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眼睛,不是左右横向,而是上下竖立地长的话,我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的形象与颜色将会大大地不一样的了。我们所认为的一切,都是由眼耳鼻舌身来提供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任何获取知识的途径了。所有的颜色与形状,是由额头上的双眼来摄识的;所有的声音,无一不是通过两只耳朵内耳膜的振动来听闻到的。通常,人类在功能低下,作用有限的五识之外再添加一个迷乱的心,与其为伍,武断地宣称:「所有的知识尽在我的认识之内」,把那些没能出现在自己心中的道理,归结到「无」与「非存在」的概念之中。这将无疑是万祸之根。”
无论是流转轮回,还是证得佛果,都由意识的负面与正面来决定。龙猛菩萨在《法界赞》中说:“试观心识有二面,世间以及出世间,执为我法成轮回,自证智则为如来。”意识具有几种特点:一、意识能够了解分别一切的外境;二、意识能够了解分别一切的物质现象的自相和事相;三、意识不仅仅是能够认知当下的事和理,也能够认知过去、未来的事和理;四、意识不仅仅是刹那认知,还能够相续不断地认知。意识分为五俱意识和不俱意识。不俱意识又分为五后意识及独头意识。独头意识分为梦中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散位独头意识、狂乱独头意识。
虽然意识具备这种能力,但意识要依赖于末那识,依末那识的支配下意识才能活动,自己无法做主,她经常会受到末那识的影响。所以我们凡夫相续中的念头几乎都不是执著恶,就是执著善。不是执著轮回,就是执著涅槃。不是执著常见,就是执著断见。始终超越不了执著的范畴,原因就是末那识。
末那识是染污意,一切烦恼之根本,前六识的所依,四惑八大相应起。四种根本迷惑是我见、我慢、我痴、我爱。八种大随烦恼相应。凡夫为什么自私自利,执着于人我和法我呢?原因就是第七末那识的执着,末那识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执。末那识的最大作用就是不让我们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我们始终都是存于颠倒、迷乱、妄想之中,摆脱不了轮回的系缚,原因就是第七末那识。末那识最大的错觉就是它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它对阿赖耶识的爱与执著,一直持续到第八地菩萨才能彻底放弃。凡是轮回中不停地漂泊,遭受无穷无尽的苦痛皆来源于末那识。关于阿赖耶识的解释谈到胜义菩提心的时候详细讲述。
相对的心除了八识心王以外,还将人类心理归纳为五十一心所,如果再详细分析的话数量更多,比如说与前五识相应的心所法有三十四个。与第六识相应的心所法有五十一个。第七识末那识我执识相应的心所法有十八个。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相应的心所法有五个。
如果有人问了解这些跟修学《修心七要》有什么关系?知道这些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答案是有两方面的帮助:从近期情况来看,对我们平时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我执烦恼等“心”的运作规律,有更清醒的认识,也更加了解我们的精神世界,不会对外在物质领域过于迷惑;从长远角度来说,我们知道心和心所以后,才能明白如何去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并能实现将此“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的究竟目标,也将透过彻底认知相对心而了悟究竟心之本性,证得圆满佛果。
总而言之,对于“相对心”来说, 虽然凡夫心是被染污、颠倒、迷惑、错乱、分别、执著、妄念的。但是如果我们依止了具德的善知识,如实地认识到心的本性,并勇猛精进地实修实证,将“心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以及阿赖耶识,和心所五十一,都能和法界融为一体。就好比世界上所有的河流,虽然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各自不同,水质味道也不一样,但融入了大海之后,所有河流的大小、形状,颜色、味道等一切,都合为了一体一般。 正如萨惹哈大师所说:“如恒河等各种水,流入大海同一味,应知各种心心所,于法界中同一味。”
综上所述,我根据佛经与论典中的相关内容,从理论上做了一个关于“心”的简单介绍,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对"心"的认知融入到实际生活之中。
首先,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心”,如果我们忽略了对于“心”的认知,在还未认识自己的情况下,过于注重对外在的物质追求,盲目追逐眼前的利益与感官的享受,就会失去人生的根本意义,可以说是舍本逐末。诚如,成就者萨惹哈大师所说:“由被实执大魔缚,众生专造无义苦,有被内心差别迷,置主于家向外觅,有执影像为实境,弃舍根本寻枝末,如是所作终不悟 ……”
我们不认识自己的“心”,就无法如实地“修心”,无法树立正知正见;我们不认识自己的“心”,也没有办法断除邪念邪见,无法把握正确的取舍。我们既不了解什么是“能修”,也不认识什么是“所修”,也不知道修心的究竟目标是什么?!即便是“聪明伶俐”、“智勇双全”的人,但如果不认识自己的“心”,就意味着他还未认识自己。在不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却想主宰一切,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最大愚痴之处。
我们不可以盲目地以为人类了知一切,人类非常聪明,或是人类很了不起,人类可以征服一切。其实用智慧来仔细观察的话,却会了解到我们的能力实在有限,甚至比其它生命还要脆弱。比如,汶川地震时,一只猪被埋了三十六天,但仍然活着,如今它已成了“明星”,被人们称为“猪坚强”。但是,一般的人,七天中断绝了任何饮食的话,就无法生存了。
而且,人类还有很多地方比较愚昧,打一个小小的比方:公鸡能预测到何时天亮,它们会在太阳出来之前打鸣;蚂蚁能预测到何时下雨,它们会在大雨到来之前提早搬家;还有很多动物,能预测到即将发生的地震、海啸、台风等等的灾难,然而人类却做不到…… 因为动物天生具备预测能力,而不是借助外力推算。
一般来说,人类即使想要预测个小范围的事情,大都还需要通过依赖和借助科学仪器和研究数据来分析测算,并非是天生就具足。所以,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该恭敬所有动物才对。表面上虽然人类会说话、能做事,具备思维的能力,但实际上我们很多地方还比不上动物。人类非常愚痴和残忍,不但不懂得珍爱生命,反而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大量的伤害无辜的生命。在这些方面,是否值得我们去反思呢?作为人类,我们是否更应该要尊重一切生命呢?
人类尤其在最关键的地方特别迷惑,譬如:对死亡而言,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也不知道死于什么样的原因,更不知道死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在死亡来临时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恐惧、错乱、和痛苦的状态呢?多数的人,对来世、对解脱,乃至对成佛的事情都一无所知。由于人们不知道生命与宇宙的真相,所以不相信真理,甚至还会对这些善意的教导起邪见。
因为我们不知道从何方来,所以对过去迷惑;我们不知道往何处去,所以对未来迷茫;我们不明白活在当下,所以对现在没有好好珍惜和把握……我们在世俗间沉浮,对过去、未来、现在三世,都感到迷惑和茫然。 在生存的过程中,我们的“心” 对外境产生迷惑,向外散乱着。我们的“心”总是在回忆过去、盼望未来、随从当下妄念的状态里。实际上,这些都是缺乏认识自己的“心”所导致的。
尤其是在如今的末法时期,是逢高科技的时代,由于资讯发达、媒体开放,人们通常对全球的经济、文化、运动,乃至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等方方面面过于关注,导致心中生起了无穷无尽的杂念,影响到内心的平静。人们的心日日夜夜都充满着社会上各种复杂消息所产生的幻觉,活在迷乱、错觉之中。
最可怜的是当今的年轻一辈,正遭受着两大污染:一、环境的污染:很多孩子在城市里成长、生活,由于环境和能源的过度破坏和开发,导致污染越来越严重。加之没有良知的人们对能源过于浪费,造成人们的生存环境愈发恶劣; 二、心灵的污染:为数不少的年青人,被网络和游戏所吸引和诱惑,日日夜夜沉迷其中,内心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幻觉,失去了纯真的思想。宝贵的青春年华,沉浸在自私与虚妄的世界里,虚度时光。有些还学到种种不良的思想和行为,逐渐丧失了良心与道德,甚至具有了暴力倾向,导致对社会对人类不利的事情发生。这些现象实在是非常可惜和令人痛心!
现在的人们由于对物欲追求的目的性强,竞争太激烈,生活压力大,所以人们忙忙碌碌很有紧迫感,不能像古代人那么悠闲自得,平静与安详,满足与快乐。生活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人们很难放轻松,也很少得到平静,内心非常容易散乱和波动.始终都无法保持宁静的状态,因此我们难以认识心的本性。这些都是浊世的现象,也是修心的最大障碍。
时代在进步,人们在盲目追求现代文明的同时,有些事情却非常矛盾。我们过于注重眼前的利益,以及感官上的享受,同时还会关注离我们极其遥远外星球的情况。古代人未曾经历过的事情也会发生。例如,人类飞行太空的事情,哪一个国家的人、某某名字、几年几月几号、几点几秒顺利登上了月球,月球上是什么样的环境,温度多少,有什么样的外星生命生存在那里,等等都了如指掌。还有,什么时候发生日食、月食、日环食还是日全食,也都一清二楚。
但是我们却对离自己最近的内心,却一无所知。更无法想象和认知觉悟者的境界。我们在每时每刻的起心动念:是善,还是恶?是正念,还是邪念?是正见,还是邪见?是烦恼,还是智慧? 对此,我们都不曾意识和觉察。
大家仔细想一想,这是不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是不是说明我们并不真正的认识自己?诚如噶举派大堪布察察土登曾经说:“悟之者当前一念如珠在掌,不受辛劳。迷之者向外驰求,枉受艰辛,终不可得。由是明昧之分,即圣凡之别也。”
实际上,我们都还不够认识--自无始轮回以来,与我们未曾离开过的…
《大乘佛法修心窍诀 修心七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