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当年抱终天之憾,是所至盼也。
录自《醒世周刊》第二十九期
第三十一则:贩买舍利有罪过
近来各地颇多贩卖佛舍利者,等同商品,漫天开价,闻之令人感慨万分,须知佛舍利之神奇不可思议,实非金钱所能计较价值也。拙著《比丘戒讲义》,曾引虚云老和尚于阿育王寺礼佛舍利之所见所闻,及其切身之灵异,为便于居士亦可阅览,特转载于此,其文云:“塔高一尺四寸,周围亦只尺余,塔之中级内空,中悬一实心钟,有一针,舍利附于针端。观者大小多少动定不一。平常有见一粒或三、四粒者,青黄赤白各异,有见莲花及佛像者为胜缘。明万历间,吏部尚书陆光祖,与亲友来参礼,初如小豆,次如大豆,次如枣,次大如瓜,更大如车轮,光明朗耀,心目清凉。时舍利殿坏,陆重修之,庄严至今。如来大慈,留此法身真体,使后世众生,生正信也。”
至于虚云老和尚,为何去阿育王寺拜舍利?年谱中他自言:生而无母,未见慈容,每思慈亲,辄觉心痛,因此发愿往阿育王寺,礼佛舍利,燃指供佛,超度慈亲。予拜舍利,每日从三板起,至晚间开大静,除殿堂外;不用蒲团,展大具,每日定三千拜。忽一夜在禅坐中,似梦非梦,见空中金龙一条,飞落舍利殿前天池内,长数丈,金光晃耀。予骑上龙脊,即腾空至一处,山水秀丽,花木清幽,楼阁宫殿,庄严奇妙。见母在楼阁上瞻眺,予即大叫母亲,请你骑上龙来到西方去。龙即下降,梦即惊醒,觉得身心清爽,境界憭然,平生梦母,只此一次。从此,每有人睹舍利,皆参加,众说非一。予观多次,初见大如绿豆,紫黑色;至十月半两藏拜完,再看,大亦如前,已变为赤珠有光:再拜,急于求验,遍身酸痛,看舍利大逾黄豆,色黄白各半,至此确信舍利之因根境而示现也。”故知舍利之神妙不可思议。又卖者自谓佛舍利,真耶?假耶?试问今之佛舍利有如此威神力乎?真假莫辨,以之图利,难逃裨贩如来之咎。梵网经菩萨戒之轻戒第三十一条云:“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悲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若不赎者,犯轻垢罪。”今兹舍利即是佛之遗骨,不赎尚犯戒,况贩卖乎?
录自《五戒相经笺要集注》页七五~七七
第三十二则:自赞毁他罪过重
我曾亲见两僧,口既能说,笔又能写,品德亦不算坏,照理说这两人,应出人头地,但皆终身潦倒,百思不解其缘因?今讲戒至此,始恍然大悟——他们两人,平日经忏之余,即与大众聚首,闲谈他人是非。或说这个老和尚破了戒,或说那个大法师有太太,说来说去,全台湾的比丘都破了戒,只有他虽然犯点小戒,但是大戒未破。在“大戒不犯,小戒不算”的口号下,他算是最了不起的!那知道,他以为未犯大戒,便自命不凡,却以无(假)根初篇法谤他比丘,天天在犯第二篇,犯一个第二篇,就要堕地狱,如化乐天寿八千岁,折合人间二百三十亿四千年,在大叫唤地狱受苦,何况天天犯。这么说来,此两人在人世间潦倒一生,尚是花报,将来果报,应在地狱受苦。因此我特劝告诸比丘,若有犯以重罪谤他比丘的,应速悔改。若未犯的,多多警惕,慎勿违犯。
录自《四分律比丘戒本讲义》页二二四~二二五
第三十三则:为获名利现道相
为得名利故,赞叹别人怎么好怎么好,然后说他还不如我高明,表示自己更厉害。......如我以前在台北观音山时,有许多修行人一起修行,有出家、在家,有好、有坏。其中有一位老比丘,总是拿著一个坐具坐在大殿,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有信徒来了就大声念:“南无阿弥陀佛!”信徒走了又继续打瞌睡,久了大家都知道他的底细。几年后死掉了。若是真正有修行者,久了自然大家都知道,不需要如此。
录自《五戒相经笺要集注》页一三五
第三十四则:恭敬师长的行仪
净念法师从前大陆上是亲近慈舟大师的。慈舟大师在北方是一位持戒很严净的大德,南方是弘一大师。净念法师告诉我们一则故事,他说:“慈舟大师对这一类微细的事情都很认真。有一次,我因为脸上长了疮疤,就躲在房间里面擦药,快要擦好的时候,老和尚走进来了,我就站起来合掌问讯,镜子没有收好,被老和尚看到了,他不知道我在擦药,就骂我说:“比丘怎么照镜子了?怎么常看到你在照镜子......”老和尚大骂一顿,我站在那边也没有辩白。到了后来,我才去告诉他说:“老和尚!那个常去照镜子的人不是净念,但是相貌很像净念。”其实,平常我根本没去照过镜子,就因为那一次脸上长疮,才照镜子擦药,就被老和尚瞧见了,大骂一顿,以为常常照镜子的人是我,我当下也不敢反驳说:“那不是我,我只有这一次。”这样对师长不礼貌,后来日子久了,老和尚就明白真象了。”
我说这件事,一方面是要你们知道不可以随便照镜子,另一方面是希望你们向净念法师学习,对师长要有礼貌,不可以一开口就顶过去,给师长难堪,这样不好。
录自《戒学浅谈》页七六~七七
第三十五则:戒体的殊胜妙用
我们南普陀学院,有个沙弥刚出家时,我告诉他:“沙弥十戒中的最后一条“不持生像金银宝物戒”,你能不能持?不能持就方便好了!”因为在中国的情况,要持这一条戒是很难的,所以我只好这样告诉他。他说:“我要持,我要受十条戒。”我说:“好,很好!那你就受吧!”沙弥十戒都受了,他也就不拿钱了。有一天,他要出门去,就去拿衣服要换,他不知道里面有钱,拿了衣服就要穿,手去碰到那些钱,那钱竟然“啪!”一声,跳了一尺多远,他吓了一跳,说:“我没有动它呀!”你们看,钱自动的跑掉,这就是戒体所产生的作用。得到戒体的人,遇到戒境,他的戒体自会产生力量来防非止恶的。
另外再讲一个我个人的体验。那是我住在南投县的时候,那一天正好是端午节,我因为跌断腿须要赶到荣民医院去治疗,因为南投乡下也没什么医院,所以在明相一现,我就喝了一碗豆浆,加上几片饼干就出发了。那天又正好遇上台风天,刮大风下大雨,一路上很少有人车往来,我还算是很幸运,一路平安到达医院。说到这里,我要慎重告诉你们,你们如果要出远门的话,在家里不妨先念“地藏王菩萨”的圣号,虔诚的念一万声,要到那里,就能一路平安到达目的地。尤其是女众,如果晚上要出门,不妨先念一千声或一万声“南无地藏王菩萨”的圣号。《地藏菩萨本愿经》里有这一段话:如果有什么水灾、风难、土匪贼难、其他的大灾难来侵害你的时候,你只要念他的圣号,他会保佑你平安无事的。我那时候就是这样子做,所以一路平安的到达荣民医院。可是到了以后,医院里面的人,左一个为难,右一个为难,我那徒弟没办法,生气了,就对他们说:“我师父病得那么严重,你们到底收不收?如果不收,我要请我师父打电话给蒋经国先生了。”蒋经国先生当时是国防部长,他是我的老长官,从前在我家乡做过行政专员,我只要打电话给他,他马上会知道我这个人的。医院的人听我要打电话就紧张了,勉强让我住下来。那时已经天黑了,一整天下来,我就只喝了一碗豆浆,加上几片饼干而已,到了晚上,肚子饿得受不了,我很烦恼,就对佛菩萨说:“我要犯非时不食戒了!我不敢说自己持戒很清净,但我也始终没有破戒呀!今天弄成这个样子,腿也跌断了,又让我饿得受不了,我要犯戒了。”正好这时候,院方送来稀饭,我拿起稀饭就往嘴里送,心想:犯就犯,佛菩萨大概也不管我了,才会让我变成这样,吃吧!正当我把稀饭吃进口中,嘴里的一颗金牙,突然跳起来,梗在那里,就是没法嚼稀饭,用力拔也拔不起来心想:“这下子又要护著我,不让我犯戒了是吗?”好了,只得将所有东西收起来,第一口没咽下去就吐出来了,用水漱一漱口,就睡觉了。说来也真奇怪,这一颗金牙齿,是我出家以前就镶补的,从来都没坏过,现在居然跳起来,真是奇怪。到了第二天早上,那一颗金牙齿还是没有跳下来,稀饭又送进来了,我正在发愁怎么吃稀饭,奇怪的事又发生了,我将稀饭一送进口时,突然,“咚”一声,这颗金牙齿掉到碗里面。昨天,我用力拔都拔不起来,现在却自动掉到碗里?这就是戒体的殊胜妙用。受过戒,只要发心持戒,不管走到那里,随时随处都是你持戒的地方,戒体都能发挥防非止恶的功能。这就是“随行戒”。
录自《戒学浅谈》页一九五~一九八
第三十六则:诵戒威德不思议
余尝自愧业障深重,故于出家受沙弥戒之日起,每晚持诵沙弥律仪若干节,迄受三坛大戒之后,即单日菩萨大戒,双日具足戒,更番持诵,不敢或息。民国五十一年初主灵隐佛学院,开学不久,我提议半月半月法师与比丘学僧,共集诵戒,即有人讥为“多事”。尔后每逢诵戒,皆啧有烦言。某日诵戒之时,有一学僧未来,亦未请假,著人去催,回来说:“他在床上蒙被哭泣。”余心知有异。诵戒之后,该僧夤夜来余室,哭诉他于日前已破戒,故不敢参加诵戒,并请办理退学返俗去。此人去后,我将他离院原因向大众宣布,方知诵戒威德,不可思议。从此半月半月诵戒,皆乐于参加矣!
录自《四分律比丘戒本讲义》页四八
第三十七则:比丘闭关要小心
某夜,听振光法师说近有比丘闭关自修,护关人为一比丘尼,接触日久生情,夜间此尼竟越墙入关房幽会。而比丘从此患胸部奇痒,自以手抓,肉尽见骨遂终。死前曾向人说此一段因果,谓彼本人前生曾勾引斯女发生关系后,复弃之。女愤恨自杀,今生故来相害。
录自《广化律师亲笔日记》页三二二~三二三
第三十八则:淫心不除仍有苦
拙衲有至友××君,出身书香之家,幼承庭训,不敢…
《见贤思齐》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