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切当勤而行之。
(47)颂曰:
金刚如来亲此说,
成就跟随阿阇黎;
此明全物一切事,
圆满欢喜咕噜师。
有关恭敬上师的事,上面说过很多,再多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如果简单的把它归纳起来说,主要的是,当金刚弟子的人,对于自己的上师,必须要恭敬,一切要给上师欢喜。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尽力地恭敬供养上师,不可以给上师生烦恼事,不要做上师不喜欢的事。
因为此世的成就,和永久的成就,都是跟随金刚上师而得,这是金刚佛亲口所说的。所以弟子想要得到快速的成就,应当要尽力供养上师,使上师欢喜,这样就能得到成就。换句话说,如果弟子不恭敬上师或毁谤上师,就不能得到成就了。
这个很重要,因为佛讲了“以戒为师”。反过来,师就是戒,你不恭敬师就是没有戒,这都是一个道理。所以说,末法时期要“以戒为师”。有的认为我只认识戒,我不用认识师,其实你还是不认识戒,师本身就是戒。
有智慧真正想学金刚大乘无上密法,追求无上成就的金刚弟子,应该尽一切力量,把自己的身口意供养,使无上金刚上师欢喜。
《钻石金刚精经》云:“一切尽力法,欢喜金刚持;欢喜金刚师,欢喜一切佛。”
你只要是叫金刚上师欢喜,就是叫一切佛欢喜,要尽力去做。因为我们主要的毛病就是恭敬心不到位。没有别的,我们不得法,就是恭敬心不到位。开悟并不难,一个苦行要到位,另外恭敬心要到位。像持戒也都是一样,恭敬心要到位。
过去我在本溪甬子峪(本溪茅蓬所在地),在还没闭关之前,在山下一个小房住的时候。本溪孟居士、还有那个戴眼镜的姚居士,我在炕上坐着,他们就拿纸去糊炕、糊墙。当时我的那个心简直就不得了,当时我就作那种思惟:“你们就这一念恭敬心,到位就开悟。”我思惟他们真了不得,那种恭敬,真虔诚,恭敬到一定程度了,那种心马上就像一把利剑,就破除无明和黑暗,马上就见到如来藏性,就这么厉害。所以说开悟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为什么现在变得难,就是我们的恭敬心不到位。这也是我们最大的一个毛病,很多的修行我们确实都努力了,毛病就差在恭敬心上。
本法第三──圆满
(48)颂曰:
弟子清净有信心,
皈依稀有三宝后;
能后随师咕噜法,
传子日夜为常诵。
(49)颂曰:
及授金刚密咒等,
令作弟子正法盆;
堕落根本十四戒,
应当观背诵持严。
有清净菩提心,信仰金刚密集,能遵守一切戒律为学法的根本,而皈依上师、三宝的弟子,在未受圆满灌顶以前,必须要昼夜六时修学上师法,并且要背诵“上师五十”法颂。
“能遵守一切戒律为学法的根本,”到哪都是一样,学密、学显都是以戒律为学法的根本。
“必须要昼夜六时修学上师法,”就是十二时辰都要修学,要背《上师五十法颂》。因为没有这个,我们就是犯了过失根本也不知道,所以说这都是很不好的,应该常常背诵。在没圆满灌顶之前,在没有正式接受法之前,你必须得先学这个。不然那法根本就灌不进去。就刚才讲的,(就像)这个瓶子里有了污垢,或者有了不干净的东西,不把它倒出去,你不能纳受新的水。你必须把它倒空了,法才能进来,就是这样。
又像这个杯,如果不恭敬师父,对师父没有恭敬心、信心,就像这个杯有个洞似的,你一边装水一边漏水,一点都不客气,不会达到你预想的装满那种程度,你永远也装不满。它这有漏洞,你装吧,你这边修行,那边就漏出去了。所以说干修行,没有证道,没有实证。
有的人说,“我天天打坐,我什么也看不见?”就是因为你在这有漏洞,所以一边装一边漏出去了。如果你把这漏洞堵住了,再打坐,一点点升起,升到一定程度就要起变化了,所以说这才叫实证,叫证。你有漏洞,它什么时候能起变化,量达不到一定程度,不会产生质变的。就像天平似的,你没给天平这边足够的份量,超过原先的那个业力,它那边起不来呀,必须得超过业力。这也是一样,你想实证,必须得把漏洞堵住。什么是漏洞?就是去掉我们不应该有的那种慢心、不恭敬心等等。对上师不恭敬,就是最大的一个漏洞。
说“我对师父的恭敬可以差一点,等到见佛的时候我一定要恭敬。”你错了,那个恭敬心都是平时培养的,你对师父都不能恭敬,见了佛也同样不能恭敬,想恭敬也恭敬不起来,因为你心里没有那个恭敬心。只有恭敬师父以后,才能真正的恭敬佛,见到佛的时候,你的恭敬心就起来了。
同时你更不知道恭敬师父就是恭敬佛,那师父和佛等同无二。因为佛就喜欢人恭敬师父,只要你恭敬师父,佛说你就是恭敬我。另外你更不知道,一切师父和众生皆是未来的佛。为什么是未来的佛呢?因为你恭敬心不到位,所以只是未来的佛。如果你恭敬心到位,一切师父和众生当下就是佛。
一切上师法学成、了解以后,才能进学密乘的主要部分,成熟圆满灌顶等根本宝——四密宗的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然后,才能够听受学习有相无相等静学。到了这个时候,自己所喜欢学的,才可以学。
“一切上师法学成、了解以后,才能进学密乘的主要部分”,就是一步一步做,最后达到圆满。你把这个上师法都要学成,了解以后,你才能够真正去修行,修行才没有障碍。不然你心里都是慢心、骄心,等到一修禅定还没等怎么地呢,你就起魔障了。不修的时候,觉得对师父还能恭敬一点,说话还能和气一点。这一修,脾气大了,眼睛也瞪起来了,那火也大了,那说话,吐出那音都不一样了:“什么,一边去,别捣乱,我现在正难受呢。”全这个口气,那火全上来了。他平时脾气还没这么大,这是为什么呢?是这边一修定,他纳受不了,互相争夺得非常厉害,弄不好就成魔道了,就成了修罗心,弄不好就入魔了,所以说障道非常重。
所以说学法之前要先学戒,修禅定之前都要先学戒,学了戒你自己能控制住。要把这些心都调伏了,你再学这些法,自然就不起魔障。我为什么反复强调大家修学之前一定要先学戒,就是这个目的。因为境界来的时候,就师父也管不了你,都是一瞬间就要处理这些问题,那师父在那么老远,还不能跟师父说。你就跟自己说都来不及,那时候靠谁?就得靠你自己。什么是你自己?就是平时那个清净心,那个恭敬心。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那时候什么都来不及。所以说你们一定要先抓住戒,这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必须遵守圆满灌顶时所受的一切戒律。如果没有遵守圆满戒律,就没有办法学生起和圆满次第,如果学的话,最少堕金刚地狱。
就是戒律你不光是受一部分,必须遵守圆满戒律。而且遵守灌顶的时候所受一切戒律。比如你受戒的时候所应承的,这个戒能持否?说能持。你不能嘴应以后,就不持了,应了你就得持。不然的话,一定要下金刚地狱的。因为你犯了妄语,在佛前你都敢打妄语,那还了得。你在受戒的时候欺骗佛,你求的啥戒,是不是?你受了戒就得遵守,不用合计了,要无条件地遵守,永远去遵守。
所以说一定要注意,而且还要圆满地遵守戒律,不能说我持百分之八十的戒,余下百分之二十的戒我可以不持了,那不行。你要知道,只要有不持的地方,你这个法就不会生起来的,我以前给你们讲得很明白。就像一个圆圈,缺三分之一不能称之为圆,缺百分之五十那就更不成圆了,那是个“弓”字形。缺一点它也没圆上,何况缺那么多呢。戒律是个圆满的戒,只有圆满了你才会清净,法界就是这样。
我们的心差一点它也不清净,它也不会圆满,而且它也不会显现的。你只有真正圆满了,当时就显现,就这么不可思议。你就差头发丝那么细也不行,就差那一念也不行。就像念佛似的,就剩十念,你得经过七天七夜的坚持,才能成就呢。你就剩最后一念,也得等到七天七夜,除非这一念克服掉,才能够成就,就是有这一念,都不能成就。那一念就是比头发丝不知道细到多少倍,就这么厉害呀。
所以说我们持戒,何况戒还大部分是在粗相之中,你哪能说有持和不持,差那么大块,那不是说头发丝,那差一半多呢!甚至连个圆形还没有呢。要不持戒你连啥也不是,连佛法的边还没靠着呢。所以说,不能说持几条戒就算持戒了,必须要圆满,一定要圆满,都要做好。
所以凡是金刚弟子,一定要了解一切金刚密乘的戒律,而且必须很仔细地弄明白,会使弟子堕落的密宗根本十四大戒的内容,一切戒律要尽力的遵守,永远不破根断、根本堕戒。
你看看密宗戒律强调得多厉害,最后告诉结果还是在这。就是说是一定要了解一切金刚密乘的戒律,而且还要仔细地弄明白,要尽心尽力地遵守,永远不破你的根本堕戒,就是说大戒绝对不能破。
密宗根本十四大戒就是:
一、对于上师身口意不恭敬。
二、对显密律仪不遵守。
三、对金刚兄弟起怨诤。
四、忘失慈悲心嫉有情乐。
(有嫉妒心。)
五、畏难不度退失菩提心。
(有困难了,就不再度众生。)
六、毁谤显密经典非佛说。
(诽谤显教、密教的经典,说不是佛说的,这都不行。)
七、灌信不具授密法。
(不该给讲法的时候讲法了。)
八、损苦自蕴不如佛。
九、偏废空有不学空心。
(偏一点,不是空就是偏有,不学空心,执着在事相里,就是想象为是。)
十、与谤佛破法恼害众生者为朋。
(就是与坏的人为朋友。)
十一、自矜胜法忘失密意。
(骄慢了,不知道摄心。)
十二、不说真密法障破善根。
(就是说讲法尽给人讲假的,该讲大乘不给你讲,尽讲世间法,告诉不可以出家,你去结婚吧,出家人尽讲这些事就坏了。或者告诉你可以做生意去,你挣钱呀,尽讲这些事。明明知道他有这一条路,是他生活所需要的。但是我们出家人就得讲什么呢?讲你出家人应该讲的话,教人如何修行。人…
《“上师五十法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