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故。
实相在理论的说明上是般若所证的,所以每每被想象为“所”边,同时在定慧的修持上,即心离执而契入,每每倒执为“能”边。其实不落能所,更有什么“所证”与“真心”可说!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在理论上认为:从般若的空慧中能够证入的那个叫实相(就是你所体会的东西),这样就变成是般若“所”证的一边;而般若是我们的智能,智能就变成了“能”够证入的一边,就是所谓“绝待的真心”了。为什么能证入?从修持上而证入——我证入了,能证入的“这个”就变成了能边。所以注意听哦!我们很容易把所体会的或者是刚才所说的理论认定是这样的,然后把实相体会成不是能边就是所边。其实只要在能所相对中,都不明中道,也不是实相,这一点很重要哦!过去有很多人来跟我谈这个问题:我在说法的“这个”,你在听法的“这个”就是啊。他们以为:我“能”听,我“能”觉,我为什么“能”看?为什么“能”听?为什么“能”动?就表示里面有一个“能”么。很多人误解了:我们的自性在眼睛能看,在耳朵能听,在脚能行。这样就是把能有作用功能的“能”,当作所谓的本体,自性啦!就与上面所说的是同样的一个观念。我们有没有这个感觉?所以很多人参禅,最后说悟了,悟到了什么?他说当下就是,这个能知,能觉的,能行的就是,不然我为什么能懂?他所谓的“悟”,就是落在“能”边了。注意听!这样的“能”边,那是连悟入实相的门都没有摸到啊!还不如那个落入“所”证入、“所”契入的“所”边的观念的,那个还比较有见地。如果以为能知能觉的,能善分别的“这个”就是的话,那就完了!这个跟凡夫外道没有什么不同,促连实相的门边儿都没有摸到!所以我们要小心,不要唱高调:“我已经懂了,已经会了,能知能觉的“这个”就是,当下就是了,所以活在当下”,那会死路一条的!所以注意啊!落于能边,落于所边,其实都不对,实相是不落能所的,既然不落能所,那还有什么能证的真心可说,还有什么所证的真理可说?如果你还有“能、所”而说是悟入实相了,那会笑话于天下的。所以对这个法的抉择不了解通达,没有深的体验,那就不要谈什么证入实相。现在整个社会在谈“实时开悟,当下开悟”,很厉害啊!但我不知道他悟的是什么?那是耽误的“误”啦!这个真的很危险!整个的社会都在吃快餐馆哪!麦当劳吃惯了,都求快速。上面所说的是属于契入实相的部分,所以叫做实相般若。
关于上课,我有一点希望,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希望大家珍惜这个因缘!因为这个因缘非常殊胜,不是我讲殊胜,是真的殊胜。导师的论著一般人泛泛的看过,很多人都不认为有什么,因为了解他不容易,了解导师不容易,导师真正的内容深度,要了解真的是不容易的。所以很多人把这一套书放了十年八年,根本看不懂。我看到很多人在电视上弘法,坦白讲,讲得实在是惨不忍睹!所以要了解导师真的是不容易,但我今天很慎重地告诉各位:我们要珍惜这个因缘,这一本《般若经讲纪》研读完时,我相信,即使我们不能当生当下马上大解脱,但是,至少摸着了门路,找到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入门方向,一定可以有这样的作用!非常重要哦!这个不是戏论,是很真诚的。告诉各位:我不需要打妄语,我不需要自吹,这是事实的真相!大家要有信心,要学,就得真心地学,学了以后不要放过去了。回去以后,希望你们还要多拿出来看看,讲过的地方回味几遍,还没有讲的,先把它研究一下,用一点心去投入,思惟一下,然后,上课时一点就通,就会体验得到。如果你连一点基础都没有,也不用心,可有可无的,今天听一听很好,回去就忘记了,这样的话,想受用就不容易啊!如果我们真的为解脱,为真正的身心受用,那我希望大家要真正的用心,上课时要准时,不要迟到,迟到你耽误很多人,也影响别人。这一部经讲完时,我们至少会得到真正的正见。不要以为建立“正见”很容易哦!现在每一宗派都说自己讲的是正知正见。我现在可以肯定告诉你:当这一部经讲完后,我们差不多可以建立起真正的正知正见了。这是真正的打基础,不管将来要证到阿罗汉,或者是成菩萨成佛,这个正见是基础。这个基础没有打好,上面要建楼是不可能的,一定会倒的!所以不要谈得很高很玄,今天谈的这些是最基础的,最根本的,佛法的根本特色就在这一点,只有真正把握这一点的人,才是真正的正见正信的佛教徒!你就不会迷糊了,不会随着外道转了,不会随着邪见而颠倒,不会被人家一讲就胡涂了。至少我们可以把这个正见建立得非常的坚固稳定,至少你不会再胡涂,偏了,犹豫了:“这个讲得对,那个讲得也对,而两个实际又有矛盾,到底谁对呢?” 当你建立起这个正见以后,你有正知正见时,你看一切的佛法就会很清楚: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什么是究竟,什么是方便,就不会随波逐流了。这一点非常重要!
所以,希望大家珍惜这个因缘,注意听哦!不管我们的教育程度,现在的环境,经济基础,职业或者是身体的衰弱等,一切都没有关系。只要珍惜它,每一个人解脱悟道的因缘是一样平等的。关键在于你现在能不能发正确的心投入而深入研究、去用心、去实践、去观察,有没有把这一件事当作我们生死大事来办,是在这个地方决胜负!注意听哦!当你这样明白而去投入,去研究的话,上完这个课时,大家就可以具足正见了。不要轻视哦,具足正见其实是非常不简单的!我很少看到现在所谓的佛教徒具足正知正见。不要以为“正见”这两个字这么简单,我讲这些话都是很慎重的。真的希望大家发心,真正地为你自己的生死大事而努力,不要耽误自己!
上一课讲到实相般若,可能有一些人没有赶得上,所以再把这个重点讲得更清楚一点。实相是我们修行要探讨体会,要解脱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要体会实相必须要有智能,而这个智能又不是一般的智能,是能了解体悟实相的智能才名为般若。也就是说,能体会实相的般若才是真正的般若。上次谈到的一个重点说到能够有这样的智能,才能真正得解脱,所以这就是凡圣迷悟的关键。这个般若对了解实相是这样的重要!所以,具备了解实相的般若,才能真正地解脱。其实一切的重点都是为了这个!如果你没有真正的般若去了解实相,那根本不可能真正地解脱!因此,我们就明白它的重要性了。导师说:要了解这个,非要悟入“都无所得”不可。如何才能悟入真正的“都无所得”呢?就是要根据正见。正见才是悟入实相的真正的般若。注意,这里又提到一个重点。导师又说:我们真正的生死根本是“自性见”(我执我见)。要了解这个“我”不可得,唯有依据缘起的正见,如果不能体会佛法的缘起正见,就不可能真正地悟入“都无所得”而破除我们所谓的自性见,那么也就不明般若,也就不能悟入实相。这样,把这个重点大概的提一下,就知道自性见的破除才是我们修行的目的,重点就在这里。
如果没有缘起正见是不可能破自性见的,为了让大家更加明白缘起正见的重要,因此讲《金刚经》时,讲到“般若”二字,就讲到“实相”二字,这一部经所有的重点精华都在这里了,所以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哦!我们先明白这一点。讲佛法,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把重点完全地提示出来,后面的经文其实只是在解释这个重点的内容而已。后面的经文一段一段地,找出很多的角度,很多的事实,很多的种种因缘条件,让你明白这个内容的正确性而已。所以谈到般若,谈到实相,在这个地方就要特别清楚地讲,先把握住这个地方的一个大原则,后面的经文所解释的就是它的内容细末,来证明这个内容的正确性而已!所以,现在再把缘起的正见讲一下,因为它非常重要!要明白《金刚经》的内容,要了解“般若”,要悟入实相,都不能离开“缘起”的正见,离开这个你就不可能有入门的机会,甚至连门边都摸不到,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不得不把这个问题讲得更清楚一点。这个“缘起”,我们上次已经谈到了:一切法都是因缘条件的组合而有的,它不是单独存在的,一定要依因缘条件组合才能有的,它不可能没有条件或者是没有原因忽然间有的,也不是有某某主宰来控制、创造的,这个重点都提示过了,它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我们明白:我们不是谁的创造物,不是某个主宰,就是一般的所谓尊佑论或上帝,梵天,老母,无极,太极,本体来创造的。一直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重点,一定要明白!反过头来就可以明白什么叫自性了。刚刚说的这些所谓主宰就是自性,为什么?因为自性是不需要条件的,它是本来就有的,可以单独存在的,可以没有原因而有的,它是永恒不变的。但是佛法告诉你:一切法只是缘起!没有单独存在的,永恒不变的上帝或是主宰,注意听!这个东西叫做自性,落入这个自性观念见地的人,就叫做自性见。
从过去的原始佛法可以看到佛陀讲的是无常,为什么叫无常?无常就是“常”不可得,什么是常?常就是永恒的、不变的。佛陀说:“常”不可得,叫做无常。讲无常的目的就是要让你明白没有一个叫“常”的东西,一切万法会起会灭都是由于因缘。所以过去有人问佛陀:你说什么法?他说:“我论因说因”。再进一步问他:什么叫论因说因?他说:一切法就是因缘条件的组合,世间上一切法的集成都有它的条件,所以有一句偈子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有因有缘灭世间”,他就讲这一句话,也就是说:世间万法的集起是有因有缘的,世间万法的消灭也是有因有缘的。简单地讲:万法的形成与消灭,都是由于因缘条件的变动与组合而已,佛陀的回答就是这样。为什么?因为当时在印度的所有外道,他们讲的是无因可以生的,或者认为梵天有一个主宰,我们是从那里来的,回到那里去的,所以不是落于常见,就是落于断…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