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五 不为剃度而剃度▪P2

  ..续本文上一页没经过常住和师父的允许下,你今生就不能离开僧团。

  有的说:“我可以自由,剃度完了,我还有我的愿力。我去找个念佛道场,我去念佛去。”这不行。

  “我到禅宗道场,我去修禅定。”这也不行。

  “我到戒律院,我去学习戒律。”也不行。

  凡是你的想法都得放下,这个僧团就是这样。如果认准了这个地方,认准了师父,你的修行方式一切都得听常住的安排,这才行。头些日子有一个居士想出去,“赶紧剃度,剃度完我好去拜山去。”虽然行苦行,那也不允许。

  这个问题是咱们的一个大问题,大家都应该在这上多思惟,一定要想好了,要写一个自己的想法来表一下决心。怎么做,思想上必须要有准备。你认为你挺好,那可能就不行;你认为你的考验时间挺长,就不行,这由僧团来决定。

  有人说:“我出家,我想很快地剃度、受戒,然后我离开,到处去参学,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这里是不允许的,你先把这一参参明白再说,然后再去五十三参,也可能你这一生连一参也没参明白,那就没办法。咱们这里就是这么要求的,先给大家打个招呼,这个问题原先从来不讲,这都是保密的,现在给大家讲了,大家也算偏得。

  为什么不讲?等考验你的时候,不让你有心理准备,你才能说出实话。但今天为什么讲?叫你提前做好准备,别到时候撒谎,说:“不行,我赶紧提出来,我现在还不行,长期接受考验吧!师父你先别给我剃,剃完了我也会跑。”那你确实是不能剃,表现好也不能剃。或者说:“师父,你只要这一次给我剃了,我坚决不跑。”但你的毛病习气在那块,坚决不跑也不剃。就是合格一个剃度一个,而且也不分你来得早晚。

  有的人说:“师父,你太不公平了,应该是早来早剃度,晚来晚剃度。”我们不是排班,我们是看质量。你说排班也行,你虽然来得早,但并不是真正来得早。你看他来得晚,但他前生修行早就到位了,那个是真早。因果在那搁着呢,因果不饶人。不能看你暂时的早,你和那个以前的早来比,差的距离还很大,所以我们还是顺从这个因缘,因缘是最讲理的。

  所以说,这个剃度对我们是一个考验,同时也是我们提起正知正见的机会。我们想获得正知正见,你剃度出家能获得正知正见,而你不剃度同样也能获得正知正见,在哪获?就在这个名利关上获,经得起考验上获,如果我们放下了名利关,放下了个人的得失和这个想法,那我们就会得到正知正见,因为我们的愿力将得以实现。

  我们平时都说:“我要发大愿,我要度众生,我要弘法利生,我要续佛慧命……”但是在考验面前往往就打败仗,以为这些事都是剃度以后再做的事情,不是当居士的时候做的事情,这就是错误的。我们应该从学佛那天开始,这个愿力就得天天在执行,天天去做,不能说剃度以后才去做。

  这个问题提得挺及时,先给大家讲一讲。里面还有很多例子,就不多说了。现在我也知道,有很多人经受不了考验,离开寺院以后,他们很痛苦。有时候经常来电话,忏悔,不好意思,“师父,能不能让我回去?”等等要求。我已经给他们讲过,我说:“你回来忏悔我是同意的,但是你回来常住对僧团有害处。”

  有的是自己走了,没经过允许就自己走,要再允许你回来,表面上是对你慈悲,实际上对僧团有破坏性,有很多人会跟着学,所以不得不这么做。有的人听到这么一说,理解了。但他只是理解了一半,并没有完全理解。他理解了他回来对僧团有破坏性,太随便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是不行的。

  为什么他只理解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理解?那就是,我已经告诉他了,如果你真心永远不走,那还是可以回来的,但他没有理解。就看你忏悔得怎么样。你回来,师父也不要你,僧团也不要你进去,你能不能在外面住上一年?就在门口住上一年,住上半年,住上几个月,你去忏悔,你能不能不变心?你一看,“回来又不要我,又撵我走,行了,这看来确实没缘分,我走吧!”根本就经不起考验,实际上,所谓的回来只是一时的冲动,还不成熟。

  我给大家讲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咱们的知客师,也是后堂师父,亲藏。原来在山上的时候,我叫他去护持一个师父。我说:“你去护持师父,这个师父走到哪,你护持到哪。”后来这个师父把他打发回来了,他没有听我的话。

  我说:“你怎么没护持?他走到哪你跟到哪,我说的这话你怎么不去做啊?”

  他说:“那个师父让回来的。”

  我说:“是我告诉你的任务,不允许你放弃,你在没有我同意之前不允许离开。你已经离开了,我已经说过,你要是做错了就离开这里,你现在马上离开。”

  他说:“说什么我也不走!”不走也得走。反复地说,最后走了,那是跺着脚走的,地都“咚咚”直响啊。

  我给他一个纸条,说:“你到山下再看吧。”后来他就走到山下。我那条上写的:你到山下,你已经被罚了,可以回来了。结果我左等右等,他也没回来,等了一宿也没回来,这一看,他是真走了。等到第二天的晚上还是什么时间回来了,我说:“你怎么……那个条你没看哪?”他说:“我没看。”他没看,你看这个事耽误了。他考验我……我还考验他,我考验了他,他也考验了我。

  最后我说:“你怎么想的?”他说:“我一看师父撵我走,看来我确实错了,我怎么办?我去护持那个师父,把他护持好了我再回来。”不管你怎么讲,怎么撵他走,从来没有生起半点离开之心。你有这个心,这才能在咱们僧团长期的住下来。

  亲藏师父大家都非常熟悉,是不是?对他的修行大家都比较认可,内外居士都非常认可,但是他的决心那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到的,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挺和气,但内在的那个定力是非常大的,不管在什么痛苦面前,从来是不退心。我们就想要这样的僧才,个个都这样,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个佛法走到底。因为行佛法看似容易,但是真正行持起来,也需要很大的努力和决心,得不怕困难。

  现在我的脾气变好一点了,原先我的脾气不是这样,毫不留情。这种毫不留情并不是我的性格不好,说心里话,是故意考验。要是不这么考验,这个人不能成就。但是现在脾气改多了,不得不改,因为你们比我强,脾气比我大,所以我得改。

  我讲的这个亲藏师父是这样,还有很多师父都是这样,都是这么调治过来的。调治过来的人,把他那个知见给破除了,他就会顺着佛法这条道,能够勇猛地走下去,不管什么样的困难,他都能克服。如果有一天派某一个师父住持一个道场,去领众的话,他不会把佛的戒律给改变,他会依教奉行的,也不会因为任何环境的变化而把常住的规矩给改动。这是我们所要求的,也是我们希望的。

  大家对这个情况知道了。如果进入大悲寺,你想在这出家,就是这样。既然是这样,那你早剃度晚剃度又有什么区别呢?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有的居士说:“我到大悲寺,我就决心不走了,什么时候给我剃度都可以。”这就是我所赞成的。

  我们是来修行的,进入大悲寺,你就把你整个的身心放下,剃度和不剃度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只是一个过程的问题。你不要认为来到大悲寺,剃度才是真正地进入大悲寺,当居士就没有真正进入大悲寺,这是错误的。你进来这一天,就应该把整个的生命交给常住,不再考虑自己了。虽然没有剃头,没有举行仪式,但是我的心已经做好出家的准备了。我的身虽然没有剃度,心是出家的,应该是永远出家,永远不离开,你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的心。

  老坐那想啊:“师父什么时候赶紧给我剃度,剃度我就呆这;如果不剃度,不行我就离开了。”你有这种心,我的想法,你可能永远不会被剃度。我们不光是形象剃度,而更主要的应该去掉我执、我见和“我”的想法。所以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认真对待,都要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交给常住,常住要看。另外,对自己的修行要有一个评价。越是修行好,对自己要求越会严的。

  这个问题就讲到这里,下面讲下一个问题。

  

  

《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五 不为剃度而剃度》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