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10 达真堪布法语 365条▪P4

  ..续本文上一页的信心、强烈的出离心、无伪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如果没有,你还是没有得到灌顶,你还不是灌顶的法器。

  221、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关键的时刻。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相续,把每个起心动念都转换到善知善念、正知正见上,这就是断恶行善。

  222、不执着对境,一切随缘,你才能脱离痛苦,这是我们学佛的目的。

  223、菩提心发出来了,修哪种法都能达到圆满,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所有的佛与自己的本尊都是一体的。

  224、如果你有希求正法的心,在家、出家都能学会,都能修成。如果没有希求正法的心,在家、出家都一样是虚度光阴,荒废人身。

  225、什么是魔?方便地说,让你心乱、烦恼、痛苦的都是魔。如果你的心动了,它扰乱了你心的清净,它就变成魔了;如果你的心不动,心清净了,一切都是佛,哪里有魔呢?

  226、不拒绝,也不追求,这都是缘起,缘起的本性就是佛性。

  227、看一个人修行如何,不是看表相,而是看他对有情众生是否有真实无伪的慈悲心、菩提心,对上师三宝是否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贪嗔痴等烦恼、习气是否在减少。

  228、什么时候真的看破了,从心里放下了,才不受因果。否则,受因果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痛苦。

  229、不放弃任何人,不放弃任何事,才是圆满。

  230、顺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别出来的。如果你执着了,心动了,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动,一切都是顺境。

  231、大富大贵不难,平平安安难;吃喝玩乐不难,自由自在难!

  232、放下不是放弃,轻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随缘不是随便,不执着不是不认真。

  233、有病不怕,机会来了。有病是消业、还债的机会,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机会。有病时发大愿,发大心,观想和自己同样病苦的众生的痛苦由自己一人承担,病很快就能好。任何病都能好。

  234、你真正从内心里发出了慈悲心、菩提心,冤亲债主才不会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将来能度化他,他不会找你麻烦,反而会喜欢你,保护你,帮助你,成为你的护法。这是改变命运的方法。

  235、修慈悲心是你一定要把众生当作自己的父母,修菩提心是你一定要把众生当作佛。

  236、学佛修行就是用智慧给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

  237、出离心是解脱的方法,菩提心是快乐的方法。

  238、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239、被他人伤害了,应该忏悔自己。

  240、没有烦恼才是解脱,没有习气才是成佛。

  241、我们现在所受到的伤害全部来自于对轮回、对世间琐事的贪爱与牵挂。

  242、修行人永远不会寂寞,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时刻都在关注着你,围绕着你。

  243、发大心,发大愿;发清净的心,发清净的愿。什么也比不过清净心、清净愿的力量!在这个上下功夫!

  244、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都是因缘果报。

  245、有的人从少到老,一直追求想要的东西,经历了很多坎坷和磨难,付出了无数的代价,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这就是窝囊!

  246、法喜充满地念,才叫信心。

  247、看到别人的缺点与毛病,要好好地反思自己,这是自己的缺点、毛病,是自己的业障,是自己的福报、智慧不够。

  248、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包括此生,都是假相,都是虚幻,才能真正认识到诸法的真相。

  249、是要眼前的利益,还是要永久的利益?是要眼前的快乐,还是要永恒的快乐?想得到永恒的,就要放下眼前的。

  250、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251、想过关,就要不断地去面对、去经历。

  252、什么叫禅定?心专注于一个境当中而不散乱。

  253、你修行的层次越高,自身的变化越大,对别人的影响也越大。

  254、观照自己的心,就是要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随时将恶的念头转换为善的念头。

  255、当我们的心邪恶的时候,我们就是“魔”;当我们的心良善的时候,我们就是“佛”。

  256、也许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魔”,怎么也不是“佛”,但是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佛”的,成为真正的“佛”。

  257、我们都有缺点、烦恼、习气,这些都需要通过修行才能去掉。

  258、只看自己的缺点、毛病,不看自己的优点、功德。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功德和上师三宝的功德比起来算什么呢?

  259、有些东西你越要,它离你越远;你越不要,它离你越近;你真要的时候都不来,你真不要的时候什么都来。

  260、什么叫利根者?对上师,对佛法,对自己有信心——“我会”、“我能”、“我肯定会”、“我肯定能”,这叫利根者。

  

  261、我们一定要在对境中修行,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怎么面对。

  262、一切随缘,操心没有用,不能解决问题。任何事情都不能通过操心解决。

  263、你周围人的变化,就是你修行的进步。

  264、如果你了解上师三宝的功德,并且喜欢这些功德,也下决心想得到这些功德,那个时候你才能得到加持,才能得到这些功德。

  265、生命是暂时的,慧命是永恒的,要用生命来保护慧命,不能用慧命来保护生命。

  266、即便其它什么法都不修,只修上师瑜伽,也能获得成就。

  267、真正的佛法是能对治烦恼、习气的。如果你的烦恼少了,习气轻了,虽然还没有彻底断除,但说明你已经有修行了,得到正法了。坚持下去,有一天肯定会战胜这些烦恼、习气,这才是真正的解脱、圆满。

  268、我们不能对轮回有贪图和执着。如果有了,就脱离不了轮回,远离不了痛苦。

  269、真正能够放下的时候,你的智慧就圆满了。那个时候,人都是好人,都是佛;处都是好处,都是净土;事都是好事,都是助缘。

  270、统统地把“我”忘掉,不要总带着“我”,掺杂“我”。不要这个“我”了,为众生活着吧!

  271、圣者和凡夫的区别在于思想。凡夫只看眼前利益,而圣者看长远利益。

  272、犯错误不是问题,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如果明明知道自己犯错了还不改正,犯戒了还不忏悔,这才是最大的问题,这样永远解脱不了。

  273、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274、在轮回里,感觉不到苦,是不可能的。

  275、世间的聪明不等于智慧,世间的财富不等于福报。财福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

  276、如果你有感恩心,有慈悲心,有想学法修行的决心,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277、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众生,都有功德;无论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

  278、从内心里,心甘情愿,特别迫切地受戒,这是一种享受。如果受戒的时候,觉得苦,觉得有压力,说明你的发心还不到位。

  279、我们为什么得不到加持?因为对上师三宝不是深信不疑、一心一意,而是半信半疑、三心二意,关键的时候都不相信。难就难在这里。

  280、有正知正见才能降伏邪知邪见。正知正见是觉,不是迷。不知道阿弥陀佛是怎么回事,还念“阿弥陀佛”,这就是迷。迷本身是一种邪见,以邪知邪见来降伏邪知邪见,哪有这样的修法啊?

  281、我们为了众生要成佛,但是也要有因缘,没有因缘,无缘无故的不能成佛。成佛的因缘是行菩萨道。我们能做到六度等菩萨的学处,才能成佛。

  282、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些时候,有些地方,没有做到很正常。如果不知道自己没有做到,既不注意,也不改正,这才是问题,这是造业!

  283、你认为出现违缘、障碍了,然后害怕了,就错了!这是没有智慧!这都是最好的机会。如果把握住了,这些就能让你成就;如果把握不住,这些就会让你烦恼。

  284、不要评价任何人,我们没有这个资格。我们还是凡夫,不知道别人的发心、动机与成就。这样会造业的。

  285、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上所有疾病的来源都是自己的心。如果内心不清净、不安宁的话,无论怎样讲卫生、讲营养,身体依然会受到伤害。

  286、不要混日子,样样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地做,用心做,这就是修行!

  287、现在很多人小事不去做,大事做不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家里事还是家外事,个人事还是公家事,都是一种缘分。遇到了,有这个机会了,就应该珍惜。

  

  288、佛为什么让我们不为自己,要为众生?这是佛心疼我们,慈悲我们。佛不会让我们受苦、受累,而是让我们解脱,你要明白这个道理。

  289、佛法越修越简单,越修佛离你越近,你真正修进去了,学进去了,佛性自现,自然光明。

  290、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让我们的心量特别小,什么也容纳不了。当我们发出慈悲心、菩提心了,心胸打开了,一切都能圆融了,才是解脱。就是要放下“我”,看破“我”,知道“我”的不存在。

  291、慈悲心就是一种清净的爱。

  292、把“我”看淡了,才能放下“我”;放下“我”了,才能真正为众生;真正为众生了,才能得到解脱。

  293、我们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想法了,所以总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烦恼痛苦。

  294、问题不在别人身上,在自己的身上。自己一转,什么都会转;自己一变,什么都会变。在这个圈子里转不过来,这是问题。

  295、功德是积来…

《2010 达真堪布法语 365条》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