当你心里不安的时候,烦恼来了,这是动态,依着动态的法门,或者拜、读诵大乘来降伏它。这时候你还去打坐,容易入魔,烦恼愈来愈重,读诵大乘就减少了。再不出坡、劳动,劳动,有意义的才劳动,出坡干什么?搬砖运瓦。

   过去晋朝时候有个贤人陶侃,他一天早晨起来,就搬一百块砖搬到外头去了,晚上回来,他又把一百块砖搬进来了。别人看见他跟疯子一样,什么事没有,就搬进来搬出去。有个人这样问我,他说:干什么?我说:他断烦恼。这叫断烦恼的方法。我们不必来搬砖,你烦恼来了,爬黛螺顶,或者一步一个头磕上去,或者朝五个台;朝完了,业障也消了,烦恼也好了,你就安定了。

   佛跟我们说的法门很多很多,得看你是什么烦恼。过去大善知识,你一请他,他就知道你应该怎样用什么方法来对治你的烦恼。当你一用,把这段克服过去了,烦恼轻了,智慧就长了。所谓智慧长,烦恼轻,有了智慧了,就用智慧一照,它就不现行了。所以我们每天师父们在这住了十年了、八年了、二十年了,为什么?磨练!过去有这句俗话,“不受磨,不成佛”。这个磨不是魔障的魔,磨练!磨练你的心。我们这有些个老道友,看着很平平静静的,他经过一、二十年在佛门中磨练,不容易!

   我出家七十八年了,还有两年就八十年了,我感觉到磨练的还不行,现在就是业障发现了,腿也不听使唤,手脚都不听使唤。病吧?没病啊!没病,它就指挥不动,没有以前灵活,我就给定为我自己的业障发现。那业障发现怎么消?头几天我刚把五个台朝完了。怎么消?朝台啊!自己消不了,消不了怎么办?请文殊菩萨帮着消,到台顶上拜拜,特别拜中台说法台。你看,文殊菩萨在那说法,你去听听法吧!或者你跟我说:我什么也没看见?那还业障障住了,没有业障你就发现了,文殊菩萨在中台说法不停的了。

   我这回朝中台,我回想起如瑞法师带着我们道友那回全寺爬中台,爬的大家那个汗流,晚上到什么时候才都回来。我们是走上去的,可没有坐车,走上去的,走上去,走回来,我们陆陆续续的回来,夜间十点多钟才有回来。干什么?咱们疯了?不是的,消业障!如果大家感觉业障还没消了,那不能单独行动,你在家里头拜佛可以,乃至念文殊师利菩萨也可以。

   今天是文殊菩萨圣诞,大家就消业障念文殊师利,或者我刚才进来听见大家念“嗡阿惹巴扎那谛谛谛谛谛...”,谛字多念一下,“嗡阿惹巴扎那谛谛谛谛谛...”,念到没气了,谛不上来了,就差不多了!“嗡阿惹巴扎那谛谛谛谛谛...”,这个谛就消业障,谛谛谛谛谛...,一直消业障。这是我在西藏我的上师跟我讲的,说你要学语言,先不要学,干什么,念“嗡阿惹巴扎那谛谛谛谛谛...”。这“嗡阿惹巴扎那谛”咒的含义非常广,所以就不讲了,“嗡阿惹巴扎那谛谛谛谛谛...”,就念一个谛。谛是什么?就是心,文殊菩萨心,我的心,跟文殊菩萨都结合了,跟一切十方诸佛的心结合一起。希望我们今天在座大家,把你的心跟文殊师利菩萨心,跟十方诸佛的心,结为一体,谛谛谛谛谛...。

   好,今天就讲到这。

《梦参老法师于文殊菩萨圣诞开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